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染色法 用一种染色剂对涂片进行染色,简便易行,适 于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一般情况下,细菌菌 体多带负电荷,易于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 被染色。因此,常用碱性染料进行单染色,如美兰、 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和中性红等。若使用酸 性染料,多用刚果红、伊红、藻红和酸性品红等。 使用酸性染料时,必须降低染液的pH值,使其呈现 强酸性(低于细菌菌体等电点),让菌体带正电荷, 才易于被酸性染料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 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 3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0秒钟后,自来水 冲洗。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 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4、单纯染料
这类染料的化学亲和力低,不能和被染的 物质生成盐,其染色能力视其是否溶于被染物 而定,因为它们大多数都属于偶氮化合物,不 溶于水,但溶于脂肪溶剂中,如紫丹类 (Sudanb)的染料。
三、制片和染色的基本程序
微生物的染色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应用的 染料也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染色都要通过制片 及一套染色操作程序。
单染色一般要经过涂片、固定、染色、水 洗和干燥五个步骤。
染色结果依染料不同而不同: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着色快,时间短,菌 体呈红色。 美兰染色液:着色慢,时间长,效果清晰, 菌体呈兰色。 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迅速,着色深, 菌体呈紫色。
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 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2、碱性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正电,可与酸 性物质结合成盐。微生物实验室一般常用的碱 性染料有美兰、甲基紫、结晶紫、碱性复红、 中性红、孔雀绿和蕃红等,在一般的情况下, 细菌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3、中性(复合)染料 酸性染料与碱性染料的结合物叫做中性 (复合)染料,如瑞脱氏(Wright)染料和基 姆萨氏(Gimsa)染料等,后者常用于细胞核 的染色。
第二章 染色技术
由于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在8090%以上),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的差 别不大,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所以, 除了观察活体微生物细胞的运动性和直接计算菌 数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经过染色后,才能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染色后的微生物标本是死的,在染色过程中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均会发生一些变化,不能完 全代表其生活细胞的真实情况,染色观察时必须 注意。
1、制片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一滴蒸馏水,用接 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臵载玻 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悬液并涂成直径约 1厘米的薄层,为避免因菌数过多聚成集团, 不利观察个体形态,可在载玻片之一侧再加一 滴水,从已涂布的菌液中再取一环于此水滴中 进行稀释,涂布成薄层,若材料为液体培养物 或固体培养物中洗下制备的菌液,则直接涂布 于载玻片上即可。
人工染料:也称煤焦油染料,多从煤焦油中 提取获得,是苯的衍生物。多数染料为带色的 有机酸或碱类,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中。为使它们易溶于水,通常制成盐类。
染料可按其电离后染料离子所带电荷的性 质,分为四大类: • 酸性染料 • 碱性染料 • 中性(复合)染料
• 单纯染料
1、酸性染料
这类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如伊红、 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酸和酸性复红等, 可与碱性物质结合成盐。当培养基因糖类分解 产酸使pH值下降时,细菌所带的正电荷增加, 这时选择酸性染料,易被染色。
5、脱色
用醇类或酸类处理染色的细胞,使之脱色。 可检查染料与细胞结合的稳定程度,鉴别不同种 类的细菌。常用的脱色剂是95%酒精和3%盐酸 溶液。
6、复染
脱色后再用一种染色剂进行染色,与不被 脱色部位形成鲜明的对照,便于观察。革兰 氏染色在酒精脱色后用番红、石碳酸复红最 后进行染色,就是复染。
7、水洗 染色到一定的时候,用细小的水流从标本 的背面把多余的染料冲洗掉,被菌体吸附的染 料则保留。
2、自然干燥
涂片最好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有时为 了使之干得更快些,可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 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 加热,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 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
3、固定 标本干燥后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 标本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 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一、染色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 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
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 透、吸附作用等。
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 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 且吸附作用稳固;同样,碱性物质对酸性染料较易于吸 附。如酸性物质细胞核对于碱性染料就有化学亲和力, 易于吸附。
8、干燥 着色标本洗净后,将标本晾干,或用吸 水纸把多余的水吸去,然后晾干或微热烘干, 用吸水纸时,切勿使载玻片翻转,以免将菌 体擦掉。
9、镜检 干燥后的标本可用显微镜观察。
综上所述,染色的基本程序如下:
制片→固定→媒染→染色→脱色→复染 →水洗→干燥→镜检。
四、染色方法
微生物染色方法一般分为单染色法和复染 色法两种。前者用一种染料使微生物染色,但 不能鉴别微生物。复染色法是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染料,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 别染色法。常用的复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 抗酸性染色法,此外还有鉴别细胞各部分结构 的(如芽胞、鞭毛、细胞核等)特殊染色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是单染色法和革兰氏 染色法。
固定常常利用高温,手执载玻片的一端 (涂有标本的远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 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3—4次,共约2—3 秒钟,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 不觉过烫为宜(不超过60℃),放臵待冷后, 进行染色。
以上这种固定法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虽然应 用较多普遍,但是应当指出,在研究微生物细 胞结构时不适用,应采用化学固定法。化学固 定法最常用的固定剂有:酒精(95%),酒精 和醚各半的混合物,丙酮,1—2%的锇酸等。 锇酸能很快固定细胞但不改变其结构,故较常 用。
wenku.baidu.com
应用锇酸固定细胞的技术如下:在培养皿 中放一玻璃,在玻璃上放臵玻璃毛细管,在毛 细管中注入少量的1—2%锇酸溶液,同时在玻 璃上再放臵湿标本涂片的载玻片,然后把培养 皿盖上,经过1—2分钟后把标本从培养皿中取 出,并使之干燥。
4、染色 标本固定后,滴加染色液。染色的时间各 不相同,视标本与染料的性质而定,有时染色 时还要加热。染料作用标本的时间平均约1—3 分钟,而所有的染色时间内,整个涂片(或有 标本的部分)应该浸在染料之中。 若作复合染色,在媒染处理时,媒染剂与 染料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可增加染料和细菌的 亲和力。一般固定后媒染,但也可以结合固定 或染色同时进行。
影响染色的其它因素:
• 菌体细胞的构造
• 外膜的通透性
• 此外,培养基的组成、菌龄、染色液中的电 解质含量和pH、温度、药物的作用等,也都 能影响细菌的染色。
二、染料的种类和选择
染料分为天然染料和人工染料两种。
天然染料有:胭脂虫红、地衣素、石蕊和苏 木素等,它们多从植物体中提取得到,其成分 复杂,有些至今还未搞清楚。
1、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对菌 液涂片进行初染 2、用碘溶液进行媒染,其 作用是提高染料和细胞间 的相互作用从而使二者结 合得更牢固。 3、用乙醇或丙酮冲洗进行 脱色。在经历脱色后仍将结 晶紫保留在细胞内的为革兰 氏阳性细菌,而革兰氏阴性 细菌的结晶紫被洗掉,细胞 呈无色。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 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 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 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 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 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但是,要使酸性物质染上酸性材料,必须 把它们的物理形式加以改变(如改变pH值), 才利于吸附作用的发生。相反,碱性物质(如 细胞质)通常仅能染上酸性染料,若把它们变 为适宜的物理形式,也同样能与碱性染料发生 吸附作用。
细菌的等电点较低,pH值大约在2—5之 间,故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菌体 蛋白质电离后带阴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时 染料离子带阳电。因此,带阴电的细菌常和 带阳电的碱性染料进行结合。所以,在细菌 学上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 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 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 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 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 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 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 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 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 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 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 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 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结晶紫 的复合物结合很牢,不易脱色,阴性菌复合物 结合程度底,吸附染料差,易脱色,这是染色 反应的主要依据。
另外,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为低, 在相同pH条件下进行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 料很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所以 染色时的条件要严格控制。例如,在强碱的条 件下进行染色,两类菌吸附碱性染料都多,都 可呈正反应;pH很低时,则可都呈负反应。此 外,两类菌的细胞壁等对结晶紫—碘复合物的 通透性也不一致,阳性菌透性小,故不易被脱 色,阴性菌透性大,易脱色。所以脱色时间, 脱色方法也应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