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课件—神州古韵—花城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神州押韵(三)》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 《神州押韵(三)》教学课件
音乐小结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 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 歌的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 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 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 曲折,含义深长,是侗族民族文学的 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跳月歌》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神州押韵(三)
教学课件
目录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音乐赏析 第三节 课堂思考 第四节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采花》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采花》是流传于四川的传统小调,歌词用传统生动的 语言叙述了一年中每个月中盛开的代表性花卉,使人们从 中得到生活乐趣和生产见识,富有趣味性。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赏析要求
(1)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出其中
的妙处。 (2)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最好 能跟着哼唱几遍。 (3)听音乐时要注意想象,体会彝族 人民火把节时候的快乐。
(4)要注意演奏乐器的音色。
背背景景介介绍绍 音音乐乐 赏赏析析 课 堂课思堂考思堂小结
《火把节》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火把节,又名“星回节”,一般于每年农 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是西南地 区,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影响范围最广 的节日。它是彝族人民心中最为隆重和盛大 的民族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至今 已传承了2000多年。火把节寄托了彝族人民 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 家人健康的美好愿望。
试听歌曲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试听
知识卡: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具有典型的高原 风格,包括山歌、牧歌、 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 酒歌、舞蹈歌、诵经调等。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 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粤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粤教 花城版)电子课本课件【全页 0024页 0026页 0044页 0046页 0048页 0050页 0052页 0054页 0056页 0058页 0060页 0062页 0064页 0066页
第1单元 神州古韵 编钟奏的古代乐曲《楚商》片段 为《诗经》谱写的歌曲《关雎》 古琴曲《流水》片段 吹竖笛(之三) 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女生小合唱《放风筝》 《赶牲灵》 ★《王大娘钉缸》 《包楞调》 第3单元 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 悲怆 第六交响曲《悲怆》第一乐章 悲剧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印第安民歌 《飞逝的雄鹰》 芦笛曲 《蝴蝶》 《玛利安》 歌曲 《狂欢之歌》

初二上册音乐第四单元神州音韵课件

初二上册音乐第四单元神州音韵课件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少数民族
目录
我国的地貌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资源,同时也造就 了不同的文化。
汉族的民歌分类
汉族民歌各种之间相互关联却略有不同。
不同民族及其音乐特点
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迥异,造就了多彩的民 族文化。
本单元的歌曲欣赏
学习本单元歌曲,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LOGO—
我国的地貌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许多资源,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
—LOGO—
汉族的民歌分类
汉族民歌各种之间相互关联却略有不同。
汉族民歌的体裁
体裁划分依据:社会生活条件、歌唱场合、社会作用以及音乐表现方法 和音乐特征。分类: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劳动号子: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一般山歌(信天游、花儿、山曲、爬山调 、 神歌) 小调: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 剪靛 花调)2. 地方性小调。3. 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采 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这段音乐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欢快、热情的
●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合唱 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
伴奏或无伴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是一首混声合唱曲
。它包括了女高,女低,男高和男低四个声部。此外还有女高
音领唱参与其中。
—LOGO—
《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的第四乐章。作者采用云南 少数民族民间音调加以交响手法的发展,写成这部包括四个乐章的 风俗性交响套曲。第一乐章“茶林春雨”。第二乐章“山寨路上”。第 三乐章“夜歌”。第四乐章“火把节”。《火把节》表现了彝族的 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盛大欢腾景象

推荐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1)

[推荐]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一、教学内容: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二、教学目标: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

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

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

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

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1.问:通过听赏,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几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教师简介编钟、骨笛和埙的相关知识。

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梅花三弄》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梅花三弄》教案 花城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梅花三弄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能力目标: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2学情分析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听辨音乐的结构,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艺术魅力。

激发学生鉴赏古曲《梅花三弄》的兴致。

3重点难点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体会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及艺术魅力等。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将学生分成四组抢答竞赛,答对获得一朵梅花鼓励,最后梅花数量最多的组获胜。

)1、你知道中国的古典民族乐器有哪些吗?(重点引出二胡、箫和古琴)2、这些古典民族乐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境去体会,去感受这些乐器下的音符呢?(去除快速现代社会的浮躁,用幽静的心境起聆听和感受)3、听一听,你能辨认出这些音乐是用什么乐器弹奏的吗?(二胡、箫、古琴)。

4、介绍有古琴和箫乐器音色知识。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

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音量较小,音色柔和,甘美而幽雅,柔弱、秀雅。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细腻丰富的情感。

琴箫合奏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绝配,即琴声与箫声共同响起,配合得很完美,令人陶醉其中。

5、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用琴箫合奏的《梅花三弄》。

活动2【讲授】二、欣赏琴箫曲《梅花三弄》二、欣赏琴箫曲《梅花三弄》1、作品简介。

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曲》、《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古典乐曲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早在唐代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凌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推荐学习]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楚商教案花城版

楚商一、教学内容: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二、教学目标: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

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通过对作品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古韵”。

三、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古代乐器骨笛、埙、编钟,能够分辨其音色。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

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

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楚商》《原始狩猎图》《哀郢》1.问:通过听赏,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乐曲让你联想到什么场景?主要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几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教师简介编钟、骨笛和埙的相关知识。

5.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最新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神州古韵》教学内容

最新花城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神州古韵》教学内容

《神州古韵》教案教材:花城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课时: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一些和音乐相关联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代表性乐器——编钟、骨笛、古琴、编磬等。

并且介绍了较为典型的乐曲,如:由编钟演奏的《楚商》《迎宾》,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流水》,合唱曲《阳关三叠》等等。

第一课时主要从介绍骨笛、编钟以及所演奏的乐曲来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

教具:录音机、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

2.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图片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个单元——神州古韵。

1.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尖锐、刺耳。

生:像鸟的叫声…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三页——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

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教案 花城版

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教案 花城版

编钟低、中、高音的音响1教学目标一、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乐于感受、体验、理解中国古代器乐曲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二、了解骨笛、编钟,聆听其音乐片段,感受乐曲的大气之美;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音乐,音乐素质较好,在歌唱方面比较突出,但偏爱流行音乐,要正确引导。

这几个班的学生相对来说上课比较认真,学习主动性较高,学习的兴趣也较浓。

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一时候的学习,对初中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3重点难点1、了解骨笛音色及其功能作用;2、听辨编钟的不同钟的音色;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1、历史回顾,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的中国在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啦贡献。

2、今天,我们就沿着中国这条音乐的历史长河去聆听和了解一下古代的乐器及其乐曲。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1、音乐故事之一——古老的骨笛(1)聆听骨笛吹奏,学生思考:是什么乐器。

并联想是一种怎样的场景?(骨笛远古的先民们通过笛声模仿出禽鸟的鸣叫声以诱捕禽鸟。

(2)了解古老的乐器——骨笛a、出土的位置与时间?(中国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b、有什么功能作用?(诱捕禽鸟,狩猎之用)c、吹奏的方式横吹还是竖吹?(竖吹)d、用什么材料制作,钻孔有几个?(鹤的大腿骨,七孔)e、音色是怎样的?(像禽鸟的叫声)(3)骨笛的发展早期:公元前7000—公元前6600 五孔、六孔中期:公元前6600—公园前6200 七孔晚期:公园前6200—公园前5800 七孔、八孔(4)骨笛的历史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能演奏的乐器实物。

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活动3【讲授】新课教学音乐故事之二——神奇的编钟1、了解编钟出土的时间。

2、思考:(1)为什么命名为“曾侯乙编钟”?(2)编钟的体积大小与音色、音高有关系吗?一共有多少层?3、欣赏编钟音响,思考:上层、中层,下层分别用什么演奏?4、(1)欣赏《楚商》(2)简介编钟曲《楚商》5、了解与编钟同时间出土的其他乐器。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八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使音乐具有短促有力的气魄,营造欢 乐的气氛,富于青春活力和热情。塑造了一 种新时代广东人民热情好客的形象。
看一看
2010广州亚运会 ——珠江巡游
本课总结
《迎宾曲》是作曲家雷雨声根据传统乐曲 《步步高》等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乐曲。乐曲 表现了广东人民对五湖四海的宾朋热情的欢迎 和真诚的问候。
机械的重复、模仿外国的东西,是不会有 出息的,单纯的怀古强调中国气派,也不能很 好的适应新的时代,只有置身于民族的土壤中, 吸取外来有益的营养,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今天 中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
内伶仃洋
珠江口岸
迎宾曲
刘文玉
雷雨声
前奏
A
B
C
尾声
丝绸之路
•谢 谢
广州民歌《落雨大》
歌曲简介
《落雨大》是广东粤语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区内 代代相传的童谣,《落雨大》和另一首岭南童谣 《月光光》都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几代儿童们必唱的 儿歌,小时候妈妈或奶奶都会教牙牙学语的小朋友 唱这两首歌,不同的是,《月光光》描绘的是农村 生活,而《落雨大》则是对广州老城区——西关地 区在下雨天时,水淹街道场景的描绘,歌词从一个 儿童的眼睛看这个场景,充满了童言、童语、童趣。
❖前奏
❖A段+B段+C段 ❖尾声
学唱舞台
• 2| 3.2 12| 323 05 |7. 6 5 4| • Lai 唻…...
• 32 3 0 5 |2 . 3| 2. 1 7 1 2|1
思考题
再次聆听《迎宾曲》思考歌曲的情绪, 力度,速度怎样?中多处采用了休止符、 丰富的句式和短句,请问这对塑造音乐形 象有什么作用?
《月光光》和另一首岭南童谣《落雨大》都是广 东珠三角地区几代儿童们必唱的儿歌,小时候妈妈或 奶奶都会教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唱这两首歌,不同的是, 《落雨大》是对广州市老城区——西关地区在下雨天 时,水淹街道场景的描绘,而《月光光》描绘的是农 村生活,歌词从一个儿童的眼睛看这个场景,充满了 童言、童语、童趣!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钟鼓乐凯旋教案花城版word版本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钟鼓乐凯旋教案花城版word版本

《凯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乐器,并且知道它们在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热情2、欣赏由编钟和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体会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器所演奏的乐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语言导入,距今6000——4000年前,世界上有四个地区率先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们分别是巴比伦、埃及、印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

尤其是我们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之后,唯独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绵延下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文化有何独到之处。

接下来欣赏一下《凯旋》这首歌。

2、展开:〔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聆听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的声音吧!请同学们听完后用两个形容词来描述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播放:骨笛的音响片段)【设计意图:先从音乐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生:尖锐、刺耳。

生:像鸟的叫声……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色呢?生:骨笛的雏形是骨哨,最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而制作的。

生:声音之所以尖锐,是因为模拟禽类的声音,这样更具有穿透力,可以传的远,以达到诱捕它们的目的。

师:从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相关的信息,那同学们在课外收集的资料上还有更详细的吗?生:骨笛是用鹤类的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20厘米,直径1厘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

生:贾湖骨笛的出土,导致了先秦音乐史的补写,由于他的问世而逐渐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也有再度认识的必要性师:对,骨笛起初的作用是为了狩猎,称为骨哨,具有实用性,久而久之这种乐器发展成了骨笛,就不仅仅是实用了,更多的是有了娱乐性,让人惊奇的是——年代这么久远的乐器经测试,可以用来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

可见骨笛这种乐器的先进程度,看来我们的先民真是太聪明了。

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它的音色吧!第二部分(祥)〕(过渡语)在接触了中国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乐器——骨笛,以及欣赏了它的音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1978年在我国湖北省随县出土的迄今约2400年前的一批乐器从这些乐器的图片,我们知道乐器的数量和种类都是叹为观止的。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吹竖笛(之三)》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吹竖笛(之三)》教案 花城版

吹竖笛(之三)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及老师介绍了解歌曲《泉水叮咚响》的浓烈爱国情感2、掌握什么是装饰音,学会吹奏“波音”及“顿音”3、通过与民乐队同学的合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创设和谐音乐及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竖笛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小学阶段几乎无人接触课堂小乐器。

通过1个多学期的课堂小乐器竖笛进课堂练习,学生能掌握低音do—高音suo的指法及吹奏旋律较简单的乐曲。

《泉水叮咚响》此曲对于学生现有的水平来说有点拔高要求,所以提前把歌谱发给大家让他们在课余自行练习。

选择此曲主要是解决“波音”及“顿音”的吹奏方法,在“吐”和“呼”两者吹奏法间的转换。

加上民乐班的学生刚好会演奏这首歌曲,所以在最后的环节加入民乐的合奏让学生体验到合奏的快乐及感受集体表演音乐的幸福感。

3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及吹奏歌曲《泉水叮咚响》,体验竖笛表现的音乐美。

2、学会吹奏“波音”及“顿音”,体验这种吹奏方法对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的效果。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教学一、情景设置1、播放竖笛音乐,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进入课堂、准备好乐器(设计意图: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二、导入教学1、师生竖笛问好2、基本功练习3、学生带领同学进行器乐课(设计意图:开始练习的热身运动)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1、播放歌曲《泉水叮咚响》2、介绍歌曲《泉水叮咚响》创作背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理解音乐主题。

感受歌词所表达的纯洁爱情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到舍小家保大家的高度爱国情感值得尊敬)3、教师慢速竖笛范奏《泉水叮咚响》(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范奏及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跟音乐轻声哼唱或者跟着老师范奏找指法)4、歌曲竖笛练习:学生自己识谱练习并通过自己练习,调动学生的吹奏情绪5、加装饰音的对比(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听辨老师的吹奏和同学们的吹奏有何不同不同之处,并感受加了装饰音之后音乐效果。

精品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花城版188

精品2019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花城版188

汨罗江幻想曲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

3重点难点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形象。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屈原与楚辞?(一)屈原与《楚词》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将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加以整理,并在次基础上,怀着炽烈的情感创作出《离骚》、《九歌》等新诗体,开创了《楚辞》的流派。

据载,屈原的乐舞《九歌》的演出规模宏大,其中有舒缓的安歌、有欢快的舞蹈,还有由钟、鼓、笙、篪、排箫、瑟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的演奏。

1、仔细聆听《汨罗江幻想曲》片段。

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一首由李焕之创作,取材于古琴曲《离骚》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

2、让学生尝试根据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来想象有关屈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说出你所想象的有关《屈原》的音乐故事。

3、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畅谈有关屈原身世及他所创作的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一生都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

他曾以宗亲的身份当过楚怀王的“左徒”,此外,他还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

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值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际。

楚怀王起初很信任重用屈原,让他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颁布及推行变法等事项。

但屈原的变法主张因触犯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心怀嫉妒,欲与屈原争宠的上官大夫又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屈原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被怀王丢弃。

轻率赴秦的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于秦。

而屈原则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顷襄王继位后,信用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又唆使上官大夫诽谤中伤屈原,顷襄王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吹竖笛之三教案花城版 1.doc

八年级音乐下册第1单元神州古韵吹竖笛之三教案花城版 1.doc

吹竖笛(之三)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及老师介绍了解歌曲《泉水叮咚响》的浓烈爱国情感2、掌握什么是装饰音,学会吹奏“波音”及“顿音”3、通过与民乐队同学的合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意识、创设和谐音乐及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竖笛器乐的综合表现力和创作能力2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小学阶段几乎无人接触课堂小乐器。

通过1个多学期的课堂小乐器竖笛进课堂练习,学生能掌握低音do—高音suo的指法及吹奏旋律较简单的乐曲。

《泉水叮咚响》此曲对于学生现有的水平来说有点拔高要求,所以提前把歌谱发给大家让他们在课余自行练习。

选择此曲主要是解决“波音”及“顿音”的吹奏方法,在“吐”和“呼”两者吹奏法间的转换。

加上民乐班的学生刚好会演奏这首歌曲,所以在最后的环节加入民乐的合奏让学生体验到合奏的快乐及感受集体表演音乐的幸福感。

3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及吹奏歌曲《泉水叮咚响》,体验竖笛表现的音乐美。

2、学会吹奏“波音”及“顿音”,体验这种吹奏方法对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的效果。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教学一、情景设置1、播放竖笛音乐,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安静进入课堂、准备好乐器(设计意图: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二、导入教学1、师生竖笛问好2、基本功练习3、学生带领同学进行器乐课(设计意图:开始练习的热身运动)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1、播放歌曲《泉水叮咚响》2、介绍歌曲《泉水叮咚响》创作背景(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理解音乐主题。

感受歌词所表达的纯洁爱情和爱国情怀,引导学生认识到舍小家保大家的高度爱国情感值得尊敬)3、教师慢速竖笛范奏《泉水叮咚响》(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范奏及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可跟音乐轻声哼唱或者跟着老师范奏找指法)4、歌曲竖笛练习:学生自己识谱练习并通过自己练习,调动学生的吹奏情绪5、加装饰音的对比(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听辨老师的吹奏和同学们的吹奏有何不同不同之处,并感受加了装饰音之后音乐效果。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汨罗江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

汨罗江幻想曲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音乐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懂得中华民族悠久的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对古代音乐代表作品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神州古韵的欲望。

2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了解不多,兴趣不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主动性。

3重点难点梅花三弄的三个主题形象。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屈原与楚辞?(一)屈原与《楚词》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将流行于南方的民歌加以整理,并在次基础上,怀着炽烈的情感创作出《离骚》、《九歌》等新诗体,开创了《楚辞》的流派。

据载,屈原的乐舞《九歌》的演出规模宏大,其中有舒缓的安歌、有欢快的舞蹈,还有由钟、鼓、笙、篪、排箫、瑟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的演奏。

1、仔细聆听《汨罗江幻想曲》片段。

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是一首由李焕之创作,取材于古琴曲《离骚》的古筝协奏曲,乐曲古朴、抒情而又不失悲愤激越,深刻地刻画了屈原的崇高品质。

2、让学生尝试根据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来想象有关屈原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说出你所想象的有关《屈原》的音乐故事。

3、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人物,鼓励学生畅谈有关屈原身世及他所创作的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名平,字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一生都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

他曾以宗亲的身份当过楚怀王的“左徒”,此外,他还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

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值战国七雄激烈争斗之际。

楚怀王起初很信任重用屈原,让他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颁布及推行变法等事项。

但屈原的变法主张因触犯了一些贵族重臣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心怀嫉妒,欲与屈原争宠的上官大夫又在怀王面前诽谤屈原。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屈原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也最终被怀王丢弃。

轻率赴秦的怀王被秦国扣留,客死于秦。

而屈原则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顷襄王继位后,信用其弟子兰为令尹,子兰又唆使上官大夫诽谤中伤屈原,顷襄王再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7
高山流水会知音
❖ 故事简介:伯牙、钟子期
❖ 古琴简介:古琴是中华民族 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 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 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
“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
弦,以合君臣之恩。”
大家好
❖ 根据乐曲音乐力度、速度的变化想象有关屈 原的故事。
大家好
5
屈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楚辞:
❖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政治家、爱国诗 人,“楚辞”的创立者、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哥》等,《九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屈原与楚辞:
“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初年,指的是战国时期兴起 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因其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具有 浓郁的地方特色,故名“楚辞”自西汉晚期的刘向将屈原 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后,“楚辞”又称为诗歌总集。
❖ 屈原诗歌的创作特点:采用了许多神话传说,想象丰富,
感情真挚,文采绚丽,结构宏伟,具有奔放的气势和浓郁
的浪漫色彩,风格与北方地区的《诗经》迥别。是与中原
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中的大家重好 要组成部分。
6
“楚辞”在历史上的地位:
❖ “楚辞”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对 其后的赋体、五七言诗的形成,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因而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 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屈原也因其作品从内 容到形式的巨大创造性,在20世纪中,被推 举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世界人民纪念和尊 重!
大家好
3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大家好
4
屈原与楚辞
❖ 聆听《汨罗江幻想曲》,乐曲表现的是一种 什么样的情绪?
神 州 古 韵
(二)
大家好
1
孔子与《诗经》
孔子很重视音乐,他将周朝官府收集的三千 余首诗歌加以整理,精选出305首编为《诗 经》,列为社会教育的主要科目。孔子的诗、 书、礼、乐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均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 颂。
大家好
2
诗经:国风
❖ 主要有民间乐歌,分为15个部分,共160篇。 包括了:1周南 2召南 3邶风 4鄘风 5卫风 6王 风 7秦风 8郑风 9曹风。
8
游戏!!!
大家好
9
大家好
10
大家好
11
大家好
12
大家好
13
谢谢
大家好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