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合集下载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和支撑系统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计算和设计的过程。

模板是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支撑系统则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模板的系统。

准确计算和设计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首先,模板和支撑系统本身的自重是施工荷载的一部分。

自重可以通过对模板和支撑系统材料的密度和体积进行计算得出。

其次,混凝土浇筑荷载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及浇筑工艺所产生的荷载。

混凝土的密度和施工方式不同,浇筑荷载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混凝土的体积和密度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进行计算。

再次,施工人员荷载包括在模板和支撑系统上工作的施工人员的荷载。

施工人员的平均体重以及工作时的移动位置等因素都会对施工人员荷载进行影响。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数量、平均体重以及工作位置进行计算。

最后,施工设备荷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荷载。

这些设备的荷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重量、支撑方式以及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的作用方式进行计算。

在进行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模板与支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通过对自重、混凝土浇筑荷载、施工人员荷载及施工设备荷载的计算,能够保证模板与支撑系统的设计和安置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对模板与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已套入计算公式)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已套入计算公式)
高支模工程荷载计算及判定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施工总荷载计算
参数
板厚(m)
钢筋混凝土比 重(KN/m3)
模板木枋自重(KN/m2)
恒载值 (KN/m2)
恒载 恒载标准值 分项系数 (KN/m2)
梁宽 (m)
施工均布 活载
(KN/m2)
施工活荷 载(KN/m)
活载 分项系数
活荷载标准 值(KN/m)
集中线荷载 kN/m
计算公式
备注
数 值
0.6
0.9
26
2.4
0.5
15.24
1.2 18.288 0.6 3
1.8 1.4
2.52
20.808
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
厚(m)×25KN/m3(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其模 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集中线荷载计算
参数
梁宽 (m)
梁高 (m)
钢筋混凝土比 重(KN/m3)
梁截面模板周长 (m)
模板木枋自 重(KN/m2)
恒载值 (KN/m2)
恒载 恒载标准值 分项系数 (KN/m2)
施工均布活载 (KN/m2)
施工活荷 载
(KN/m2)
活载 分项系数
活荷载标准 值(KN/m2)
施工总荷载 kN/m2
计算公式
备注
数 值
0.35
25
0.3
9.05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枉 竹 饲辟
赡 的蜘 筋
K m’ . N/
KN
2 4
I :
I 2 l

辛 土 方 皋现 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 、钢筋 、模板和支撑 系统 的自重 ,以及振捣 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 .通过荷载组 合 ,作为 粱底板木模 板及 支架的验算依 据 ,现 以30 mX 0 m 0r 70m 的 a 混凝 土梁 举例 . 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 .依此类推得到不同 进 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萄载的组合 设计值 .以便查表应用。
KJh。 3 9 . / / 0 052KJh。
蒸 汽凝水 管道计算 已知总 蒸汽参数 的表压 为0 MP,下 区水 . a 2 加热器至疏水器之问的凝水管管径取D Smm,上区选用 D 7m NO N 0 m。 疏 水器后 管径 ,下区为D Smm。 区为D Sm NO 上 N O m。 疏 水 阀的选择 为了保证蒸 汽凝水 及时排放 同时又防止 蒸汽泄 漏. 在凝 水管道上安设疏水阀 , 疏水器前后压差为 :
对施工荷载进行 了计算 ,-  ̄用 了统计 学原理 .获得 不同截 面梁、板的施工荷我值 。不仅减化 了计算工作量 ,并能方便查找 应用: , f -
关键词
1 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 工荷 载 的汁算 方法 应符 合 《 筑结 构 荷载 规范 )G S 9 建 Bf -  ̄) 2H 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 、钢管脚手排架 、钢管顶撑 、支撑 (I ) 托 的模板支撑系统 ;采用泵送 、预拌商品混凝土 ,机械振捣的施工工 艺 . 依据原 《 并 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 工验收 规范 》G . 2 4 9 ,附录 B (0- 2 5 1 - 中有关 “ 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 及分项 系数 ”的取值标准 。 2 模板支撑 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 算参数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选择
需要 选择
2)、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钢筋自重 = 1.500kN/m3;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 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本讲内容:
• 一、计算内容 • 二、计算实例
一、计算内容 (1)、竖向结构验算项目一般应包括
面板--次龙骨--背楞--对拉螺栓(支撑)强度和刚度计算; 吊钩、勾头螺栓等节点强度计算;
(2)、水平结构验算项目一般应包括
面板--次龙骨--主龙骨--横、纵向水平杆强度和刚度计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 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 立杆地基基础或楼板承载力计算;
一、计算实例 (1)、梁模板计算 (2)、大梁侧模计算 (3)、梁模板支架计算 (4)、满堂楼板模板支架计算
(1)、梁模板计算
1)、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梁截面高度 H=1100mm,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 直径20mm,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60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50×100mm,梁模板截面底部木方距离150mm,梁模板截 面侧面木方距离300mm。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 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8mm,弹性模量E=6000N/mm2, 抗弯强度[f]=15N/mm2。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 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 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 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 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 法、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 不是简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 习统计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

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计算KL-3梁立柱支承计算矩形梁、净跨4.17m,截面尺寸为350mm×750mm,离地面高度3.15m,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承系统,初步考虑立柱钢管横距0.8m,纵距0.9m。

大横杆步距1.8m。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荷载值确定为:定型组合钢模板0.50KN/m2,普通混凝土24.0KN/m3,梁钢筋1.5KN/m3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水平模板为2.0KN/m2,施工荷载总计5.0KN/m2。

(一)荷载计算(荷载分项系数1.2)1、钢模板自重:1.2×0.5×(0.35+0.75×2)=1.11KN/m2、混凝土荷重:1.2×24.0×(0.35×0.75)=7.56KN/m3、钢筋荷重:1.2×1.5×0.35×0.75=0.47KN/m4、振捣混凝土荷载:1.2×2.0×0.35=0.84KN/m5、施工荷载:1.2×5.0×0.35=2.1KN/mq1=12.08KN/m设计荷载值乘以r=0.9的折减系数q=0.9 q2=q×q1=0.9×12.08=10.87KN/m(二)强度验算钢管支承架采用直径48mm,壁厚3.5mm的普通脚手架管,每米重3.84kg。

脚手架钢管按轴心受压强度条件承载力为PN1≤81.52KN。

当大横杆间距为1.0~2.0m,压杆长度系数μ为0.7~1.0时,按轴心受压稳定条件计算的为0.42PN1。

即P N=81.52KN×0.42=34.24KNN=q1.L=12.08KN/m×0.8m=9.66KN验算结果P1N=1/2q×0.8=1/2×12.08×0.8=4.83KN即P1N<PN4.83KN<34.24KN满足要求。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摘要:本文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3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 X 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

施工方案-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支架是建筑施工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工具,它主要用于支撑模板和支撑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使用模板支架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支撑施工所需的重量和力量,并且稳定可靠。

本文将介绍模板支架计算书的内容和方法。

一、模板支架的基本参数模板支架的基本参数包括支撑高度、支撑架数、支撑板宽度、支撑板材料、支撑板表面附加荷载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确认和选择,以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荷载计算在进行模板支架的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支撑板荷载支撑板荷载是指模板支架上支撑板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来源于模板和混凝土重量、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重量以及其它附加荷载。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支撑板的面积和材料,以及支撑板之间的间距。

2.支撑架荷载支撑架荷载是指支撑架自身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支撑架的自重、附加荷载以及风荷载等。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支撑架的高度、数量、材料以及排列方式等因素。

3.水平荷载在进行模板支架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水平荷载的影响。

水平荷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震荷载,另一种是风荷载。

地震荷载是指地震期间产生的水平力,风荷载则是指风力对建筑物造成的水平力。

三、稳定性计算在使用模板支架时,稳定性计算是非常关键的。

稳定性主要包括垂直稳定性和水平稳定性。

垂直稳定性是指支撑板垂直方向的稳定,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撑板与地面的夹角、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水平稳定性是指支撑架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撑架的数量、位置、高度等因素。

四、模板支架设计方案在进行模板支架计算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支撑板的数量和位置、支撑架的数量和位置、支撑板和支撑架的材料、支撑板和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五、施工方案最后,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模板支架的具体施工步骤、施工顺序、施工技术要求、安全措施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

浅议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的计算

浅议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的计算

1 施工荷载 的计算 依据
根据《 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 B 0 0 - 20 ) 50 9- 0 1的规 定 , 板设 G - 模 计 时应对施工荷载进行计算确定 。本文 对框架结 构施 工采用木 模板 、 钢管脚 手架 、 钢管顶撑 的模板支撑系统进行 了计算 , 同时 按 照采 用泵 送 、 预拌 商 品 混 凝 土 , 械 振 捣 的施 工 工 艺 , 依 据 机 并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验 收规范) B 00 - 9 ) 5 2 4 2中有关 “ 通模 G 普 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的取值标准取值。
4。
2 模板 支撑 系统及 新浇钢 筋混凝 土 自重 的计算 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 的 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 图纸确定 ,新 浇混 凝土 自重标 准值 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钢筋 自重标准值 可 按设计 图纸确定 , 也可以按表 1 采用。
表 1 模 板 及 其 支架 和 钢 筋 混 凝土 自重 标 准 值 和设 计 值 取 值 表
平 板 的模 及小 楞 板 03 _ 07 .5 0 Nm 1 3k / . 2

k / Nm k / Nm
木 模 板
材料名称
单位 标准值 分项系数 设计值 03 - 1 . 2
1 . 2 1 . 2 1 . 2
备注 包括小楞
展 开 面积 层 高 4n以下 I
表 2 施工活荷载标 准值和设计值 统计表 序号 计算构件名称 荷载类型 单位 标准值 项系数 1 摸板及直接支撑 均布荷载 Nm 25 k/ , 2 模板的小楞 集 中荷载 k N 25 . 3 支撑小楞构件 均布荷载 Nm k / 1 . 5 1 . 4 1 . 4 备 注 者 指大横杆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摘要:本文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楼板 的 钢 01 ( + 25 k m .x2 4 N, l 筋 混 凝 土 11 .1
O3 -

lo l 0 mi l
楼 板
1 . 2 0 3 k / 木 模 板 .6 N m
3 施 工 人员及 设备 荷载 的取 值标 准 : . 施 工 活 荷 载 的取 值 标 准 应 根 据 不 同 的验 算 对 象 , 照表 2 取 , 于大 型 设 备 如上 料 平 台 、 对 选 对 混凝 土输送 泵 、 料机 、 配 集料 斗 等 的施 工荷 载 , 应根 据实
平 板 的 模 板
标 准 值 分 项 系 数 设 计 值
备 注
性 的加 固措施 。 4 混 凝土楼 板 的施 工荷 载计 算 : .
k ,2 N f n
03 .
1 . 2
03 包 括 小 楞 . 6
现 浇 混 凝 土 楼 面板 的施 工 荷 载 主 要 有新 浇混
梁 的 模 板 k / Nm
2 . 88
楼 板 的 钢 筋
k N
1 . 1
1 . 2
1 2 每 立 方 米 . 3 混 凝 土 的
表3
梁 的钢 筋
k N
1 . 5
1 . 2
1 . 8
含 量
备 注
模 板 及 支 架 k / Nm
07 . 5
1 . 2
09 层 高 ≤4 . 瑚
平 板 的 模 板 及 小 楞
03 N m .k /
楼 板 的模 板 及 支 架


7 5
0 7 k m . 5 N,
12 .
O 9 k m . O N/
层 高 不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

模板支撑方案及计算书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模板及支撑设计.......................................... 1-44、验算书................................................. 4-834.4地下室大梁模板计算书5、模板支撑架的构造要求.................................. 83-846、模板及支撑的安装...................................... 84-857、模板及支撑的拆除...................................... 85-868、安全注意事项 (88)9、应急预案.............................................. 86-9110、施工图 ........................................................................... .................................... 91-9711、检测报告???????????????????????98模板支撑系统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图纸名称 1.2主要规范、规程规范、规程名称砼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名称编制日期编制人规范、规程编号GB50204―2002 J GJ 162-2021 JGJ130-2001 设计单位 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 ****************************************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三层,地上部分建筑高度9.5米。

本工程的主要高大模板部位为:①、第一层24~27轴/G~N轴中庭,高度为10.9m,梁截面最大为350×1300 mm,板厚为100mm。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模板的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

二、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25×M+0.3)×1.2+2×1.4=15M=[(15-1.4x2-1.2 x0.3]/25=0.474米取整M=474mm,即板厚达到或超过474M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二)计算实例:1、梁高700,梁宽7001.2x[0.70x0.70x26+(0.70+0.7+0.70)*0.50]+0.70x3x1.40=19.488<20,不需论证。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法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法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撑)施工方法1、模板结构和支撑概述侧墙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胶合板,竖龙骨为100×100mm方木,间距均为250mm,横龙骨选用100×100mm方木,间距600mm。

模板竖向高度宽度根据一次浇筑的范围进行拼装。

满堂支架顶丝顶在竖龙骨上,竖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局部调整为300mm。

底板施工时,在距离侧墙1600mm处埋设一排φ22钢筋,间距1.0m,做为模板下口固定支撑点。

顶板自混凝土浇筑面向外依次为,胶合板、竖向10×10cm方子背楞、水平向10×10cm方子背楞和每根水平向背楞上间距900×600mm的顶撑。

模板竖直向接缝处需要做出子母口,宽度50mm,胶合板与下一块大模板的大板连接,水平背楞上下错茬,连接后加强处理,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明显的接缝。

斜向顶撑需用水平连接杆连接成一体。

2、支撑体系施工及计算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t=3.5mm碗扣支架做满堂支撑体系。

支撑立杆间距统一设置为0.6m×0.9m,局部可以间距调整为0.6m或0.3m,横杆间距为600mm。

底板面以上300mm设置扫地撑。

横向设置剪刀撑,间距为2.0~3.0m,纵向每10m 设置两道剪刀撑。

满堂支架立杆应竖直,且横纵向成线,因此应在纵、横向通长弹线,做为参考。

横杆每层应水平且在同一水平面上。

模板支撑和碗扣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卡子固定。

每根钢管至少应保证和三根立杆相锁。

支撑体系计算如下:(1)荷载计算1200mm厚顶板新浇混凝土自重:24000*1.2=28800N/m2 钢筋自重:1.2*0.6=720N/m2模板自重(模板,木方全部考虑)取500N/m2 施工荷载:2500N/m2强度验算时,各项荷载应乘以分项系数,组合后的验算荷载为 1.2*(28800+720+500)+1.4*2500=38564N/m2挠度验算时,仅考虑横荷载标准值,组合后的验算荷载为28800+720+1000=30520N/m2(2)内背楞验算内层背楞横向间距为250mm,支撑点间距900mm。

(完整版)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完整版)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大模板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大模板的定义: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和《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规定: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 kN/m及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模板。

二、施工总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施工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0.3KN/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0。

3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2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

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

4(二)计算实例:(25×M+0。

3)×1。

2+2×1.4=15M=[(15—1.4x2—1。

2 x0。

3]/25=0.474米取整M=474mm,即板厚达到或超过474MM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钢管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0。

5KN/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0.5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3KN/m2 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

4(二)计算实例:1、梁高700,梁宽7001.2x[0。

70x0。

70x26+(0.70+0.7+0.70)*0。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74215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74215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74215在进行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前,首先需要确定支撑系统的类型和所受荷载的性质。

一般来说,支撑系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垂直支撑系统、水平支撑系统、剪切支撑系统和深层基坑支撑系统。

不同类型的支撑系统在计算施工荷载时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在施工荷载计算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方面。

1.临时荷载在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施加临时荷载,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荷载;深层基坑支撑施工过程中的挖掘荷载;水平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的螺旋钢撑紧固过程中的锚定荷载等。

在计算施工荷载时,需要将这些临时荷载纳入考虑。

2.载荷的性质不同载荷的性质会对支撑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如果被支撑的土体具有较低的侧向压力,那么支撑系统所受到的水平荷载较小;如果土体的侧向压力较高,则支撑系统所受到的水平荷载较大。

在计算施工荷载时,需要根据不同载荷的性质确定荷载的大小。

3.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计算施工荷载的常用方法有:实测法、模拟法和理论计算法。

实测法一般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安装应变片或应变计来测量支撑系统所受到的荷载,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荷载计算。

模拟法一般用于试验模型中,通过制作试验模型并施加荷载,观察模型的变形情况,从而计算荷载。

理论计算法是一种基于理论分析与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支撑系统所受荷载的作用机理,从而计算出荷载。

4.施工荷载的传递路径在进行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确定荷载的传递路径。

荷载的传递路径包括顶部荷载传递路径和侧向荷载传递路径。

顶部荷载传递路径是指载荷从顶部加载到支撑板,再传递到支撑杆;侧向荷载传递路径是指侧向荷载从侧面加载到支撑杆,再传递到支撑板。

5.施工荷载的影响因素支撑系统所受荷载的大小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土体的力学性质、土体的应力状态、荷载的类型和荷载的大小等。

在计算施工荷载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计算。

综上所述,进行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需要考虑临时荷载、载荷的性质、计算方法、荷载的传递路径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计算依据

计算依据

一、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二、模板系统布置:(自上而下)1、2440×1220×12厚竹脚板50×100柱木楞@300 Φ48×3.5钢管水平杆@750 满堂搭设支撑Φ48×3.5钢管纵横向@750 50×200垫木夯实地基。

2、支架系统沿高度@1300设水平系杆,自垫木向上200设水平扫地杆,纵横向各设二道剪刀撑,Φ48×3.5钢管采用扣件连接。

楼板模板支撑系统受力计算1、计算参数:钢筋混凝土自重:2500kg/m3=24500N/m3施工荷载:3000N/m2模板及背楞自重:400N/m2支撑杆件为48*35钢管:EI=2.06*12.19*103=25111N.m22、楼板厚100mm,竖向支撑杆间距1200mm,水平连杆步距1200mm。

1)、立杆所受荷载: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N施=3000*1.22=4320N混凝土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砼=24500*0.1*1.22=3528N模板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模=400*1.22=576N支撑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N架=38.4*(1.2*8+5.0)+13.2*8=666N 2)、荷载组合:施工荷载及混凝土荷载按动载考虑,模板与架体按静载考虑。

N=1.2*(N模+ N架)+1.4(N施+ N砼)=1.2*(576+ 666)+1.4(4320+ 3528)=12478N3)、立杆稳定性复核:计算长度:l=h+2a=1.2+0.4*2=2米长细比:λ=2*102/1.58=126.6,查表得立杆稳定性系数:Ψ=0.386 立杆的稳定性:N/ΨA =12478/(0.386*489)=66.11N/mm2小于钢材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

模板支撑设计及计算

模板支撑设计及计算

高高生产大楼模板支撑系统计算及简图金坛市城东建筑工程公司三0二项目部编制人:汤军华二00三年七月十五日模板支撑系统设计简图及计算书一、简图二、荷载计算取一跨度:6*8=48M²①模板自重:每块模板面积:915*1830,共需29块,每块28KG,28*29*9.8=7958N梁模板取6000N。

合计14*10³N②砼自重:δ=0.1 G=48*0.1*2500KG/M³*9.8=11.8*10³N。

梁断面50*25 G=0.3*0.5*6*3*2500KG/M³*9.8=66*10³N合计=77.8*10³N③钢筋重:取0.1T/M²(2.7+4.8)*0.1*10M³*9.8=73.5*10³N④人员设备:60KG/人共5人为3*10³N⑤机械设备:100KG 为1*10³N⑥倾倒时冲量:F=MA M取1T 冲力为2*10³NΣ=①+②+③+④+⑤+⑥=171.3*10³N三、钢管、扣件承受力:“1”钢管间隔共1米,共63只“2”钢管共60只“3”钢管共15只根据钢管厂提供数理,压弯为3*10³N,每只扣件承受1000F摩F=(63+60)*3=369*10³N>总荷载F摩=G/2=85.7*10³N实际F=123*10³N大于F摩=G/2=85.7*10³N四、总结由于钢管承受压力大于总荷载,而扣件F摩足够阻止现浇板下滑,所以此支撑系统设计合理。

经实际使用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城东建筑公司三0二项目部二00三年七月。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系统进行荷载分析和设计,确保支撑系统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保证施工安全。

首先,需要了解支撑系统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支撑系统一般由支撑柱、支撑横梁、支撑框架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临时支撑和稳定作用,保障施工现场和结构的安全。

施工荷载包括自重荷载、施工人员荷载、物料荷载、设备荷载等。

自重荷载是指支撑系统本身的重量,需要根据支撑系统的材料、尺寸和构造进行计算。

施工人员荷载是指施工人员在支撑系统上的活动所产生的荷载,一般可以按照规范规定的人均活荷载进行计算。

物料荷载是指施工过程中堆放在支撑系统上的各类材料的重量,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设备荷载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和机械的重量,需要结合具体设备和机械的参数进行计算。

在进行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确定支撑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荷载组合。

工作条件包括整体稳定、结构刚度和变形等要求,荷载组合包括常用荷载组合和特殊荷载组合。

常用荷载组合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荷载情况,例如自重荷载加施工人员荷载、自重荷载加物料荷载等。

特殊荷载组合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荷载,例如支撑系统上同时进行多个作业时的荷载组合。

根据支撑系统结构的不同,荷载计算方法也不同。

对于简单的支撑柱和横梁结构,可以采用强度设计方法进行计算,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对于复杂的支撑框架结构,需要采用刚度-稳定性设计方法进行计算,确保支撑框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施工荷载计算时,还需要考虑临时荷载和变形对支撑系统的影响。

临时荷载是指施工过程中临时产生的荷载,例如爆炸荷载、撞击荷载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变形是指支撑系统在受荷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例如挠度、变形率等,需要根据规范和实际需求进行限制。

综上所述,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结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等因素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模板支撑系统验算

模板支撑系统验算

梁支撑架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00。

一、参数信息:梁段信息:L1;1.脚手架参数立柱梁跨度方向间距l(m):0.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脚手架步距(m):1.50;脚手架搭设高度(m):2.35;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承重架支设:无承重立杆,木方平行梁截面A;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块自重(kN/m2):0.350;梁截面宽度B(m):0.300;混凝土和钢筋自重(kN/m3):25.000;梁截面高度D(m):0.50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3.木方参数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4.其他采用的钢管类型(mm):Φ48×3.0。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q1= 25.000×0.300×0.500×0.250=0.938 kN;(2)模板的自重荷载(kN):q2 = 0.350×0.250×(2×0.500+0.300) =0.114 kN;(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 = (2.000+2.000)×0.300×0.250=0.300 kN;2.木方楞的传递集中力计算:静荷载设计值 q=1.2×0.938+1.2×0.114=1.262kN;活荷载设计值 P=1.4×0.300=0.420kN;P=1.262+0.420=1.682kN。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

高支模的确定和荷载计算方法一、高支模的定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 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二、均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均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均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m2(计算均荷载时取值为m2)施工均布活荷载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例:×(25M+)+×3=15M=米,取整M=35㎝即板厚达到或超过35㎝时需要专家论证。

三、集中线荷载的计算方法(一)荷载的组成集中线荷载=永久荷载(钢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项系数+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钢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积(m2)×26KN/m3(26KN/m3为钢筋砼比重换算成KN/m3为单位,在计算集中线荷载时钢筋砼比重取值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长m2(计算集中线荷载时取值为m2)施工均布活荷载=梁宽m ×3KN/m2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施工均布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例1:梁高700,梁宽700×[××26+(++)×]+×3×=<20 例2:梁高1000,梁宽500×[××26+(++)×]+×3×=<20 例3:梁高900,梁宽600 ×[××26+(++)×]+×3×=>20,需论证 四、 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进行反推,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50mm ,其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
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
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
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
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
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
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
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
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
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300×700 mm混凝土梁沿长方向施工荷载的计算和组合
不同载面梁的施工荷载的组合统计表
6模板侧压力的计算
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规定,按照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的两个计算公式进行复核,并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F=0.22γCtOβ1β2
F=γC H
针对推广应用了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普遍采用泵送和机械振捣施工工艺的特点,公式中一些原来不确定的参数逐步可以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预先得到界定。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对于普通混凝土可取24KN/m3;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商品混凝土厂在做配合试验时,一般都能应施工现场的工艺要求,基本上先设定初凝时间为8~10小时,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后,加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浇筑前所剩余的初凝时间也只有5~8小时,验算时可偏于安全地取tO=8 h;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主要与构件的复杂程度、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条件有关,一般在1~5 m/h之间;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工艺条件决定了,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必须掺具有缓凝作用的高效减水剂,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预抖、泵送混凝土的工艺要求,坍落度一般为100~150mm,取1.15;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代入求得的可变参数,得到如下两个与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有关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可计算出在不同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条件下的模板面侧压力:
F=0.22γCtOβ1β2 =0.22×24×8×1.2×1.15×=58.29×
F=γC H=24 H
按照施工现场实际的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计算公式,F=58.29×可得下表: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面的侧压力(KN/m2)
按照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实际浇筑高度的计算公式,F==24 H可得下表: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面的侧压力(KN/m2)
根据上述两个表格,就可绘出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或浇筑高度,与侧压力设计值的关系曲线,通过对图表的分析,不难看出当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不大于6m时,可直接查高度计算公式,反之当高度大6m时应用速度公式,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化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