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机柜式数据数据中心技术要求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白皮书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228e59d6c85ec3a87c2c5af.png)
五、 客户如何确定机房具体需求 IT 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NVR)规格如何、多少台? IT 设备需求的 U 位空间是多少? IT 设备总功率是多少? 机房等级需要达到哪个级别?(A、B、C) 需求的备电时间要多久?(15min、30min、1h、2h,或者更长) 是否需要选配消防设备? 机房规划的面积有多大(长*宽)?机房梁下净高多少? 机房的楼板承重是多少? 项目地点在什么地方?(如冬季室外温度低于-20℃,空调需选配低温组件;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技术白皮书
一、 传统小型机房建设面临的问题 建设部署工期长,业务上线慢 举例: 对于教育行业,机房建设一般只有寒暑假 1-2 个月时间,传统机房建设方案根本 无法满足。 对于银行网点,机房建设需求快速上线,传统建设方案投资转换速度较慢。 机房占地面积大,集成度低,投资成本高 举例: 黄金地段的机房,场地租金巨额投入,客户营运成本递增。 可靠性差,IT 设备宕机 举例: 采用家用空调,产品可靠性太低,空调显热冷量太小,频繁宕机; 机房内部设备及布置混乱,内部热点多,设备容易宕机。 运维困难,多家供应商,责任无法扯清,现场维护,费时费力 举例: 传统机房设备多家供应商,运维复杂,责任主体难以判断,运维费事费力。
三、 机柜级微模块数据中心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
类型 A(使用机柜一体化空调,无室外机)
户外柜版的机柜空调,定频压缩机,产品温控精度差,无法解决机柜内部凝 露问题,且空调制冷量较小;
采用该类型空调,当外部温度低于-15℃,该空调无法正常工作,极容易引起 机柜宕机;
采用机柜一体式空调,房间内需配置散热排风系统,当房间温度超过 35℃后, 机柜内需降额使用;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精选全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e0eb2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a.png)
货运交通
客货分流:各自独立的人员和物流进出口
通道净宽1.5米、通道净高2.2米、运行区净高3米(或以上)
垂直运输:专用货梯
3.供配电系统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3.1.
市电接入
高压专线供电,双路冗余(1+1)
3.2.
备用发电
启动方式:全自动启动及并机,投入时间小于10分钟
油库容量:配有大容量油库,并支持不停机加油
门禁控制:含视觉标识的IC卡
视频监控:覆盖公共区及客户运行区(限通道区域)
视频数据保存周期:3个月
6.2.
设备及环境
监测系统
设备系统监测(含供变配电、UPS、电池、空调及新风系统)
运行区温湿度及漏水监测
末端配电电度计量
7.数据网络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7.1.
外网接入
多路由,光纤,全程地下埋管
7.2.
内部接入
新风系统
二级过滤
5.消防系统
序号
项目
技术规范
5.1.
火灾报警
侦测方式:温感及烟感(并用)
控制系统:集中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指引方式:地址编码及电子地图
5.2.
灭火系统
灭火方式:多路独立控制,分区灭火
灭火材料:烟烙尽(IG541)混合惰性气6.1.
安防系统
安全监测:危险品监测(安检区),园区周界入侵监测
数据中心内的运营商节点间
(可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
其它电信运营商可按需协商接入)
7.3.
接入协议
裸光纤、波分复用、SDH、IP专线、互联网带宽等
(需由客户与运营商洽商确定)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a8a4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0.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对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其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机房环境规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通常为20-25摄氏度和40-60%的相对湿度,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
1.2 空气流通:机房内应设计合理的空气流通系统,确保设备散热和空气质量,避免热点和冷点现象的产生。
1.3 电力供应:机房应有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包括备用电源和UPS设备,以确保在断电情况下数据中心仍能正常运行。
二、网络设备规范2.1 网络布线: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布线应符合标准,避免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保证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2.2 网络设备选型:选择适合数据中心需求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确保设备性能和可靠性。
2.3 网络安全: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应设置严格的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
三、服务器设备规范3.1 机柜布局:服务器设备应按照标准布局在机柜内,保证空气流通和设备散热效果。
3.2 服务器选型:选择适合数据中心需求的服务器设备,包括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等方面考虑。
3.3 服务器管理:建立服务器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功能,确保服务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四、存储设备规范4.1 存储容量规划:根据数据中心需求进行存储容量规划,确保存储设备能够满足数据存储和备份需求。
4.2 存储设备选型:选择适合数据中心需求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存储阵列等,考虑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等因素。
4.3 存储管理:建立存储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等功能,确保数据安全和存储效率。
五、监控与管理规范5.1 远程监控系统:建立数据中心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fc9e5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b.png)
三、处理措施提议
绝大部分旳问题出在总体规划及专业配合上
Thank You!
IT设备低能耗、高效率(基础)
提升精密空调制冷效率(关键)
充分利用自然冷却方式
合理规划,适度超前,注重扩容(原则)
采用高效电源
节能目的:PUE ≤1.5
6、机房节能策略
建立能源监测与分析系统
2、存在旳问题及对策提议
报告内容
1、机房建设技术要求
■ 数据中心机房发展中出现旳问题 1)规划不合理:规划跟不上变化、过分规划、规划无法实现 2)重设计、不重配合:楼层、层高、荷载、用电量无法满足机房要求 3)重投资,不重质量:把机房当做一般智能化工程考虑 4)重施工,不重检测:新原则设计,老原则检测
二、主要规划及配合要求
与建筑、构造、电气、空调、消防等专业配合亲密
1)可提议由智能协会制定更为详尽旳数据中心机房规划建设导则,要点对机房总体规划、建设原则、投资、专业配合要求等提出指导意见 2)培养合格旳机房总体规划师 3)尽快出台机房检测原则 4)加强机房节能检测、监督、考核
1、机房装修工程
装修设计原则:色调淡雅、柔和,简洁大方,有当代感采用防火、防尘、保温、绿色环境保护材料体现业主风格和特点
主机房
控制室
以便扩容
高效节能
安全可靠
有效监控
机房配电
2、机房电气系统
双回路互备
模块化UPS、容量预留
高效UPS、节能灯具、智能照明
纳入场地监控系统中
合理旳气流组织至关主要
(地板下送风→机柜迈进风→机柜后出风→精密空调上回风)
一、存在旳问题
不了解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旳特点及性质
■ 主机房究竟需要多大面积? 可按3~4m2/柜估算,规范是4~5m2 /柜。■ 机房造价怎样估算? A级机房:按主机房面积*(3.5~4)万/m2估算 B级机房:按主机房面积*(3~3.5)万/m2估算 造价含:装修、配电、空调、UPS、布线等,不含机房IT设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e70b1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c.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标题: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规范的基础设施技术是确保数据中心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电力供应1.1 稳定性: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必须保证稳定性,避免因电力波动或中断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
1.2 备用电源:数据中心应配置备用电源设备,如UPS和发电机,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1.3 环保节能:电力供应系统应考虑环保节能因素,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二、制冷系统2.1 散热效率:数据中心制冷系统需具备高效的散热能力,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温度。
2.2 温度控制:制冷系统应能够精确控制数据中心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影响设备性能。
2.3 空气流通:数据中心内部空气流通设计要合理,避免热气滞留、冷热不均等问题。
三、网络设备3.1 带宽需求:数据中心网络设备需具备足够的带宽支持,以保证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3.2 网络安全:网络设备应配置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数据中心免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3.3 网络拓扑: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布局和拓扑结构应合理设计,避免单点故障和网络拥堵。
四、机柜布局4.1 空间利用:机柜布局应合理利用空间,确保设备安全、便捷维护和管理。
4.2 通风散热:机柜布局要考虑通风散热,避免设备过热影响性能。
4.3 电缆管理:机柜内电缆布线要有序、清晰,便于维护和故障排查。
五、安全监控5.1 环境监测:数据中心应配置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环境。
5.2 安全防护:数据中心应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如摄像头、门禁系统等,保障数据中心安全。
5.3 远程监控:数据中心安全监控设备应支持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结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数据中心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遵守规范要求,才能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e88fe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5.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数据中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提供了大量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支撑着各种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运行。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制定一套严格的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一、电力供应1.1 电力负载计算: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是巨大的,准确计算电力负载是保证电力供应的基础。
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设备类型,计算每一个设备的功耗,并结合冗余和容量规划,确定电力负载的合理范围。
1.2 电力供应备份: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运行,必须提供备用电源。
规范要求数据中心至少配备一套可靠的备用电源系统,如UPS和发机电组,以应对电力中断的情况。
1.3 电力分配和管理:数据中心的电力分配必须合理,确保每一个设备都能得到稳定的电力供应。
同时,对电力的监控和管理也是必要的,通过实时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问题,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二、空调和温湿度控制2.1 空调系统设计: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工作,因此,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必须配备专业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设备的热量产生和排放,确保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2.2 空调系统冗余:为了应对空调系统故障,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必须具备冗余的空调系统。
当主要空调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系统能够自动接管,保证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2.3 温湿度监测和报警: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温湿度异常问题,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必须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并设置报警系统。
一旦温湿度超出合适范围,系统将自动报警,提醒运维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网络和通信3.1 网络架构设计: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设计是保证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规范要求数据中心必须采用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三层结构或者Leaf-Spine结构,以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带宽需求。
3.2 网络安全保护:数据中心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网络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
![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b8d2b0c581b6bd97f19ea68.png)
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要求通过大楼机房的布局、建筑结构以及使用情况分析,屏蔽机房面积为30平方米。
整个屏蔽机房工程包括机房屏蔽系统、机房装修、机房内设备供配电及辅助供电等动力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空调系统、机柜系统、机房环境监控与报警系统等内容。
一、机房屏蔽系统对30平方米屏蔽机房选择具有国家保密局屏蔽室建设的资质的来承担,按照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的C级要求来设计施工。
考虑屏蔽壳体,屏蔽门,市电电源,UPS电,空调,消防,门禁,监控,环境监控等接入。
建设成一高性能屏蔽机房以保证其信息系统的信息电磁泄漏在总体完成后其屏蔽效能要符合当前信息保密的要求,二、装饰系统机房装饰系统包括吊顶设计,地面设计,墙面设计。
吊顶以实用为主,选材考虑保温、防火、防尘等因素,采用整体天花铝合金微孔板吊顶。
地面采用可活动静电地板,地板的选材应考虑承重、防火、防静电等机房特殊需求,采用抗静电高架地板,并在地板下考虑保温系统。
墙面主机房和屏蔽机房选用轻钢龙骨隔断,内填防火保温棉,石膏板面层,饰面铝塑板处理。
轻钢龙骨石膏板铝塑板饰面墙脚配不锈钢踢脚板。
三、配电系统机房配电系统包括UPS电源(接入普通机房UPS系统)、设备供配电、照明系统、桥架管道安装、电缆敷设、配电柜体制作及安装、防雷接地系统。
四、空调系统选择大金3P柜机,具有断电自启动功能。
五、机柜系统机房内配备4个600X1000的标准服务器网络机柜,并各配置2条6口PDU 电源。
六、气体灭火及报警系统、门禁、监控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气体灭火及报警系统由大楼普通机房统一考虑。
为严格机房的管理,满足机房规范管理要求,利用大楼弱电的门禁与监控系统,在门的出入点安装2套门禁控制点,在机房关键位置安装1个报警监视信息点。
本次考虑系统接入的滤波过壁处理。
根据机房状况,监控内容如下:配电柜;空调;温湿度;漏水等。
技术规范书机柜
![技术规范书机柜](https://img.taocdn.com/s3/m/d12ed0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6.png)
技术规范书:机柜1. 引言机柜是计算机设备的集中存放和管理的设备,是数据中心和机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柜的技术规范,包括机柜的尺寸、重量、布线安装、风扇散热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机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2. 尺寸和重量2.1 机柜尺寸的规范为标准的19英寸(482.6mm),高度为42U(1U=1.75英寸),深度根据需求选择。
2.2 机柜重量应在设计承受范围内,通常不超过1000公斤。
3. 布线安装3.1 机柜内部应具备合理的布线结构,包括布线通道、电缆桥架和光纤管理系统。
3.2 应遵循严格的布线规范,确保电缆和光纤的整齐、可维护和可管理。
3.3 布线的标准应符合最新的电气和网络标准,避免不规范的布线对设备造成损害或干扰。
4. 风扇散热4.1 机柜应配备有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降低温度。
4.2 风扇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设备的功耗、布局和热量分布进行合理配置,以统一降温。
4.3 机柜的温度应保持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通常应控制在20℃~25℃之间。
4.4 机柜内部的空气流动应保持顺畅,避免过度堆积或阻塞。
5. 安全5.1 机柜应配备可靠的锁,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机柜内的设备。
5.2 机柜的电源和数据线路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如过压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等。
5.3 机柜内部和周围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维护。
5.4 机柜应具备防尘、防湿和防静电的功能,以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6. 维护和管理6.1 机柜的维护应按照厂商的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清洁、检查和更换故障部件等。
6.2 机柜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台账和文档,记录设备的安装、更改和维修等重要信息。
6.3 机柜内设备的布局应合理,便于维护和管理,避免过度拥挤或不易操作。
6.4 机柜内部的电源和数据线路应有清晰的标识,以便于识别和维护。
以上是对机柜技术规范的简要介绍,包括尺寸和重量、布线安装、风扇散热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43bf9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f.png)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数据中心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极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必须要求数据中心设备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高性能的处理能力。
数据中心承载了大量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任务,因此,数据中心设备的处理能力需要足够强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设备应配备强大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内存,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同时支持高性能计算任务和深度学习等复杂任务。
其次,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数据中心是各种应用程序和业务运行的核心,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备应配备冗余系统和热备插拔机制,以提供高可用性和服务的连续性。
此外,设备还应具备智能监控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从而降低系统故障的风险。
第三,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
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因此,在设计和选购设备时,应考虑能源效率和节能技术。
设备应具备智能动态功率管理功能,能够根据负载情况对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有效利用电能资源,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第四,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弹性。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扩张,数据中心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以快速和灵活的方式扩充计算和存储能力。
设备应支持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容,并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缝集成,实现资源共享和负载均衡。
第五,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数据中心是存储着大量敏感数据的地方,设备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设备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和防护策略,能够对外部攻击和恶意软件进行及时拦截和防护。
同时,设备应具备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和数据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
最后,数据中心设备应具备友好的管理和维护界面。
数据中心设备通常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设备应提供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方便管理员进行设备的配置和监控。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53be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9.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和组织的核心设施,为其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等基础服务。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一套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包括机房设计、供电系统、制冷系统、网络设备和机柜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二、机房设计1. 机房选址:机房应选择在安全稳定的地理位置,远离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区域。
同时,应考虑机房的扩展性和便捷性,方便日后的设备维护和升级。
2. 空间布局:机房内应合理布置设备和机柜,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散热,并为维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机房的通道和紧急出口应保持畅通。
3. 防尘措施: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安装过滤器、保持机房内部清洁等,以防止灰尘对设备的损害。
三、供电系统1. 供电容量: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设备的需求,确定合适的供电容量。
供电系统应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同时考虑备用电源的设置,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
2. 电力稳定性:供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电力输出能力,避免电压波动和电力中断对设备造成损害。
应采取适当的电力稳定措施,如安装稳压器、过载保护装置等。
3. 电缆布线:电缆布线应符合相关标准,并保持整齐、有序。
不同电缆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于维护和故障排除。
四、制冷系统1. 制冷容量:根据数据中心的热负荷计算,确定合适的制冷容量。
制冷系统应能够稳定地维持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散热通风:机房应具备良好的散热通风系统,确保设备能够得到足够的冷却。
通风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散热问题。
3. 温湿度控制:制冷系统应能够准确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设备受潮和过热。
应设置温湿度监测装置,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温湿度。
五、网络设备1. 网络拓扑结构:根据数据中心的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数据的高速传输和稳定性。
应采用冗余设计,避免单点故障。
2. 网络安全:网络设备应具备强大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09ea3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b.png)
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数据中心作为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核心枢纽,承担着存储、处理和传输海量数据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效能,数据中心设备必须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数据中心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
1. 高可靠性:数据中心设备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这要求设备采用高品质的硬件和组件,具备故障自动恢复机制,能够快速检测和修复故障,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稳定运行。
2. 高性能:数据中心设备需要具备出色的性能,能够快速处理和传输大量数据。
对于计算设备,需要具备高速的处理器和大容量的内存。
对于网络设备,需要具备高带宽和低延迟的传输能力。
同时,设备应该支持流行的数据中心应用程序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3. 高效能:数据中心设备应该具备高度的能源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这要求设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智能电源管理、动态电压调整等,以降低能源损耗。
此外,设备还应具备高效的散热系统,保持设备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运行。
4. 可扩展性:数据中心设备应该具备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这要求设备支持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地增加或替换硬件组件。
同时,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互操作性,以便与其他设备和系统无缝集成。
5. 安全性:在数据中心中,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数据中心设备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功能,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包括物理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和视频监控,以及逻辑安全措施,如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防火墙等。
6. 管理和监控:数据中心设备应该具备方便的管理和监控功能,以便管理员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监视。
这要求设备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支持远程管理和自动化运维,能够快速识别和解决问题,提供实时的性能指标和报警。
综上所述,数据中心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效能、可扩展性、安全性和良好的管理和监控能力。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ac7b92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d.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1. 引言数据中心是一个关键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本技术规范,以指导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
2. 数据中心布局2.1 机房布局数据中心机房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包括主机房、辅机房、配电房、机柜区等。
机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机柜布局机柜应按照标准尺寸进行布置,机柜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和维护要求。
机柜内部应有合理的布线和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3. 电力供应3.1 主电源数据中心应有可靠的主电源供应,可以通过多个电源接入点实现冗余。
主电源应接入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确保数据中心在停电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行。
3.2 备用电源数据中心应配置备用发机电组,以备长期停电情况下使用。
备用发机电组应具备自动启动和切换功能,确保数据中心的连续供电。
4. 电力配电4.1 配电系统数据中心的配电系统应具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包括主配电柜、分配电柜、电缆路线等。
配电系统应满足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并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
4.2 电缆布线电缆布线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和交叉。
电缆应有合适的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5. 空调与通风5.1 空调系统数据中心应具备可靠的空调系统,以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
空调系统应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能够应对高负载和高温情况。
5.2 通风系统数据中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机房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除湿功能,以保证机房内的空气质量。
6. 网络设备和布线6.1 网络设备数据中心应配置高性能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络设备应具备冗余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数据中心的网络需求。
6.2 网络布线网络布线应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
布线应有合适的标识,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7. 安全措施7.1 门禁系统数据中心应配置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
![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8fe82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5.png)
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数据中心技术要求(仅参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应用的广泛普及,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数据中心作为企业存储、管理和处理海量数据的核心设施,对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数据中心技术的要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机房环境首先,数据中心的机房环境应具备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能力。
机房内部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0℃-25℃之间,湿度控制在30%-50%的范围内。
另外,要设置恒温恒湿设备来确保环境条件的稳定性。
机房的通风和散热也是关键。
要合理规划机房内的通风系统,安装冷却设备,确保机房内不会因为设备过热而影响正常运行。
二、电力供应数据中心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因此,需要确保机房的电力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应具备备用电源、UPS和发电机等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此外,对于用电需求较大的设备,应在规划和设计阶段考虑好供电容量,以免发生供电不足的情况。
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网络基础设施是保障数据传输和通信质量的基石。
因此,需要建设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在网络设备的选型上,应选择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外,要合理布局网络设备,保证设备之间的连接通畅,提供高可用性的网络。
四、安全防护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控制数据中心的进出通道,做好门禁和监控系统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可以采取身份验证、加密传输和备份等手段,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安排解决方案。
五、容灾备份数据中心的容灾备份是防范各种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措施。
在容灾备份方案的制定上,应考虑到服务器的冗余、数据的备份和灾备设施的选址等因素。
此外,要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检测和恢复测试,以提高容灾备份的可靠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8cef0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6.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技术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以及保证数据中心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角度出发,分别介绍数据中心的机房环境、电力供应、网络通信、机柜布局以及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一、机房环境规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的机房环境应该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通常要求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通风和空调系统:机房内应配备高效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和温度的稳定。
通风系统应具备过滤和冷却功能,空调系统应具备冷热交换、湿度调节等功能。
1.3 防尘和防静电措施:机房内应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如安装过滤器和空气净化设备,防止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同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铺设防静电地板、使用防静电设备等,以保护设备免受静电伤害。
二、电力供应规范2.1 电力稳定性: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应保持稳定,应配备备用电源系统,如UPS(不间断电源)和发机电组,以应对突发停电等情况,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运行。
2.2 电力容量和分配:根据数据中心的规模和设备的功耗需求,应合理规划电力容量,并进行合理的电力分配,以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电力监控和管理:数据中心应配备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的供应情况和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故障,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三、网络通信规范3.1 网络设备选择:数据中心应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高速、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3.2 网络布线和管理:数据中心的网络布线应符合标准规范,如采用双绞线、光纤等高速传输介质,同时应进行合理的网络管理,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3.3 网络安全防护:数据中心应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保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d9ea2d770bf78a642954d1.png)
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M 41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XXXX—20XX 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network cabinet of data equipments (报批稿)××××-××-××发布××××-××-××实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YD/T XXXX—20XX目次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品分类与组成…………………………………………………………………………………………. .2 5 技术要求…………………………………………………………………………………………………..3 6 检验方法................................................................................................................10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柜门通风面积计算方法 (12)IYD /T XXXX—20XX前言本标准根据国际、国内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及运营经验,从安全性、可维护性、气流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参照ANSI/TIA-942-2005《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标准Q/CT2171-2009《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规范》等制订。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14628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9.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一、引言数据中心是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企业的关键业务数据和应用系统。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制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要求1. 机房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2℃-26℃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1.2 空气过滤和净化机房内应安装空气过滤和净化设备,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物质,保证机房内空气的清洁度。
1.3 防尘措施机房内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地面铺设防尘地板、安装防尘门窗等,以减少灰尘对设备的影响。
2. 供电系统2.1 供电可靠性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采用双路供电和备用电源,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持续供电。
2.2 电源稳定性供电系统应具备稳定的电源质量,防止电压波动、电流突变等问题对设备的影响,可通过安装稳压器、UPS等设备来实现。
2.3 电源管理对供电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电源线路的布置、标识、维护和检修,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机柜和机架3.1 机柜布局机柜应按照合理的布局要求进行摆放,保证设备之间的通风和散热,避免过度拥挤,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机柜标识机柜应进行标识,包括机柜编号、设备名称、设备IP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3.3 机柜电源管理机柜内的设备电源线路应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管理,避免混乱和安全隐患。
4. 网络设备4.1 网络拓扑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应采用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4.2 网络安全网络设备应具备强大的安全性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以保护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
4.3 网络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设备配置、监控、故障排除等,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IT服务器机柜技术要求
![IT服务器机柜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b0da7b90c69ec3d5bb758e.png)
一.机柜系统技术要求根据机房的前期规划和负载设备的数量以及今后扩容的要求,计划采购48台套高性能服务器机柜和相应的机柜内附件。
附件包括机柜PDU、走线槽、理线器、承重托盘、盲板等。
下面对上述产品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1.机柜技术要求:(1)机柜品牌要求为APC、IBM、泛达国际一线品牌。
(2)机柜设计符合国际标准EIA-310-E。
防护等级:IP20。
兼容各主要的IT厂商设备,如IBM、DELL、HP、Cisco等。
(3)机柜为19英寸服务器机柜,42U安装空间,宽度600mm,深度要求为1070mm或以上。
(4)机柜材料要求采用镀锌铁合金,框架采用焊接方式,满足机柜静态承重>1350KG,动态承重>1000kg。
必须配置水平地脚和滑轮。
满足机柜移动和固定的要求。
(5)机柜要求配置4根垂直立柱,42U安装空间,每根立柱前后均要求有U标记。
同时为满足安装不同深度的IT设备,要求机柜左右两侧上中下共计配置6根水平滑动导轨。
要求允许安装的IT设备深度范围允许为191-915mm或以上,安装深度调节间距要求为1/4英寸或以下。
(6)机柜前后门要求采用全通风网孔设计,后门要求双开门,减少后部维护空间。
前门为弧形门设计,增大门与服务器前面板的距离,降低服务器吸入空气时的阻力。
门的开度要求不小于140度。
600mm机柜前门通风率不低于66%,后门通风率不低于74%。
(7)机柜接地系统。
要求前后底座均配置接地螺栓。
前后门和侧板均设计相应接地装置。
(8)左右侧板要求为上下双侧板设计,共计4块侧板,避免变形,方便搬运和安装。
机柜必须配置并柜件,方便在有侧板和无侧板情况下均可正常并轨。
(9)机柜表面处理要求为喷塑,黑色,降低眩光反射。
(10)机柜前后门和侧板要求配置机械锁,可采用同一把钥匙,门把手要求为隐形设计。
前后门和侧板均设计成可快速拆卸模式。
(11)机柜后部要求配置专用垂直附件通道。
用于安装垂直PDU和理线器等附件。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6aa67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8.png)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技术规范第一篇: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技术规范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要求技术规范目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
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稳定、标准的计算机机房环境就成为人们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计算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环境因素是很重要的。
计算机机房的环境要求,不仅关系到机房的正常运行和实验课的正常开设,而且还关系到机房工作人员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文在分析机房环境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日常保养及维护对策。
(1)污染物。
远离腐蚀气体、易燃易爆物;腐蚀气体随着新风吸入机房后会对计算机设备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不洁净的空气也会对计算机设备的运行造成不利影晌,还会对机房内精密空调、新风机等的滤网等造成污染。
(2)温度、湿度。
温度和湿度必须被严格控制,以提供可连续运行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干球温度计:20℃~25℃(68F~77F)。
相对湿度:40%~50%。
最大露点:2l℃(69.8℉)。
最大变化速度:每小时5℃(9℉)。
(3)噪声。
计算机系统停机时,机房内的噪声在主机房中心处测试应小于6SdB(A)。
(4)照度。
计算机机房在距地0.8m处,照度不应低于3001x,辅助房间照度不低于2001x。
(5)无线电干扰场强。
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6dB。
(6)磁场干扰。
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
(7)地板振动加速值。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OOmm/s。
(8)电阻。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E6650一19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9)静电。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lkV。
第二篇:数据中心机房相关管理人员要求及制度为了能够高效的进行机房管理,机房管理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基本的设备维护经验。
机房管理人员的基本岗位职责如下:1、负责机房设备的日常管理,做好日常巡检工作,包括配电、空调、消防等设施以及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等设备的检查工作;2、机房以及部门所属各种资产的管理,做好设备清点、分类、统计、标示等工作;3、负责安排机房设备维修工作,协调相关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安排好相关维修工作;4、对机房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预防和常用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0dfe3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6.png)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引言概述: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规范化建设对于保障数据安全、提高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规范。
一、机房环境规范1.1 温湿度控制:数据中心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为20-25摄氏度和40-60%的湿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空气净化:机房内应安装合适的空气过滤设备,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保证机房内的空气质量达到标准。
1.3 噪音控制:为了提供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机房内应采取措施减少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如使用隔音材料进行隔音处理。
二、供电系统规范2.1 双路供电: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应采用双路供电,即两条独立的电源线路,以防止单一电源故障导致的停电。
2.2 UPS备份:为了应对突发停电情况,数据中心应配备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提供临时电力支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 发电机备份:在长时间停电情况下,数据中心应配置备用发电机,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网络规范3.1 冗余网络:数据中心应建立冗余网络架构,通过多条网络链路和设备冗余来提高网络可用性和容错能力。
3.2 安全防护: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数据中心应配置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3.3 带宽管理: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数据中心应合理规划和管理带宽资源,确保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四、机柜规范4.1 布线管理:机柜内的布线应规范有序,避免交叉干扰和杂乱无章的布线,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4.2 机柜空间利用:机柜内的设备应合理安装,避免过度堆放和过热,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和运行。
4.3 电源管理:机柜内的电源线缆应整齐、牢固地安装,避免电源线松动或交叉,以确保供电的安全和稳定。
五、安全管理规范5.1 准入控制:数据中心应建立严格的准入控制机制,限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第一章机柜式数据数据中心技术要求
![第一章机柜式数据数据中心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79a783602020740be1e9bea.png)
第一章机柜式数据数据中心技术要求★单机柜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IT负载功耗3kVA,机柜为19英寸标准机柜,可用空间27U;单机柜数据中心包含以下模块: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和密闭组件;单机柜数据中心从双排机柜微模块配电柜取电。
单机柜模块化系统可以成为独立数据机房单元,同时可以与上一级机房实现联网通信。
采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含分体式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和气流遏制组件;兼容上下走线的布线系统,实现线缆的有序管理;关键设备设计寿命不低于10年,MTBF不小于5万小时;★机房能适用的室外环境为-10℃~45℃空气温度,5%~100%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满足0~2000米;★单机房总体高度不得超过2450mm;1.1机柜系统(一)机柜采用标准设计,各项技术标准须遵循符合ANSI/EIA RS-310-D、IEC297-2、DIN41491;PART1、DIN41494;PART7、GB/T3047.2 - 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机柜应满足如下特性:★19英寸机柜,静态承重≥1500kg,尺寸为800mm(W)×1200mm(D)×2050(H)mm,提供42U空间;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厚度1.2mm~2.0mm;★机柜前部必须可安装U位和资产自动检测设备机柜的垂直安装立柱上标示有每“U”的准确位置;机柜安装门磁,监控门开关状态;机柜的前门、后门及侧板均可锁定,用提供的专用钥匙打开;机柜可快速并柜,实现2连柜、3连柜的安装方式。
机柜完全密封;机柜前门采用6mm钢化玻璃门或者采用贴有保温棉的钣金门;后门及侧板采用钣金门;机柜安装气流遏制组件,将机柜正面和背面隔离为冷/热通道,保证全部冷空气用于冷却IT设备;机柜前门安装有LED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机柜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
(二)紧急排风天窗组件,安装在机柜顶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柜式数据数据中心技术要求
★单机柜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IT负载功耗3kVA,机柜为19英寸标准机柜,可用空间27U;单机柜数据中心包含以下模块: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和密闭组件;单机柜数据中心从双排机柜微模块配电柜取电。
单机柜模块化系统可以成为独立数据机房单元,同时可以与上一级机房实现联网通信。
采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含分体式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机柜和气流遏制组件;
兼容上下走线的布线系统,实现线缆的有序管理;
关键设备设计寿命不低于10年,MTBF不小于5万小时;
★机房能适用的室外环境为-10℃~45℃空气温度,5%~100%相对湿度,海拔高度满足0~2000米;
★单机房总体高度不得超过2450mm;
1.1机柜系统
(一)机柜采用标准设计,各项技术标准须遵循符合ANSI/EIA RS-310-D、IEC297-2、DIN41491;PART1、DIN41494;PART7、GB/T3047.2 - 92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公制标准和ETSI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机柜应满足如下特性:
★19英寸机柜,静态承重≥1500kg,尺寸为800mm(W)×1200mm(D)×2050(H)mm,提供42U空间;
高强度A级优质碳素冷轧钢板,厚度1.2mm~2.0mm;
★机柜前部必须可安装U位和资产自动检测设备
机柜的垂直安装立柱上标示有每“U”的准确位置;
机柜安装门磁,监控门开关状态;
机柜的前门、后门及侧板均可锁定,用提供的专用钥匙打开;
机柜可快速并柜,实现2连柜、3连柜的安装方式。
机柜完全密封;机柜前门采用6mm钢化玻璃门或者采用贴有保温棉的钣金门;后门及侧板采用钣金门;机柜安装气流遏制组件,将机柜正面和背面隔离为冷/热通道,保证全部冷空气用于冷却IT设备;
机柜前门安装有LED运行状态指示灯,显示机柜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
(二)紧急排风天窗组件,安装在机柜顶部。
当单机柜数据中心系统接收到消防报警信号时,自重力式排风天窗自动打开,允许外部消防气体进入到机柜内部完成灭火功能。
另外当市电中断时,制冷系统外机停止工作后,自重力式排风天窗自动打开,将热空气排出机柜。
紧急排风天窗组件满足如下特性:
★正常运行时,天窗被电磁锁吸合,实现机柜密封;
★电磁锁与单机柜数据中心监控平台联动,接收机房消防控制器的报警信号时,切断电磁锁电源,天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保证灭火气体进入通道;
★电磁锁与单机柜数据中心监控平台联动,当市电中断信号时,或外机压缩机故障时,切断电磁锁电源,天窗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打开,制冷系统内机在UPS供电下风机继续运转,将热空气排出机柜。
1.2机柜制冷系统
要求风冷型制冷设备采用机架式安装,安装在机柜底部;配合气流遏制组件,将机柜正面和背面隔离为冷/热通道,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制冷量(显冷量)≥3.2kW(35℃/26%RH);采用上送风,上回
风;为便于机柜制冷系统维护,压缩机必须安装于室外机内,采用转子压缩机,EC风机和热力膨胀阀。
★配置自密封式快速接头,实现快速维护,无冷媒泄露;
室内机高度不得超过6U;
★室内机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保证在市电断电状态下,室内机的风机继续运转,将热空气排出机柜;
对制冷系统的操作通过7寸平板电脑实现。
1.3配电系统
★3KVA/输入 110-300VAC/输出220VAC/438*420*87mm/2U 机架式安装
★不间断电源采用模块化UPS供电系统,UPS模块1+1备份,安装于UPS一体化配电柜内,可扩展能力不低于1个模块,每个模块可独立运行。
备电时间5min/8节*1组电池/2U 机架式安装
电池要求采用国内知名品牌,为免维护蓄电池,电池设计寿命不低于10年。
★UPS一体化配电柜具有智能监测功能,可监测双路交流供电电压和交流接触器状态;监测整流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工作状态;监测各馈电输出的电压、电流,各馈电输出开关状态;监测电池电压及充放电电流等;监测母线正负接地电压和绝缘电阻等参数;智能监控器支持多种标准通讯协议。
监控具备RS232或RS485串行通讯接口,支持2400bps、4800bps、9600bps、19200bps波特率,可方便地与动环监控系统对接。
1.4 单机柜智能管理系统
1.41监控系统要求
★本系统作为单机柜数据中心的核心系统,应和其他模块有较强的融合性,保证其他模块和监控管理系统的品牌统一性;
本系统要求对机房动力设备、环境设备、安防设备统一监控,并实现对微模块能耗统一运维管理,最终达到对基础设施智能化监控管理的要求;
实现数据机房无人值守,提供良好的机房监测及管理工具。
★要求单机柜智能管理系统及资产容量管理系统与微模块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1.42监控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
功能点描述
★动态设备管理
包括安装、卸载设备类型和动态添加、删除和修改设备,可以远程操作
★监控状态浏览
可能通过WEB端进行浏览每个设备的详细状态,比如UPS、精密制冷系统及各环境状态等
★数据上位传输
通过TCP/IP网络,将现场数据上传至集中监控管理平台
★事件规自定义事件生成规则,产生不同等级事件
则生成
★告警/设备联动
当有新告警产生,可本地产生报警,并可以联动控制其他设备
数据缓存/续传
设备能够进行数据、事件或日志信息的本地保存,且当网络恢复之后,自动恢复上传
简易报表提供简易事件报表及系统/操作记录报表
系统备份/恢复
可自动/手动对当前系统配置进行备份。
且恢复或重启时,保持设备的正常连接
健康管理设备自侦测,在异常或停机时,设备可自动恢复
★远程控制
支持设备的远程遥控,遥调,设置设备的告警上下限等操作
权限管理
提供管理员及一般用户两种角色,配置不同权限,可以进行密码修改
系统升级支持远程或本地升级
时钟管理提供实时时钟的管理功能,保持与上位机的同步。
★浏览方式
平板端:应用于机柜数据中心,监测机柜内所有设备状态。
同时作为机柜制冷系统的控制中枢(此功能属于定制功能)
WEB端:实时查看设备状态,便捷完成监控设备的增加/删除、调试及一系列的系统操作等
★测点能
力
最高具备500测点能力
供电能力12V 2A和5V 1A
存储能力
设备数据(15天)、事件信息(15天)、日志信息(15天)
★兼容能力
兼容大部分浏览器:微软IE,360,Safari,搜狗,Chrome,腾讯,猎豹,遨游等
兼容大部分分辨率:1366*768,1440*900,1024*768,1920*1080等
★扩展能
力
支持协议扩展、U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