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

合集下载

散文语言的特点

散文语言的特点

一、要点梳理(一)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1.用词角度散文写作时,作者会选用很多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来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章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

如“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富有韵味,同时也与文章朦胧淡雅的意境相吻合。

文章用词准确生动。

如,一个“泻”字与修饰语“静静地”,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的特点,创造出幽静朦胧的意境。

2.遣词造句:整句和散句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

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都属于整句。

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一、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整句、散句各有长处,散句适于叙述说明,整句长于抒情。

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例如《回忆鲁迅先生》作者通过文字和句式的参差错落,长短交错,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合理运用,使得文字张弛有度,缓急更迭,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再如《老王》一文中作者用语平淡有味,多用短句,但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感情。

如:“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3.各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荷塘月色》中多出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

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用通感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

如“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将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4.语言风格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和赏析现代散文的语言特点,分别为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生动的描写手法、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以及对话的运用。

一、多样性的语言风格现代散文以多样性的语言风格为主要特点之一。

散文来自于生活,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思想,因此使用的语言风格也各异。

有些散文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短小精悍的句子和朴素的词语表达作者对生活、自然、人物的感受。

这种风格给人以简洁明了、易读易懂的感受,例如《草地之歌》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

另外一些现代散文则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以期达到独特的效果。

这种风格有时候更加充满了诗意和质感,例如余秋雨的散文《自在独行》中,他以“一个战士,用一片坚硬的铁,磨砺出锋锐的刃来,我是用言语雕琢出我的武器,那是一支巍然不动的利剑”,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追求。

二、生动的描写手法现代散文以生动的描写手法为特色。

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要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因此描写是散文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现代散文通过形象化、具体化的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这种描写手法常常以感官的刺激为主,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事物。

如丰子恺的散文《炊烟》中,他运用了细腻而形象的描写,如“烟袅袅地从厨房的竹窗里悠悠涌出”、“漫天纷飞的筷子,像蝴蝶,像叶片,像白云,像蒲公英”等,使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炊烟的柔软和漫天飞舞的场景。

三、抒情性的表达方式现代散文以抒情性的表达方式为特点。

散文作品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抒情性是现代散文的一大特色。

散文中通常会借助书写人物、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等方式,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巴金的散文《秋天的童话》中,他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和秋天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

散文的语言特点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是作者思想认识水平和人格修养的体现。

不同的作者,生活在各自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中,各人的先天禀赋有别,后天阅历不同,因此才识、性情、气质就有高低、深浅、刚柔、雅俗、文野、曲直等等区别。

写出来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

语言表达的特色,就是这种风格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的深沉洗练,茅盾的沉稳劲健,朱自清的温静典雅,叶绍钧的质朴练达,孙犁、老舍的清新明快,林语堂的闲适从容,钱钟书的幽默旷达,徐志摩的浓丽华美……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阅读中辨析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揣摩不同的语言风格,品味其中的意蕴,那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有的重在叙事,有的重在抒情,有的重在议论。

散文作者通常把本意情感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才形成含蓄美。

往往通过以下手法来实现:一是托物言情,借物言志;二是寓情于景,景之神乃作者之情;三是虚实相生,借助设想、想象,曲折地表达好恶与爱憎;四是运用象征或调动多种修辞手法将真意婉转而出。

因此,我们在阅读鉴赏散文时,应该把握好这四个方面。

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

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

汪曾祺曾经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与欣赏技巧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自由、随意的方式表达作家的情感、思想和经验。

初中语文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是我们在学习和鉴赏散文时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欣赏技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散文的特点1. 自由的形式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结构要求,可以根据作者的意愿自由发挥。

这使得散文具有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自由性,灵活多样的形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

2. 真实的情感初中语文散文常常表达一种真实的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爱情等背景的感悟和思考,也可能是对具体事件或题材的独特见解。

散文以真实感人的情感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3. 生动的语言初中语文散文通过文字的表达力来展现情感和思想,它追求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以各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触。

生动的语言使散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致。

二、散文的欣赏技巧1. 了解作者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研究作者的生平、作品风格、写作动机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散文中的内涵和意义。

2. 注重情感体验初中语文散文多以真实的情感为主题,因此我们在欣赏散文时要注重情感的体验。

通过尽量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散文的内涵,从而增强阅读的体验。

3. 分析语言表达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仔细分析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分析语言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对散文的欣赏水平。

4. 注意文学特色初中语文散文正处于学习阶段,我们在欣赏时要格外注意散文的文学特色。

注意散文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初中语文散文具有自由的形式、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等特点,欣赏初中语文散文需要了解作者背景、注重情感体验、分析语言表达和注意文学特色。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四大题型详解一、作用题(一)标题的作用1.常考提问方式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②标题的作用是什么?③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④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

2.标题常见的作用①点名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②表达作者主观感情和态度③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④成为文章的线索和构思思路⑤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题思路:①题目含义:表面义、深层义。

②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运用何种修辞③题目与与文章结构关系:是否起到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⑤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⑥题目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

①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

②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④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

3.标题的含义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

①联系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体会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答题步骤: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

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

第二步,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和象征义等)。

第三步,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

答题模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散文 第4节 鉴赏表达特色

散文  第4节  鉴赏表达特色
特色。
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 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
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
的方法技巧上。
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对于这个高考必考点的复习,要做好“一、 二、三、五”项工作: “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 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二”,指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 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第二个结 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具体 解释→简述好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 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 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
(有删节)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 “返身而上”“回到”“超越”等是拟人手 法;“岳桦更像一场风”“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 神”是比喻手法。运用拟人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化 深奥为具体。本题阅读中,常遇到
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
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 暖气多省事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 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 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
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 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 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 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 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
真题探究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分析作品的主 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 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纵观近几年命 题实践,发现在这一考点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 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

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

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现代文阅读(散文)第三节鉴赏表达特色篇一:赏析文段的表达特色(江苏高考)一、回顾近几年江苏高考对文段赏析题的提问方式和答案要点:《麦天》48、“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溜索》59二、回顾练习,总结方法“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

通常我都是在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那个城市坐上一趟特快,睡一觉,睁开眼睛时,到处都亮了,透过远郊越来越茂密的树林,可以看见辽阔天际的云霞,一个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伟大而神秘的城堡,呈现在天地旷野的正中央,浑身闪烁出圣洁的光环。

这就是我对北京的感觉。

此时,我完全被唤醒了。

”《戴车匠》简要赏析。

(6分)“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背水的日子》③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④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第③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④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

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天游,还有那“替古人卖劲儿”的说书人民谈笑风生。

”《放生鸟》“概是几千百只。

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

大人则看出了神,一声不响,陶”篇二:现代文鉴赏表达题答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几个要领[考点风向]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散文特点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散文特点

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散文特点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有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特点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

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总结: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
 大体上讲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述为特色,另一类以描写为。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表达特色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题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主题、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意境描绘等。

下面给出几个答题技巧:
1. 抓住主题:在阅读散文时,要仔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到文章表达的主题。


常主题会在开头或结尾进行明确的表述,也可以通过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等来推断
主题。

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或概括文章中的关键句,阐述文章的主题,并配以相关的论证
材料。

2. 分析写作手法: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有比喻、夸张、倒装、排比等。

通过分析写作
手法,可以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和情感。

答题时,可以列举文章中的几个写作手法,并解释其作用,如何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等。

3. 揭示情感表达:散文往往以真情实感为基础,通过情感的表达构建起文章的情感世界。

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效果。

答题时,可以引用文章中的描述细节或对话,解释其中的情感变化,并阐述其对整篇
文章的作用。

4. 解读意境描绘:散文常通过意境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感受和思考。

要仔细品味文
章中的意境描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答题时,可以选择一段意境描写进行分析,在解读其情感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
描写手法和意境效果。

总之,在回答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鉴赏题时,要紧扣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情感表达
和意境描绘等要素,通过分析和解读,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和深度。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分析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分析

语文阅读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分析语文教案: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风格分析【导言】现代散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对加深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现代散文的特点和风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现代散文。

【一、现代散文的文字表达力】现代散文与传统散文相比,文字表达力更加灵活多样。

它不拘于传统的文言文形式,而更多地采用白话文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现代散文更加注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性,通过真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打动读者。

同时,现代散文还注重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二、现代散文的思想内涵】现代散文作为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注重揭示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现代散文往往通过真实的故事、事件和人物,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以及现实社会的弊端和问题。

同时,现代散文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真理和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三、现代散文的结构与风格】现代散文的结构比较灵活,常常采用碎片化的写作方式。

作者通过切入点、插叙、回环等手法,将故事情节展开,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和阅读的趣味性。

同时,现代散文在叙述风格上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

有的散文表现细腻、温情,有的则幽默、讽刺,还有的尖锐、激昂。

通过不同的写作风格,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四、现代散文的审美特点】现代散文具有广阔的审美领域,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既可以通过对人物的深度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来唤起读者的共鸣,也可以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来启发读者的思考。

现代散文的审美特点还体现在它对语言的运用上,通过细腻的描写、流畅的叙述和多样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五、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阅读现代散文需要注意把握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关注散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而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之鉴赏散文技巧与语言特色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散文阅读之鉴赏散文技巧与语言特色

表现手法 象征 抑扬
托物言志
表达效果 通过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 引申事理,形象而含蓄,耐人寻味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 以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假托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特定的主张或哲理。把要抒发的 感情、要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含 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鲜明深刻的印象
借代 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 夸张
生动性和感染力
续上表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
在情势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 或两两对照,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且比 照鲜明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楚;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 象 自问自答,启示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除引起思考外, 还有过渡作用 语气强烈,感情强化
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 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 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色线条。
……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典例2] (202X·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本见第4讲精准突破二[典例2]《我们的裁缝店》)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力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议论、抒发情感为主要手法的文学体裁,它具有独特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

散文以字字铺陈、句句精巧的语言构筑出丰富多彩的画面,通过文字的表达将作者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写作风格与语言特色,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一、写作风格1. 真实感与亲和力散文以真实为基础,通过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观察,展现生活中的琐碎与伟大,呈现人们的喜怒哀乐。

散文作者常常以自己的视角去描绘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和文字之间的情感纽带,产生共鸣。

2. 抒发情感与表达思想散文是作者用文字来传达情感与思想的载体。

散文可以是欢快的、伤感的、思考的、抗争的,通过文字的形式倾诉内心的感受,表达思考的深度。

而且,散文往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联想,以及警句和寓言等方式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主题。

3. 主观性与个人化相比其他文学形式,散文更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审美趣味。

散文作者常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写作,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

这种个人化的风格和语言使得散文更具有亲切感和可读性,吸引着读者的目光。

二、语言特色1.优美的语言散文以优美的语言著称,作者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多样化的句式和华丽的词汇,给作品增添了艺术的光彩。

散文的语言往往博采众长,追求音韵的和谐、句式的变化和用词的巧妙,以营造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2.生动的描写散文常常以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展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作者通过详实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赋予作品真实感和鲜活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所描述的事物的存在与活力。

3.情感的抒发散文以情感的抒发为核心,通过独特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来打动读者。

作者通过深入的内心体验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将情感与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认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4.富有哲理散文常常包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哲学的意蕴。

作者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对生活、人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鉴赏

现代散文的特点与鉴赏
能力
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现代散文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现代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思考,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现代散文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元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现代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激发了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对读者审美意识的提升
现代散文的语 言美:简洁、 生动、形象, 有助于提高读 者的语言审美
能力
现代散文的思 想美:深刻、 独特、富有哲 理,有助于提 高读者的思想
审美能力
现代散文的情 感美:真挚、 细腻、感人, 有助于提高读 者的情感审美
能力
现代散文的形 式美:自由、 灵活、创新, 有助于提高读 者的形式审美
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的 情感世界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分析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的 主题和思想
通过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 艺术特色和价值
Part Three
现代散文的鉴赏实践
选择代表性作品
鲁迅的《朝花夕拾》:回忆童年,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抒发宁静、美好的心境 沈从文的《边城》:描绘湘西小镇的风土人情,展现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讨中国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抒发对文化的热爱和思考
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 者的情感表达
结合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关注语言表达技巧
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 手法的运用
句式的变化和 节奏感
词语的选择和 搭配
语言的简洁和 生动性
感受作者情感世界
阅读全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情 感

散文阅读之赏析语言特色

散文阅读之赏析语言特色
④语言简洁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 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凝练,描写细腻。
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
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 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 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 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 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 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 ,也是揸手舞脚, 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 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 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 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4.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 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方言口语)的特点,如 ╳╳。
5.从人称使用的角度: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第二人称,如╳╳,使语言亲 切自然,富于抒情性。
三种人称的作用【知识储备】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 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 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 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 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 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 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 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三种人称的作用【知识储备】
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烈,更感人,便于 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 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 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
感悟。 5、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6、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平实文字表达作者感情、思想和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的特点在于表达自由、语言简练、内容多样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思维。

以下是散文的特点及欣赏方法的相关论述。

一、散文的特点1.自由表达: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散文更加注重作者对自己情感和思考的真实表达。

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式和要求,作者在写作中可以自由运用各种手法和语言风格,使作品更有个性和独特性。

2.语言简练:散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为特点。

作者通过准确的词语和简练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内容多样化:散文的题材非常广泛,涵盖人物、生活、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

它可以是一种写景的描写,也可以是对于人物命运的思考,或是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

无论是哲理抒情还是实际生活,都可以成为散文的表达对象。

二、欣赏散文的方法1.深入理解主题:在阅读散文时,重要的是要把握其中的主题和思想。

通观全文,挖掘作者的意图和情感,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要传递的信息。

只有深入理解散文的主题,才能理解作者的用心与感受。

2.注重语言的细节:散文的语言是其特色之一,仔细欣赏和品味其中的语言细节,能够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表达能力。

注意作者在描写人物、景物或者思想时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这些细节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受。

3.追寻情感内涵:散文的特点是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通过作者的情感共鸣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欣赏散文时,要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会作品的内涵。

4.把握散文的结构:散文虽然没有严格的结构,但是也有其独特的篇章布局。

通读全文,注意散文的起承转合,理解散文中的转折点和结尾,体会散文的情节和情感变化。

掌握散文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总之,散文的特点在于自由表达、语言简练和内容多样化。

欣赏散文需要深入理解主题、注重语言细节、追寻情感内涵和把握散文的结构。

通过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并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启发。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

散文的语言特点(赏析)

语言的音韵美感
散文语言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 排比、对仗、反复等,使语言富有音 韵美感。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 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语言更加优美、 动听。
音韵美感的追求是散文语言的重要特 点之一,它能够使散文更加具有文学 性和艺术性,提高读者的审美体验。
06
散文语言的创新性
突破传统语言规范
谛。
对自然和出作者对大自然 和宇宙奥秘的敬畏和探索。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通过对康桥景色的描绘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 让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
05
散文语言的音乐性
平仄和韵律的运用
平仄
散文中运用平仄的规律,使语言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平声悠扬,仄声短促,交替出现, 形成一种节奏感。
散文语言善于运用视觉、听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体 验,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感受 场景的氛围。
情感渲染
在描绘场景时,散文作者常常融 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寓情于景的 方式,使场景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刻画具体的人物形象
01
02
03
外貌特征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 行描绘,使人物形象更加 具体可感。
行为举止
佳的表达效果。
语言与内容相得益彰
在赏析散文时,应注意体会语言的质朴自然与作品内容之间的 相互关系。优秀的散文作品往往能够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更
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04
散文语言的哲理性
蕴含深刻的道理
散文中常常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在欣赏文 字美的同时,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哲理。
语言风格与主题内容相得益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里的黄昏是一首歌》 村妇绞干最后一件衣裳,而对面虚掩的木门轻 启,一妇人手拎菜桶,轻轻走下台阶,在河沿 边俯下身去,用竹桶将水左右一分,然后打一 桶水上来,灵巧地摘净菜叶 ,返身走上台阶, 木门关闭,水波不兴。邻家的老婆婆颤巍巍地 跨出门槛将一桶水干净利落的倒入家门口的河 里,惊起一只蜷着身子正要休息的鱼鹰。老伯 背着双手拎着瓶酒,哼着小曲从不远的小店踱 出,家中的饭桌上定有丰富的小菜等着沽酒归 来小酌几杯吧。 请赏析以上语段。

2.多角度切入和分析。有些文段所显 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个,不止一种角度, 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 说得尽的,在没有字数的限制、时间允许 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 条分缕析,答的更全面详尽些。特别是在 答赋分较高的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④ 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 的广度和深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解答的点可以多一些,以增加保险系数。

(五)其它

一、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

二、人称的使用: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 效果。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 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 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 拟人效果。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 以全面地反映生活。


①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以蒿草、浮萍为主 体形象,以秋日风声为背景,全方位地表 现了秋日黄昏的衰败景象;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枯草比作乱发, 说浮萍也有愁绪,想象丰富,给无情感的 自然景象以人的思想情感; ③语言形象,内涵丰富,描写中带有渲染, 虚实结合,由眼前的蒿草、浮萍联想到岁 月荣辱、繁华尽处的落寞。

这的确是个好地方,阳台的脚下,一条小河蛇一样地蜿 蜒爬过。两岸的蒿草已显衰败,顶着一蓬枯黄的乱发, 在略有凉意的秋风中沙沙作响。河里紫褐色的浮萍随风 漂游,翻来覆去的是无根的愁绪。岁月蹉跎,荣辱枯荣, 繁华尽处的落寞,在这秋风秋色里浓浓淡淡、牵牵绕绕。 临窗看秋,秋意盈胸,何况在这日落西山时,更易多愁 善感,竟忍不住轻叹,衰黄了太多的岁月,还有多少生 命的绿可以支撑那些未曾实现的梦呢? (节选自《秋日 黄昏》)
上述五个角度在具体题目切入时,
一般先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考虑,
其次是表达方式。而从“结构技巧”
和“语言表达”两个角度切入时一般 会在题干中有提示。





答题三个步骤:
①该段选取……等特征性景物 ②分析修辞手法 ③分析描写手法 ④概括语段主要内容 ⑤品味语段所包含的情感 ⑥分析语言上的特色
提问方式:
①文章某段文字写得很有感染力,请赏析它的表达 特色。 ②某段文字描写精彩历来受人称颂,请说说好在哪 里? ③某段文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④请指出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 们的表达作用。 ⑤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⑥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 某段文字进行简要赏析。
方法导航: 判断表达特色的角度: 修辞手法 描写手法 艺术技巧 语言特色
(一)修辞及效果:
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 比、反复、引用。 效果: ①比喻、比拟、借代:生动形象。 ②夸张,对比、反复:强调突出。 ③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④排比: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表现力。 ⑤引用:散文中(增强文化底蕴,丰富文章 内涵) 议论文(证明观点,使更具有说服 力)


4.用一点术语。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
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 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 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卒 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 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注意表达效果的术语。如比喻的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 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等。
什么手法?+怎么用的?+有什么效果?(形象和情感)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 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 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 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 ——雷抒雁《麦天》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 达特色(5分)
参考答案:
①语段选取了收割机、麦茬、草香等麦 天代表性事物。 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三)艺术技巧
主要从象征、衬托、抑扬、托物言
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相 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以小见 大、借古讽今、对比、讽刺、铺垫、 照应等角度考虑。
(四)语言特色:
(1)用词的角度: 叠词:①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②强调作用 书面语:典雅,有文学韵味 俗语歇后语:通俗形象,质朴生动。 拟声词:生动形象 (2)句式的角度: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语言错落 有致,富有音乐美; 引用诗文:增强文学韵味。 (3)风格的角度:从平实、生动、简洁明快、含蓄深 沉、幽默诙谐、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 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上等方面考虑。



3.熟悉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模式。
先看清问法:(1)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2)本文(本段)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加以分 析。 要特别注意这样问: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这样写 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实际上包含了对写法、表达 技巧的考查。 作答时分两步:第一步,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 表达技巧(若问“哪些”,切不可只答出一种);第 二步,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并紧扣内容、文句作答。 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 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结合起来分析。“作用”一 般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要看清叫你分析的是哪方 面的作用。
考点风向:
“鉴赏文章的表达特色”是高考文学类文本 阅读的考点之一。
考点风向: 1、鉴赏角度分全篇和局部两种,值得注意的是,高考 卷已由过去的对某些句子、某一段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转 为对作品整篇的表达特色的鉴赏,即转为分析作品的主 要表现手法。 2、在判断“表达特色”时,与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鉴 赏讲求角度单一、明了相比,它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 多种表达技巧的综合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 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 句子本身的含意。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分 析鉴赏知识,注意一些常规的鉴赏角度, 如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还有修辞手 法以及语言特色等,这样才能全面分析, 不会遗漏答题要点。
参考答案

(二)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肖像、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衬 托或侧面烘托、白描) 景物描写 ①视角 a、定点观察,注意远近俯仰高低结合;b、移 步换景 ②动静: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 ③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相结合 ④点面结合 ⑤虚实结合,联想或想象 ⑥正侧结合 ⑦细节描写 ⑧白描:指紧紧抓住景物环境及人物形象的突出之点, 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或景物环境的特征。 作用是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传神。

③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麦收情 景, ④写出了麦收时节热烈而欢快的场面。

⑤画面色彩鲜明,语言上拟声词和叠词的 使用使表达生动而富有韵味。
实战演练:
观察答案,多角度分要点答:文章第3段描写 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1)细节描写。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人情(父亲唤我 回家吃饭)等细节,表现家乡的美丽和纯朴的亲情。 (2)运用了化静为动(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 以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 声……),表现家乡的宁静。 (3)融情于景(借机新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 家乡的思念)、融情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联想(如: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儿而赞美了人的脆 弱)。 (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每一点2分,必须包括表达手法和分析)
方法小结:


1、立足文本,品读目标区域的文字; 2、看看写了什么对象,确定这段文字的表 达方式,从哪些角度,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形成了怎样的语言风格,用词有何特色 (比如大量的叠词等),第几人称写的等 等。 3、注意:优先考虑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再 根据题目要求和赋分情况决定要不要分析 其效果

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 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荫之中,周围都 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 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早起盥洗 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 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 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 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 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实战演练:
参考答案:
运用同里人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日 常生活场景(1分),并运用细节描写的 手法,(1分)表现出同里人悠然惬意、 如歌的生活韵味(1分),传达出作者的 喜爱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技法总结

1.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 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 同,因为它们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前三个概 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只是要求分析“表现手 法”时,答题思路应先“狭”后“广”,即 先从狭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考虑 后再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考虑。如问“修 辞手法”,绝不可同“表达特色”等术语混 用,只能答“修辞手法”。



1.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 表达特色。《故乡》 2.该段写了作者幼时在田野里守秋时的情景让 人印象深刻。试从描写角度、句式特点、修辞 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灯下草虫鸣》 3.该段重点描写了水乡女子菜菱角的情景,请 分析这段文字划线部分的表达特色。《故乡的 芦花》

文中画线句子描写了作者眼中秋日黄昏的景象, 请加以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