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状态图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热力学PPT课件

大学物理热力学PPT课件

02
对应态原理
不同物质在相同的对应状态下具有相同 的热力学性质。对应态参数包括对比压 强、对比体积和对比温度。
03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 原理的应用
预测真实气体的性质,如液化温度、临 界参数等。
真实气体行为描述
压缩因子
描述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偏差程度的物理量,定义为Z = pV/nRT。对于理想气体,Z = 1;对于真实气体,Z ≠ 1。
细管电泳等。
固体熔化与升华过程分析
固体熔化
升华过程
熔化与升华的应用
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 熔点时开始熔化,由固态转变为 液态。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 度保持不变。
某些物质在固态时可以直接升华 为气态,而无需经过液态阶段。 升华过程中也吸收热量,但温度 同样保持不变。
熔化与升华是物质相变的重要过 程,对于理解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和相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广泛用途, 如金属冶炼、材料制备等领域。
阿马伽分体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等于各组分气体分体积之和,即V_total = V_1 + V_2 + ... + V_n。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各组分气体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且相互之间无化学反应。
范德华方程与对应态原理
01
范德华方程
对真实气体行为的描述,考虑了分子体 积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式为(p + a/V^2)(V - b) = RT,其中a、b为与物 质特性相关的常数。
维里方程
描述真实气体行为的另一种方程形式,考虑了高阶分子间 相互作用项,形式为pV = nRT(1 + B/V + C/V^2 + ...), 其中B、C等为维里系数。

第四章热力学参数状态图详解

第四章热力学参数状态图详解
(2)给定CO/CO2比,可直接求出金属氧化物被CO还原的温度 方法是:在CO/CO2标尺上找出所给CO/CO2比值点,将该点与“C”点
相连,所连直线与 G=A+BT/K线相交,交点温度即为还原温度。
(3)在给定温度及CO/CO2比值条件下,判断气氛对金属的性质 方法是:先求出指定温度下的平衡CO/CO2比,然后将指定的CO/CO2 比值与CO/CO2的平衡值相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气氛对金属讲是还 原性的,即发生金属氧化物被CO还原的反应,反之发生金属被CO2氧化的 反应。
4.2 理查森(Richardson)-杰弗斯(Jeffes)图
1. 自由能标尺: (1)直线的斜率
表明图中直线的斜率即为氧化物的 标准熵变。当反应物质发生相变时,直 线斜率也发生变化,表现在直线中出现 拐点。 (2)直线的位置
不同元素的氧化物标准吉布斯自由 能变化与T的关系构成位置高低不同的 直线,由此可得出:
碳热还原法是利用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制取纯 金属的一种方法。在工艺过程中,金属易与 碳生成碳化物,且在一定范围内,生成的CO 可 按 布 氏 ( Boudouard ) 反 应 进 行 分 解 , 即 2CO = C(S) +CO2,从而使还原反应变得复杂 化。若将各还原反应的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 变化对T的关系绘制成图,则可直观地看出还 原反应的顺序,并可以从图上直接读出各反 应进行的温度及压力条件。
E—pH图分析 (1) 水的稳定性
右图为 Fe—H2O系E—pH图,图中,a线以下, 电位比氢的电位值负,发生H2的析出,表明水不稳 定。a线以上,电位比H2的电位正,发生氢的氧化, 水是稳定的。同理b线以上析出O2,水不稳定,b线 以下,氧还原为OH-,水是稳定的。 (2) 图中点、线、面的意义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相图:将一定压力下,温度与组成的关系图,称为相图。
第二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2.1.1 氧势图的形成原理;
2.1.2 氧势图的热力学特征;(特殊的线;直
线斜率;直线位臵)
2.1.3 氧势图的应用(氧气标尺;Jeffes图学
生自学)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2.1.1 氧势图的形成原理
2.1.3 氧势 图的应用- 氧气标尺
1、Po2标尺的画法
设1mol O2从1标准大压等温膨胀到压力为Po2
O2 (101325 ) O2 ( P Po2 ) Pa
D rG 0
θ
Po2 / P D r G D r G RT ln( ) 101325 / P Pa RT ln(Po2 / P ) [ R ln(Po2 / P )] T
为了直观地分析和考虑各种元素与氧的亲和能力,了解不同 元素之间的氧化和还原关系,比较各种氧化物的稳定顺序, 埃林汉曾将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数值折合成元素 与1mol氧气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即,将反应:
2x 2 M 2+O 2= M xO y y y
把上式的DrGθ与温度T的二项式关系绘制成图。该图又称为氧 势图,或称为埃林汉姆图,或称为氧化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与 温度的关系图。
若PO2平< PO2,则金属易于氧化。
证明:
对于反应M+O2=MO2
1 D r G D r G RT ln( ) Po2

RT ln(1 / Po2 平 ) RT ln(1 / Po2 ) RT ln(Po2 平 / Po2 )
若PO2平> PO2时,DG>0,则反应向生成金属的方向进 行,即氧化物易于分解。 若PO2平< PO2时,DG<0,则反应向生成氧化物的方向 进行,即金属易于氧化。

热力学ppt课件

热力学ppt课件

解: Qab
CV
( Tb
Ta
)
5 2
8.31( 400
300 )
2080( J
)
Qbc
RTb
ln
Vc Vb
8.31 400 ln2
2326.8( J )
Qcd CV ( Td Tc ) 2080( J )
Qda
RTd
ln
Va Vd
8.31 300 ln 1 2
1745.1(J)
5
总吸热
所进行的讨论不仅适合于蒸汽机,而且可以应用于一
切可以想象的热机,不管它们用的什么物质,也不管
它们如何动作”
---卡诺
14
1. 研究循环过程的理想模型——卡诺循环
思考: 试设想最简单的循环模型
P
P
等温线
等温线
V
V
0
0
是否最简单? 要无穷多个热源才能得以实现, 循环图形的外形简单,实际过程复杂。
怎样才简单? 热源最少。
从高温热源吸热 Q1
(可能不止一个)
代价
向低温热源放热
Q2
(可能不止一个)
对外做功 A净 Q净 Q1 Q2
效果
热机效率:
A净 Q1 Q2 1 Q2
Q吸
Q1
Q1
4
例一. 1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如图循环 ?
注意是 T-V 图 斯特林循环
Tbc 400K, Tad 300K
1 2 dp 0
M
Q吸 C p ( T2 T1 )
2 3 dQ 0 T2 p2 1 T3 p1 1
3 4 dp 0
4 1 dQ 0
M
Q放 C p ( T4 T3 )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01
02
空调制冷技术原理:利 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蒸 发吸收室内热量,再通 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 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冷 凝器散热后变成低温低 压液体,如此循环实现 制冷。
节能措施探讨
03
04
05
采用高效压缩机和换热 器,提高制冷效率。
优化控制系统,实现精 准控温和智能节能。
采用环保制冷剂,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
反应热的概念及分类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及 实例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化学热力学中应用
盖斯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盖斯定律在反应热计算中的应用
盖斯定律在相变热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判据
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自由能变化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目 录
•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 热量传递与热平衡 • 气体性质与过程分析 •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 化学热力学基础 • 热力学在能源工程领域应用
0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孤立系统
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 换的系统。
开系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 系统。
04
相变与相平衡原理
相变现象及分类
相变现象
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如固、液、气三相之间的转变。
分类
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一级相变涉及 热量的吸收或释放,体积发生变化; 二级相变无热量交换,体积不变。
相平衡条件与克拉珀龙方程
相平衡条件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各相之间达到动 态平衡,各相的性质和组成不再发生变 化。

第一章热力学平衡态、温度PPT课件

第一章热力学平衡态、温度PPT课件
磁化强度等 • 温度(热力学特有的)
✓ 具体问题中并不要求把所有参量都考虑在内; ✓ 简单系统(P,V,T)。
.
2.4 广延量和强度量
广延量:与系统的量成正比:V、U 、S… 强度量:与系统的量无关:p、T … 注意:1、广延性的满足要求热力学极限
2、原子间的有效相互作用是短程的 长程力的能量不是广延量
• 在研究某种特定性质时,只考虑我们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 因素:建立理想模型,引进理想过程。
力学中:质点、刚体、弹性介质,理想流体,弹性碰撞 电磁学中:点电荷、电偶极子、磁偶极子 固体学中:无穷大的完美晶体 热力学中:孤立系统,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
.
✓对不同的假想体系具体考虑某一方面的性 质,就有了力学体系、电磁学体系、化学 体系,形成了物理学的不同分支,它们是 对实际的宏观系统进行不同的抽象,引进 不同的状态参量来描述。
x
dx
yz
dyyxz
dyxzy dxyzx
dz dz
dx y xz y xzdx y zxdz x zydz
y x z y x z 1 d x y x z y z x x z y d z 0
所共有的东西叫做温度 热平衡 温度 • 力学平衡定义了什么?力学平衡中什么是共 有的? 压强 • 扩散平衡定义了什么?扩散平衡中什么是共 有的? 化学势
.
温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 温度表示传热的趋势 • 那压强又表示什么?化学势又表示什么? • 压强 膨胀趋势 • 化学势 扩散趋势
.
温度到底是什么意思?!
• 我们立即得到:
• 即kT恰巧是理想气体中一个粒子平均动能的 度量,以后能均分定理的一节中我们将看 到这结果并不限于理想气体,可被推广。

第十一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第十一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第十一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11-1 化合物生成自由能︒∆F 对T 关系图第一章图1-1提供了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F 的关系图(Ellingham [1])。

关于利用溶解自由能,溶于金属液中各元素的氧化︒∆F 对T 的关系图,我们在其应用方面已进行过多次的讨论。

这里再就纯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对T 的关系图作些补充讨论。

从表1-1查出:TF NiOO Ni s s 3.40114000;22)(2)(+-=︒∆=+(11-1)在T=0时即绝对温度为零时,卡1114000-=︒∆H (图11-1)。

︒∆F 线abc 的斜率等于︒∆S ;例如在点b,︒∆=︒∆-︒∆==S TF H adbd 斜率TF O Al O Al s l 2.51267800;3234)(322)(+-=︒∆=+当生成CO 时,其︒∆S 为正值,而当其他氧化物生成时,其︒∆S 都是负值,所以CO 的︒∆F 线与其他氧化物的︒∆F 线相交。

利用氧化物的︒∆F 对T 的关系图,可以通过列线图直接读出该氧化物在某一温度下的分解压。

以铝的氧化反应为例:((11-2)21ln O pRT F -=︒∆ 当p O2=10-20大气压,则T=1877K (1604℃)。

在图11-2内式(11-2)以线ab 表示。

绘出T=1604℃的垂直线与ab 线相交于m 。

在绝对零的温度线上,取0=︒∆F 的“O”点,连接“O”与m ,则线“O”m 代表下列反应:)10(2)1(220-22===O O ppO O亦即氧由1大气压转变为10-20大气压的自由能。

TRT F F 5.91110ln-20-=+︒∆=∆将O m 线延长交于KML 线,,在该线上的相交点标明10-20。

同样可作出其他类似的列线,并标明氧的平衡分压值。

因此,利用KLM 线即可读出任何温度氧化物的平衡氧分压值,亦即其分解压值。

用图11-2仍可读出式(11-4)中的CO/CO 2比。

第四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第四章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化与T关系线。 ⑥与⑦相交于1970K,温度高于1970K即可生
成金属Ta。因此难熔金属的碳热还原常采用真空操作。
pCO p
4.4 电位E-pH图
电位E—pH图就是把水溶液中的基本反 应作为电位、pH及活度的函数,在指定 温度和压力下,将电位与pH关系表示在 平面图上,用来表明反应自动进行的条 件及物质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区域, 从而为湿法冶金的浸出、净化及沉积等 过程提供依据。
发生金属的氧化反应;反之发生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pO2
标图尺3—画2法
3. CO/CO2标尺的用途
(1)给定温度后,可直接求出金属氧化物被CO还原达到平衡时的
CO/CO2比 方法是:在指定温度下作垂线,与金属氧化的
G=A+BT/K线相交,
连结交点与“C”点并延长至CO/CO2标尺线,其交点所对应的CO/CO2比值 即为所求的平衡CO/CO2比。
• 4)由于生成CO的直线斜率与其它直线斜率不同,所以CO线将图分 成三个区域:在CO线以上的区域,如元素Fe、W、P、Mo、Sn、 Ni、Co、As及Cu等的氧化物均可以被C还原。所以在高炉冶炼中, 矿石中若含Cu、As等有害元素将进入生铁,给炼钢带来困难。在 CO线以下区域,如元素Al、Ba、Mg、Ca以及稀土元素等氧化物不 能被C还原,在冶炼中它们以氧化物形式进入炉渣。在中间区域, CO线与其它线相交,
(2)给定CO/CO2比,可直接求出金属氧化物被CO还原的温度 方法是:在CO/CO2标尺上找出所给CO/CO2比值点,将该点与“C”点
相连,所连直线与 G=A+BT/K线相交,交点温度即为还原温度。
(3)在给定温度及CO/CO2比值条件下,判断气氛对金属的性质 方法是:先求出指定温度下的平衡CO/CO2比,然后将指定的CO/CO2 比值与CO/CO2的平衡值相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气氛对金属讲是还 原性的,即发生金属氧化物被CO还原的反应,反之发生金属被CO2氧化的 反应。

第二章热力学状态图ppt课件

第二章热力学状态图ppt课件
DrGθ abT
.
关于斜率
直线的斜率??
DrGθ abT
D rG θD rH T D rS
D r G θ / T p b D r S θ
(1)斜率是反应的熵变的负值 (2)转折点一定是在该温度有反应物或产物的相变 (3)CO的特殊斜率具有重要. 的意义
关于斜率
热力学公理
处于相同体系中的凝聚态(固,液)的 熵值远小于气态熵值。即
——此原理是金属热还原的理论基础
.
(4)(9731873K)范围,CO 线将图分成三个区 域。
在CO线上的区域
元素Fe、W、Pb、 Mo、Sn、Ni、Co、 As及Cu等的氧化物 均可以被C还原。
高炉冶炼中,矿石 中若含Cu、As、Sn 等有害元素将进入 生铁,给炼钢带来 困难。
.
在CO线以下区域 元素Al、Ba、Mg 、Ca以及稀土元素 等氧化物不能被C 还原。
.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2.1.1 氧势图的形成原理; 2.1.2 氧势图的热力学特征;(特殊的线;直 线斜率;直线位置) 2.1.3 氧势图的应用(氧气标尺;Jeffes图学 生自学)
.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2.1.1 氧势图的形成原理
埃林汉将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数值折合成元素与 1mol氧气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即,将反应:
D S 2SF eO2SF eSO 2
SO2 0
DS 0
.
关于斜率
4)某一温度斜率发生突变(变大或变小)
T T1
D
S
1
2 y
S
M xO y
2x y
S
Ms

09冶金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09冶金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在仅作膨胀功的条件下△Go为负值,平衡时△G=0,
G RT ln

p'O2 P

( Rln
p'O2 P

)T ( Rln p'O2)T
10 可以得到经过0点斜率为RTlnPO2的直线,即PO2标尺
11
PO2标尺的用途: -利用 PO2 标尺可以直接求出某一温度下金属氧化物的 平衡时的分解压强;
29
2.化合类 (1)包晶反应-体系在冷却时,液相与先结晶出的固相或固 溶体化合为另一固相(共 6 类)。
(2)包析反应-体系冷却时,两个固相纯物质、化合物或固 溶体生成另外一个固相化合物或固溶体(共 12 类)。
30
2.3.1 二元系相图基本类型
从相图基本结构分,可分为: 1.简单共晶(低共熔)型二元系相图 2.含有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系相图 3.含固溶体的二元系相图
在埃林汉图的基础上,理查森和杰佛斯又增加了一 些相关的辅助坐标,给出了PO2标尺和PCO/PCO2标尺。 从而使埃林汉图使用更加方便。 需要注意:在上述3种不同的情况纵坐标的物理量是
不同的。
利用金属与氧反应的平衡氧分压,可以得到埃林汉 图,即氧势图。同理金属与硫和氯反应也可以得到硫势 图和氯势图。 在氧势图上也可以得到PH2/PH2O标尺,其与PCO/PCO2
CO 2
p
2
Pco RT ln pO2 558150 (167.78 2 R ln )T Pco2
14 同理可以得到经过RTlnPO2~T的直线,即PCO/PCO2标尺
15
PCO/PCO2标尺的用途: -利用PCO/PCO2标尺可以直接得到某一温度金属氧化物 被CO还原的平衡PCO/PCO2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118页PPT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118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18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热力学完整ppt课件

有足够时间恢复新平衡 准静态过程
精选ppt课1件82021
18
准平衡过程的实质
温差
温差
压差
压差
平衡点1
平衡点2
平衡点3
不平衡
不平衡
压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p (p e x F A )t 0或 p 者 p e x F A t
温差作用下的准平衡
T ( T T e) x 0 或 tT T e 者 xt
• 边界:
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线)。
6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三、热力系分类
1、 按系统与外界质量交换 闭口系(控制质量CM) —没有质量越过边界
开口系(控制体积CV) —通过边界与外界有质量交换
7
精选ppt课件2021
7
2. 按能量交换
绝热系— 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孤立系— 与外界无任何形式的质能交换。
精选ppt课1件72021
17
1-5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准平衡过程的定义
若过程进行得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坏后 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即所谓弛豫时间又很 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 显著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准平 衡过程。
破坏平衡所需时间
恢复平衡所需时间
(外部作用时间) >> (驰豫时间)
平衡的本质:
不存在不平衡势差,即同时处于热平衡、力 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精选ppt课1件52021
15
平衡与稳定
稳定: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稳定但存在不平衡势差 去掉外界影响,则状态 变化
稳定不一定平衡,但平衡一定稳定
精选ppt课1件62021
16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D G a bT
θ
DrG a bT
•关于斜率
•直线的斜率??
DrG a bT
DrG Dr H TDrS
θ
θ
θ
D G
r
θ
/ T p b D r S

•(1)斜率是反应的熵变的负值 •(2)转折点一定是在该温度有反应物或产物的相变
•(3)CO的特殊斜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Fe3C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过程
注意事项
从奥氏体中析出的Fe3C称为二次渗碳体 Fe3CⅡ沿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使材料的整体脆性加大
过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珠光体P+ Fe3CⅡ 利用杠杆定律计算珠光体与二次渗碳体的质量分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共晶白口铁的平衡结晶过程
•关于斜率
热力学公理

处于相同体系中的凝聚态(固,液)的 熵值远小于气态熵值。即
S S
l ,s
g
•关于斜率
几个典型的曲线的斜率
1)曲线的斜率小于零反应,如
2C O2 2CO
DS 2SCO SO 2 S C 2
2SCO SO 0 2
DS 0
•关于斜率
2)曲线的斜率等于零
C O2 CO2
DS S

CO2
S S
O2
O2
共晶反应:L=Le( FeC3+ γ ) 共析反应: γ=P (FeC3+ 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返回
工业纯铁
碳素钢
白口铸铁
3.2 Fe-Fe3C相图

第9章热力学.ppt

第9章热力学.ppt

热量(Q) : 系统之间由于热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
注意:功和热量都是过程 量,而内能是状态量,通 过做功或传递热量的过程 使系统的状态(内能)发 生变化。
热功当量:
1卡 = 4.186 焦耳
焦耳用于测定热功当 量的实验装置。
9-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描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 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和转 换定律。
W V2 pdV V1
O VA
dl
VB V
结论:系统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P-V 图上过程曲
线以下的面积。
热力学第一定律 dQ dE PdV
(2)准静态过程中热量的计算
A.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 dQ dE PdV
B.根据热容量计算
热容量:物体温度升高一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
C dQ dT
吸收热量:
QV

m M
CV ,m (T2
T1 )
mi M 2 R(T2 T1 )
内能增量:
mi E M 2 R(T2 T1 )
等体过程系统作功: W 0
2 等压过程
等压过程:气体在状态变 化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
p = 恒量 , dp = 0
热源 Q P
等压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O
P
( PA,VA,TA ) ( PC,VC,TC ) ( PB,VB,TB )
V
9-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波-马定 律”、“盖-吕定律”以及“查理定律”的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RT m气体的总质量
M
M气体的摩尔质量
PV m RT M
标准状态:

第二章热力学状态图.ppt

第二章热力学状态图.ppt

关于斜率
CO直线的斜率及其意义
1)斜率是反应的熵变的负值。
2)从统计意义上,物质的熵是物质体系的混乱度 决定的。
3)通常情况下,气态物质的混乱度比凝聚态物质 的混乱度大得多,因此,气态物质的熵值比凝聚 态物质的熵值也大得多。
关于位置
直线的位置的热力学原理
(1)位置越低,标准自由能负值越大,在标准状态下所
特点:
液相完全互溶 固相部分互溶
CaO-MgO相图
3) 有固溶体(化合物)的转溶型二元系
特点:
液相完全互溶 固相部分互溶 在三相线有一转溶 或包晶过程
4)有化合物的二元系(同分熔点化合物)
特点:
有化合物把相图分为 两个(或多个)简单 的共晶体系
同分熔点化合物C: 温度升高至化合物C 的熔点,C才成为同 成分的液体。
高炉冶炼中,矿石 中若含Cu、As、Sn 等有害元素将进入 生铁,给炼钢带来 困难。
在CO线以下区域 元素Al、Ba、Mg、 Ca以及稀土元素等 氧化物不能被C还 原。
在冶炼中它们以 氧化物形式进入炉 渣。
中间区域---CO线与其他线相交
当温度高于交点温 度时,元素C氧化, 低于交点温度时,其 他元素氧化。
2.2.1 冶金中常用的二元系相图及相图的基本定律
相图,又称为物相平衡图 ——是热力学体系平衡时的相关系图,是以几何
图形反映出物质体系的状态与温度、压力及组成 的关系。
热力学平衡: 热平衡、力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化学热力学平衡
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2.2.1 冶金中常用的二元系相图及相图的基本定律
相律
热力学平衡体系中的独立组元数C、相数P 和自由度F 之间
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CO直线的斜率
1)斜率是反应的熵变的负值。
2)从统计意义上,物质的熵是物质体系的混乱度 决定的。
3)通常情况下,气态物质的混乱度比凝聚态物质 的混乱度大得多,因此,气态物质的熵值比凝聚 态物质的熵值也大得多。
4)当反应前后的气态物质摩尔数不同时,通常, 摩尔数多的熵值大,即:当产物气态摩尔数多,熵 值为正,斜率为负,反之,斜率为正。
若PO2平< PO2,则金属易于氧化。
19
证明:
对于反应M+O2=MO2
DrG
DrG
RTln( 1 Po2
)
RTln(1/ Po2平)RTln(1/ Po2)
RTln(Po2平 / Po2)
若PO2平> PO2时,DG>0,则反应向生成金属的方向进 行,即氧化物易于分解。 若PO2平< PO2时,DG<0,则反应向生成氧化物的方向 进行,即金属易于氧化。
22
作业 练习 1-4, 1-9 , 1-10, 1-11,1-12
20
思考: 利用CO作还原剂和利用H2作还原剂的特点?
21
O
特点
C氧化生成CO反应的DfG*-T 线 的斜率为负。 C 氧 化 生 成 CO2 反 应 的 D fG* - T 线的斜率约为0。 CO氧化生成CO2反应的DfG*-T 线的斜率为正。
对于反应 2H2 + O2 = 2H2O,DfG*-T 线的斜率为正,但较一般金属氧化物的 DfG* -T 线的斜率为小。 H2 -H2O线与反应 2CO+O2=2CO2 的 DfG*-T线相交于1083K(810℃)。 高于810℃,H2的还原能力强于CO。
2yxM2+O2=y2MxOy
把上式的DrGθ与温度T的二项式关系绘制成图。该图又称为氧 势图,或称为埃林汉姆图,或称为氧化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与 温度的关系图。
4
5
2.1.2 氧势图的热力学特征
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最常见的获得方法是由化 合物的生成自由能计算的。 热力学数据中化合物的生成自由能基本上都以 如下形式列出:
热力学状态图
何为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参数状态图:从广义上说,任何物质体系中两物理或化 学量之间的关系图,统称为参数状态图。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凡能明确指出处于热力学平衡的单 元及多元体系中各不同相稳定存在区域的几何图形,都 称为热力学参数状态图。 相图:将一定压力下,温度与组成的关系图,称为相图。
2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3)位置低的元素在标准状态下可以将位置高的氧化物还 原。如1600℃时,Mg可以还原SiO2得到液态硅。
——此原理是金属热还原的理论基础
10
(4)由于生成CO 的直线斜率与其他 直线斜率不同,所 以CO线将图分成三 个区域。
在CO线以上的区域,
如元素Fe、W、P、
Mo、Sn、Ni、Co、
As及Cu等的氧化物
(5)必须注意:埃林
汉图原则上只适用于
标准状态
13
2.1.3 氧势 图的应用- 氧气标尺
14
1、Po2标尺的画法
设1mol O2从1标准大压等温膨胀到压力为Po2
O 2 (10P 1 ) a 3 O 2 (P 2 P 5 2 )o
DrGθ 0
DrGDrG
RTln( Po2 / P 10132P5a/
P
)
RTln(Po2 / P)
[Rln(Po2 / P)]•T
15
2、Po2标尺与氧化物的分解压的关系
M x+ O 2= M xO 2
DrGθ abT D r G θ R lK n T R ln P T 2 /P ( o )
D r G D r G R l1 n T P 0 ( 2 P /P o / 1 P a )3 R 2 lP n T 5 2 /( P o )
16
17
3、Po2标尺的作用
(1)利用Po2标尺可以直接得到某一温度下金属氧 化物的分解压力
(2)在指定氧分压下,可以直接得到金属氧化物的 分解平衡温度
18
(3)在指定温度与氧分压下,可以直接判 定气氛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a.指定温度下,按照(1)将与T平衡的氧分压PO2平求出 b.若PO2平> PO2,则氧化物分解。
2.1.1 氧势图的形成原理; 2.1.2 氧势图的热力学特征;(特殊的线;直 线斜率;直线位置) 2.1.3 氧势图的应用(氧气标尺;Jeffes图学 生自学)
3
2.1 埃林汉姆(Ellingham)图及其应用
2.1.1 氧势图ຫໍສະໝຸດ 形成原理为了直观地分析和考虑各种元素与氧的亲和能力,了解不同 元素之间的氧化和还原关系,比较各种氧化物的稳定顺序, 埃林汉曾将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数值折合成元素 与1mol氧气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即,将反应:
均可以被C还原,所
以在高炉冶炼中,
矿石中若含Cu、As
等有害元素将进入
生铁,给炼钢带来
困难。
11
在CO线以下区域, 如元素Al、Ba、 Mg、Ca以及稀土 元素等氧化物不能 被C还原,在冶炼 中它们以氧化物形 式进入炉渣。在中 间区域。
12
CO线与其他线相交。 当温度高于交点温度 时,元素C氧化,低 于交点温度时,其他 元素氧化。这一点在 冶金过程中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从氧化 角度讲,交点温度称 为碳和相交元素的氧 化转化温度;从还原 角度讲,称为碳还原 该元素氧化物的最低 还原温度。
8
直线的位置
(1)位置越低,表明负值越大,在标准状态下所生成的 氧化物越稳定,越难被其他元素还原。
xM+O2=MxO2 yN+O2=NyO2
(1)位置高 (2)位置低
DrGx DrGy
yN + M xO 2N yO 2xM (3)
DrG 3 DrG yDrG x 0
9
直线的位置
(2)在同一温度下,若几种元素同时与氧相遇,则位置低 的元素最先氧化。如1673K时,元素Si、Mn、Ca、Al、 Mg同时与氧相遇时,最先氧化的是金属Ca, 然后依次为 Mg、Al、Si、Mn。 ——注意:先氧化是指同样条件,氧化所需的最低氧分压低
DfGθ abT
因此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最常见的形式如下:
DrGθ abT
6
直线的斜率??
DrGθ abT
D rG θD rH T D rS
D r G θ / T p b D r S θ
(1)斜率是反应的熵变的负值
(2)转折点一定是在该温度有反应物或产物的相变
(3)CO的特殊斜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