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麦哨教案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麦哨教学设计
2012.5.16
教学过程:三步走1.初读解决字词2.默读归纳内容3.研读体会句子。

最后拓展读诗荐书
一、聊天激趣导入
1、同学们,很多人都喜欢去农村,因为大家都亲近自然,喜欢纯朴的自然风光,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小孩除了上学,在田野里玩耍,整个田野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麦哨声。

板书
2、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或悠扬、或婉转、或清脆悦耳、或绵长的哨声。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陈益走进乡村,去感受一下农村孩子童年的快乐。

打开课本p112页,《麦哨》。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出示幻灯)。

2、检查认读:
1.拼读词语。

2.自读词语齐读。

3.出示多音字,指名组词。

4.读词语搭配
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
课文讲了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试着用自已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孩子在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无拘无束地玩耍游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美丽景色的赞美,对愉快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课文用麦哨作为课题,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2、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

A、自由读。

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B、刚才只是说了麦哨的声音,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首尾呼应。

这样的的麦哨声在田野飘荡-------板书:欢快柔美;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C、在朗读中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

师:读一读课文的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你有什么发现?、
四、品读感悟课文,积累语言。

1、《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

默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画面描写读给大家听。

1、自读。

2、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重点引导体会下列句子:
①、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篷篷的种子。

(排比、拟人句)②、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巾。

(全文就这一句描写孩子们的穿着,文字精练简洁,念上去有些顺口。

这样的句子铭记在心,多念几遍,记在脑海里。

)③、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句)
④、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和第4段的最后一句有什么相同之处?将孩子的脸比做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孩子喜欢被这样描写吗?为什么?练习朗读,读出欢快、柔美。


⑤、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斗,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作比较)
(他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玩的?他们在哪里玩?你们平时在哪里玩?草地怎么样?理解简直。


五、拓展,谈感受。

1、这欢快、柔美仅仅指麦哨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学完课文,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请你在112页的池塘上写下你的心愿。

2、指名谈感受。

(导:乡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田园之中,他们是如此地贴近大自然,他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中玩耍、嬉戏。

他们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麦哨
欢快柔美。

人美
景美
《麦哨》教学反思
《麦哨》这篇课文的教学,以麦哨为线索,前后呼应,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田园风光的美好,重点感受孩子们纯朴、欢快的童年生活。

这里需要重点落实的是感受孩子们纯朴、欢快的童年生活。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为三步走:1.初读解决字词2.默读归纳内容3.研读体会句子。

最后拓展读诗荐书这节课上完后,我细细的回味了整节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有如下感受:1、总体氛围创设的比较好,首先聊天激趣导入,同学们:很多人都喜欢去农村,因为大家都亲近自然,喜欢纯朴的自然风光, 每年春末夏初,麦子即将成熟之际,农村小孩除了上学,里玩耍,整个田野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麦哨声。

谈话自然气氛融洽,通过看图、学生已经读文预习,很快能够入情入境地置身在田野,接着,对麦哨做一个简介并揭示课题:麦哨:用麦秸做的哨子。

把麦秸削孔,
然后放在口中吹,能发出或悠扬、或婉转、或清脆悦耳、或绵长的哨声。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陈益走进乡村,去感受一下农村孩子童年的快乐。

打开课本p112页,《麦哨》。

此时此刻,孩子们就会自然进入学习,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乡村孩子的纯朴可爱。

2、知识点的教学比较扎实。

1)首先是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字词。

拼读课文中难读的词语。

出示并学习多音字扫清学习障碍。

读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搭配,增加积累强化学生语感。

2)学生在自读自悟,教学过程中设计几个重点环节:
环节1:课文用麦哨作为课题,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课件:
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这两处描写麦哨的作用。

A、自由读。

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呜卟,呜卟,呜……”指导读,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

B、刚才只是说了麦哨的声音,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说说麦哨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吗?首尾两次写到“麦哨”。

一声呼,一声应[你呼我应]、忽高忽低[此起彼落]------首尾呼应。

这样的的麦哨声在田野飘荡-------板书:欢快柔美;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C、在朗读中体会两段间的不同之处,念好最后一句“传得很远、很远……”体会那悠扬的麦哨声由近及远的在田野中荡漾开去。

然后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发出麦哨的声响从教室的后面前面左面右面互相呼应,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

同时也学会了什么是首尾呼应。

环节2:对课文中优美句段的研读。

默读课文3—6自然段,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画面描写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读,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重点引导体会下列句子:
①、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
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篷篷的种子。

(排比、拟人句)②、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巾。

(全文就这一句描写孩子们的穿着,文字精练简洁,念上去有些顺口。

这样的句子铭记在心,多念几遍,记在脑海里。

)③、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句)
④、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和第4段的最后一句有什么相同之处?将孩子的脸比做了什么?如果你是这些孩子喜欢被这样描写吗?为什么?练习朗读,读出欢快、柔美。


⑤、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斗,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作比较)
(他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玩的?他们在哪里玩?你们平时在哪里玩?草地怎么样?理解简直。


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提升了感悟能力,通过读将孩子们比喻成月季花,感受到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形象;品读描写孩子们游戏情景,从游戏内容上感受他们的活泼与顽皮;用具体情境中与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比较,体会了乡村孩子不一样的率真与自然。

抓住几个排比句、比喻句、作比较的句子学会了用法,深入展开教学。

点点滴滴的细节中,无不渗透着孩子们的欢快!这份欢快不仅是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更离不开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而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田园风光中去。

使学生不仅能自己入情,更能体会作者的情感。

环节3:拓展延伸谈感受。

1)这欢快、柔美仅仅指麦哨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

学完课文,麦哨和吹麦哨的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吗?请你在112页的池塘上写下你的心愿。

实现了读写的结合。

2)指名谈感受。

(导:乡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田园之中,他们是如此地贴近大自然,他们开心地,无拘无束地在田野中玩耍、嬉戏。

他们的童年是幸福而又快乐的。

)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

3、课件的使用还是很有收获的。

我精心选择了部分非常贴合课文内容、富有美
感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缩短了学生实际与文本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

不足:,抓住重点句段美美的读不够,再多读一读学生感悟积累语言文字和情景就更有实效性了。

写话之后没有更多的时间交流也是遗憾。

通过这节课,我深深感到了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锻炼。

今后会对教学环节的精妙设计等都还需细细钻研和揣摩,让课堂教学少一点缺憾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