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习题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章节题库(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ce3084d856a561253d36f6c.png)
一、选择题1.原子吸收分析中,发射线的宽度()。
A.比吸收线的宽B.比吸收线的窄C.与吸收线一样宽窄【答案】B【解析】这是实现峰值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
2.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火焰的作用是()。
A.提供能量使试样蒸发并离解成基态原子B.发射待测原子的特征谱线C.提供能量使试样蒸发,离解并进一步使被测原子激发D.提供连续光源【答案】A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测量的是()。
A.峰值吸收B.积分吸收C.分子吸收D.连续光谱4.原子吸收分析中,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无火焰原子化法的()。
A.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高B.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高C.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低D.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低【答案】A5.由于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是()。
A.多普勒变宽B.劳伦兹变宽C.赫鲁茨马克变宽D.自然变宽【答案】B【解析】劳伦兹和赫鲁茨马克变宽是压力变宽,自然变宽是在无外界影响的情况下,谱带的自然宽度。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在试液中加入KCl,是作为()。
A.释放剂B.缓冲剂C.保护剂D.消电离剂【答案】D【解析】由于原子的电离而引起的干扰为电离干扰,常加入易电离元素作为消电离剂。
7.若a和b两组分的吸收光谱互相重叠,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仅有一个吸收峰。
测定a时,用()。
A.解线性方程组法B.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C.系数倍率法D.以上全部方法都可使用【答案】D【解析】解线性方程组法适合于光谱相互重叠的各种情况;因为干扰组分b的吸收光谱有一个吸收峰,可以找到等吸收的双波长,所以可以选用等吸收双波长消去法;干扰组分无论是否存在等吸收,都可以用系数倍率法消除干扰组分的干扰。
8.关于荧光,正确的叙述是()。
A.受激分子从激发的各个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为荧光B.荧光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C.磷光波长小于荧光波长D.温度升高,溶液中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增强【答案】B【解析】A项,受激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荧光。
原子吸收光谱参考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a63d406f1aff00bfd51e4a.png)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 选择题1-1 原子吸收光谱是 ( A)A.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B.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1-2 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D)A. 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B. 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C.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D.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1-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 C)A. 火焰B. 氙灯C. 空心阴极灯D. 交流电弧1-4 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 D )A. 大量的空气B. 少量的空气C.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D.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1-5 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C )A. 内充气体的压力B. 阴极温度C. 灯电流D. 灯电压1-6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条件是( B )A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B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且中心频率相同C 发射线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大,且中心频率相同D 发射线频率和吸收线的频率相同1-6. 原子吸收测定时,调节燃烧器高度的目的是 ( D ) (A) 控制燃烧速度 (B) 增加燃气和助燃气预混时间(C) 提高试样雾化效率 (D) 选择合适的吸收区域1-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中,被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愈小,温度愈高,则谱线的热变宽将是 ( A )(A) 愈严重 (B) 愈不严重 (C) 基本不变 (D) 不变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 A )(A)基体效应的影响 (B)光谱背景的影响 (C)其它谱线的干扰 (D) 电离效应1-9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B )(A) 直流放大 (B) 交流放大 (C) 扣除背景 (D) 减小灯电流1-10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B )(A)谱线干扰小 (B)试样用量少 (C)背景干扰小 (D)重现性好2 填空题2-1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8c5d4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e.png)
原子吸收光度分析考试习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并从原理上比较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AAS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ES是基于原子的发射现象,而AAS则是基于原子的吸收现象。
二者同属于光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
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线干扰较小。
原子吸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
原子吸收法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原子。
2.何谓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
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
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3.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如钨丝灯或氘灯),而在分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采用连续光源?虽然原子吸收光谱中积分吸收与样品浓度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很小,如果采用连续光源,要测定半宽度很小的吸收线的积分吸收值就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单色器,目前的技术条件尚达不到,因此只能借助锐线光源,利用峰值吸收来代替。
而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属于带状光谱,具有较大的半宽度,使用普通的棱镜或光栅就可以达到要求。
而且使用连续光源还可以进行光谱全扫描,可以用同一个光源对多种化合物进行测定。
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原子吸收光谱习题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7eb9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8.png)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习题班级XX 分数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3 ) (1) 工作曲线法(2) 内标法(3) 标准加入法(4) 间接测定法2.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2 )(1) 延长灯寿命(2) 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3)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4) 扣除背景吸收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宜采用( 2 )(1) 减小狭缝(2)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3) 另选测定波长(4) 用化学方法分离4.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干扰应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2 ) (1) 直流放大(2) 交流放大(3) 扣除背景(4) 减小灯电流5.下述哪种光谱法是基于发射原理?( 2 )(1) 红外光谱法(2) 荧光光度法(3) 分光光度法(4) 核磁共振波谱法6.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4 )(1) 自然变度(2) 斯塔克变宽(3) 劳伦茨变宽(4) 多普勒变宽7.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1 )(1)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2)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3)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4)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2 )(1) 火焰;(2) 空心阴极灯(3) 氙灯(4) 交流电弧9.已知原子吸收光谱计狭缝宽度为0.5mm时,狭缝的光谱通带为1.3nm,所以该仪器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 1 )(1) 每毫米2.6nm(2) 每毫米0.38nm (3) 每毫米26nm (4) 每毫米3.8nm10.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1 )(1) 灯电流;(2) 灯电压;(3) 阴极温度;(4) 内充气体的压力11.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3 ) (1) 空心阴极灯(2) 火焰(3) 原子化系统(4) 分光系统12.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 4 )(1)必须与原子吸收法的光源相同;(2)一定需要锐线光源(3)一定需要连续光源;(4)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13.在原子荧光法中, 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4 )(1)阶跃荧光(2)直跃荧光(3)敏化荧光(4)共振荧光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4 )(1)加入释放剂(2)加入保护剂(3)提高火焰温度(4)改变光谱通带15.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如果在火焰中生成难熔氧化物, 则荧光信号( 2 )(1)增强(2)降低(3)不变(4)可能增强也可能降低1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3 ) (1)空气-乙炔(2)空气-煤气(3)笑气-乙炔(4)氧气-氢气17.在原子荧光分析中, 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 4 ) (1)氙灯(2)金属蒸气灯(3)空心阴极灯(4)激光光源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过大的灯电流除了产生光谱干扰外, 还使发射共振线的谱线轮廓变宽. 这种变宽属于(4 )(1)自然变宽(2)压力变宽(3)场致变宽(4)多普勒变宽(热变宽)19.在电热原子吸收分析中, 多利用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行背景扣除, 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1 )(1)原子化器中分子对共振线的吸收;(2)原子化器中干扰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非吸收线的辐射;(4)火焰发射干扰20.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1 )(1)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2)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3)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4)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21.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2 )(1)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2)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3)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4)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X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2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 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 如Hg的共振线185.0 nm比Hg的共振线253.7 nm的灵敏度大50倍, 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 作分析线, 其原因是( 3 )(1)汞蒸气有毒不能使用185.0nm;(2)汞蒸气浓度太大不必使用灵敏度高的共振线(3)Hg185.0 nm线被大气和火焰气体强烈吸收;(4)汞空心阴极灯发射的185.0 nm线的强度太弱23.原子吸收光谱是( 4 )(1)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2)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3)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4)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24.原子吸收光谱仪与原子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4 )(1)透镜(2)单色器(3)光电倍增管(4)原子化器25.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 无火焰原子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2 )(1)谱线干扰小(2)试样用量少(3)背景干扰小(4)重现性好26.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 主要是为了消除( 2 )(1)光源透射光的干扰;(2)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27.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 1 )(1)基体效应的影响(2)光谱背景的影响(3)其它谱线的干扰(4)电离效应28.影响原子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4 )(1)自然宽度(2)赫鲁兹马克变宽(3)斯塔克变宽(4)多普勒变宽29.在原子吸收法中, 原子化器的分子吸收属于( 3 )(1)光谱线重叠的干扰(2)化学干扰(3)背景干扰(4)物理干扰30.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 应采取的措施是( 2 )(1)直流放大(2)交流放大(3)扣除背景(4)数字显示31.用于测量荧光辐射的检测器是( 4 )(1)光电池(2)热导池(3)热电偶(4)光电倍增管3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 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 2 )(1)盐酸(2)磷酸(3)钠(4)镁33.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4 )(1)加入释放剂(2)加入保护剂(3)扣除背景(4)采用标准加入法34.下述情况下最好选用原子吸收法而不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的是( 3 )(1)合金钢中的钒(2)矿石中的微量铌(3)血清中的钠(4)高纯氧化钇中的稀土元素35.原子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2 )(1)原子的热运动;(2)原子与其它种类气体粒子的碰撞(3)原子与同类气体粒子的碰撞;(4)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36.可以说明原子荧光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在产生原理上具有共同点的是( 3 )(1)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2)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37.可以概述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在产生原理上的共同点是( 1 )(1)辐射能与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2)辐射能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辐射(3)辐射能与原子内层电子产生的跃迁;(4)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38.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加入适量的钠盐, 这里钠盐被称为( 3 ) (1) 释放剂(2) 缓冲剂(3) 消电离剂(4) 保护剂39.空心阴极灯内充的气体是( 4)(1) 大量的空气;(2) 大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2) 少量的空气;(4) 少量的氖或氩等惰性气体40.可以概述三种原子光谱(吸收、发射、荧光)产生机理的是〔3 〕(1) 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 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 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 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41.在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是( 2 )(1)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测量受激基态分子而产生原子荧光的方法(2)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光激发;(3)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热激发(4) 原子荧光分析属于高能粒子互相碰撞而获得能量被激发42.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 应采用下列哪种气体作为保护气?( 4 )(1) 乙炔(2) 氧化亚氮(3) 氢(4) 氩43.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测定下述哪种元素需采用乙炔--氧化亚氮火焰( 2 )(1) 钠(2) 钽(3) 钾(4) 镁4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 火焰原子化器与石墨炉原子化器相比较,应该是( 3)(1)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却低;(2) 灵敏度要高, 检出限也低(3)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却高;(4) 灵敏度要低, 检出限也低4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3 )(1) 光电池;(2) 光电管;(3) 光电倍增管;(4) 感光板二、填空题1. 空心阴极灯内充气的作用是.[答] 导电, 溅射阴极表面金属原子, 从而激发金属原子发射出特征谱线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 化学干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加以抑制。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85fb257fd5360cba1adb7c.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离子线(谱线多)(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但有滤光装置)(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12)灵敏度高中高(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4.86⨯l0-4Pa 。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 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l0-2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e899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f.png)
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原⼦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选择题(31分)1.由原⼦⽆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的谱线变宽称为: ( )A、⾃然变度B、斯塔克变宽C、劳伦茨变宽D、多普勒变宽2.原⼦吸收分析中,有时浓度范围合适,光源发射线强度也很⾼,测量噪⾳也⼩,但测得的校正曲线却向浓度轴弯曲,除了其它因素外,下列哪种情况最有可能是直接原因? ( )A、使⽤的是贫燃⽕焰B、溶液流速太⼤C、共振线附近有⾮吸收线发射D、试样中有⼲扰3.在原⼦吸收分析的理论中,⽤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是 (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吸收线的半宽度⼩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得多D、单⾊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器必须有很⾼的分辨率4.在原⼦吸收分析中,由于某元素含量太⾼,已进⾏了适当的稀释,但由于浓度⾼,测量结果仍偏离校正曲线, 要改变这种情况,下列哪种⽅法可能是最有效的? ( )A、将分析线改⽤⾮共振线B、继续稀释到能测量为⽌C、改变标准系列浓度D、缩⼩读数标尺5.在电热原⼦吸收分析中,多利⽤氘灯或塞曼效应进⾏背景扣除,扣除的背景主要是 ( )A、原⼦化器中分⼦对共振线的吸收B、原⼦化器中⼲扰原⼦对共振线的吸收C、空⼼阴极灯发出的⾮吸收线的辐射D、⽕焰发射⼲扰6.原⼦吸收法测定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铝时,需采⽤的⽕焰为 ( )A、⼄炔-空⽓B、⼄炔-笑⽓C、氧⽓-空⽓D、氧⽓-氩⽓7.空⼼阴极灯中对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B、阳极材料C、内充⽓体D、灯电流8.原⼦吸收光谱仪与原⼦发射光谱仪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 ( )A、透镜B、单⾊器C、光电倍增管D、原⼦化器9.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10.可以消除原⼦吸收法中的物理⼲扰的⽅法是 ( )A、加⼊释放剂B、加⼊保护剂C、扣除背景D、采⽤标准加⼊法11.在原⼦吸收分析中,采⽤标准加⼊法可以消除 ( )A、基体效应的影响B、光谱背景的影响C、其它谱线的⼲扰D、电离效应12.采⽤调制的空⼼阴极灯主要是为了 ( )A、延长灯寿命B、克服⽕焰中的⼲扰谱线C、防⽌光源谱线变宽D、扣除背景吸收13.在原⼦吸收分析中, 有两份含某元素M 的浓度相同的溶液1和溶液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两份溶液的吸光度⼀样? ( )A、溶液2的粘度⽐溶液1⼤B、除M外溶液2中还含表⾯活性剂C、除M外溶液2中还含10mg/mLKClD、除M外溶液2中还含1mol/LNaCl溶液14.影响原⼦吸收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然宽度B、赫鲁兹马克变宽C、斯塔克变宽D、多普勒变宽15.在原⼦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热变宽B、压⼒变宽C、⾃吸变宽D、场致变宽16.与⽕焰原⼦吸收法相⽐,⽆⽕焰原⼦吸收法的重要优点为 ( )A、谱线⼲扰⼩B、试样⽤量少C、背景⼲扰⼩D、重现性好17.原⼦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光源透射光的⼲扰B、原⼦化器⽕焰的⼲扰C、背景⼲扰D、物理⼲扰18.下列原⼦荧光中属于反斯托克斯荧光的是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铟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D、钠原⼦吸收330.30nm,发射589.00nm19.原⼦吸收法测定钙时,加⼊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扰? ( )A、盐酸B、磷酸C、钠D、镁20.原⼦吸收线的劳伦茨变宽是基于 ( )A、原⼦的热运动B、原⼦与其它种类⽓体粒⼦的碰撞C、原⼦与同类⽓体粒⼦的碰撞D、外部电场对原⼦的影响21.在原⼦吸收法中,原⼦化器的分⼦吸收属于 ( )A、光谱线重叠的⼲扰B、化学⼲扰C、背景⼲扰D、物理⼲扰22.下列哪种原⼦荧光是反斯托克斯荧光? ( )A、铬原⼦吸收359.35nm,发射357.87nmB、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283.31nmC、铅原⼦吸收283.31nm,发射405.78nmD、铊原⼦吸收377.55nm,发射535.05nm23.原⼦荧光法与原⼦吸收法受温度的影响⽐⽕焰发射⼩得多,因此原⼦荧光分析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光源的影响B、检测器灵敏度低C、发射光的影响D、单⾊器的分辨率低24.在⽯墨炉原⼦化器中,应采⽤下列哪种⽓体作为保护⽓? ( )A、⼄炔B、氧化亚氮C、氢D、氩25.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射光谱⼲扰应采⽤下列哪种措施?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减⼩灯电流26.与原⼦吸收法相⽐,原⼦荧光法使⽤的光源是 ( )A、必须与原⼦吸收法的光源相同B、⼀定需要锐线光源C、⼀定需要连续光源D、不⼀定需要锐线光源27.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A、原⼦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荧光法⼀样, 原⼦共振荧光发射波长⽐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荧光法⼀样, 原⼦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28.为了消除⽕焰原⼦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直流放⼤B、交流放⼤C、扣除背景D、数字显⽰29.在原⼦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的是 ( )A、阶跃荧光B、直跃荧光C、敏化荧光D、共振荧光30.原⼦荧光的量⼦效率是指 ( )A、激发态原⼦数与基态原⼦数之⽐B、⼊射总光强与吸收后的光强之⽐C、单位时间发射的光⼦数与单位时间吸收激发光的光⼦数之⽐D、原⼦化器中离⼦浓度与原⼦浓度之⽐31.在原⼦吸收测量中,遇到了光源发射线强度很⾼,测量噪⾳很⼩,但吸收值很低,难以读数的情况下,采取了下列⼀些措施,指出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该种情况是不适当的 ( )A、改变灯电流B、调节燃烧器⾼度C、扩展读数标尺D、增加狭缝宽度⼆、计算题(13分)在原⼦吸收光谱分析中,Zn的共振线为ZnI213.9nm,已知g l/g0=3,试计算处于3000K的热平衡状态下,激发态锌原⼦和基态锌原⼦数之⽐。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5fc54a2161479171128c7.png)
第七章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解释下列名词:(1)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2)宽带吸收和窄带吸收;(3)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4)谱线的自然宽度和变宽;(5)谱线的热变宽和压力变宽;(6)石墨炉原子化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7)光谱通带;(8)基体改进剂;(9)特征浓度和特征质量;(10)共振原子荧光和非共振原子荧光。
答:(1)原子吸收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不同的较高能态产生的光谱线;原子发射线是基态原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光能、电能或辐射能)后被激发跃迁到较高的能态,然后从较高的能态跃迁回到基态时产生的光谱线。
(2)分子或离子的吸收为宽带吸收;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为窄带吸收。
(3)积分吸收是吸收线轮廓的内的总面积即吸收系数对频率的积分;峰值吸收是中心频率0两旁很窄(d 0)范围内的积分吸收。
(4)在无外界条件影响时,谱线的固有宽度称为自然宽度;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增加称为变宽。
(5)谱线的热变宽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压力变宽是由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间相互碰撞产生的谱线变宽,与气体的压力有关,又称为压力变宽。
(6)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使试样中待测元素原子化的方法称为石墨炉原子化法;反应生成的挥发性氢化物在以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原子化器中的原子化称为氢化物发生原子化法。
(7)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8)基体改进剂是指能改变基体或被测定元素化合物的热稳定性以避免化学干扰的化学试剂。
(9)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定义为元素的特征浓度;把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定义为元素的特征质量。
(10)共振原子荧光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的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和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的荧光称为非共振原子荧光。
2.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为什么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答:因为原子吸收线的半宽度约为103nm,所以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应使用锐线光源;由于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一般在1~20 mA,放电时的温度较低,被溅射出的阴极自由原子密度也很低,同时又因为是在低压气氛中放电,因此发射线的热变宽D、压力变宽L和自吸变宽都很小,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是半宽度很窄的锐线(104~10 3 nm)。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241d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5.png)
分析化学绪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合成新化合物B.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C. 制备纯物质D.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答案:B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分析方法?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质谱分析答案:D(质谱分析虽然是一种分析方法,但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通常用于研究分子质量,可以视为化学分析的一种,但在此题目中可以视为不属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分析哪种元素的?A. 有机元素B. 金属元素C. 非金属元素D. 所有元素答案:B4. 以下哪种仪器不能用于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气相色谱仪答案:C二、填空题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滴定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________不同,实现分离。
答案:分配系数三、简答题1. 简述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而且通过过程分析,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此外,分析化学还有助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控制,保障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说明什么是标准溶液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作用。
答案:标准溶液是指浓度已知的溶液,它在化学分析中用于校准仪器、标定其他溶液的浓度或作为定量分析的参照。
通过使用标准溶液,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计算题1. 如果在滴定分析中,消耗了25.00 mL的0.1000 M NaOH溶液来滴定某酸的溶液,计算该酸的摩尔浓度。
答案:首先,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酸和碱的摩尔比。
假设酸是一元酸,其摩尔比为1:1。
然后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计算酸的摩尔浓度:\[ \text{酸的摩尔浓度} = \frac{25.00 \times 0.1000}{体积(L)} \]其中,体积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给出。
原子光谱-练习题--带答案
![原子光谱-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86e2c0722192e4536f68e.png)
光源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单色器)
检测系统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 原子化器产生气态的基态原子,以便吸收待测谱线。 分光系统将待测谱线分出并投射到检测器中。
检测系统使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输入到显 示记录系统中。
原子光谱练习题
1.光谱分析法通常可获得其他分析方法不能 获得的(B) A.组成信息 B.原子或分子的结构信息 C.化合物的存在形态信息 D.化合物的极性大小信息
2.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外层电 子在不同能级间的跃迁)
3.ICP光源高温的产生是由于(气体放电)
4.进行原子发射光谱谱线检查时,通常采用 与标准光谱比较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 作为标准的是(铁谱 )
➢ 因为大多数元素的吸收线的半峰宽度为10-3nm左右, 一般单色器的分辨率均难以对此实现积分吸收的 测量。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峰值吸收测量法代替积 分吸收法,而以峰值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是: 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发射线的半峰 宽度比吸收线的窄。只有使用锐线光源才能符合 此要求。
19.画出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用方框图表 示),并简要说明各部分作用。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C)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9.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 是(B) A.原子在激发态时所停留的时间 B. 原子的热运动 C.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影响 D. 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分子的碰撞
在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即 基态,当原子在光源中获得能量后就会使外 层的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激发至高能态(激 发态)。原子外层电子处于激发态时是不稳 定的,寿命小于10-8s,当它从激发态跃迁回 到基态或低能态时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若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出现,即得到原子发射光 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52010459ec3d5bbfd0a74ad.png)
缺点: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大,由于取样量少,所以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 动会引起误差,因而重现性较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明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产生背景吸收的原因及影响,如 何避免这一类影响?
解:背景吸收是由于原子化器中的气态分子对光的吸收或高浓 度盐的固体微粒对光的散射而引起的,它们属于一种宽频带吸 收.而且这种影响一般随着波长的减短而增大,同时随着基体元 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火焰条件有关.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 取不同的措施,例如火焰成分中OH,CH,CO等对光的吸收主要影 响信号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零点调节来消除,由于这种吸收随 波长的减小而增加,所以当测定吸收波长位于远紫外区的元素 时,可以选用空气-H2,Ar-H2火焰.对于火焰中金属盐或氧 化物、氢氧化物引起的吸收通常利用高温火焰就可消除。
6.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较,有什么 优缺点?为什么?
解:石墨炉原子化器是将一个石墨管固定在两个电极之间而制成的,在惰性 气体保护下以大电流通过石墨管,将石墨管加热至高温而使样品原子化.
与火焰原子化相比,在石墨炉原子化器中,试样几乎可以全部原子化,因而测 定灵敏度高.对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以及试样含量很低或试样量很 少时非常适用.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组制
4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
![4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958f1f7ec4afe05a1df9e.png)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答案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简要说明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关系的应用条件。
原子吸收是基态原子受激吸收跃迁的过程,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所需能量的辐射时,原子就产生共振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是根据物质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吸收,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辐射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蒸气中该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
当实验条件一定时,蒸气中的原子浓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因此,入射辐射减弱的程度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浓度)成正比。
入射辐射减弱的程度用吸光度表示。
所以,A=KC (A是吸光度,K为常数)。
基本应用条件为,采用锐线光源(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2.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及各部件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光源的作用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采用空心阴极灯作为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的作用是使各种形式的试样解离出基态原子,并使其进入光源的辐射光程。
常用的原子化器有火焰原子化器和无火焰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反射镜和色散元件组成,其作用是把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即起分光作用。
检测系统的作用是将经过原子蒸汽吸收和单色器分光后的微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
常用检测方法有摄谱法和光电法。
摄谱法是用感光板记录光谱信号,光电法是用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子元件检测光谱信号。
3. 什么叫锐线光源?在AAS分析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强度大、宽度窄而又稳定的辐射源叫锐线光源。
在原子吸收光谱(AAS)分析中,为了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对吸收轮廓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即积分吸收)进行测定,这就需要分辨率高达50万的单色器,该苛刻的条件一般是难以达到的。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d0b9aba98271fe900ef998.png)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共振线、特征谱线、锐线光源、吸收线轮廓、通带、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灵敏度和检出限,掌握原子吸收的测量、AAS 的定量关系及定量方法,了解AAS 中的干扰及火焰法的条件选择,通过和火焰法比较,了解石墨炉法的特点。
重点:有关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术语。
难点:AAS 的定量原理,火焰法的条件选择。
参考学时:4 学时部分习题解答1、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有什么特点?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光(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1)准确度高;(2)灵敏度高;(3)测定元素范围广;(4)可对微量试样进行测定;(5)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2、何谓共振发射线?何谓共振吸收线?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哪一部分产生共振发射线?哪一部分产生共振吸收线?答: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为共振激发,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当电子从共振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称为共振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光源产生共振发射线、原子化器产生共振吸收线。
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答:(1)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2)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4、何谓积分吸收?何谓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答: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将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通过原子蒸汽时,被吸收的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即吸收线下面所包围的整个面积。
中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称为峰值吸收系数。
原子吸收谱线很窄,要准确测定积分吸收值需要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目前还难以达到。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必使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就可办到。
5、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光源:发出待测元素特征谱线,为锐线光源。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1754b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c.png)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原子发射光被基态原子吸收B. 原子吸收光被激发态原子吸收C. 原子发射光被激发态原子吸收D. 原子吸收光被基态原子吸收答案:D2.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谱线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跃迁产生的?A. 吸收线B. 散射线C. 荧光线D. 发射线答案:D3. 光谱分析中,哪种仪器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A. 质谱仪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原子发射光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C4. 光谱分析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样品中元素的化学形态?A. 质谱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原子发射光谱法D. 荧光光谱法答案:A5.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分子通常具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A. 含有共轭双键的分子B. 含有饱和单键的分子C. 含有非极性基团的分子D. 含有极性基团的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浓度的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摩尔吸光系数2.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指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系数3.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与测量信号之间的关系。
答案:校准曲线4.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分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吸收的红外光的波数。
答案:吸收峰5.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通过测量样品的光谱,确定样品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的过程。
答案:定性和定量分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样品蒸气中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而原子发射光谱法是基于样品蒸气中激发态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特征光谱。
吸收光谱法适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而发射光谱法适用于高含量元素的分析。
2. 红外光谱分析中,如何通过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来识别官能团?答案:在红外光谱分析中,通过吸收峰的位置可以确定分子中的官能团类型,因为不同的官能团对应特定的吸收波数范围。
原子吸收光谱法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原子吸收光谱法练习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d76cd9f910ef12d2bf9e753.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原子吸收分子吸收(2)线性光源连续光源(3)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4)需要原子化装置( 吸收池不同)无(5)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6)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7)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 ( 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 =kc(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 ( 少 )原子线 ( 少 )离子线 ( 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10) 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 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12) 灵敏度高中高(13) 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3 .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3Pa,火焰温度为 2 500K 时,电离1.013 l0-4平衡常数(用压力表示)为 4.86 l0Pa。
试计算:(1)未电离钠原子的分压和电离度;(2)加入钾为缓冲剂,电子分压为为1.013 l0 -2 Pa 时未电离的钠原子的分压。
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
![第七章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02910b9b7cd184254a35351e.png)
No. 3
4.原子吸收分析中,若产生下述情况而引致误差,应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免之? (1)光源强度变化引起基线漂移, (2)火焰发射的辐射进入检测器(发射背景), (3)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重叠.
No. 7
10.保证或提高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应注意那些问题?怎样 选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解:应该从分析线的选择、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火焰的 选择、燃烧器高度的选择及狭缝宽度等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最佳的 测定条件。
11.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法及原子荧光法作比较。 解:从工作原理上看,原子吸收是通过测定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对其特 征谱线的吸收来实现测定的,属于吸收光谱,而原子荧光则是通过测量 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的强度来实现测定的, 属于发射光谱。
在仪器设备上,二者非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所有组 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而荧光光谱仪则将光源与其它组件垂直排列,以 消除激发光源发射的辐射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No. 8
12.用波长为213.8nm,质量浓度为0.010mg.mL-1的锌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交替连 续测定10次,用记录仪记录的格数如下.计算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锌元素 的检出限.
0.0 2.0 4.0 6.0 8.0
A
0.28 0.44 0.60 0.757 0.912
解:采用标准加入法,上表中浓度为以试液体积计算的浓度. 标准曲线如 下页图所示
No. 11
A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5015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多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
通过各种精密仪器,可以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准确的测定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的答案。
一、原子吸收光谱法1、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辐射通过原子蒸气时,被原子中的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使透过原子蒸气的入射辐射强度减弱,其减弱程度与被测元素在原子蒸气中的浓度成正比。
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要用锐线光源是因为锐线光源发射的是半宽度很窄的谱线。
这样可以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且发射线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一致。
从而实现峰值吸收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
3、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影响测量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灵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分析线的选择:通常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但在存在干扰时,可能需要选择其他非共振线。
(2)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电流过小,光强不足;电流过大,谱线变宽且自吸增加,灵敏度下降。
(3)火焰类型和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不同类型的火焰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氧化还原特性,会影响原子化效率。
(4)原子化条件:包括原子化温度、时间等,合适的条件能提高原子化效率,增强灵敏度。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其适用条件是什么?朗伯比尔定律表述为: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适用条件为:入射光为单色光;吸光物质是均匀的;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显示系统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本要求: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共振线、特征谱线、锐线光源、吸收线轮廓、通带、积分吸收、峰值吸收、灵敏度和检出限,掌握原子吸收的测量、AAS的定量关系及定量方法,了解AAS中的干扰及火焰法的条件选择,通过和火焰法比较,了解石墨炉法的特点。
重点:有关方法和仪器的基本术语。
难点:AAS的定量原理,火焰法的条件选择。
参考学时:4学时
部分习题解答
1、何谓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有什么特点?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光
(共振线)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1)准确度高;(2)
灵敏度高;(3)测定元素范围广;(4)可对微量试样进行测定;(5)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2、何谓共振发射线?何谓共振吸收线?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上哪一部分产生共振发射线?哪一部分产生共振吸收线?
答: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为共振
激发,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当电子从共振激发态跃迁回
基态,称为共振跃迁,所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
在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上,光源产生共振发射线、原子化器产生共振吸收
线。
3、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
答:(1)共振线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2)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4、何谓积分吸收?何谓峰值吸收系数?为什么原子吸收光谱法
常采用峰值吸收而不应用积分吸收?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将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通过原子蒸汽时,被吸收的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即吸收线下面所包围的整个面积。
中心频率处的吸收系数称为峰值吸收系数。
原子吸收谱线很窄,要准确测定积分吸收值需要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目前还难以达到。
而,峰值吸收系数的测定只要使用锐线光源而不必使用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就可办到。
5、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
么?
答:原子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
光源:发出待测元素特征谱线,为锐线光源。
原子化系统: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汽。
分光系统: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检测系统:
6、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为什么常
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
答:P143原子吸收谱线很窄,半宽度仅为千分之几纳米,要准确地测定积分吸收值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仪器,目前还难以实现。
7、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在吸收池前面,而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计的分光系统在原子化系统(也是吸收系统)的后面,为什么?
答: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待测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在分光光度计中,光源非单色光源,在光通过吸收池之前需要从光源发出的一系列光中将测试所需的特定波长的光线分离出来,因此分光系统在吸收池前面。
而在原子吸收中,光源是单色锐线光源,当光
源发出的单色光经过原子化系统后,到达检测器之前,需要将测
定的特征线从原子化系统发射出的各中光线之中分离出来,因此
分光系统在原子化系统后面。
8、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有哪些?简述抑制各种干扰的
方法?
答:(1)化学干扰包括离解化学干扰、氧化-还原化学干扰及电离化学干扰。
通过在标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冲剂可抑制或
减小化学干扰。
(2)物理干扰指试样的一种或多种物理性质改变所引起的干扰,主要来源于雾化过程、去溶剂过程及伴随固体转化
为蒸汽过程中物理化学现象的干扰。
该种干扰可用控制试液与标
液的组成尽量一致来消除,也可采用标加法或稀释法来减小或消
除。
(3)光谱干扰是由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元素的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
避免或抑制干扰的方法有,
用纯度较高的单元素灯、减小狭缝、另选分析线等。
9、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调节灯电流、燃气与助燃
气的比例、燃烧器高度、测试波长、通带等仪器工作条件?
答:调节灯电流是为了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辐射光;调节燃气与
助燃气的比例是为了改变火焰状态,进而改善原子化效率;调节
燃烧器高度是为了确定观察高度,进而确定合适的灵敏度和稳定
性;调节测试波长是为了选择不同的分析线来适应不同的情况的
需要;调节通带时为了获得合适的光强并抑制干扰。
10、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某一试样溶液中镉的浓度。
各试液在加入镉标准溶液后,用水稀释至50mL,测得其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求镉的浓度。
序号试液的体
积/mL
加入镉标准溶液(10μg mL-
1)的体积/mL
吸光度
12000.042
22010.080
32020.116
42040.190
解:设直接测定的镉浓度为c x μg/ml
加入镉标的浓度c0分别为:c0 = 0, A x = 0.042
μg/ml A1 = 0.080
μg/ml A2 = 0.116
μg/ml A3 = 0.190
将吸光度(A)—镉标准浓度C(μg/ml)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
A = 0.1846C + 0.0424 (r = 0.99995) (*注:可用Excel做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
该线性方程在x轴交点处的值即为测得镉的浓度:c x = 0.23 μg/ml
∴试样中镉的含量为:0.23*50/20=0.57 mg/L
11、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自来水中镁的含量(用mg L-1表示)。
取一系列镁标准液(1μg mL-1)及自来水水样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锶盐溶液2mL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然后与蒸馏水交替进样,测定其吸光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自来水中镁的含量。
编号1234567
镁标准溶的体
积/mL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自来水水
样20mL
吸光度0.0430.0920.1400.1870.2340.2860.135解:设自来水稀释后直接测定的镁浓度为c x μg/ml
1~6号中镁标的浓度分别为:c1 = 0, A1= 0.043
c2=1*1/50=0.02 μg/ml A2 = 0.092
c3=1*2/50=0.04 μg/ml A3 = 0.140
c4=1*3/50=0.06 μg/ml A4 = 0.187
c5=1*4/50=0.08 μg/ml A5 = 0.234
c6=1*5/50=0.1 μg/ml A6 = 0.286
将吸光度(A)—标准溶液含镁量(m, μg)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
A = 2.4114C + 0.0431 (r = 0.9999)
将A = 0.135代入得自来水样中直接测得的镁含量为:c x=0.038μg/ml(mg/L)。
∴自来水中镁的含量为:0.038*50/20=0.095 mg/L
12、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倒线色散率为1nm/mm,狭缝宽度分别为0.1mm、0.2mm、1.0mm,问对应的通带宽度分别是多少?
解:W = D·S
已知:D = 1nm/mm, S1 = 0.1mm;S2 = 0.2mm;S3 = 1.0mm
通带宽度: W1 = D·S1 = 1×0.1 = 0.1 nm
W2 = D·S2 = 1×0.2 = 0.2 nm
W3 = D·S3 = 1×1.0 = 1.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