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回转体表面相交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两回转体相交(立体的相贯线)PPT课件

两回转体相交(立体的相贯线)PPT课件

5"
2'
2"
2.求出相贯线 上特殊点Ⅰ 、
Ⅱ 、Ⅲ;
yy
3.求出若干个 一般点Ⅳ 、Ⅴ;
1 2
5
4 3
yy
4.光滑且顺次 地连接各点,作 出相贯线,并且 判别可见性;
5.整理轮廓素 线。
用辅助平面求共有点示意图
用水平面作为辅助平面求共有点

解题步骤

1.分析
9
圆柱
yy
a
b
d
ce
[例题7] 求圆柱与圆锥的相贯线
1' 4'
3' 5' 2'
2
1
5
4
3
PV1
PV2 PV3
yy
解题步骤
1"
4" PW1 PW2
3" PW3
5" 2"
yy
1 分析 相贯线的 侧面投影已知,可 利用辅助平面法求 共有点;
2 求出相贯线上的 特殊点Ⅰ 、Ⅱ 、 Ⅲ;
3 求出若干个一般 点Ⅳ 、Ⅴ;
例题9 求圆球与圆锥斜交的相贯线 用例水题平 9 面作为辅助平面求共有点
例题求1圆0柱复与合圆相锥贯斜线交的相贯线 2当.两两个圆回柱转相体贯具线有的公变共化轴趋线势时(,二其)表面的相贯线为圆
例题10 复合相贯线 当五两、立求体相的贯相线交的两一轴般线步同骤时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则此两椭圆曲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相交两直线。
1. 两外表面相交; 2. 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3. 两内表面相交。
三、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
1.表面取点法 2.辅助平面法 3.辅助球面法

5-3两回转体表面相交ccx

5-3两回转体表面相交ccx

轴 线 正 交
柱 锥 相 贯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本节结束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4
8
5
3
6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二、辅助平面法
两形体相贯线的形式有三种:
外外相贯、内内相贯、外内相贯
内相贯线 外相贯线
外相贯线
内相贯线
外相贯线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二、辅助平面法
两形体相贯时,如果两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均相 同,则无论相贯形式如何,相贯线的形状和作图方法都相同。
外外相贯
(1) 3
2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二、辅助平面法
例2 求四分之一的圆环面与圆柱面的交线。
R2W R1W 2' 5'(7') 3' (4') 1' 6'(8') 2” 4” 7” 8” 1” 5” 3” 6”
作图: (1)选辅助面(正平面); (2)判别并求出特殊点; (3)求中间点;
4 (1) 3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外内相贯
内内相贯
二、辅助平面法
例2 求四分之一的圆环面与圆柱面的交线。
共有点
共有点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二、辅助平面法
例2 求四分之一的圆环面与圆柱面的交线。
R1W 2' 3' 1' 4” 1” 2” 3”
作图: (1)选辅助面(正平面); (2)判别并求出特殊点;
3
§5-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二、辅助平面法
例1 求轴线正交的圆柱与圆台的相贯线。 作图:
RW
3”
1'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一)、相贯线的概述1.相贯线的概念两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相贯线不仅出现在两立体外表面,有时还见到两立体内表面,以及立体被穿孔的情况。

2.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因素相交的两立体的形状。

相交的两立体的相对尺寸大小。

相交的两立体的相对位置。

3.相贯线的特性① 一般为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为平面曲线。

② 为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③ 为两回转体表面的分界线。

4.求相贯线的方法:① 表面取点法② 辅助平面法5.求相贯线的步骤:① 求特殊位置的点:转向线上的点、最高点、最低点、最左点、最右点、最前点、最后点。

② 求一般位置点。

③ 判断可见性:只有当相贯线同时属于两立体表面的可见部分时,才可见。

(二)、表面取点法1.什么是表面取点法当相交的两回转体中有一个是圆柱且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圆柱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圆,因此,相贯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就积聚在圆柱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圆)上。

这时,可以将相贯线看成是另一回转面上的曲线,利用回转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出相贯线的其它投影。

表面取点法只适用于相交两回转体中至少有一个是圆柱,并且其轴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情况下。

2.作图举例已知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求它们的相贯线投影。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大圆柱的轴线垂直于侧面,小圆柱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两圆柱轴线垂直相交。

因为相贯线是两圆柱体表面上的共有线,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与大圆柱的侧面投影重合,水平投影与小圆柱的水平投影重合。

需要求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因相贯线前后对称,相贯线前、后两部分的正面投影重合。

作图:1)作特殊点最左、最右、最前、最后、最高、最低点,转向轮廓线上点。

2)作一般点3)判别可见性并连线作图结果如图 d 所示。

(a)已知条件(b)作特殊点投影(c)作一般点投影(d)作图结果求正交圆柱体相贯线(三)辅助平面法1.什么是辅助平面法假想的用一个平面截切相贯的两回转体,分别求出该平面与两回转体的截交线,则两组截交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

CHAPTER8-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相贯线

CHAPTER8-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相贯线

正 交
2 大圆柱
交线
擦除多余的作图线后的结 果
[例题十五] 补全图中所缺的交线 作图步骤 形体分析
1. 求小圆柱与圆台的交线; 该模型由两个圆
PV
PW
2. 求两圆柱的交线。 。其中大圆柱与圆
台同轴,小圆柱与 圆台的轴线垂直。
柱和一个圆台组成
y
圆台
圆柱
y
圆柱
擦除多余的作图线后的结 果
[例题] 补全图中所缺的交线
★ 求特殊点 ★ 用辅助平面 法求中间点 ★ 光滑连接各点, 注意投影的可见性
求解方法 辅助平面法
★ 补全轮廓线 的投影

重点掌握:

★ 截交线的特点,求截交线的方法与步骤。 ★ 平面与平面体截交线的画法。 ★ 平面与圆柱的截交线的画法。


P25 P26:7,9 P27; P28;5,6,8,9
例题补全视图形体分析分析组成模型的基本几何形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判断哪些表面之间圆柱和与之相切的平面立体求大小两圆柱的交线224多形体表面相交和不完整形体表面相交擦除多余的作图线后的结形体分析该模型由两个圆柱和一个圆台组成
2.2.3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两立体相交叫作相贯,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 本章主要讨论立体相交时其表面相贯线的投影特性及画法。
2.2.4 多形体表面相交和不完整形体表面相交
[例题] 补全视图
作图步骤 形体分析
1. 画出基本体的投影 分析组成模型 2. 的基本几何形体及 求大圆柱与形体3的交线
其相互位置关系, 判断哪些表面之间 4. 有交线,并分析交 求大小两圆柱的交线 线趋势。
1 小圆柱
3. 求形体3与小圆柱的交线
3 圆柱和与 之相切的平 面立体

工程制图与CAD3.5 两回转体相交.ppt

工程制图与CAD3.5 两回转体相交.ppt
利用积聚性作图 利用辅助平面法作图
§3.5 两回转体相交
3.5.1 积聚性法求相贯线
当相交的两回转体中有一个是轴线 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时,由于圆柱面在 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积聚为 圆),因此相贯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 就积聚在圆柱面有积聚性的投影上。这 时,可以将相贯线看成是另一回转面上 的曲线,利用回转面上取点的方法作出 相贯线的其它投影。
§3.5 两回转体相交
作相贯线的步骤:
求特殊点
转向轮廓线上的点
特殊点是一些能确定相贯线形状和范围 的点,如
求一般点
对称相贯线在对称面上的点 极限位置点
为了能光滑地作出相贯线投影,还需在特殊点之间再作一些一般点。
判别可见性并光滑连线
只有同时位于两立体可见表面上的相贯线,其投影才可见。
工程中常见的曲面立体是回转体,常用的求两回转体表面相贯 线的方法有:
§3.5 两回转体相交 由于立体分为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因而两立体表面的交线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影响相贯线形状的因素:
§3.5 两回转体相交
求相贯线的方法:
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是两曲面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 是两曲面立体的共有点。
求作两曲面立体表面的相贯线时,应在可能方便的情况下,作出 相贯线的一系列共有点,并表明其可见性,再光滑连线即可。
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转体的相贯线是空间曲线,但是在某些 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特殊情况一: 轴线相交,且平行于同一投影面的两圆柱、圆柱与圆锥、两
圆锥相交,若它们能公切一个球,则它们的相贯线是垂直于这个 投影面的椭圆。
3.5.2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3.5 两回转体相交
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转体的相贯线是空间曲线,但是在某些 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

3.5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3.5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1'
3' 4" 2' (4') 1" (3") 2"
Ⅳ Ⅰ
Ⅲ Ⅱ
4 1 2
(c) 求特殊点的投影
3
②用辅助平面法,求一般点 Ⅴ、Ⅵ、Ⅶ、Ⅷ 的投影;
(7") 8" 5"(6")
5' (8')
6' (7')
L
Ⅶ Ⅷ

Ⅴ R 8 5 7 L
R
6
(d) 求一般点的投影
③判断可见性,光滑连线,完成作图。
两相交圆柱相贯线的常见情况: 3.两圆柱孔相交 当两圆孔相交时会在内表面上产生相贯线,由于不可 见而应画成虚线。
习题3-14(1)
两圆筒正交
常见的两曲面立体相贯的形式
例 求相贯线
习题3-14(2)补画复合相贯体内、外表面交线的正面投影
习题3-14(2)补画复合相贯体内、外表面交线的正面投影
1. 利用积聚性的表面取点法
例3-13 求两圆柱的相贯线
3‫׳‬ 4‫׳‬ 3‫״ 4 ״‬ 2‫״‬ 1‫״‬ 分析: 1.相贯线水平投影不用求 2.相贯线侧面投影不用求
1‫׳ 2 ׳‬
作图:
最前点 1 最低点 最后点 2 最左点 3 最右点 4 最高点
1.求特殊点
2.适当求一般点
2
3 1
3.连线
辅助平面P
3 5 6 1 2 4
三、圆柱体与球体相交
例3-15 求圆柱体与球体偏交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
(1)分析 (2)求特殊点 (3)求一般点 (4)光滑地连接
复习: 用水平面作为辅助平面求共有点
复习:

机械制图第2章第4节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机械制图第2章第4节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利用积聚性投影 用面上取点的方法求解 辅助面法
辅助平面法 辅助球面法
利用“三面共点”的原理
二回转面的 轴线必须相交
辅助面选择原则 辅助面与二回转面交线的投影 为直线或圆 在何处作辅助面 二回转面的共有部分—交线共有
18
2. 必须熟悉相贯线的基本形式
19
20
21
22
3. 多形体相交
形体分析: 搞清哪些形体相交,交线是什么 两两求交 不完整的相贯线: 先整体求交,再取局部交线
23
3.表面交线分析
二次曲面交线的性质分析
一般为四次曲线,其 具有公共对称平面时 投影亦为四次曲线 交线在与对称平面 平行的投影面上的 投影为二次曲线
双曲线
24
圆球
PV
抛物线
25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重切点
两回转面轴线相交 且外切于同一球时 交线为二平面曲线
26
相贯线变化趋势分析
以圆柱为例
平面曲线
二表面相交
平平相交 由若干段直 线构成的空 间折线
平曲相交 由若干段平面 曲线或直线构 成的空间折线
曲曲相交
空间曲线
4
立体与立体相交 交线(相贯线)
共性 交线为二表面所共有
求交线的本质 求二表面的共有点
本节重点讨论:求相贯线的基本方法
5
5. 求相贯线的基本方法

此段外形轮廓线消失
(直线)构成的封 实质是求平面体 相贯线投影分析 闭的空间折线 各表面与回转体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H、W投影已知 的交线 求截交 求V投影
8
归纳
相交形式
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 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相贯线相同 求相贯线的实质相同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多体相贯 1.相贯的形式两立体相交叫作相贯,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

相交后可看成一个整体,称为相贯体。

本节主要讨论常用不同立体相交时其表面相贯线的投影特性及画法。

概述立体表面相交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立体的外表面相交;一种是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一种是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实实相贯实虚相贯虚虚相贯相贯线1 相贯线的性质★表面性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

★封闭性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

★共有性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其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2 求相贯线的方法一、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1.相贯线的性质相贯线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线(或直线)所组成的空间折线,每一段是平面体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交线。

2.作图方法求交线的实质是求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

∙分析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交线的形状。

∙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连接各段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例1:补全主视图空间分析:四棱柱的四个棱面分别与圆柱面相交,前后两棱面与圆柱轴线平行,截交线为两段直线;左右两棱面与圆柱轴线垂直,截交线为两段圆弧。

投影分析:由于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所以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一段圆弧上,水平投影积聚在矩形上。

例2:求作主视图二、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1. 相贯线的性质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它是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2.作图方法∙表面取点法利用投影的积聚性直接找点。

∙用辅助平面法。

一般是根据立体或给出的投影,分析两回转面的形状、大小极其轴线的相对位置,判断相贯线的形状特点和各投影的特点,从而选择适当的方法作图。

∙先找特殊点。

⒊作图过程∙补充中间点。

确定交线的弯曲趋势确定交线的范围如果两回转体相交,其中有一个是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圆柱,则相贯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在圆柱面上。

利用回转体表面取点的方法可以作出相贯线的其余投影。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共44页

两回转体表面相交共44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你的阅读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