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时间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里沟小学邵欢林
《烙饼问题》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解决烙饼时怎样操作最省时间,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寻找最优方案。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结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下面,我具体说一说我的设计意图。
1、目标突出,时效性强。
这节课,我给学生制定了3个学习目标。这3个学习目标紧紧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制定的。通过对目标的简单了解,老师和学生都能很好的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制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节课的指挥棒。
2、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方法。
教学时我先通过设疑“锅里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让三个人尽快吃上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理解题意,学生此时可能说不上来答案。我就顺势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代替饼,然后让他们分组演示,有困难的互相讲解帮助。讨论之后,教师及时总结烙3张饼的方法。这时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教师引领学生分析这三种情况,让小组讲解各自的想法,并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最后通过对比找出最优方案。让学生体会到“确保每次锅里都放两张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用锅,这种方法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一定要让学生都能理解这个优化过程。这一环节的设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烙饼的策略。
3、渗透数学方法的同时,顺势进行理性地提升。
在教学怎样烙饼省时时,学生通过操作后掌握了三个饼的烙法,但是光有这些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怎样让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呢?我让学生来说说怎样表示刚才的操作方法,并给学生提示了用列表的方法:
学生通过列表来表达过程,对烙饼的策略有了进一步理性的提升。在进一步寻找规律时,也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要求学生操作后通过想像和思考来得出烙4张饼、5张饼、6张饼、7张饼……的方法和策略。
4、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总结规律。
在学生得出烙2张饼、3张饼、4张饼……所需的时间后,下一步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谈谈发现的规律并加以总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规律:①如果要烙的饼的
张数是双数,可以两张两张地烙;如果要烙的张数是单数,就先两张两张地烙,剩下的就用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②每多烙一张,就多用3分钟。③烙饼的张数和时间的规律:用饼数乘3就可以知道烙饼的时间。以上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比烙饼过程和表格内容进行总结。
总之,本节课我认为已较好的落实了各项目标,学生的表现也挺棒,敢说会说,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落实了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理念,强化了教与学的实效性。当然,本课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例如:个别学生答问不够大胆自信。个别题目老师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进取!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