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风格流派之新现实主义电影

合集下载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它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突破传统电影(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梦幻和传统规则)。

背景:意大利二战中陷入崩溃,于是拍摄一批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影片,反对法西斯战争和反映战争伤害为主题。

风格朴实,自然。

二战中:“白色电话片”,和改编旧的文学作品的“书法派”(远离现实,不动感情)。

进步电影人反对虚假,倡导真实美学,自由,民主的新电影.美学特征作为新观实主义电影的理论奠基人,著名新观实主义电影编剧柴伐梯尼就说过,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事”,即一种根据传统臆造的故事;新观实主义的最大努力就表现在它尽可能使叙事浅显,讲得尽可能简明。

总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实录,一种记录精神。

”其表现为四个基本问题的斗争:反对战争以及侵入国家造成的致命的政治混乱;反对饥饿;反对贫困和失业造成的困境;反对家庭的解体和堕落。

突破了欧美电影那种戏剧化叙事特征,而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

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欧美电影都是局限在”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上,而新现实主义影片却是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

所以其价值在于它突破了欧美电影那种戏剧化叙事特征,而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

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欧美电影都是局限在”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上,而新现实主义影片却是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理论主张一。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进入现实)——主要取材与生活本身,尽可能从生活本身挖掘冲突和情节。

大量借用真人真事,缩短演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少作艺术加工。

倡导把电影从呆板的戏剧性空间中解放出来,获得更电影化的真实空间的拍摄手法风格特征1.多用中景,远景体现人物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善于通过场面调度去处理群众场面。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是意大利导演维斯康蒂于1942年最早提出的。

1943年,
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的温伯托•巴罗教授在罗马的《电影》杂志上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掀起了规模较大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西方乃至世界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次电影运动。

1945年,罗里尼完成了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影片标志
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历史的真正开始。

这部电讲述的是德军占领时期罗马和罗马市民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英勇反抗法西斯统治的故事。

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们提出了两个重要口号:“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像机扛到大街上去”。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著名作品:
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年,“新现
实主义的宣言书”)、《游击队》、《意志零年》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别尔托•D》
德•桑蒂斯:《罗马11时》、《悲惨的追逐》
在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创作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既是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理论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剧作家——西柴烈•柴伐梯尼。

他是《偷
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温别尔托•D》、《罗马11时》等影片的编
剧。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
①反对虚构的情节和人为的戏剧结构,它们要求纪实主义地表现现实生活和斗争,在内容和题材上窄显的社会性。

②主张实地观察,表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命运。

③反对明星制,聘用非职业演员。

④基本采用外景拍摄。

中外电影史(新现实主义电影)

中外电影史(新现实主义电影)

3
影响
• 1.二战后对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和艺术规范的反 叛。
• 2.直接影响法国中国电影 • 3.世界电影史上现实流派的重要一环。
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1.反对战争,以及侵入他们国家的那种致命的政治混乱; 2.反对饥饿; 3.反对贫困和失业造成的困境; 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罗伯托·罗西里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罗西里尼的创作,表现出新现实主 义电影创作者的最初的题材兴趣, 其中运用的电影手法和剪辑方式成 为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创作宣 言,根本地改变了意大利电影的创 作道路和思想。并且,罗西里尼在 后续的《游击队》电影中更是把这 一思想贯彻并发展。他拒绝使用剧 本、摄影棚、服装、化妆和专业演 员,与好莱坞类型电影截然相反。 但是,虽然这些影片获得了极高的 美学成就,可大部分在商业上却并 不成功。
新现实主义电影奠基之作: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在《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这部影片中, 主要人物是意大利平民百姓,包括妇女儿 童、传教士、共产党人等真实的普通人, 同时展示了当时罗马贫民区实际的生活环 境,通过刻画这一环境中的人物经历来反 映当时真实的悲剧性生活。影片中的亮点 是用普通人代替专业演员,用实景场景取 代布景,用即兴创作代替刻意编写的戏剧 冲突,意图用真实的生活代替虚构的戏剧。 罗伯托·罗西里尼曾是纪录片制作者,还 在法国写实主义大师让·雷诺阿身边训练 过,对纪实、即兴、真实有特别的要求。
1
什么是新现 实主义电影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指20世纪40年代在意大 利开始的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对世界电影美学及 电影拍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成为西方电影在这 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通过一学期的影视艺术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五大电影流派,有苏联电影学派、法国电影与先锋派电影、新浪潮电影、美国电影与好莱坞类型电影、意大利电影与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简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二战以后世界上兴起的第一个电影潮流,并对以后世界电影的影响非常深远。

意大利在二战结束以后,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

早在1942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主张就已经在酝酿形成之中,1942年,由卢奇诺·维斯康蒂拍摄的《沉沦》、德·西卡拍摄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和勃拉塞蒂拍摄的《云中四步曲》等,几部影片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意大利电影的悄然变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这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维斯康蒂的《沉沦》被称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声。

维斯康蒂有意把小贩、妓女和侍者等普通的居民放到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那种肮脏、混乱的小城镇和贫困的村庄中去展示。

影片中对于现实景象的真实描写,以及对于当时意大利人处于“一种内心苦闷,本能的肉欲和暴烈的感情”的表现。

首部影片是1945年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代表作有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1952年的《橄榄树下无和平》等。

现该派虽然没有过去声势浩大但一直在发展变化之中,亦在当代中国的电影中也时有显示。

这一电影学派在内容、题材方面的明显社会性。

众所周知,欧美电影的内容大多数是虚构的,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严重地脱离现实。

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饰的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1941-1945年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酝酿阶段,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写实主义倾向的电影和文学作品,电影有《云端的四步》、《孩子们在注视我们》等。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新现实主义电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电影风格,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觉效果,展现出片段化、碎片化的现实世界。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反传统、视觉冲击力、情感共鸣和社会批判。

真实性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核心美学原则之一。

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真实生活的再现,将镜头对准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

它摒弃了传统电影中虚构的剧情和人物,更加注重真实的呈现。

通过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演员和真实的对话,新现实主义电影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生活的魅力和力量。

新现实主义电影反传统,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和审美观念。

它拒绝了线性的故事发展和传统的情节结构,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碎片化的片段和闪回等手法,展示出生活的多样性和多维度。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还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审美规范,不再追求光鲜亮丽的画面和完美的角色形象,而是更加注重真实、自然和朴素。

第三,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通过运用特殊的摄影技巧和后期制作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影像的冲击下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比如,运用长镜头、快速剪辑、特写等手法,增强影片的动感和紧张感;运用黑白、冷色调、高对比度等技术,营造出冷酷、压抑的氛围。

第四,新现实主义电影注重情感共鸣。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人物,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新现实主义电影往往描绘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内心挣扎,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能够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进一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新现实主义电影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揭示,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新现实主义电影常常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群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展示和反思,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现状和挑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反思的空间。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美学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美学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美学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电影风格,它强调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细节、日常场景和个人情感上。

以下是一些基本美学名词的解释:
1. 真实性(Realism):指电影所呈现的画面与现实世界相似,强调表现真实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状态。

2. 客观性(Objectivity):指电影的表达方式尽可能客观,不带有主观色彩。

3. 自然光拍摄(Natural lighting):指电影使用自然光线进行拍摄,使画面更贴近真实。

4. 长镜头(Long take):指电影采用较长时间的单个镜头来拍摄一幕戏,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

5. 手持摄像(Hand-held camera):指电影使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使画面更加真实,更具有亲密感。

6. 思想性(Ideology):指电影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批判,让观众思考和反思。

7. 日常场景(Everyday life):指电影中呈现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而不是虚构的故事。

8. 非演员(Non-professional actor):指电影中选用非专业演员来扮演角色,增加了真实感。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

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风格的理解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是20世纪后期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电影创作风格,它突破了传统电影叙事方式,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色。

本文将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风格特点及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兴起与1940年代末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意大利社会政治环境和电影市场状况密切相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国内政治动荡,社会变革,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电影工业也经历了一段繁荣期,吸引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制作人与导演,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风格特点1. 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其纪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闻名于世。

它善于以细腻的观察和描绘来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经历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诸多问题。

作品《自行车骗子》通过描述一个贫穷的工人寻找丢失自行车的故事,深刻揭示了战后意大利社会阶级分化与生存困境。

2. 真实而清晰的画面语言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拍摄手法强调真实而清晰的画面语言。

导演常常通过长镜头来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细节,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冲突和矛盾。

这种清晰而真实的画面语言,使观众深刻认识到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3. 突破传统叙事结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崇尚突破传统叙事结构,拒绝传统的虚构故事和完美结局,更注重表现生活本身的真实面貌和复杂性。

这种突破传统叙事结构的风格,让观众对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共鸣。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对世界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启发了世界各国的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兴起,启发了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许多电影人纷纷受到其影响,积极探索表现现实生活的新方式。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

新现实主义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把欧洲国家的电影基地变成了废墟。

但是,电影艺术并没有被战火所消灭,意大利的一个具有进步意义和创新特点的电影运动,在废墟还冒着硝烟的时候便开始萌生,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

这个运动,从1945年到1951年,虽然只持续了6年,但并非“昙花一现”,它对意大利民族电影的复兴有巨大作用,对现代电影的创作方法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产生的影响却没有减少,而是在逐步增长。

(”[美]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新现实主义”一词在电影中的运用,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彼特朗吉里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中。

1943年,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的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在《电影》杂志上发表了一个《新现实主义宣言》,提出:消除意大利影片中“那些幼稚的、公式化的陈词滥调”,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生编硬造的东西”,不要听腻了的故事和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摒弃矫揉造作和虚假的感情。

有人说这是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纲领,有人却认为它算不上纲领,只是提出了某种写实的要求。

然而,说它为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不过分。

1945年,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拍摄了影片《罗马,不设防城市》,影片的内容,是写在希特勒的占领下,罗马一些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爱国者所进行的抵抗活动,揭露了纳粹分子灭绝人性的残暴行为。

影片通过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反映重大社会问题,主题思想十分鲜明。

在技巧手法上,运用了新闻片镜头和罗马大街上的实景拍摄;采取了自然光照明,注重表现真情实感;使用非职业演员,带来了朴实自然的表演风格;影片的成本很低。

这就打破了好菜坞式的那种场面豪华、情节巧妙、明星表演,照明刻意的老一套产品,给世界影坛吹来了一股新鲜气息,开创了现代电影的一种新的创作倾向,揭开了新现实主义电影历史的画页。

影片荣获第一届戛纳电影节大奖、震撼了世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除了罗酉里尼外,还有导演德〃西卡,导演德〃桑蒂斯和编剧、新现实主义理论家西柴烈〃柴伐梯尼等。

新现实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新现实主义电影名词解释1. 新现实主义电影啊,那就是对现实生活最真实的呈现呀!就像《偷自行车的人》,它不就是把普通人的艰难生活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吗?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毫不掩饰,真实得让人震撼!2.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特别接地气的存在呀!比如说《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不就是把那个动荡时代的城市状态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了吗?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呀!3. 新现实主义电影啊,简直就是生活的镜子!看看《大地在波动》,那可不就是把渔民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了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魔力啊!4. 新现实主义电影呀,那可真是能让你身临其境呢!像《温别尔托·D》,不就把老人的孤独无助刻画得入木三分嘛,让我们也跟着揪心,这就是它厉害的地方呀!5. 新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么牛,它能抓住生活的细节!就好比《擦鞋童》,把孩子们的艰辛和纯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难道这还不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伟大之处吗?6. 新现实主义电影,那可是对现实最直接的冲击呀!瞧瞧《艰辛的米》,把农民的困苦展现得如此生动,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呀,让人怎能不关注呢!7. 新现实主义电影就是有种魔力,能让你深陷其中!以《风烛泪》为例,它把老人的无奈和悲哀刻画得那么深刻,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魅力呀,你不想去了解吗?8. 新现实主义电影啊,就是这么直白地展示生活!像《德意志零年》,把战后的破败和人们的迷茫展现得一览无余,这就是它让人惊叹的地方呀!9. 新现实主义电影,那就是对生活最有力的表达!看看《米兰的奇迹》,把社会底层的希望与挣扎表现得极为动人,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彩呀!10. 新现实主义电影呀,就是这么强大,能让你感受到最真实的世界!就如同《喊叫》,把普通人内心的痛苦和呼喊展现出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呀,真的太震撼了!我觉得新现实主义电影就是用最真实的方式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各种模样,它不做作,不夸张,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主义电影

现实主义电影简介:现实主义电影是一种电影风格,强调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和角色行为的真实性,注重通过电影语言展现人类社会的现实面貌和问题。

现实主义电影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如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被视为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本文将介绍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现实主义电影注重拍摄真实的生活场景,对于剧情的塑造和角色的刻画更加注重真实性。

以下是现实主义电影的一些特点:1.真实的生活场景:现实主义电影通常使用真实的场景来拍摄,寻找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以真实的背景和环境为电影提供支持。

2.生活细节捕捉:现实主义电影注重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以展现人物的真实性。

这种电影风格通常采用手持摄影和真实的对话,强调现场拍摄的真实感。

3.社会问题关注:现实主义电影通常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

这些电影试图向观众展示社会问题的真实性,并引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4.角色的真实性:现实主义电影注重角色的真实性和人物描写的自然性。

这种电影风格通常使用素人演员来扮演角色,增强电影的真实感。

5.自然主义的表现方式: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现场的真实拍摄和真实对话,追求真实性和自然性,尽量避免剧情的夸张和虚构。

二、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现实主义电影已经孕育出许多经典的作品,下面是几部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作品:1.《战争与和平》(1967年):由苏联导演谢尔盖·邦德尔托夫执导,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

该电影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真实的战争描写,展现了俄罗斯民众在战争期间的生活。

2.《自行车》(1948年):由意大利导演维特里奥·德·西卡执导。

该影片讲述了一位被偷了自行车的意大利工人为了找回自行车而奔走的故事。

影片通过对主人公生活困境的真实描绘,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

3.《大约在冬季》(1997年):由法国导演迈克尔·汉内克执导。

浅谈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

浅谈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

消失的电影——浅谈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xx08广编2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电影流派,这段时期在世界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阶段的电影无论在拍摄的技术领域还是在剧本的创作领域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方式和别具一格的手法。

生活的再现对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来说,他们的重要目的就是努力地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

这样的真实性在影片的拍摄技巧中得以体现。

再这一阶段,电影表现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地浅显和简明,就在这样平民化甚至是民粹主义的情节中表现当时社会最底层群体的生活。

首先,运用没有任何经验的演员,或者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比如在《擦鞋童》中的孩子是在大街上的普通孩子出演,罗西里尼在故事发生的当地拍摄时物色群众演员,在《游击队》的第一个故事中担任主人公的姑娘是在车展上遇到的文盲,这种例子在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比比皆是。

这种违背电影常规的方法并不是新现实主义电影所独创的,而在卢米埃尔起,各种现实主义的电影就一直沿用这种方法,意大利的流派只是充分肯定和明确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作用正如巴赞所提到的,对明星原则的否定,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和临时演员,这才确实是他们的特点,这里重要的是避免职业演员的角色类型固定化:他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应当为观众造成先入为主的概念。

这个意义对于表达真实与现实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十分的必须的。

其次,是长镜头的运用和实景的拍摄。

这样的场面调度技巧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最严格的要求。

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中,很多人几乎摒弃了蒙太奇,如威斯康蒂。

在著名影片《大地在波动》中,他的镜头往往达到三四分钟,在一个镜头中可以同时自然地展现数个动作。

但是这种长镜头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一个动作,巧妙地打破电影常规,实现了记录性现实主义与审美性现实主义的结合。

抒情与叙事并存。

这些精致的镜头都被融入在电影的现实性中,使其镜头的风格反而消失在电影的叙事中,或者说,与电影的主体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

《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风格》一、引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以其对现实生活的深入挖掘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成为了电影艺术史上的一股重要流派。

该风格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特点1. 现实主义题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社会问题。

影片往往以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展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使观众产生共鸣。

2. 纪实性拍摄手法新现实主义电影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注重现场感和真实感。

影片中的场景、服装、道具等都力求真实,以还原生活的原貌。

同时,影片的镜头运用和剪辑也更加自然流畅,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3. 人物塑造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影片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影片还通过对人物关系的描绘,展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形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起源于二战后的意大利。

当时,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在这种背景下,新现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 繁荣与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达到了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等,都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成为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

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对后世的影响1. 对电影艺术的影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风格为电影艺术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反思,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同时,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性拍摄手法和人物塑造等技巧,也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

意大利电影新现实主义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日常性
细微的日常小事 普通人的生活 小人物的基本尊严
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为战后电影开拓了新的方向,成为电影史上最持 久\影响最为深远的电影创作倾向和美学思潮; 培养了一批大师;(从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到费里 尼,安东尼奥尼等) 为战后电影理论与美学思想(特别是巴赞的)提 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料
理论建设
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综合起来观察,是否可以说 它实际上是突破了欧美电影那种戏剧化叙事特征,而 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在此以前的 大部分欧美电影都是局限在“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 上,而新现实主义影片却是努力想再现生活,而且是 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作为新观实主义电 影的理论奠基人,著名新观实主义电影编剧柴伐梯尼 就说过,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 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 事”,即一种根据传统臆造的故事;新观实主义的最 大努力就表现在它尽可能使叙事浅显,讲得尽可能简 明。总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实录,一种记录精 神。”
<新现实主义>概览
新现实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代的需要; 物质条件; 电影传统; 理论建设; 人才培养.
时代需求、物质条件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 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要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 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 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算起,然而它的孕育期却早在战争时期便已开 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意大利真 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 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 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 。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2007 外国电影史 第八章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孩子们注视着我们》主要是从儿童的眼光去 看父母不和的家庭和混乱的男女关系 。
《云中四部曲》通过一个意大利城市的普通
居民一个早晨的生活见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 的苦难、焦虑和失望。影片中真实的街景、插曲 式的情节结构和朴实的技巧,是战后意大利新现 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的萌芽。
此时,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教授的温别尔 托· 巴巴罗教授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上发表 的被萨杜尔称之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真正宣言” 的文章为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理论上做了相应的准 备。
影片上映后的反映:在国际上赢得
了巨大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在全世界确立 了地位,罗西里尼也因此成为国际大导演。 随后他又接着拍摄了表现意大利人民反 抗法西斯的斗争的《游击队》(1946) 和《德意志零年》(1948,该片写德国一个
儿童看到父亲卧床不起,认为他对社会一无用处,便毒死 了父亲,自己又因杀人而内心不安,随后自杀。影片主要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主张
1,“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新现实主义” 一词用于电影,首见于 意 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里在《电影》杂志上 评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 之中。 2,温别尔托· 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看 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当时的《电影》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 “新现实主义宣言”的

故事叙述一个流浪者被一家乡村饭馆的 老板收容后,与老板娘私通,不久谋害了老 板,自己也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影片的内容 并无多深的社会意义,不过是一部常见的 “恶有恶报”的心理情节剧。影片以低沉的 笔调原原本本地展示了意大利的“破落景象” 以及平民一贫如洗的生活,获得了影评界的 赞扬 。特点 “在于作者以一种新的更有力 的戏剧性去展现意大利景色” 。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特点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特点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特点如下是有关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特点:(一)定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持续的时间大约为1945年——50年代初。

代表导演和作品有罗伯特·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维托里奥·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等。

(二)创作特点1、纪录性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

《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十时》都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它们以社会现实为背景、尽可能不侵蚀原有物质的全貌,在观众的脑海中,将银幕现实的表象与真实的现实合二为一。

2、实景拍摄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

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

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

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

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摄影师们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

如《大地在波动》、《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时》等影片大量使用大景别展现了意大利的街道实景,将战后真实的一面通过影像传递了出来。

3、长镜头的运用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

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老师的部分优秀PPT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老师的部分优秀PPT
❖ 是在战后人民大众普遍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 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争取社会进步, 在写真实理论指导下拍摄的电影。 ❖ ——邵牧君
7
三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 (1942年——1945年) ❖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年) ❖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5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提出和概念
❖ (一)“新现实主义”一词的来源 ❖ 意大利影评人彼特朗吉在《电影》杂志上评
述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的一篇文章中。 ❖ (二)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电影中心)在
看了《沉沦》后,于1943年在《电影》杂志 上发表了一篇“新现实主义宣言”的文章。
6
❖ (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概念
❖ 3、“书法派”电影,这类电影只讲究技巧, 远离现实。
❖ 在改编旧的文学作品中,只注重形式,不注 重内容,故称为“书法派”电影。
❖ 在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厌倦了电影 谎言,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4
❖ (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 的创作热情。
❖ 意大利的电影艺术家们要批判法西斯主义, 要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于是形成了现实主 义这样一个运动。
20
❖ (二)形式特征: 1、纪录性:用记录片的手法拍摄电影; 主要现为:实景拍摄和非职业演员 2、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运用; 3、地方方言的运用。
21
(三)叙事特征
❖ 1、按照自然时间顺序叙述。 ❖ 2、去戏剧化的叙事处理:情节松散,无因无
果,高潮低调化、所有事件不分主次,一一 展开。 ❖ 3、开放式的结局,没有出路的结尾。
❖ 特点:在渔村实地拍摄,把人物、背景和风 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二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盛时期 (1945—1950)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游击队》(1946)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7);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1948)、
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1951)
2,1945-1950年是全盛期。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开始,历时6年。
3, 1951-1956为衰落时期。以《屋顶》为结束。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准备时期 (1942—1945)
维斯康蒂的《沉沦》(1942)
德?西卡的《孩子们注视着我们》
影片的创作特点:
1,表现抵抗运动,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社会问题
2,将摄影机扛上街头,运用自然光 ,在街头拍摄实景,以达到纪录片的逼真的效果。
3,启用非职业演员,片中除神父和女主人公两个人外,其余都由非职业演员扮演。
C,“书法派”电影。 这些电影与广大民众格格不入。尤其是战后,人们面对贫困的生活,更是厌倦了这种电影谎言,普遍要求了解真相,更是渴望电影能够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
第三,战争结束激发了意大利电影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形成的。
西柴烈?柴伐梯尼: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
理论家 、剧作家。
? 罗西里尼
罗伯特? 罗西里尼 (1906——1977)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该片是根据一位抵抗运动领导人的口述拍成的,描写意共在战争中抵抗法西斯斗争的故事,被看作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影片。
则(风格)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
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教学课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教学课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倾向于使用非职业演员,以更真实地呈现 角色。
自然真挚的表演风格
强调演员的自然真挚表演,避免刻意的表演技巧和过度的戏剧化。
角色塑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角色塑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观众感受到更真实的人物形象和 生活气息。
剪辑技巧与叙事结构
剪辑技巧
01
通过剪辑技巧来强化影片的真实感和节奏感,如跳剪、快速剪
辑等。
叙事结构
02
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故事线,以更自由的方式呈
现情节和人物关系。
重视情节与人物关系
03
重视情节和人物关系的构建,通过细节描写和情节展开来刻画
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
05
电影评价与影响
影史地位与评价
影史地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电影从传统叙事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成为现代电影的 开端。
关注底层人民生活
新现实主义电影聚焦于底层人民的生活,揭示了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引起了观 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对传统叙事的颠覆
非线性叙事结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采用非线性、 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使得故事更加真实、自然。
真实场景与非职业演员
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在真实场景中拍摄,使用非职业演员, 以追求更真实、自然的表演效果,打破了电影制作的传统规 则和美学观念。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弗朗西斯科·罗西、德·西卡、维斯 康蒂、奥森·威尔斯等。
代表作品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 自行车的人》、《大地在波动》 等。
02
电影主题与风格
主题选择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反映社会现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以 真实的社会事件和人物为 题材,通过电影展现当时 社会的真实面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影视艺术风格流派之新现实主义电影
今天中影人艺考编导培训给打击介绍的影视艺术风格流派是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由来
新现实主义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意大利兴起的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作特征的电影运动。

实际上,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实践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早已有之,如1933年出品的《春蚕》、《上海24小时》、《三个摩登女性》;1934年出品的《桃李劫》、《大路》、《渔光曲》、《神女》;1935年出品的《逃亡》、《风云儿女》、《新女性》;1936年出品的《迷途的羔羊》;1937 年出品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1938年出品的《八百壮士》、《热血忠魂》;1939年出品的《中华儿女》等,就是铁的例证。

这些作品既优秀又几乎完全符合新现实主义的定义和规范所以有电影史家说:“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产生在意大利,而实践早在中国有之。


1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意大利战败,罗马是一片断壁残垣,士民凋敝,经济陷入困境,世界最大的罗马摄影棚,也被炸成一片废墟。

意大利的电影人,只得拿起摄影机走向街头,而他们所见所闻是国内严重的失业和贫困,因此他们拍摄的作品主题,大多数也只能对准这无奈的现实,这就形成了新现实主义创作实践的若干规则。

二、新现实主义创作实践的9条规则
1.以真人真事或近似真人真事反映社会问题;
2。

情节淡化,重细节,不重情节;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3。

追求纪实精神;
4。

不进摄影棚(出不起钱),主张“将机器扛到街上去拍摄”;
5。

主人公是普通人,不是英雄
6。

大量采用非职业演员(以降低制作成本,请不起明星)
7。

人物性格不要求鲜明,他们不过是社会现象的符号或象征;
8。

艺术技巧朴实无华,不玩弄镜头;
9。

台词生活化,反对台词文人化。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首先影响了欧洲的电影,一时法国、英国的电影艺术家竞相效仿,而难兄难弟的日本,新现实主义更为流行,如《暗无天日》、《战火中的日本妇女》、《二十四只眼睛》、《我们要活下去》、《原子弹下的孤儿》《泥之河》、《流浪狗》等,也基本上沿袭此风拍摄,似乎可以说上世纪40年代除好莱坞外,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之风,刮遍全球。

如印度的《两亩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意大利催生了一大批优秀导演,如卢奇诺·维斯康蒂、罗伯托·罗塞里尼、德·西卡、德·桑蒂斯、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

其优秀作品除前面已列的影片外,如《沉沦》、《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擦鞋童》、《温别尔托·D》、《大地在波动》、《橄榄树下无和平》、《人与狼》、《艰辛的米》、《米兰的奇迹)《警察与小偷》等。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并非是一个短暂的艺术现象,它直接影响了意大利的玫瑰色新现实主义和意大利现代电影,并且对当代中国纪实风格的影视剧创作,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电影如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千里走单骑》,贾樟柯的《任逍遥》、《小武》,王强的《安阳婴儿》,张杨的《洗澡》等。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电视剧如《新闻启示录》、《强行起、《公共汽车咏叹调》
等对青年导演来说,它更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拍摄,切合实际,走得通的艺术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