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博真题-主要导师-内部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博真题-主要导师-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7人,含深圳研究生院1名,美术学院不接收非脱产考生。
下设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三个专业。
艺术学理论专业下设一个方向,尚刚、王敏、李砚祖、李静杰、邹文、张敢的艺术学理论研究。
李砚祖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美术学专业下设一个方向,李象群、曾成钢、冯远、苏士澍、魏小明、李睦的美术学理论研究。
李象群、冯远、苏士澍、魏小明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设计学专业下设一个方向,史习平、林乐成、李正安、何洁、杨冬江、马泉、李当岐、严扬、王建中、吴冠英、宋立民、黄维、韩美林的设计学理论研究,马泉、李当岐、严扬教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黄维教授为深圳研究生院导师,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韩美林导师的课不要笔试,初试为材料审核,考生需提前准备个人作品集(规格为16开),连同其他报名材料一同提交。
审核通过者方可参加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为专业论文和面试,面试含专业设计(手绘)。
不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二、考试的科目
艺术学理论: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美术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设计学:①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或105法语②609专业基础③501综合考试。
三、导师介绍
尚刚,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工艺美术史;学术主张:学术研究集中在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对南北朝至元,特别是元代和隋唐五代心得较多。
主张以尽可能全面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以建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史。
期望在求真的基础上,努力求解,以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既有资料依据,又富学术深度的归纳。
学术成果:先后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有《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研究》(教育部课题)、《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研究》(全国艺术科学课题)、《清史·图录·文艺卷》(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课题),现作为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与两项科研课题,其中,《中国现代手工艺的发展研究》为全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
科研与教学成果5次获得北京市、教育部、文化部政府奖励,负责的中国工
艺美术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先后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
发表学术文章约40篇,其中,论文逾10篇,出版著作十余种,其中,个人著作7种。
2010年个人专著《隋唐五代艺术美术史》获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颁发的首届美术理论奖,又获第七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王敏,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艺术批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包括艺术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批评史上和当代的艺术批评家在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批评理论标准与方法,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阐释和评价;其二是公共文化政策、艺术法律、美术馆机制与艺术展览策划的关系,以及策展人的角色、功能和策展模式。
就研究范畴而言,本研究包含艺术批评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诸如艺术批评的本质、功能、标准、方法、写作、发展以及艺术展览策划理念、运作方法等。
李砚祖,男,1954年12月1日出生,江苏泰兴人。
擅长工艺美术。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学院特聘“井冈学者”,硕士生导师。
《艺术与科学》丛刊主编。
主要从事美术、装饰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及理论、陶瓷艺术、中国画学的研究与教学。
李静杰(196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美术与宗教美术研究。
以中国中古、近古美术遗存为对象,尤其侧重于佛教美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关联美术,注重实地调查获取资料,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学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质性问题研究。
在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佛教图像学体系,揭示佛教图像的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完善中国佛教造像谱系研究,阐明佛教造像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发展情况;以佛教美术为基点,挖掘中古美术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新内涵。
邹文(1962年—),湖南人,擅长工艺美术史论。
现为美术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顾问。
任《装饰》杂志副社长,《雕塑》杂志副主编,兼任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
已出版专著共约160余万字,分别为《工艺创造学》、《第三类美术批评》、《美术策划与传播》、《美术阔论》、《公共艺术概论》、《景观艺术设计论纲》,主编《奇思妙想——国外美术设计集》、《中日现代美术总览》、《千年伟世珍宝鉴赏》、《外国绘画经典》、《中外雕塑经典》等。
张敢(1969.6--),男,江苏丹阳人。
美术史论专家,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
代表作有《艺用解剖》,《华盛顿国家画廊》。
李象群(1961—),男,满族。
黑龙江人。
擅长雕塑。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0工场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获得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曾成钢,生于1960年,浙江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及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冯远,中国画家、教授。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
200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2011年5月,被聘为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艺术顾问,北京唐风美术馆特聘画家。
苏士澍,(1949.3-)生于北京,满族。
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刘博琴先生为师,中青年后从师启功先生。
多年来从事中国古代书法碑帖编辑出版工作。
工作之余从事书法、篆刻的创作。
兼习诸体,擅长鸡毫作篆隶,饶有特色;行草流畅,韵味极浓。
篆刻宗秦法汉,寓己意于古风之中。
魏小明,教授,学术兼职: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研究方向:具象雕塑艺术创作。
学术主张:坚持艺术创作源自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时时刻刻关注生活,感知生活,并认为不应只是生活的再现,强调艺术家的情感因素,想象力的表现。
扎实的造型能力,丰富的材料应用知识及广泛的修养均能辅助艺术家创作出心中“完美”及“永恒”的艺术作品。
李睦,1958年,生于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科研成果论著:《知道的与想到的》人民美术出版社、《看见的不重要》河北美术出版社。
史习平,1985年毕业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后留校任教,先后承担造型基础、立体设计表达、产品设计、展示设计、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展示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聘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2006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展示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八大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会艺术教育研究分会理事,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指导,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国际评委、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展区及山西场馆设计评审。
林乐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会长,中国工
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中国设计贡献成就奖得主。
获过多项奖项,拥有众多著述及科研成果,承担多项课程。
李正安,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主要担任课程有:陶瓷造型基础、陶瓷现代设计史、陶瓷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同时还担任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
著有《陶瓷的现代设计》、《中国陶瓷艺术图典》、《外国陶瓷艺术图典》等书籍。
何洁,1955年10月出生,1973至1976年天津市工艺美术学校商美设计毕业。
1976至1978年天津戏曲学校干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副书记。
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9~2003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艺术设计系主任。
2003~2005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兼装潢艺术设计系主任。
2005年1月至今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杨冬江,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材料应用与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常务理事,设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泉,博士,教授,1987年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文学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方向一:品牌视觉传播设计研究。
方向二:城市视觉秩序构建与国家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李当岐,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染织美术系,并留校任教,1986年受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派遣赴日本留学,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平台建设,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研究”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1年中央财政专项——清华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
先后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篇。
严扬,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员。
兰州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分部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清华美院色彩研究所长,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王建中,1955年8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陶瓷美术专业,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吴冠英(1955.12.30—),广东中山人。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会吉祥物“福牛乐乐”设计者。
宋立民(1962.1----),北京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7年7月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本科毕业,曾游历五十多个国家。
1996年3月赴法国巴黎艺术中心研修,1999年7月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毕业,2009年7月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学位,历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务办主任,清华大学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水彩画协会会员。
黄维,(1957~)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深圳研究生院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著名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专家。
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编写出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设计卷》及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年版;撰写专著《设计“心眼”——设计创新思维理论与实践》、《品牌形象设计审美智慧》;编写教材《品牌形象设计概论》、《包装设计》、《标志设计》、《设计思维》、《字体设计》、《包装容器造型设计》。
论文《艺术设计创造力培养方法的研究》2005年获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一等奖。
韩美林,男,1936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型艺术家,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造诣,大至气势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尤其致力于汲取中国两汉以前文化和民间艺术精髓,并体现为具有现代审美理念和国际通行语汇的艺术作品,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
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员。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考博分校(官网可咨询)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
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复习指导
清华大学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
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清华大学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清华大学考博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叩叩:756.152.935)育明教育考博分校专注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博英语及专业课课程辅导。
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的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包括:考博英语课程班、考博专业课课程班、申请制课程班、高端协议班。
历年考博课程班的通过率均超过
80%。
六、清华大学考博专业课复习指导
以下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的授课规划,整个授课规划由本专业博士生和组织设定,结合了考试命题的实际,借鉴了历届育明成功学员的复习计划和成功经验,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授课质量的保证和高录取率的基础。
考生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复习规划来指导自己的备考。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
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
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凝练。
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
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
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
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
开展高强度模拟考试,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清华大学考博资料获取、辅导课程可咨询叩叩:柒伍陆壹,伍贰玖,叁伍)
七、清华大学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1、关于招生时间
清华大学每年博士生统考有两次,3月份和9月份。
考博也有多种形式:统考、推免、直博、论文博士生等,其他形式的条件非常苛刻,只有统考是一次分数优先的较量,给与了无数考生读博士的希望。
每年9月份的考试,考试时间是由报考院系通知的;三月份的考试,第一阶段笔试时间是统一安排的,是否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综合考试,视各院系生源情况、考生笔试成绩等由各院系决定,并通知考生。
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系、热能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数学系、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金融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
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美术学院、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育研究院、医学院临床专业的综合考试将安排在笔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其他院系综合考试在笔试后立即进行。
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合格后须加试报考专业两门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具体科目请咨询院系)和自然辩证法。
2、关于招生类别
(1)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脱产学习三年,需将人事档案按教育部规定向存档单位调取档案、户口转到学校,毕业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双向选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这类博士生占据清华大学所有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到学校之后,可以享受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待遇,可以小汽车摇号,可以享受保险,建议大家转档转户口。
(2)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保证脱产学习至少一年,考生工作单位、录取学校、考生本人三方签署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另外,因学校学生宿舍资源紧张,定向就业(不转档案)博士生不安排学生宿舍住宿。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此类研究生不是大家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
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
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3、关于招考年龄
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5周岁(1970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大家要注意报考年龄的限制,博士毕业35周岁以内才有解决户口的资格,要想通过博士研究生解决户口的同学对此要格外注意。
4、关于考试科目
(1)第一阶段笔试:①基础外语: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自己选一门或按照报考老师要求选一门。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清华大学的考博英语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年有相当一批考生因为英语单科不过50分而受限。
考日语和俄语要比考英语有优势,有这两门语言功底的考生,可以选择考博日语或者考博俄语。
②一门专业课(部分招生院系无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课笔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对于这一门专业课,大家应该找对参考书目、找好资料、加上合理的规划和到位的辅导,考博成功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