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起因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衰落,藩镇割据,宦官弄权,由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

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

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

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体,未有成效。

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没有扭转颓风。

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

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

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橥复古的旗帜。

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
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

[1] 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

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这一运动有其发展过程。

在骈文盛行时,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陈子昂曾主张“复古”,是文体革新的先驱者。

其后,萧颖士、李华等继起,提出取法三代两汉的主张,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中唐时期虽经安史之乱,唐朝国力衰弱,但贞元以后,社会暂时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希望。

这样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

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

他们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韩愈《答李翊书》)和“词必己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

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

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

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

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
1.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
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答李翊书》)。

2.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韩愈《答李翊书》),不仅重视经史,
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华,丰富自己的写作。

3.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
务去”,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

4.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穽也。

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5.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能出现轻心、怠心、昏气、矜气。

6.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

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的
状况表示愤慨,“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与杨京兆凭书》)。

故,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北宋古文运动
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

一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写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扫清了绮靡晦涩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人们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之为“唐宋古文运动”。

唐代代表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仅有的两个唐朝作家。

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

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

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

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

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

”(《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

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

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

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

唐末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现实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体,可说是承袭了古文运动的余风。

宋代代表
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代表。

中唐后,由于缺少力能扛鼎的大家,古文运动自晚唐至宋,逐渐衰微,骈体文又死灰复燃。

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骈文又成为文坛主流。

于是又开始了古文和骈文的新一轮的斗争。

到宋代中叶,由于欧阳修的创导,又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诗文革新运动。

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为诗文革新奠定了基础,确立了方向。

他还注意培养选拔古文高手。

曾巩、王安石、苏轼兄弟都是他的门生。

他们的散文创作,继承和发扬了韩柳的传统,又别开生面,异彩纷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