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重点一:把握故事情节
分析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既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把握住情节是分析人物的前提。
重点二: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情节的一般作用:
①为塑造人物服务,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征;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
②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造成情节的起伏,创造悬念,更引人入胜或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③是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
④前后照应;
⑤侧面衬托、正反对比、埋下伏笔;
⑥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
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对事件要完整叙述,其一,我们一般按照何时何地何境何人何事何情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四.考点梳理
情节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又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小说家为了更好地创造小说的艺术效果,往往会注重情节安排技巧的运用,常见的技巧有:
⑴注重节奏。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情节安排。
⑵突转:突转即情节演进的突然转折,事件的
结局、人物的命运往往由此而改变。在短篇小说中,大多由突转引发推动,所谓“柳暗花明”、“风波骤起”的情节效果正是形成与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突转。
⑶悬念:悬念是一个不断造成读者疑惑、猜想、思索与期待的问号,它无疑是为情节高潮铺垫道路、蓄积动能的有效手段,最终结局的出现、事实真相的揭示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引起读者持久的回味,深入的反思。
⑷巧合:巧合也是常见的情节组合方式,它应当是在必然性(包括性格逻辑与具体情境的发展趋势)基础上出现的偶合,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情节效果。
⑸串联:串联将两个或多个并无时空联系的事件组合起来,在相互对比映衬之中构建内容互补的情节,这实际上与电影蒙太奇很相近,如果两个事件的组合没有生成超越两者的第三种意蕴,这一串联就不能算成功。
⑹并联:并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系列组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在叙述中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时离时合、互动相成的复杂关联。
【考点纠错】
对情节运行方式的判断不准;不能辨识小说的情节安排技巧;遗漏答题要点。
【命题形式】
文中画线部分的情节叙述,采用了哪种小说手法?请简述其特点。纵观全文,这样的情节安排有哪些好处?等等。
【答题要领】
阅读文本时,要先把握小说的大致情节,然后分析其运行方式,概括各部分所叙述的相应情节内容。有时候还要把握情节对于结构、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五.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母亲的来信
[苏联]克拉夫琴科
⑴母亲来信了。
⑵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lán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jī诮qiào
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⑶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⑷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活着就没什么意义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⑸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miâ地蹙cù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suàn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pà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kěn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
jiã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qiào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⑹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⑺……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⑻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yùn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⑼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⑽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喧xuān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⑾“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⑿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⒀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yín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⒁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⒂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自私、怠惰、爱面子、自以为是。
2.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⑴情感变化(关键词):热切盼望 不屑一顾(或漠然视之)
⑵原因:①母亲来信的内容重复、单调、无聊(表面原因)
②文卡不了解、关爱母亲。 (深层原因)
3.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⑴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
⑵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
⑶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雪夜星新一(日本)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yōu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jǐ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tǎn。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zhuàng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mì和淡淡的温馨xīn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