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集合住宅中的支撑体设计与演变_崔光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集合住宅中的支撑体设计与演变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JAPANESE COLLECTIVE HOUSING’S SUPPORT SYSTEM

崔光勋 范悦

Cui Guangxun, FanYue

摘要/着重研究分析日本集合住宅支撑体设计与演变,通过独自整理的数据资料体系,分析和比较不同阶段住宅支撑体要素逐渐分离的趋势和特征,总结和提出新型支撑体住宅的形式特征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日本 集合住宅 支撑体 分离 长寿命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and evolution of the skeleton of Japanese collective housing. Through a self-arranged data system, the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l separation of housing support element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Finally, formal features and design points of new skeleton-infi ll housing are summarized and proposed.

KEY WORDS/ Japan, housing, support, separation, long-life

1970年代,为了寻求更能体现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城市住宅供给原则,荷兰学者哈布拉肯(N John Habraken)提出作为开放建筑理论基础的 “层级 (Level)”理论,层级理论将城市和建筑分为城市部分(Urban Tissue)、支撑体部分(建筑主体Support)和填充体部分(室内装修Infill) 3个层次,各部分分别由政府部门、开发商和住户负责决策[1]。日本经过长期的技术研发的积累,在1980年代开始研发支撑体住宅—SI住宅(S为支撑体Skeleton,I为填充体Infill)体系,并出现了相应的标准和设计应用。本文的支撑体包括柱、梁、楼板、外围护结构以及共用部分。

开放建筑的层级理论,将原本混沌一体的城市和建筑按照耐久时间以及责任主体等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分离。尤其在建筑领域,长期以来围护结构与设备管线、室内装修、卫生器具等众多要素繁杂地交织在一起,不仅给设计、施工、制作以及管理的分工及交接带来极大的混乱,由于各种构件、器具的耐久寿命的不同,也不利于分层次分要素地进行更新和改造,难于实现长寿命住宅。因此,“分离”既是开放建筑以及层级理论的关键词,也是日本集合住宅走向新型支撑体住宅(SI住宅)的基本特征。本文运用在留日期间所作的文献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具体研究日本集合住宅中的关于支撑体分离的演变特性。

1 日本集合住宅结构体系的演变

1.1 结构与材料类型

1923年,日本发生了里氏7.9级的关东大地震。为了灾后重建,次年设立了财团法人“同润会”1),开始进行集合住宅的建设。此时,刚刚从欧洲介绍到日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所具有的耐火抗震性能,迅速在集合住宅建设中得到应用和普及。到了2008年,在整个集合住宅库存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比例达到了72.7%(图1)。另外从图2中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近1个世纪的演变中,其结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结构形式主要体现为框架剪力墙。而进入1960年代,剪力墙结构形式占了绝对的比重。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剪力墙结构形式不断减少,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逐渐增加的局面, 到了90年代,框架剪力墙成为了主要的结构形式。综上所述,日本支撑体结构形式主要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剪力墙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55)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大连,116023)

收稿日期:2012-01-30

1 集合住宅中各类结构的所占比例(2008年)

2 日本集合住宅支撑体结构形式的演变

学术论文专刊2012 总第 08 期

构形式以及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

1.2 1924-1941年同润会住宅建设时期:与室内装修相分离的框

架剪力墙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在集合住宅中的应用(图3),并没有给日本传统

的居住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柱子与梁,

有着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柱梁承重的力学特性,并适应于以柱子

作为分割支点的日本传统居住空间特性(图4),较好地反映了日

本传统柱梁建构文化,而剪力墙的采用则是为了更好地抵抗地震作用力。集合住宅形式的引进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普及同时进行

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日本集合住宅发展的特殊性[2]。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本集合住宅的建设,首先由一批杰出

的建筑师来进行支撑体的设计,其次由传统的工匠进行室内装修

(图5),这种分开提供的方法,实现了支撑体和室内装修的分离,

延续了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的室内空间品质(图6)。

1.3 1945-1973年大量供给时期:追求建造效率的大板剪力墙结

构形式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面临420万户的住宅缺口,迫切需要

由国家公共机构指导住宅的大量供给。为了这项空前的供给能够

顺利进行,政府专门设立了住宅公团2)来实施具体的住宅建设。

住宅公团在1956年开创了可以在工厂重复生产的大板工业化体

系—Tilt-up 工法,减少了建筑主体构件的数量和构件之间的衔

接工序。另外通过板材上集成室内装修和饰面的方法,免去了二

次施工,提高了现场装配速度。1965年,在Tilt-up 工法的基础上,

住宅公团通过技术改良,研发出了W -PC 工法(板式预置钢筋混

凝土结构,图7~10),并推出了相关设计规范。随着W -PC 工法的成熟,日本集合住宅支撑体全面转向大板剪力墙结构形式。

3 同润会时期的江户川共同住宅(1934年)

4 日本传统木结构住宅(江户时代)

5 同润会时期支撑体与填充体相互分离的室内装修做法

6 同润会时期住宅的

室内空间7 W-PC 工法的概念

8 根据W-PC 工法建造的工业化住宅(1971年)

9 W -PC 工法的施工过程 10 W -PC 工法完成的支撑体

11 W -PC 工法所形成的室内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