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3-1墙体

合集下载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

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第一篇:房屋建筑学3基础构造与墙体构造1基础构造3.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3.1.1 地基的分类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上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地基: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能直接承受建筑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凡天然土层本身的承载能力弱,或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须预先对土壤层进行人工加工或加固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打桩法等。

3.1.2 地基与基础的设计要求1、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程度;2、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3、经济技术要求。

3.2 基础的类型与构造3.2.1 基础的埋深基础的埋深:从设计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埋深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500mm。

3.2.2 基础的分类与构造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砖石、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低。

其基础底面尺寸的放大应根据材料的刚性角来决定。

刚性角:是指基础放宽的引线与墙体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如图3-2中的α角。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角可以用基础放阶的级宽与级高之比值来表示。

不同材料和不同基底压力应选用不同的宽高比(见教材表3-1)。

大放脚的做法一般采用每两皮砖挑出1/4砖长或每两皮砖挑出1/4与一皮砖挑出1/4砖长相间砌筑。

图3-2 刚性基础2、柔性基础: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有水平力和力矩等荷载的情况下使用,为了节约材料可将基础做成锥形,但基础最薄处不得小于200mm;或做成阶梯形,但每级步高为300~500mm,故适宜在基础浅埋的场合下采用(图3-3)。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概述在房屋建筑学中,墙体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墙体既是建筑的支撑结构,同时也具有隔离空间、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在进行墙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结构强度、材料选用、墙体厚度、墙体布置等。

本文将对墙体设计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介绍。

墙体材料选择在进行墙体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墙体所采用的材料。

常见的墙体材料有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砖墙砖墙是一种常见且经济实用的墙体材料。

砖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砖,例如粘土砖、蒸压砖等。

砖墙施工简单、强度高、隔音效果好,但是保温隔热性能较差。

混凝土墙混凝土墙是一种坚固耐用、抗震性能好的墙体材料。

混凝土墙施工简单方便,墙体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混凝土墙还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是以混凝土为主体,钢筋为增强材料的墙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墙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

但是钢筋混凝土墙施工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等工序。

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经济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墙体材料。

墙体厚度设计墙体的厚度是墙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墙体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墙体厚度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结构强度墙体的厚度与墙体的结构强度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墙体的厚度应根据墙体所承受的荷载进行确定。

例如,在承重墙体设计中,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确定墙体的厚度,以保证墙体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结构稳定。

隔音效果墙体的厚度对于隔音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墙体的厚度越大,隔音效果越好。

因此,在进行墙体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墙体厚度来提高隔音效果。

保温隔热性能墙体的厚度对于保温隔热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墙体的厚度越大,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在墙体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加保温层、选择保温材料等方式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

房屋建筑学-第四节墙体1. 引言墙体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承担着支撑结构、保温隔热、隔音等功能。

在房屋建筑学中,墙体的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墙体的定义、构成要素、常见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墙体定义墙体是建筑物的立面和空间组织的界定,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划定室内外的边界。

墙体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

承重墙由于需要承受楼层和屋顶的重量,因此需要采用较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非承重墙则主要起到隔断、保温等功能。

3. 墙体构成要素墙体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3.1 结构层结构层是墙体的主要承重层,通常由混凝土或砖石等材料构成。

结构层的厚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2 保温层保温层用于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减少能量损耗。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

保温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建筑节能要求。

3.3 隔音层隔音层用于提高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递。

常见的隔音材料有吸声石膏板、隔音毡等。

隔音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和隔音要求。

3.4 装饰层装饰层用于增加墙体的美观性,常见的装饰材料有瓷砖、涂料等。

装饰层的选择和施工方法需要考虑墙体的材质和设计要求。

4. 常见墙体材料墙体的材料选择与建筑的用途、气候条件、预算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见的墙体材料:4.1 砖墙砖墙是最常见的墙体材料之一,常用的砖块有红砖、空心砖等。

砖墙施工简单、坚固耐用,但保温和隔音性能较差。

4.2 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常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

其保温和隔音性能可以通过在墙体中添加保温和隔音层来提高。

4.3 轻钢龙骨墙轻钢龙骨墙是一种轻质墙体结构,由钢龙骨和石膏板组成。

它具有重量轻、施工快速的优点,但承重能力较弱,主要适用于室内隔断。

4.4 外墙保温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是一种在结构层外增加保温层来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外墙保温系统有外保温外贴、外保温内贴等。

房屋建筑学-----墙体的基本构造

房屋建筑学-----墙体的基本构造

第3.2节 砌体墙的基本构造
砌体墙: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组
砌而成。
优点:有一定的保湿、隔热、隔声性能和承载 能力,生产制造及使用操作简单,不需要大型 的施工设备。
缺点:现场湿作业较多、施工速度慢、劳动强 度大
常用块材——砖和砌块

a.外观上分空心砖、实心砖和多孔砖。 b.常用的有烧结普通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
明沟
明沟:可用砖砌、石砌或混凝土现浇,
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坡向 窨井,沟中心线正对屋檐滴水位置,明 沟与外墙间应做散水。
防火墙
根据防火墙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和构造 形式,分为横向防火墙(与建筑平面纵 轴垂直)、纵向防火墙〔与平面纵轴平 行)、室内防火墙、室外防火墙和独立 防火墙等
的人造块材。
外形尺寸比砖大。具有设备简单、砌筑速度快的优点。
分类
按照尺寸和质量大小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砌块。 按照外观形状分为实心砌块和空心砌块(单排方孔、
单排圆孔和多排扁孔)
常用粘结材料
水泥砂浆:强度高,防潮性能好,主要用于受力和防
潮性能要求高的墙体;
石灰砂浆:强度和防潮性能均差,但和易性好,用于
当内墙两侧出现高差时,应设高低两道 水平防潮层,并加一道垂直防潮层。
防潮层构造做法
防潮层 防水砂浆
细石混凝 土
油毡
构造做法
优缺点
采用1:2水泥砂浆加 3%-5%防水剂,厚度为 20mm-25mm或用防水砂 浆砌筑三皮砖作防潮层
构造方法简单,但砂浆开 裂或不饱满时影响防潮效 果
采用60mm厚细石混凝土 带,内配3根∮钢筋 ;
门垛和壁柱
门垛和壁柱
圈梁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
房屋建筑学03墙体设计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3.1 概述
一、墙体的作用
1、承重作用 2、围护作用 3、分隔作用 4、装饰作用
二、墙体的类型
(一)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 按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纵墙和横墙。对于一片墙来
说,窗与窗之间和窗与门之间的称为窗间墙,窗台下面的墙称为窗下墙。
利用粉煤灰、页岩等为原料烧制砖,制砖时常需掺入一定量的粘土,以 增加可塑性。
工业废渣烧砖,是三废利用、变废为宝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研制非烧结砖。加入少量水泥或石灰作固结剂及微量 外加剂和适量水混合搅拌压制成型,自然养护或蒸养一定时间即成。
常用砌墙砖的种类及规格
名称 普通粘土砖
主要规格 240×115×53
当在较薄的墙体上开设门洞时,为便于门框的安置和保证墙
体的稳定,须在门靠墙转角处或丁字接头墙体的一边设置门 垛。门垛凸出墙面不少于120mm,宽度同墙厚。
3.圈梁 (1)圈梁的设置要求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楼板处的连续闭合的梁,
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减 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身开裂。对于抗震设防地 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更加必要。 (2)圈梁的构造
(四)抗震要求
1、限制房屋总高度和层数 2、限制建筑体型高宽比 3、设置防震缝 4、限制横墙最大间距 5、设圈梁、构造柱
3.2 砖墙体构造
一、砖墙材料
(一)砖 1.类型 按生产工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按所用原材料:粘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和灰砂
砖等 按有无孔洞:空心砖、多孔砖和实心砖
别。注:MU30表示砖的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0MPa,即每平方 毫米可承受30N的压力。

房屋建筑学墙体精解(PPT课件

房屋建筑学墙体精解(PPT课件
宽厚之比为4:2:l。标准砖砌筑墙体时以砖宽度的倍数 (115mm+10mm=125 mm)为模数,与我国现行《建筑模数协调统 一标准》中的基本模数M=100mm不协调,这是由于砖尺寸的确定时间 要早于模数协调的确定时间。因此,在使用中必须注意标准砖的这一特征。 • 砖墙的尺度包括墙体厚度、墙段长度和墙体高度等。 • 1.砖墙的厚度 • 砖墙的厚度习惯上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如半砖墙、一砖墙、一砖半墙等。 工程上以它们的标志尺寸来称呼,如一二墙、二四墙、三七墙等。常用墙 厚的尺寸规律见表3.1。
梁净跨宜小于1. 2m,不应超过1. 8m,中部起拱高约为
1/50L。
第29页/共113页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用砖不低于MU7. 5,砌筑砂浆不低于M2. 5。 一般在洞口上方先支木模,砖平砌,下设3~4根φ6钢筋要求 伸人两端墙内不少于240mm,梁高砌5~7皮砖或≥L/4,钢 筋砖过梁净跨宜为 1. 5~2m(如图)。
MU30、MU25、MU20、MU15、MU10 五级。
单 位 : M P a ( 1 P a = 1 N / m ²)
第17页/共113页
(二)砂浆
砌筑墙体的砂浆常用的有: 水泥砂浆 、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三种。
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强度高,较适合于砌筑潮湿环 境下的砌体。
石灰砂浆----属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 民用建筑中地面以上的墙体。
第24页/共113页
第25页/共113页
• 2.墙段长度和洞口尺寸 • 由于普通粘土砖墙的砖模数为125mm,所以墙段长度和洞口宽
度都应以此为递增基数,即墙段长度为(125n—10)mm,洞 口宽度为(125n+10)mm。这样,符合砖模数的墙段长度系列 为115、240、365、490、615、740、865、990、1 115、1 240、1 365、l 490 mm等,符合砖模数的洞口宽度系列为135、 260、385、510、635、760、885、l 010 mm等。而我国现 行的《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基本模数为100 mm。房屋的 开间、进深采用了扩大模数3M的倍数,门窗洞口亦采用 3M的倍 数,1 m内的小洞口可采用100 mm的倍数。这样,在一栋房屋 中采用两种模数,必然会在设计施工中出现不协调现象;而砍砖 过多会影响砌体强度,也给施工带来麻烦。解决这一矛盾的另一 办法是调整灰缝大小。由于施工规范允许竖缝宽度为8—12mm, 使墙段有少许的调整余地。但是,墙段短时,灰缝数量少,调整 范围小。故墙段长度小于1.5 m时,设计时宜使其符合砖模数; 墙段长度超过1.5m时,可不再考虑砖模数。

房屋建筑学3 墙体

房屋建筑学3 墙体

夹心保温外墙
(四)隔声(隔空气传声和撞击传声)
隔声应满足规范要求。如:住宅分户墙隔 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教室38dB 。 措施: (1)缝隙处理 (2)增加墙体密实性和厚度 (3)夹层墙 (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材料的墙) (4)尽量利用垂直绿化降低噪声
4、其他
(1)防火 墙体材料及防火墙的间距应满足防火规范 的要求。 (2)防潮、 防水 有水房间应采取防潮、 防水措施。 (3)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的关键是墙体改革可提高机械 化施工程度及功效、不破坏良田、降低成本、 减轻自重、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3.2 块材墙构造
块材墙是用砂浆等胶结材料将砖石块材等 组砌而成,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也 可以简称为砌体。
一、墙体材料
(一)常用块材 块材墙中常用的块材有各种砖和砌块。 为了节省国土资源,减少对农田的破坏,砖的使 用已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实心粘土砖。

粘土砖、灰砂砖、页岩砖、煤矸石砖、水
泥砖以及各种工业废料砖,如炉渣砖、粉煤灰
砖等 。
砖的强度等级按其抗压强度平均值分为:
Mu30、Mu25、MU20、Mul5、Mul0、Mu7.5
等(Mu30即抗压强度平均值≥30N/mm² )。
标准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
模式砖的尺寸为:190*190*90mm。
大块粘土空心砖:240*115*180mm。
(二)胶结材料
砂浆的强度等级也是以30N/mm² 为单位 M15、M10、M7.5、M5、M2.5、M1和M0.4。
的抗压强度来划分的,从高到低分为七级:
二、组砌方式
组砌是指块材在砌体中的排列。组砌的关 键是错缝搭接,使上下层块材的垂直缝交错, 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房屋建筑学三章(墙体)

房屋建筑学三章(墙体)

图3-1 外墙纵剖面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非承重墙非承重墙115㎜×53㎜空体墙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垂直防潮层1000㎜挑檐宽度+200㎜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附图3-1 勒脚与散水节点处构造2.水平防潮层的设置及构造,见附图3-2。

附图3-2 水平防潮层的设置及构造(a)卷材防潮层 (b)防水砂浆防潮层 (c)细石混凝土防潮层 (d)结构防潮层3.面砖、瓷砖贴面,见附图3-3。

附图3-3 面砖、瓷砖贴面(a)瓷砖贴面 (b)面砖贴面4.钢筋砖过梁,见附图3-4。

附图3-4 钢筋砖过梁5.附加圈梁与原圈梁间的搭接关系,见附图3-5。

附图3-6 墙身防潮层的位置(a)地面垫层为密实材料 (b)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 (c)室内地面有高差窗台的构造,见附图3-7。

附图3-7 窗台的构造(a)平砌砖外窗台 (b)侧砌砖外窗台 (c)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抹灰内窗台(d)不悬挑窗台 (e)抹灰内窗台 (f)采暖地区预制钢筋混凝土内窗台板附图3-8 墙体的保温构造9.构造柱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9。

附图3-9 构造柱(a)L型墙处构造柱设置 (b)T型墙处构造柱设置 (c) 构造柱立面构造10.踢脚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0。

附图3-10 踢脚的构造做法(a)木踢脚板 (b)石材踢脚板 (c)抹灰面踢脚板 (d)塑料面踢脚板11.散水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1。

附图3-11 散水的构造做法(a)混凝土面散水 (b)石材面散水 (c)砌砖面散水12.勒脚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2。

附图3-12 勒脚的构造做法(a)抹灰面勒脚 (b)饰面砖勒脚 (c)石材面勒脚附图3-13 纵墙大样图21。

房屋建筑学墙体

房屋建筑学墙体
学习情境五:墙体
• 【情境要点】 • 了解墙体的作用、分类和承重方案; • 了解普通黏土砖的技术指标、尺寸和组
砌方式; • 掌握墙体常见细部构造并能在实际工程
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 了解轻质隔墙、非承重外墙板及幕墙的
基本构造。
【情境描述】
•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重 量及造价上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一般 民用建筑中,墙体的造价约占工程总造 价的 30 % ~ 40 % ,墙的重量约占房屋 总重量的 40 % ~ 45 %。因此,合理地 选择、确定墙体材料和构造方法具有重 要的意义。
(间距<4.2m)
· 优点:1.)建筑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2.)楼盖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3.)外纵墙不承重,可设较大的门、窗
· 缺点:空间面积小,组合不灵活;墙体用料较多
横墙承重
② 纵墙承重
·荷载传递:板 (梁) 纵墙 基础 地基 · 适用范围:房间面积较大,墙体位置在上下层可能出现
变化的建筑 · 优点:横墙较少,空间划分灵活 ·缺点: 1.)建筑的横向刚度较前者差
纵横墙混合承重
④ 半框架承重 (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体承重)
· 荷载传递:
外纵墙 基础
板梁
地基
柱 柱基础
· 适用范围:内部空间较大的建筑
· 优点:由柱代替承重内墙,内部空间较大,梁跨度不变
· 缺点:a. 受力性能上
1.)由于横墙较少,故刚度较差 2.)柱基础和墙基础刚度不同,易形成不均匀沉降 3.)钢筋砼柱与砖墙的压缩性不同,结构易出现变形
任务5.1掌握墙体学习情境准 备知识
• 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墙体是主要的承重 构件。在其他类型的建筑中,墙体可能 是承重构件,也可能是围护构件。由于 它所占的造价比重较大,因而在工程设 计中,合理地选择墙体材料、结构方案 及构造作法十分重要。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

房屋建筑学-03墙体构造概述墙体是房屋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墙体构造的基本知识,包括墙体的分类、构造材料、施工工艺等内容。

墙体分类墙体可以根据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分类:1.砖墙2.石墙3.混凝土墙4.钢筋混凝土墙5.干挂石材墙6.钢结构墙构造材料墙体的构造材料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墙体构造材料包括:•砖•石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木材墙体建造过程墙体的建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础施工:墙体建造开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

这包括挖土、浇筑混凝土、加固地基等工作。

2.墙体布局: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墙板的定位和标记。

3.材料准备:根据墙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构造材料,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

4.墙体搭建:根据墙体构造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墙体搭建工作。

比如,砖墙可以使用砖块进行砌筑,混凝土墙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

5.抹灰和粉饰:墙体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抹灰和粉饰工作,以平整墙面,并提高墙体的美观度。

6.防水处理:根据需要,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以增加墙体的防潮性能。

7.粉刷和涂装:最后,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涂装,以增加墙体的装饰效果和保护性能。

墙体施工工艺墙体施工的工艺方法因不同类型的墙体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墙体施工工艺:1.砖墙施工工艺:墙体砖块的选材和搭建,砌筑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2.混凝土墙施工工艺: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技术,模板的搭建和拆除,墙体厚度的控制等。

3.干挂石材墙施工工艺:石材选择和加工,墙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干挂工艺和接缝处理等。

4.钢结构墙施工工艺:钢结构的组装和焊接技术,墙体的固定和支撑方式,防腐处理和涂装等。

墙体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墙体具有承重、隔热、隔音等功能,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墙体类型和构造材料。

•墙体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房屋建筑学 考试重点

房屋建筑学 考试重点

P31:1(选择)按建筑主体的耐久年限分为四级:①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和高层建筑。

②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

③25~5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④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2(专业名词)燃烧性能: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在明火作用下,燃烧与否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耐火极限:指建筑物构件遇火后能够支持的时间。

3(填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根据它的主要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划分为一,二,三,四四个耐火等级。

P47:1(填空)建筑基本模数M=100mm。

2(填空)扩大模数:扩大模数分水平扩大模数和竖向扩大模数。

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其相对尺寸为300mm,600mm……适用于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及建筑制品的尺寸等。

竖向扩大模数为3M,6M,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处。

分模数(缩小模数):一般为1/10M,1/5M,1/2M.分模数主要用于成材的厚度,直径,构件之间的缝隙,构造节点的细小尺寸,构配件截面及建筑制品的公偏差等。

P52:(选或填)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总基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之和/总用地面积P60:(选或填)日照间距:指前后(正面方向)两排居住建筑之间为了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一定距离,是按照阳光照射的最小高度角的日期——冬至日中午正南向阳光照到窗台上为准,计算出来的。

公式:L=(H-H1)/tanα ps:L为墙后两建筑相对外墙的距离,H为南向前排建筑遮挡屋檐的高度,H1为后排建筑底层窗台高度。

P83: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最远房间的出入口到楼梯间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名称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一二级三级一二级三级托儿所幼儿园25m 20m 20m 15m医院疗养院35m 30m 20m 15m学校35m 30m 22m 20m其他民用建筑40m 35m 22m 20mP103:(填空)层高: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基础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基础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基础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之墙体与基础第六章、墙体与基础1、墙的类型:(1)按所处位置分:外墙(外围护墙):位于房屋的四周;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

(2按布置方向分: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外横墙俗称山墙。

2、民用墙的作用:(1)承受屋顶、楼板传给它的荷载,本身的自重荷载和风荷载,所以它具有承重作用。

⑵隔阻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

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散失等,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这些作用称为围护作用。

⑶把房屋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称为分隔作用。

3、高厚比: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的比值。

高厚比越大,稳定性越小;【高厚比必须控制在允许值以内】允许高厚比限值的确定考虑因素:砂浆强度等级、材料质量、施工水平、横墙间距。

4、墙的功能:⑴外墙保温与隔热;一、保温措施:①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增加外墙厚度,选用孔隙率高、密度轻的材料做外墙,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②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③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

二、隔热措施: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材料作外墙,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

⑵隔声要求:为保证建筑的室内使用要求,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标准,墙体主要隔离由空气直接传播的噪声。

控制噪声,对墙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墙体的密缝处理;②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避免噪声穿透墙体及墙体振动;③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性材料的夹层墙,提高墙体的减振和吸音能力;④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垂直绿化降噪。

⑶其它方面的要求:①防火要求:选择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防火规范规定的材料。

②防水防潮要求:在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有水的房间及地下室的墙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③建筑工业化要求: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墙体工程量占着相当的比重。

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并应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

房屋建筑学墙体

房屋建筑学墙体


3 墙体

退 回
3.1 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课 首

3.2 砖墙
章 节

退
3.3 隔墙与隔断

3.4 墙面装修
3.1.1 墙体的类型 1. 按墙体的所在部位分
女儿墙
外纵墙
山墙
下 一 页
内横墙
退

内纵墙 课 首 页
章 节 页
退 出
窗下墙
窗间墙
>3.1.1 墙体的类型
2. 按墙体的受力性质分
承重墙:直接承受上部屋顶、楼板传来荷载的墙体。
>3.2.4 砖墙的细部构造>7.墙身加固>(2)设置构造柱
2 构造要求
①构造柱最小截面可用180mm×240mm,纵向钢筋宜用 下 一
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页
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 退 回
500mm设2φ6水平钢筋和φ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 课
下 一

非承重墙: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体,非承重墙包括自 退
承重墙、隔墙、填充墙、幕墙等。


自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但承受自身重量的墙体,
首 页
其下一般设置基础。



隔墙:分隔内部空间且其自身重量也由楼板或梁承受 退
的非承重墙。

框架填充墙: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体。
幕墙:悬挂于外部骨架或楼板间的轻质外墙。

的要求。

退
墙圈类梁
烈度

6、7度
8度
9度
最小纵筋
4φ10

房屋建筑学之墙体构造详细图解115页PPT

房屋建筑学之墙体构造详细图解115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房屋建筑学之墙体构造详细图解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整理ppt
0.5 0.5 0.5 0.0
23
(3)热工要求:
墙体的热工要求主要指墙体的保温、隔热要求
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⑴严寒地区 ⑵寒冷地区 ⑶夏热冬冷地区 ⑷夏热冬暖地区 ⑸ 温和地区
2.冬季保温设计要求:
⑴建筑物一般应设在避风、向阳地段,尽量争取主要房间有
较多日照。
⑵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之比(体型系数)应尽
▪ 纵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 ▪ 承重构件均搁置在 纵墙上,横墙只
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优点:开间划分灵活,能分隔出较大的房间,以适 应不同的需要;缺点在纵墙上开设窗口受到限制,室
内通风不易组织;
这一布置方案适用于房间较大的的建筑,如办公楼、 商店、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等。
可整理ppt
表6-1 砌体结构房屋局部尺寸要求
部位
烈度
6
7
8
9
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
1.0 1.0 1.2 1.5
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2 1.5
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0 1.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1.0 1.0 1.5 2.0
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16
可整理ppt
17
3.纵横墙承重
这种承重方案的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 向的墙体组成。
纵横墙承重方式平面布置灵活,两个方 向的抗侧力都较好。
这种方案适用于房间开间、进深变化较 多的建筑,如医院、幼儿园等。
可整理ppt
18
可整理ppt
19
4.墙与柱混合承重 房屋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承
重,四周采用墙承重,由墙和柱共同承受 水平承重构件传来的荷载,称为墙与柱混 合承重。
可整理ppt
4
可整理ppt
窗间墙
5
女儿墙
女儿墙
女儿墙
可整理ppt
6
2.按受力情况分类
根据墙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 非承重墙。
承重墙:凡直接承受楼板、屋顶等传来荷载
的墙称为;
非承重墙:不承受这些外来荷载的墙称为。
非承重墙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自承重墙 二是 隔墙
可整理ppt
7
自承重墙:在非承重墙中,不承受外来荷载,
第三章 墙 体
可整理ppt
1
▪ 墙是房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 民用建筑中,墙和楼板被称为主体工程。墙 的造价约占总造价的30-40%,墙的重 量约占房屋总重量的40-65%。如何选 择墙体材料和构造作法,将直接影响房屋的 使用质量、自重、造价、材料消耗和施工工 期。
可整理ppt
2
Hale Waihona Puke 墙的作用民用建筑中的墙一般有三个作用。
首先,它承受屋顶、楼板传给它的荷载,本身的
自重荷载和风荷载,所以它具有承重作用。
第二,墙隔住了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
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散失 等,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这些作 用称为围护作用。
第三,墙把房屋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称
为分隔作用。
这种方案适用于室内需要大空间的建 筑,如大型商店、餐厅等。
可整理ppt
20
可整理ppt
21
(二)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强度是指墙体承受荷载的能力,它与所采用 的材料以及同一材料的强度等级有关。作为承重 墙的墙体,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结构的 安全。
墙体的稳定性与墙的高度、长度和厚度有关 。高而薄的墙稳定性差,矮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长而薄的墙稳定性差,短而厚的墙稳定性好。
12
第二节 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结构要求
对以墙体承重为主的结构,常要求各层的 承重墙上、下必须对齐;各层的门、窗洞孔 也以上、下对齐为佳。此外,还要合理选择 墙体结构布置方案,墙体有四种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承重和墙与柱 混合承重。
可整理ppt
13
(一)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 横墙承重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
可整理ppt
8
可整理ppt
9
玻 璃 幕 墙
可整理ppt
10
可整理ppt
11
3、按墙体构造方式分 按墙体材料分
实心砖墙 空心砖墙 组合墙
墙体有砖和砂浆砌筑的砖墙 利用工业废料制作的各种砌 块砌筑的砌块墙 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 石块和砂浆砌筑的石墙等。
砖墙 石墙 土墙 砌块墙 混凝土墙
可整理ppt
在横墙上.楼面及屋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 础传递给地基。
优点:当横墙承重而纵墙为非承重墙时,在纵墙 上开窗灵活; 缺点:由于横墙间距受到限制,建筑 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这一布置方案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墙体位 置比较固定的建筑,如宿舍、旅馆、住宅等。
可整理ppt
14
可整理ppt
15
2.纵墙承重
可整理ppt
22
①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结构墙体在横向和纵向均尽量连 续并对齐,有效地传递风 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
②结构剖面布置时:应使结构墙体在各楼层之间上下连续 并对齐,当需要较大建筑空间而造成墙体不能对齐时,将大 空间放置于底层,避免结构墙体在竖直方向的间断。有利于 墙体有效地传递竖向荷载。同时竖向洞口宜上下对齐,洞口 尺寸不宜过大,并应避免在洞口上方设置集中荷载。
并不是所有的墙都同时具有这三个作用,有的即起承重作用又起围
护作用,有的只有围护作用;有的具有承重和分隔双重作用,有的 只起分隔作用。
可整理ppt
3
一、墙体的类型
▪ 根据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受力情况、材料选用、 构造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将墙体分为不同类型。
▪ 1.按墙的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外墙和内墙。 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 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 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又称山墙。另外,窗与窗、 窗与门之间的墙称为窗间墙;窗洞下部的墙称为窗 下墙;屋顶上部的墙称为女儿墙等。
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其传至 基础的墙称为;
隔墙:仅起分隔空间作用,自身重量由楼板或梁
来承担的墙称为;
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在柱子之间的墙称为填充墙,
内填充墙是隔墙的一种;
悬挂在建筑物外部的轻质墙称为幕墙,有金属幕、
玻璃幕等。幕墙和外填充墙,虽不能承受楼板和 层顶的荷载,但承受着风荷载并把风荷载传给骨 架结构。
可能的小,平立面不应出现过多的凹凸面。
⑶室温要求相近的房间一般应集中布置
⑷严寒地区居住建筑不应该设冷外廊和开敞式楼梯间;公共
建筑的主入口处应该设置转门、热风幕等避风设施。寒冷地
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一般应设门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