腰椎穿刺的护理与脑脊液检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头向胸部弯曲,双手抱膝贴近腹部,使脊椎尽 量向后弯,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腰穿顺利进行。清 醒病人术中要注意与医生配合,咳嗽前先通知医生, 以便暂停操作,避免损伤组织或移动穿刺部位。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由于腰椎穿刺术是一项创伤性诊断检查, 多数病人 会产生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 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术 前应耐心向患者讲解此项检查的目的及操作中的配合等, 并在 操作中,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动作轻柔稳妥, 以增加病人的信 任感和安全感。经上述方法护理, 病人基本能主动配合。
糖 饮尿 食病,、慢严性重肾呕病吐 等、 引发 起热 低出 氯汗 血、 症饥 者饿,、长期低盐
注 呼吸意中:如枢脑抑脊制液的氯可化能物,低应于积极85处mm理o.l/L以下时有
升高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中枢神经系 统病毒感染可伴随脑脊液氯化物增高
各种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后使用呼吸机人 工辅助呼吸过度换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当血pH值>7.5~8.0时,酸碱平衡调节作用可 引起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增高
穿刺前的准备
1、术前进行必要的体征检查, 如头痛、呕吐、视乳 头水肿等, 应注意高颅压, 以防脑疝。
2、指导患者做好腰椎穿刺的强迫体位, 因腰椎穿
刺术有一定的危险性, 若穿刺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可 误伤相邻器官, 易出血, 甚至可能有折针的危险。
3、术前排空大小便, 以保证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穿 刺时护士应配合好医生。为预防术后感染,
脑脊液检查
红色
——主要与穿刺损伤性出血鉴别
如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管试验均匀血性
如为损伤性出血,三管试验初为血性,逐渐变淡 转为无色透明。
黄色
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5~6小时红细胞破坏可逐渐 产生黄变,48小时明显,3周后消失
脑脊液源自文库白增高
严重黄疸
外观
正常CSF外观无色.透明,久置不凝.
氯化物
脑 为脊120液~氯13化0m物m含ol量/与L,血儿浆童浓略度低密.切相关。正常值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 发生,见于
致 可病 使菌氯(化化物脓降结低核 明真 显菌 且性 早脑 于膜 糖炎 的) 降结低核. 性脑膜炎
各 氯种化原物降因低引起的酸中毒使脑脊液pH值下降造成
腰穿术的护理
腰椎穿刺是神经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 临床上常用于释放脑脊 液治疗颅内高压病人、颅内压测定、脑脊液化验检查。也可
用于腰穿置管, 从管内注入药液, 对病人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
适应症:
测量颅内压力的高低 脑脊液的检查 作脑造影或锥体造影等 在脑挫裂伤和颅脑手术后,腰穿术不但是一种检
注意:儿童与新生儿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较 成人略高,可达3.3~5.0mmol/L(60~90mg /d1),但无明显临床意义
血糖含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以及脑脊液中 糖被酵解的程度,是影响脑脊液中糖含量的 主要因素(应同时查血糖水平)
葡萄糖
降低
化 脑膜脓细菌胞、释结放核出菌葡、萄真糖菌酵性解脑酶膜,炎将时糖,酵被解破为坏乳的酸,
葡萄糖
升高 脑室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进入脑室
系统者。急性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缺 氧性脑病、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如 流行性乙型脑炎、某些病毒性脑膜炎等,脑 脊液糖含量可轻度增高 其它可见于早产儿、新生儿时期或高糖输液 时
蛋白
脑脊液蛋白质来源于血浆和自身合成,正常 含量约为血浆浓度的0.5%,且随不同部位而 有差异,脑室0.05~0.15g/L,小脑延髓池 0.1~0.25g/L,腰池0.15~0.4g/L
使 转糖 功含能量,降使低从;血感 液染 进抑 入制 脑了 脊血 液脑 的屏 葡障萄的糖膜量携减带少运

癌肿,尤其是脑膜癌病,癌肿转移时,糖含量可 降至零
脑 寄的 生囊虫虫感病染、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体病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症
其 脊液它留如置神太经久梅等毒、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或脑
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或脊椎有感染者。 严重败血症,休克,极度衰弱或危重病人。
穿刺部位:
腰3/4间隙(常用),腰4/5,2/3间隙
正常脑脊液约100-110ml,引取少量作检查对健康 无影响,不必顾虑。
压力:成人70-200mmH2O,儿童50-100mmH2O。 体位:腰穿时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脊部与床板垂
3、术后呕吐发生的原因 术后呕吐的发生是由于麻醉药的刺 激或脑脊液放出过多, 造成颅内压减低所致, 一般是在术后24 h 内出现, 腰椎穿刺术后6~8 h 内只要使头部和躯体保持同一 水平位置, 体位的改变不会引起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4、侧卧位可以减轻皮肤受压 术后皮肤受压是因为术后卧床 使背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 以至皮肤受压造成皮肤潮红、皮下 淤血、硬结等情况。侧卧位使背部皮肤放松, 增加血液循环, 既使病人感到舒适, 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细胞学检查
正常值脑室内为(0~5)×106/L,腰池中为 (5~10)×106/L。腰穿损伤或合并出血时(若 出血在12小时内,患者无贫血情况下)白细胞计 数可按红细胞:白细胞=700~1000:1计算。注 意:出血24小时后,由于红细胞破坏溶解,脑膜 受出血刺激使白细胞大量增加,就不能按上述比 例或公式计算了
病变累及脑膜、室管膜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 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期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 性脑膜炎等疾病初期可见多核细胞增多
中枢神经系统慢性感染,如结核性霉菌性脑膜炎 等,或病毒性、细菌性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后、 脑脓肿后期、梅毒性脑膜炎等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葡萄糖
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来源于血液,正常值为 2.5~4.4mmol/L其含量约为血糖的1/2~2/3, 低于2.25mmol/L为异常
查,而且是一种治疗手段,引出血性脑脊液,对 预防和减轻脑积水、脑血管痉挛、脑萎缩有作用)
治疗性:
引流脑脊液中刺激性物质:如血液、脓液等。 注入药物:如抗生素、麻醉药、激素、抗肿瘤药等。 颅内压过低者,可注入生理盐水。
禁忌症:
颅内,特别是颅后窝占位病变有严重颅内高压和脑 疝迹象者。
记录脑脊液量、颜色、性质及测压,将采集标本立 即送化验,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腰椎穿刺是神经外科最常用的诊疗技术, 术后的并发 症有头痛、呕吐、出血、感染、脊椎损伤、皮肤受
压等, 而与体位有关的是头痛、呕吐、腰背疼痛与皮 肤受压情况
1、腰椎穿刺术后平卧位重要性 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给予舒适的体位尤为重要。术后平卧6~ 8 h 可以减少脑脊液外漏, 而根据皮肤生理特点,穿刺点在6~8 h 后已完全愈合, 即使病人坐起或站立, 脑脊液也不会外漏。 术后头痛发生是由于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减低, 牵拉三 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头痛多在穿刺后24 h 出现, 可持续5~8 d, 以前额和后枕部为著, 平卧位可使头痛 减轻。
出现混浊,提示含有少量红.白细胞.霉菌.瘤细胞.

出现尘埃状微混,提示细胞轻度增多,见于CNS急 性感染早期.
呈毛玻璃状,提示细胞中度增多.见于结核.霉菌 性脑膜炎.

呈脓状,提示细胞高度增多.见于各种化脓性脑膜 炎.
正常CSF久置不凝,无薄膜形成.
CSF出现凝块和薄膜,提示BBB通透性增加
2、术后腰背疼痛发生的原因与预防 术后腰背疼痛发生于 4~72 h, 是由于腰椎穿刺部位的神经根后方受刺激引起, 成因 可自动解除, 症状也可自动缓解, 但潜伏期长短不一, 与特异性 姿势改变有关, 前弯腰可使神经根后方的间隙变化, 从而使刺 激减轻, 缓解疼痛。因此侧卧位时可减轻腰背疼痛的发生
4、术前应做好室内空气消毒, 给予紫外线照射、优 氯净消毒液擦试地面、床等。
术后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过早起床,引起 低颅压性头痛。
如发生头痛,可鼓励病人多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静 滴生理盐水及腰穿注入生理盐水。
指导病人保护局部,穿刺针眼敷料防止潮湿、污染, 24h内不宜沐浴,以免引起局部或椎管、颅内感染。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 白含量0.1~0.2g/L,50岁以上者为0.3~ 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 常范围
蛋白
升高 化脓菌、结核菌、真菌性脑膜炎 椎管阻塞 癌肿侵犯转移 出血性脑血管病 免疫性疾病如Guillan-Barre综合征 脑脊液蛋白质降低多见于低蛋白血症 降低 低蛋白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