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型。地质作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从不停息。促使地质作用进行的能源主要来自地球内热和太阳能

2.克拉克值:地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

物的基本单元

4.同质多象: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

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为同质多象

5.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

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6.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7.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的强度

8.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的能力

9.断口:矿物受到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开裂而形成的断裂面

10.根据矿物手标本的外观特征能够鉴定该矿物,为什么?

对于矿物手标本,一般可根据形态、物理与化学性质及特征来识别和鉴定

11.火山喷发方式:(1)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中喷出,称为中心式喷发;(2)岩

浆沿地壳中狭长裂缝喷出,称为裂隙式喷发

12.火成岩的分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

13.地球内热的来源何在?

(1)重力分异说认为,地球由冷的星际物质相互吸引聚集而成

(2)放射热说认为,地球的内热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

14.外力地质作用包含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类型。

这些作用都有其独立的意义,相互之间又有密切联系

15.层理是沉积岩的特征性沉积构造和基本标志。具有水平或平行层理、交错层理、递变层

理等类型。波痕、泥痕、印模等沉积构造都出现在具有碎屑结构的岩层中。它们对于判别岩层的顶、底面常有指示性意义

16.外力地质作用的三因素是什么?怎样理解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大气、水、生物

大气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以发生的物质因素;大气圈是生命的保护层;由于大气圈的存在,地球表面才具有适宜的温度;

水是重要的外动力因素。地表水中往往含有酸类成分,是很好的无机溶剂,能溶解矿物和岩石;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水在地表的循环影响着生物界的面貌,从而制约生物地质作用;

生物是形成煤、石油等矿物和岩石的物质之一;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岩石起着破坏作用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

17.沉积岩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沉积岩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二是沉积岩的搬运与沉积;三是沉积后作用阶段

风化沉积物质的来源;通过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队沉积物进行搬运;机械、化学、生物沉积方式,使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通过各种作用使其沉积物成岩。

18.只能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物,成为变质矿物。它是识别变质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

19.变晶结构是指岩石在固体状态下,通过重结晶和变质结晶而形成的结构。其中是晶粒称

为变晶。变晶可大可小,粒径可以均匀分布,也可大小参差分布

20.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构造称为变成构造,如片理构造、片麻状构造

21.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在温度与化学活动性流体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可使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都发生变化。其代表性的变质岩石矽卡岩

22.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

岩石受到较高温度作用时,固态岩石中矿物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活动性会增强,引起各种反应;压强大小控制着许多化学反应的进程,对于岩石的变质起着重要作用;化学活动性流体是一种活泼的化学物质,他们积极参与变质作用的各项化学反应,并控制反应进程。

23.地层:泛称岩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岩状岩石

24.化石:埋藏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

25.地质年代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即相对年代;另

一是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时间爱你,即绝对年龄

26.较新地层覆于较老地层之上是地层层序律的基本内容,可简称为下老上新。

27.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三种,其深度分别为70km、70~300km、

300~700km、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都属于浅源地震

28.根据三个地震台所测得的震中距即可用交会法求出震中位置

29.环太平洋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其中包括90%的中源地震及几乎全部深源地震。

30.地中海—印尼地震带集中了世界上15%的地震,主要为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

3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食发震得时间、地点、震级。较困难的是对第一个要素做出准确的震前预报

32.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况,可以确定地球的内部构造。主要是依据以下原理①地下物质的密度愈大,则地震波德传播速度愈快;②地震波到达两种不同物质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折射或反射;③在液态介质中横波不能通过,纵波虽能通过,但其速度要减慢33.根据地震波研究,将地球内部划分成为地壳、地幔及地核等主要层圈。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称为古登堡面。它们是地震波波速突变的界面、

34.软流圈是位于地幔顶部的一个次一级层圈。它位于地下深度70~250km的范围内。此层圈的组成物质是以固态为主,含有1%~10%的液态物质,因而比较软、易于流动。此层以上都是固体,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友固体地幔的最上部和整个地壳组成,具有较强的刚性。

35.何谓地震序列?有何特点?

发生在同一地质构造带或同一震源体内,具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地震,称为地震序列。若有一次地震特别大,则称其为主震,主震之前的地震称为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称为余震。一般地震活动都存在规模与强度不一的前震跟余震。

36.洋壳跟陆壳的差别何在?

陆壳物质密度小于洋壳物质密度,陆壳位于大陆,占地壳的面积的1/3,厚度大,构造复杂,而洋壳位于大洋底,占地壳面积的2/3,厚度较小,构造简单。

37.构造作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块体分离、块体汇聚、块体剪切位移三种基本形式,后者主要表现为基本在原地进行的隆升和沉降。

38.第四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39.构造运动使原来呈连续而水平产出的岩层发生变形和位变,形成地质构造。最基本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裂。

40.岩层的走向、倾向与倾角称为岩层的产状要素。呈两度空间延展、具有倾斜趋势的所有地质体都有的产状要素。直立岩层只有走向,没有倾向。

41.岩层的弯曲称为褶皱。向上凸曲、壳部岩层老,两翼对称变新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