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下的_沉默的螺旋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9
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王晓慧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 200072)
摘 要: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互联网受众施加群体压力。于是有学者提出,作为经典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之理论假设,即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在现今网络时代早已不复存在,该理论也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究竟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是否依然奏效,该篇文章就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出发,并结合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并不会沉没。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网络时代;舆论;沉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39-02
收稿日期:2010-10-19
作者简介:王晓慧(1985—),女,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传播学研究。
“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1974年发表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后于其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全面描述。整体来说,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也就会被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时(有时甚至会遭到群起而攻之待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结果呢?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
此外,提到“沉默的螺旋”,就不得不说到“舆论”两字。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舆论(Public Opinion )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机制,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而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才最终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著名理论假说。到底“沉默的螺旋”该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一、“沉默的螺旋”概念
该理论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此命题还包含五个基本假定: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感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5.综合起来考虑,前面四个假定共同作用,形成、巩固和改变了公众观念。
(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
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1]
。舆论的形成并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这样,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点: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指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2]。
二、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所遭遇到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些学者就认为,由于互联网普遍性、平等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其很难对互联网受众施加群体压力,作为支撑经典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假设,即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早已不复存在,所以该理论也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比如:
夏春祥在《文本分析与传播研究》《新闻学研究》(1997年54 期)中提出了代表性观点: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受
众沟通方式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而带来的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环境下,旧有的理论可能已经因没有及时更新完善而与时代脱节,其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沉默的螺旋已经面临失效。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数字化、多元化、多媒体化、实时性、交互性、虚拟性等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时代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3]。因此,相对来说,“沉默的螺旋”假说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在网络时代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众心理的产生是由于对孤独的惧怕,造成这种对孤独惧怕的相当大的原因是人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一个人一旦在意见上陷入孤独,在其他方面也往往陷入孤独。网络则扩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除了物理世界外,还有网络世界,这使人们有机会接触到现实生活圈子以外的更多的人。
此外,汪碧芬、吴英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与实践局限初探》一文中也提出,网络传播对“沉默的螺旋”最明显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网络传播的显著特性之一——匿名性。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会使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受别人想法的影响,他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心理上的负担[3]。这就使“沉默的螺旋”理论所提出的“由于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情形逐渐削弱,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遭遇挑战,它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和新的问题。
三、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视角,网络是以往各种传播方式的集合,它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匿名性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传播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在此时,原先固有的“沉默的螺旋”经典理论在这种“匿名”虚幻的场景下被一些学者所否定。但是,当我们抛开这种新型介质的形式,透析网络,透析网络受众,并联系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会发现: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仅不会沉没,却仍在熠熠发光。只不过由于受到新介质的影响,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而已,可究竟“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的理由是什么?
(一)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只是假象。表面看来,由于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上组织和个人在信息发布方面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但事实上,这只是某种“平等的可能”。“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3]因为网络隐去了交流者的身份、种族、性别等特征,这就造成了一种互联网上人人平等的幻想。虽然看似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很多事情很多时候,这种意见对现实社会却影响甚微。换句话说,所谓的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如同在假面舞会上跳舞一般。假面舞会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虚假的平等原则,在这个缺少“我”与“你”的世界上,一切都只是故事[3]。
(二)尽管人人有权建立自己的媒介,像建立私人博客、私人空间供大众参与和评判,但这些与专门的网络新闻机构或商业网站相比力量明显不及,更别提与原有的传统媒体网络版抗衡。专业传播机构所办的网站背后是个人难以与之竞争的资金、设备、人员和长久树立起来的公信度,甚至还有国家政权的帮助。而个人网站、个人言论看似自由,事实上也受到政府的控制,政府通过ISP服务商来控制网站,控制了网站就控制了个人传播者,专业媒体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而原有的传统媒体上网后,作为信息源的力量,和一般的个人用户作为信息源的力量更是无法比拟的。形式上接受什么信息看似是由用户决定的,实际上也只能在上网媒介有限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简单来讲,就是受众从网络上接受到的信息其实还是媒介,甚至是传统媒介在把关、在筛选。我们所读到、看到的还是媒介设给我们的,所谓的意见自由化,其实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已。
(三)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中依然存在。并且,从个人本身的角度来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并没有在互联网中消失。从社会心理学的一般性特征推断,这一恐惧感本身并不会随着媒体的改变而改变。正如有关学者所提出的,“CMC(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他们。[5]”在网络传播中,各个成员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代表他们身份的ID却仍然是身份的象征。在BBS中,舆论的压力不是指向现实中的个人,而是指向ID,因此,ID也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每个人在确认的ID面前,都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有些BBS形成了不成文的群体意识和规范,在必要的时候,成员可以采取某种一致行动,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大家意愿的事情,就可能被冷落、批判,甚至封杀[6]。其次,就算ID更换了,在进行电子公告发言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输入详细的个人资料。所以,ID的变换实质就如现实生活中的现用名和曾用名的区别,名称变了,但还是同样的一个人。因此,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类似的压力和社会恐惧感。
(四)网络传播具有和其他传统媒体传播联动、促成舆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公开的意见变成公众意见,因此,“沉默的螺旋”规律依然存在。1980年,诺依曼指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可以称得上是舆论。舆论的特点:第一,是公众的意见;第二,是可以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而在互联网中,因为群体间一般不存在太多亲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可视为公开的意见表达。当这种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众媒介进行的一系列的引导下,才最终形成一种代表大多数的公众的意见——舆论。
在互联网中,网上舆论主要是通过论坛BBS和新闻跟帖两种手段实现的。它们可以迅速而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使民间舆论或民意得以展现[7]。还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形成反馈意见群,以集体的力量向传播者或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强大的群体意见,以产生舆论,影响局势。此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便起到恶劣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已然适用。
(五)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规则约束和评论员,这些人负责引导网民向意见的多数发展。随着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不同意见随着传播的深入将逐步走向消失。这使“沉默的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