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_郭荣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案例分析
2.1 全球尺度 ——— 世界城市群“ 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随着经济 全 球化 和 全 球城 市 化 的不 断 推 进 , 世 界 城 市
(World city)已经 形成 。 以纽约 为中心 的美 国东 北部城 市群 , 以伦敦 、巴黎为中心的西欧城市群 , 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沿 岸城市群等世界级 城市群相继出现 。 世界各城市群之间相互 影响 、相互协同 、互利共生 , 并通过交通 、信息等快速通道有机 地联系在一起 , 世界城市群逐步 进入“ 廊 道组团 网络化” 发 展 时代(图 4)[ 2] 。
DO I :10.15957/j .cnki .j jdl .2007.01.024
第 27 卷第 1 2007 年 1 月
期
Fra Baidu bibliotek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J.a2n7.,, N2o00.17
文章编号 :1000 -8462(2007)01 -0104 -04
1 .1 互利共生理论与城市群生态 空间结构 生态学认为 , 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 的共居关系 , 彼
此间有着直接的营养物质的 交流 , 相互依 赖 , 相互依 存 , 双 方 获利[ 8] 。
城市群 生态环 境与 城市 群经 济社 会发 展之 间也 是一 种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的关系 。 共生导致有序 , 共生的结果使城 市群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 , 城市 群生态 环境持 续保持良 好 状态 , 自然资源得到合理 利用 , 经济社 会可持 续发展 , 系统 获 得多重效益 。 共生者之间差异越大 , 系统多样性越高 , 从共生 中受益也就 越大[ 9, 10] 。 城 市群 生态空 间结 构合 理 , 城 市群 生 物多样性越高 , 城市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 将会促进城市群经
域耕作 区(C )、林区(F )、牧区(P )、水 面(W )等 生 态 基
质 、斑块以及河 流(R )等生态 廊道的空间组合关 系 。 城市群
区域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的组合模式可用公式(2)表示 。
∑ ∑ ∑ ∑ ∑ S =M ax( Ci , Fi , Pi , Wi , Ri , …) (2)
在生态功能区面积 、质量不 变的情 况下 , 通过城 市群区 域(包
括城市内部)生态基质 、生态斑块 、生态廊道的优化重组 , 使其
成为一个有 机整体 , 城市群 区域生 态环境 容量会 有一定幅 度
提高 , 生态环境舒适程度 进一步 改善 。 上 述两种 途径并非 完
全隔离 , 而必须有机整合 , 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才会提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①
郭荣朝1,2 , 苗长虹2
(1.河南财经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 中国河 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大学 黄河 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生态空间结构合理有序将会促 进城市群健康可持续发展 。 文章利用生态学原理深 入分析了城 市群生态空
珠江三角洲城 市群各 城市 间已由 1980 年 代初的 各自 为 政逐步演变成为相 互协调 、互利共生之统一体 , 从而对城市群 生态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图 6— A), 并在遵 循自然生态 环 境条件的基础上最 终形成经济 繁荣 、结构 优化 、布局合 理 、设 施完善 、环境优美 、秩序 良好的 城市群 , 珠江 三角洲 城市群 生 态空间结构进一步 合理有序(图 6— B)。 2.3 省级尺度 ——— 区域城市群“ 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客观 世界的物 质系统是由 若干个子 系统所组成 的 , 各 子 系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 联 , 当子系统 之间的 关联足 以束缚 子 系统的状态 , 使系统总体在宏观上显示出一定结构时 , 子系统 之间便形成了 协同 , 协 同导致 有序(Haken , 1976)。 在 生态 学 上 , 协同进化是指在物种进化过程中 ,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 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 进化 , 而后一 物种性 状的本 身又作 为 前一物种性状的反 应而进化的现象[ 8] 。
刘易斯·芒福德认为 :“ 当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契合丧失时 , 城市就开始衰败和 恶化 。”按 照芒福德的观点 :自然高于人类 , 人类只能顺应自然而生存 , 与自 然协调发展[ 11] 。 日本关西 都 市圈各城市之间互 利共生 、协同进化 , 对生态环境由最初的不 适应逐步转化到适应状态 , 并通 过河川 径(支)流等 交通信 息 廊道联结成一个有机整 体 , 城市群生 态空间 结构逐 步得到 优 化协调(图 3)。
式” 逐步形成 。 城市化使非农区域不断扩大 , 农区等生态功能
区面积不断缩小 , 二者之 间是一 种此长 彼消的 关系 。 从城 市
群内部来看 , 要保持或不断 提高生 态环境 舒适程 度主要有 两
个途径 :①直接提高生态功能区质量 , 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例
如 , 提高森林 覆盖 率等 。 ②优化 重组 生态 功 能区 空间 结构 。
高。
因此 , 城市群区 域生 态环境 质量(Qe )是时 间(T )与 各 生态功能区的面积(M )、质量(Q )、空间结 构(S )等因 子的
函数 。 具体可用公式(1)表示 。
Qe = f(T , M, Q , S , …)
(1)
城市群生 态空 间结构 组合 状况(S )则 取决 于城 市群 区
in Japanese Gulf metropolis 2.2 国家尺度 ——— 中国城市群“ 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随着 中国城市 化的不断推 进 , 东 部沿海地 区已形成长 江 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 洲城市 群和环 渤海地区 城市群 。 中 西部地区的中原城 市群 、武 汉地区 城市群 、长 株潭城市 群 、关 中地区城市群 、成渝地区 城市群 已经显 现 。 城市群 之间通 过 交通信息等快速通 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中国城市群“ 廊道组 团网络化模式” 逐步显现(图 5)[ 13] 。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 民经济 和社会 发展第 十一个五 年 规划的建议》 指出 :“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 要 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 动和辐 射作用 , 加 强区内城 市 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 , 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 争力” ,“ 有条件 的区域 , 以特大城市和大 城市为 龙头 , 通过统 筹规划 , 形成 若 干用地少 、就业多 、要 素集聚能 力强 、人口 分布合 理的新城 市 群” [1] 。 城市群健康持续协 调发展 已经成 为世界乃 至我国 经 济社会可持 续发 展的 主导 力量(顾朝 林 , 2000;宗跃 光 , 2005; 苗长虹 , 2005)。 然而 , 学术界 对城 市群 生态空 间结 构问题 研 究较少 , 其成 果还 不 多见(唐路 、薛德 升 、许 学强 , 2003;林 先 扬 、陈 忠暖 、蔡国 田 , 2003 ;黄 肇义 、杨东 援 , 2001 ;黄 光宇 、陈 勇 , 2002)。 尤其是进入知 识经 济时 代 , 随着生 活水 平的逐 步 提高 , 人们对居住环境和 工作环 境的要 求也越 来越高 。 研 究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重组具有重要价值 。
城市群 生态空间结构优 化重组 是一个复 杂的系 统工程 ,
必须通过充分调研 、科学 预测 、合理规 划 , 才能使 现实演变 状
况更接近“ 理想状态” , 才能 使人为 主动的 重组符 合自然演 进
规律并达到最佳效果 。
图 3 日本关 西都市圈发展构想模型[ 12] Fig.3 The conceive of developmental model
因时空条件差 异 ,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 使区域尺度范围内“ 廊道组团网络化” 城市群发展模式形成三 个变种 :①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较高的 平原地 区可形 成理想 的 “ 同心圆状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 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平 原地区或山区往往沿交通 走廊形 成的“ 线状 廊道组 团网络 化 模式” 。 ③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 平原地 区(交通 枢纽)或山 区
1 期 郭荣朝 , 苗长虹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
1 05
生态环境改 善 , 继而 促进 经济 社会 发展 ;经 济社 会可 持续 发 展 , 有利于生产力合理布局 , 加大生态建设资金 、技术投 入 , 使 “ 三废”排放 减少 、“三 废” 处理率 提高 , 污染在 源头得 以治理 , 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 最终使 城市群 生态空 间结构更 加 合理有序(图 2— A)。 反之 , 城 市群 生态空 间结 构不合 理 , 各 城市之间交叉污染 ,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则会严重影响城市群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经 济社会 不能健 康发展 进一步导 致 城市群财力不足 , 严重制约着投入生态环境建 设方面的人力 、 物力 、财力 ,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生态空间结构更加杂乱 无序 , 最终将形成恶性循环(图 2 — B)。 因此 , 要通 过宏观和微 观措 施不断调整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 , 使其合理有 序 ;同时也纠正 了生产力布局中的不合理现象 , 使 城市群 发展能 够不断适 应 自然生态环境 , 最终实现其协同进化目标 。
城市群生态空 间结构与城市群经济社会之间就是一种协 同进化关系 。 城市群生 态空间 结构合 理有序 , 有利 于城市 群
① 收稿日期 :2006 -03 -24 ;修回日期 :2006 -07 -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编号 :40435013)、湖北省教育厅 自然科学重点 研究项目(编号 :D200625001)、教育部 人文社科 重 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 :04JJDZH016)和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 :2006Y299)联合资助 。
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城 市群经济 社会可 持续发 展也有 利 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 进一步 优化 , 使城市 群生态 环境质 量 不断提高 。 城市群生态空间 结构与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之间 有着直接的物流 、能流 、信息 流 、生态流的密切交流关系 , 二者 相互依赖 , 互利共生(图 1)。
1 生态学原理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
图 2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协同进化机制 Fig.2 Urban group ecology spat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ion evolution mechanism
1 .3 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 合模式
世界城市化水 平不 断提 高 , 城市 群“ 廊 道组 团网 络化 模
间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机制 , 构建了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 模式 ;对 全球尺度 、国家尺
度 、省级尺度和地区尺度等不 同层次上的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 。 研究结论为 :①城市 群范围内城 市规模大 小合理 、
密度适宜 , 空间组合有序 ,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高效 , 经济社会 与生态 环境之间 互利共 生 、协同进化 ;②“ 廊 道组团网
图 1 城市 群生态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共生机制 Fig .1 The symbiosis mechanism of the ecospace structure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group 1 .2 协同进化理论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
1 06
经 济 地 理 27 卷
络化模式”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必 然趋势 ;③“ 廊道组团网 络化模式” 下 形成的 城市群 生态空 间结构 可以进一
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容量 , 有 利于“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
关键词 :互利共生理论 ;协同进化理论 ;城市群 ;生态空间结构 ;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