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发布安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祝县气象局气象信息发布安全工作制度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安全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安全向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标志之一,对提升全县应急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幸福天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县气象灾害预警及信息发布传播工作,全面提升我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水平,结合我局实际,现制定以下制度。
一、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信息发布系统建设,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趋利避害水平,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发布、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级负责、重在基层”的原则,依靠法制、依靠科技、依靠基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有效落实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防灾减灾责任,多种形式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做到预警及时、传播快捷、应对高效,最大程度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受益面,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的不利影响。
(三)工作目标。加快构建我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快捷安全高效的预警体系。力争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接收“盲区”。
(四)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由县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预警信息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制作;预警信息的发布根据当地政府授权按预警级别由气象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县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迅速播发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建设
(一)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布局、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需求,针对城镇、乡村、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域、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建立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高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加强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乡镇自动气象站等资料的分析应用,完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和局地灾害天气的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气象、水文、国土资源等部门联合构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综合临近报警系统,实现对人口密集区、山区等区域的灾害联合监测,及早发现山洪、滑坡及泥石流等险情。
(二)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全面增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县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全面查清本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设以社区、乡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绘制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建立健全雷击风险评估制度。
三、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传播渠道建设
(一)加快推进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内的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多手段快速发布。
(二)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渠道。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和移动、联通、电信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建立气象预警信息插播机制和快速发布通道,明确预警信息接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科学、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努力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公众覆盖率。移动、联通及电信等手机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要,及时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预警信息发送效率。
对暴雨、暴雪、局地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要减少审批环节,建立无障碍“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政府网站接到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及时插播;电视台、政府网站插播时,应在屏幕上标示相应等级的预警信号图标。移动、联通、电信等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接到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应及时向灾害预警区域内的手机用户免费快速全网发送。
(三)加快基层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要加快电子显示屏、高音大喇叭等预警信息接收设施建设,建立面向基层的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接收渠道。要力争在乡村、山区、学校、社区、车站、旅游景点、工矿企业等偏远地区、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显示屏,利用电子显示屏发布气象灾害等预警信息。
四、完善预警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
(一)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细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标准及流程,分类别明确灾害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等。县通信管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要与县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发布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各类媒体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落实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等责任。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组织体系。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加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组织体系建设,规范信息发布程序,拓展预警信息发布功能,在县应急办的指挥下,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机构。
(三)加强基层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气象信息员传递预警信息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户直通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五、加强防灾应对工作
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气象与应急管理、经信、公安、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民政、安监、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林业、地震、旅游、通信管理等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在县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协调、指挥下,适时召开气象灾害应急联络员会议,沟通预警联动情况,协调解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共同做好应对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能力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天祝县气象局气象信息发布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做好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一是加强信息安全责任制,明确单位一把手领导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确定所有气象信息系统管理、技术人员、岗位及信息安全责任人的信息安全责任;二是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人员录用、离岗、考核、教育培训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内容;三是加强系统建设管理制度,明确系统定级备案、方案设计、产品采购使用、密码使用、软件开发、工程实施、验收交付、等级测评、安全服务等管理内容;四是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机房环境安全、存储介质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安全监控、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恶意代码防范、密码保护、备份与恢复、事件处置、应急预案等管理内容。
(二)推进科普宣教。加强气象科普基地、科普园地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