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附解析第二单元 第5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课后练|
1.有人说:“希腊文明的产生,恰恰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这句话当中的“人和”因素指的是古希腊的()
A.海外移民B.奴隶众多
C.文化交融D.城邦制度
2.梭伦改革之后,由贵族控制的权力机关仍处在国家政权的顶峰。

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机构则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

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B.当时雅典政治没有出现民主成分
C.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个长期过程
D.雅典贵族是梭伦改革最大受益者
3.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
C.设立“陶片放逐法”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4.伯利克里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

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

”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大会决策具有科学性
B.公职都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城邦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
D.民主权利的使用注重程序
5.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6.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天赋人权B.直接民主
C.分权制衡D.轮番而治
7.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

最终雅典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军队决战。

作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D.陪审法庭
8.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在每年冬天的一次公民大会中,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

这一做法()
A.强化了贵族对官场垄断
B.有利于提升官员的基本素养
C.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征
D.确保了民主政治的顺利实施
9.伯克帕德居住在雅典卫城,今年三十岁,他有一位妻子、两个儿子(一个5岁一个7岁,未成年人),家里还有两名奴隶。

现在伯克帕德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B.2票
C.4票D.6票
10.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

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这表明()
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

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伯利克里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课后拔高练|
1.(2019·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2.(2019·全国Ⅲ卷·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3.(2019·全国Ⅱ卷·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4.(2019·全国Ⅲ卷·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
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
5.(2019·全国Ⅱ卷·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第二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课后练|
1.有人说:“希腊文明的产生,恰恰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这句话当中的“人和”因素指的是古希腊的()
A.海外移民B.奴隶众多
C.文化交融D.城邦制度
解析:选D海外移民属于地利条件,故A项错误;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政策不存在人和,故B项错误;文化交融是由于地理条件所造成的,故C项错误;古希腊城邦是公民群体的集结体,保障了公民享受政治权利,有利于团结公民共同创造希腊辉煌灿烂的文明,故D项正确。

2.梭伦改革之后,由贵族控制的权力机关仍处在国家政权的顶峰。

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机构则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

这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B.当时雅典政治没有出现民主成分
C.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个长期过程
D.雅典贵族是梭伦改革最大受益者
解析:选C材料中的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处于次要地位,体现不出统治基础的扩大,故A项错误;雅典梭伦改革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雅典梭伦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掌握很大的权力,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贵族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实际上贵族在改革中力量受到
了制约,故D项错误。

3.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
C.设立“陶片放逐法”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选B颁布“解负令”不涉及血缘关系的打破,且不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措施,故A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按照地区部落来取代血缘部落进行选举,打破了血缘关系,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陶片放逐法主要是针对独裁者,与血缘关系无关,故C项错误;十将军委员会没有涉及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

4.伯利克里说:“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

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

”这反映出雅典() A.公民大会决策具有科学性
B.公职都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城邦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
D.民主权利的使用注重程序
解析:选C“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

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为其障碍”体现了城邦公正平等的民主原则,故C项正确;公民大会、抽签选举、注重程序材料未体现,故A、B、
D三项错误。

5.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解析:选C破除贵族世袭是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特点,但是都扩大了公民权利,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只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B项错误;三大改革都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故C项正确;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D项错误。

6.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天赋人权B.直接民主
C.分权制衡D.轮番而治
解析:选D“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体现了轮番而治,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7.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

最终雅典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军队决战。

作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D.陪审法庭
解析:选A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决策机构,故A项正确,C 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不是最高决策机构,弃城和与敌方作战,这应该是最高机构决定的事,故B、D两项排除。

8.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在每年冬天的一次公民大会中,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

这一做法()
A.强化了贵族对官场垄断
B.有利于提升官员的基本素养
C.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征
D.确保了民主政治的顺利实施
解析:选B题干中“公民大会中,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体现了对官员的培训,故选B项;克利斯提尼改革铲除了贵族的特权,排除A 项;轮番而治是雅典公民轮流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题干中无体现,排除C项;题干中提及的是对官员的培训,而非实施民主政治,排除D项。

9.伯克帕德居住在雅典卫城,今年三十岁,他有一位妻子、两个儿子(一个5岁一个7岁,未成年人),家里还有两名奴隶。

现在伯克帕德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B.2票
C.4票D.6票
解析:选A在雅典享受民主政治权利的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不
包括女子、未成年的孩子以及奴隶,所以这个家庭只有一票,A项正确。

10.对于雅典人进行的民主政治试验,西方人的意见从来就不一致。

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

这表明()
A.民主范围有限引发社会分裂
B.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激烈
C.奴隶制下民主缺乏社会基础
D.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
解析:选D“在古典世界,它就有理想政体和民众暴政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表明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民众暴政,说明直接民主存在着制度缺陷,故D项正确;社会分裂、民主力量和贵族斗争、缺乏社会基础材料未体现,故A、B、C三项错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二: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

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伯利克里为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而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伟大的创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点,还能体现出任人唯贤的特征。

伯利克里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有利于防止公民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第(2)问,材料二中的伟大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指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种民主管理的新形式,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只要结合其性质、特征和局限性来说明就可以。

答案:(1)特点:人民主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或法律至上);任人唯贤。

措施: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2)创举:雅典民主创造了一种集体(或民主)管理的新形式。

原因:
雅典的民主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等都不享有政治权利。

|课后拔高练|
1.(2019·全国Ⅰ卷·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解析:选D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务奴隶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B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C项错误;根据“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D 项正确。

2.(2019·全国Ⅲ卷·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解析:选B材料中“公民的成功”,即领导城邦需要“谈话、
论辩与说服的能力”,能言善辩不是所有公民必备的能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侧面反映出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出雅典公民的参政议政,没有出现民主政治下权力的滥用,与民主政治的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谈话、论辩”的雅典民主政治决策的方式,与内乱、思想纷争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全国Ⅱ卷·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解析:选D材料只是提及僭主一般出身贵族,并不代表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可知,政治生活有一定的法制基础,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材料提及僭主重视平民利益,故C项错误;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说明没有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得不到拥护,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D项正确。

4.(2019·全国Ⅲ卷·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
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
解析:选D材料提及官员宣誓、陪审员宣誓、青年男子成人宣誓,这些宣誓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对工作负责,并不是为了限制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D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并非都是官员,他们宣誓不能说明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不仅强调公民享有权利,还强调公民在履行权利的同时要遵守义务,故C项错误。

5.(2019·全国Ⅱ卷·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解析:选C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并非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在古代雅典,公民与民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众的范围远远大于公民,且公元前5世纪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公民必须参加公民大会,否则将受到惩罚,故C项正确;材料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参政,没有提及民众
对政府的信任问题,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