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保存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造林保存率
摘要:简要介绍了造林成活率、成林率和保存率的概念,分析了我国造林保存率较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造林保存率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造林成活率;成林率;保存率
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进行,公益林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公益林成活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造林保存率问题。以下就造林保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作一介绍。
1造林成活率、成林率和保存率
在一定造林面积,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株数的百分比称为成活率。造林后,苗木由于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死亡一部分,这个保存率与总株数之比称为保存率。一般情况下,成活率大于保存率。如果苗木造林后,经营管理等方面条件比较好,成活率可以等于保存率。在营林验收时,现在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第2年保存株数大于或等于造林设计株数的80%,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就算造林更新成功,这是不科学的方法。成活率只能说明苗木的繁殖能力、生存能力,它只是依靠自身原有的营养物质生长,根本看不出是否适地适树,是否具有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俗话说:“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用成活率评定造林更新成功与否,大大降低了成功的标准。这也是我国林业几十年老是只造林不见林、成林率太低的直接原因。
2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
树种繁殖传播到一个新的地域定居主要取决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定居环境及树种、繁殖技术,即要适地适树。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素有:(1)种子发芽力。(2)发芽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适宜程度和稳定性等。(3)苗木质量。Ⅰ、Ⅱ级苗所占比例及苗木对本地区气候的适应能力。(4)种植技术。植树时要使根部扩展开,用熟土培土作梗以利保水保肥等。(5)造林季节。应针对不同树种选择适宜的造林季节。(6)造林地块的选择,要适地适树。(7)做好苗木的抚育与管理。树种成活后,对水分、养分、生存空间的种内种外都产生竞争,只有做好抚育与管理,才有利于苗木生长、成活。
3保存率低的原因
造林更新首先应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即树木特性相一致,并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则成活率高。我国经过30多年的造林,经初步统计,保存率只有28%左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各级检查也是走形式,根本起不到监督作用,体制不理顺,自己造林自己验收,这些管理上的漏洞是造林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
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也是我国造林成活率较低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1)不适地适树。一些地方的林业部门在造林前不调查设计,也没有技术要求。为了取得营林经费,只图面积数,不讲成效。有什么苗就造什么林,其结果只能失败。(2)不讲造林的技术规程。不根据树木本身的生理生态要求进行植树,需要穴大的树却栽在小穴里。按道理造林要穴大、根舒、埋土、踏实、灌水。(3)验收制度不合理、不严格。我国第2年成活率验收,本身就不科学。
4提高造林保存率应采取的措施
4.1验收造林成败应该以保存率为标准
保存率是真正体现苗木内在生活力和环境抵抗力的指标。保存率虽然以成活率为基础,但却不完全是成活率的体现。成活率高的新造林地,保存率不一定也高。而保存率是成活率的基础。二者的一致性要比其他因素大得多,以保存率为验收标准能提高种苗质量和初期管理,特别是前1~3a的除草等措施管理,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最终成林。
4.2以各地森林经营方案及林业区划为依据,确定更新造林布局和林、树种应该从宏观上适地适树,在地域上按热量带要求可行林种、树种分布,在地带上按原生植被群落特征要求林种树种配置,这也是造林依据。
4.3造林设计要由省级规划院来承担,对地域作出立地类型评价及造林设计
首先对造林地进行土壤、气候、植物类型、地理等调查。作出立地质量评价,预测林木生产力,设计不同立地类型更新造林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最优方案,不仅是提高保存率的保证,也是提高林木生产力的根本措施。因此,当前的公益林建设,从速生林到一般造林,都要先调查设计,按设计施工。
4.4良种壮苗,精心施工,细致管理,抚育跟上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苗木的质量,做到生活力强。栽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防害、抚育,提高保存率,从而达到较高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