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21张PPT)
(春秋战国)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出现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潮
秦 秦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 汉朝稳固边疆并拓展疆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北方:五胡内迁和孝文帝改革;南方:衣冠南渡,江南开发;再现民族 融合第二次高潮
唐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灵活政策,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 两宋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战与和,周边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目录 CONTEN T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 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 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01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奠基
【 学习聚焦: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政治、军事、 统 经济、文化等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学习任务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体制
史料阅读: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 岛为居,凡百余国……使驿通于汉者 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 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 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 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 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
东北
忽必烈封八思巴为 帝师,领宣政院事
西藏
云南
在福建晋江设澎湖 巡检司经略台湾
台 湾
2.结合历代疆域地图了解各少数民族地方机构或官职及边疆管理制度
明朝卫所和土司的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
任职,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
接受朝廷征调军队(羁麋性质)
瓦
剌
奴儿干都司
东北
设都司、卫、 所,加强对女 真等族的管理
统编版高中历史唐朝的民族政策优质课PPT课件
7世纪,松赞干布为文成柏海公迎主亲 修建了红山宫。
现今仅保持法王洞和观音殿。 当时称为:颇章玛尔布赤子, 意为红山上的宝宫。
(贞观)十五年,妻以宗 女文成公主,……弄赞(即赞普, 意为“王”)率兵次柏海亲迎, 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 服饰之美,缩缩愧沮(惭愧沮 丧)。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 (“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 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 ──〔北宋〕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
(贞观四年,针对东突厥问题) 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 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 空塞北之地。”
温彦博以为:“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 之而不受乎!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 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导言】 李唐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也是
“胡汉融合”的具体表现。 当时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的各民族,西北和北方有西突
厥、东突厥、吐谷浑、回纥,东北有靺鞨、契丹,西南有南 诏,青藏高原有吐蕃。
唐与东突厥 南北朝后期兴起于中国北部草原的游牧部族。
隋初
归附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大隋皇帝真皇帝也……永
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
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
义……,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
不相侵谋封境……。 ──《西藏风物志》
Q:唐蕃会盟碑的落成说明了 什么?
例:颉利可汗 →战而后和
东突厥 例:突厥降众 →羁縻府州
民思
例:入朝突厥贵族 →中央授官
族考 友:
唐 朝 的 民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边疆和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共23页文档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边疆和族的发展 和民族关系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3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历史课堂教学课件(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思考:郑和航海后, 明清对外关系逐步走 向闭关锁国,中国面 临着那些内外来压力?
外部 ✓ 倭寇骚扰东南海疆 ✓ 欧洲殖民扩张威胁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封建小农经济缓慢 ✓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 理学思想日益僵化 ✓ 外交朝贡体制落伍
‖对外交往
学习任务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
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 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 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 (赀:计算)。” ——《明史》
明朝 卫所和土司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北—蒙古 卫所 修长城 设“九边” 互市‖东北—女真设都司 卫所 清
宣政院 (佛教藏族事务)
礼部 鸿胪寺 提督四夷馆 (文字翻译人才)
理藩院
西南—设土司‖西藏敕封 “王”“法王” 都司和贡赐茶马贸易
清朝 因地制宜的边疆政策 奠定现代中国疆域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将军辖区
平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办事大臣 册封活佛
青海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内蒙古盟旗制
清
西南:改土归流
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
康熙平台湾 1684台湾府
‖民族政策演变
西北——新疆 汉朝 河西四郡
西域都护府前60年正式国土 屯田戍边 唐朝 安西 北庭都护府 清朝 伊犁将军1762年—1912年 新疆行省1884年—1912年 民国 新疆省1912年—1949年 新中国 1955年改设民族自治区
元
东北
澎湖巡检司
元朝民族政策 一方面“行
汉法” 一方面对
不同民族实 行明显的差 别对待政策 (四等人制)
【高中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课件2
思考题
秦与两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何不同?从两汉对 匈奴政策的演变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 依据。 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不属于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是 ( D ) A、设置南海等九郡 B、推行刺史制度 C、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 2、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时间大约是在 ( A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曹魏时期 D、西晋时期 3、秦汉对匈奴的战争具有正义性,主要依据是 ( C )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防御性的战争 C、保护人民财产的反掠夺战争 D、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4、张骞与班超的共同之处是( B ) ①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②促进了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促进了中国同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①②③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冒顿射马图
霍去病收复河西(前121年)
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长 190厘米,约创 作于公元前117 年(西汉时 期),原立于 陕西兴平县道 常村西北的霍 去病墓前。
出 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汉 书 》
干马 戈布 之野 昭 役, 君 。三 出 ”世 塞 无后 犬“ 吠边 之城 警晏 ,闭 黎, 庶牛 亡
运用具体史实说明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 特点
1、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 合。 如:秦开发珠江流域;派兵征越,设三郡,迁人口;秦北击 匈奴开发河套地区;汉武帝在西南等地设郡;两汉加强对西 域的管辖。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如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丝绸之 路)。 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主要发生在中央政权和匈奴之间, 但融合是主流。如汉武帝时期和东汉前期的战争。 4、“和亲”。主要在中央政府和匈奴、西域之间。如昭君 出塞、细君远嫁乌孙王等。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共26页
• 人们在认识和研究边疆问题时,应历史地、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边 疆问题,既要有重点地考察对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边疆进 行研究,也要兼顾从边疆的某个单一视角或对某些局部问题进行的研 究。
内容㈡
• 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
• 其一,原为边疆地区,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发展逐 步变为内地的一部分;
小标题
• 一﹑中国和中国的边疆 •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
史特点 •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
• 1﹑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2﹑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3﹑元朝的边疆政 策 4﹑清朝的边疆政策
• 四、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特点 • 五、边疆政策研究之深化
• 关键词
• 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
《“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①《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作者:马大正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期刊:《西域研究》2019年第04期
• 被引用次数:27
二级引证文献32
• 参考文献:
•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 •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年,第3095页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 《苏联大百科辞典》(俄文版),1985年,第1205页 • 《新唐书·兵志》《旧唐书·职官二》《元史·职官志》《元史·职官志》 • 《元史·兵志四》《元史·地理志》《论语-八佾》。《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韩
• 先后出版著作4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丛书11种97册。
内容㈡
• 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
• 其一,原为边疆地区,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发展逐 步变为内地的一部分;
小标题
• 一﹑中国和中国的边疆 •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
史特点 • 三﹑古代中国的边疆政策
• 1﹑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2﹑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3﹑元朝的边疆政 策 4﹑清朝的边疆政策
• 四、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特点 • 五、边疆政策研究之深化
• 关键词
• 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
《“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①《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作者:马大正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期刊:《西域研究》2019年第04期
• 被引用次数:27
二级引证文献32
• 参考文献:
• 《诗·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按毛传:“中国,京师也”。 •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年,第3095页 •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4页 • 《苏联大百科辞典》(俄文版),1985年,第1205页 • 《新唐书·兵志》《旧唐书·职官二》《元史·职官志》《元史·职官志》 • 《元史·兵志四》《元史·地理志》《论语-八佾》。《春秋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韩
• 先后出版著作4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丛书11种97册。
高中历史 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课件
四、新时期边疆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谈到我国边疆地区 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应该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边 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理解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这是党和政府提高治理边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和要求; 第四,这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务以及自身事务的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第五,这是党和政府治理边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和体 现,不断提高有效治理边疆的能力。简而言之,实现我国边疆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 政水平和能力在我国边疆地区的检验和标志。
地一体化的发展。(答对3点得9分)
衡水金卷信息卷模拟五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 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 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 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解题方法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
(2)意义第三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答案:加强了清朝对回部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回部地区的稳定;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谈到我国边疆地区 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应该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边 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理解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这是党和政府提高治理边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和要求; 第四,这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务以及自身事务的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第五,这是党和政府治理边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和体 现,不断提高有效治理边疆的能力。简而言之,实现我国边疆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 政水平和能力在我国边疆地区的检验和标志。
地一体化的发展。(答对3点得9分)
衡水金卷信息卷模拟五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 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 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 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解题方法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
(2)意义第三种: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 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 展、社会发展趋势等)。 答案:加强了清朝对回部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回部地区的稳定;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胤禛行乐图册》——雍正,不止一面
材料: 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
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以积极态度治 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 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七、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①“行汉法”; ②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 差别对待。
——“四等人制”
管理机构
中央:宣政院 地方:设行省,征发服役
西藏
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 巴为帝师,领宣政院 事,代表中央政府管 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
思考: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元代如何“强化”边疆治理?
中 书 省
元代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的朝代的 基础上更为强化。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纲要上p58【历史纵横】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
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 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 没有做到的。《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 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 谓羁縻(jimi)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 比于内地。”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 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 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 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意义:
①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促进了民族交融;
②稳定边疆社会秩序,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
六、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观察两幅地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的民 族关系的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
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讲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课件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 玉’‘规言矩行’等意”,可知明朝生员的服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这说明 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故选A项;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推进社会流动,排除 B项;服饰的差别不能说明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排除C项;生员的服饰体 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与市民文化无关,而且也不能说明市民文化突破了礼 制的限定,排除D项。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赈灾时户等越高所获救助越少,中产以上家庭不仅‘不系赈 救’,且要出粮帮助赈济灾民”表明政府的赈灾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体现了 政府善政养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项;题干材料“抄札制度是宋朝的赈灾户 口调查登记制度”表明与丁税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介绍的是宋朝的赈 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与儒家伦理尊卑等级无关,排除C项;题干材料介绍的 是宋朝的赈灾户口调查登记制度,不是建立健全户籍制度,排除D项。
3.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 期并立,但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有中断过。 4.元明清 (1)元朝结束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版图在 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服务于国家,而不是豪强地主,故A项错误;“西 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有利于特权阶层兼并土地,故B 项错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主要 方便征税,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做法与世家大族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 错误。
2.(2021·福建厦门一模)汉朝继承了秦朝抽取人头税的做法,规定:年龄在15 到3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需缴纳5倍于常人的人头税。这主要反映了汉朝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49张PPT)
(2)民族政策:
①行汉法(运用儒学治国)
②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 显的差别对待政策。 (四等人制)
(3)管理机构:
设立宣政院, 西藏 管理佛教和藏
族地方事务。
(西藏正式归属 中央管辖)
东北 云南
设立行省
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
八思巴:忽必烈 继承汗位后,封 为国师,即大元 帝师,统天下佛 教徒。至元元年 (公元1335年) 使领总制院(即 宣政院)事,统 辖藏区事务。后 制成蒙古新字, 加号大宝法王。
2.唐朝的民族关系 (3)具体表现:
西北 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与西藏吐蕃政权进行和亲、会盟:
西藏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西南
云南 多位南诏王经唐朝政府加封;南诏王
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唐 阎立本《步辇图》 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
唐朝人陈陶 在《陇西行》诗 中写到“自从贵 主和亲后,一半 胡风似汉家”。
①汉初,国力弱,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北方
②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 大获全胜,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地区。
③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89年,窦宪大败北匈奴,刻铭燕然山。
西方 ①汉武帝时,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 (西域) 敦煌四郡,合称“河西四郡”。
②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地区。
l777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月17日,这是土尔扈特 历史上最可纪念的日子,在首领渥巴锡等人率领下,他 们车辚辚,马萧萧,浩浩荡荡,义无返顾踏上回归祖国 的征程。瑞典学者斯文·赫定在《热河·皇帝城》中这 样写道:“整个部落异口同声地发出吼声,我们的子孙 永远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经过半年多的浴血奋战,土尔扈特人行程上万里, 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 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于 l771年7月l7日,抵达 伊犁河畔,实现了东归。土尔扈特部归来受到祖国各族 人民的欢迎,清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三百万两,同时勘 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 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清朝的边疆政策》课件
对中国疆域形成的影响
巩固中国疆域
清朝通过平定边疆地区的 叛乱、拓展疆土等措施, 巩固了中国疆域的统一和 完整。
确定中国疆域范围
清朝在平定边疆地区的叛 乱后,通过设置行政机构 、划定边界等方式确定了 中国的疆域范围。
强化中国边疆安全
清朝重视边疆安全,采取 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 ,防范外敌入侵,保障了 中国疆域的安全。
01
当今的边疆政策应重视民族平等和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融合。
保护文化多样性与特色
02
当今的边疆政策应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鼓励边疆地区文
化的传承与创新。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03
当今的边疆政策应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
益。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边疆地区农业发展
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内地农民迁居边疆,开垦荒地,促进 了边疆地区的农业发展。
开发边疆资源
清朝重视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矿藏、林场等资 源,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
加强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清朝通过互市、茶马贸易等方式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 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对边疆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
01
03
强化民族认同
清朝的边疆政策注重维护 边疆民族的利益,尊重各 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了 民族认同的强化。
促进民族团结
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因俗 而治的政策,尊重各民族 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 促进了民族团结。
稳定边疆社会
清朝通过设置土司、头人 等地方官员,加强对边疆 社会的治理,维护了边疆 地区的稳定。
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西北边疆
总结词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秦汉时期隋唐至两宋元明清时期
CONTENTS募
梁中国舌代的对外交往
目录
嘉峪关
长安
敦煌
凉州
金城
若
张
汉族:秦统一六国之后,华夏族因朝代得名,被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汉朝国 人都称为“汉人”。到了五胡十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称这些汉人仍为“汉人”。唐 朝改称“唐人”。元朝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后 来又把“南人”并入“汉人”, “汉”就慢慢成为汉民族的族称了
(二)汉朝:【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
①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③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④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减增图 例排 飘体细一干国☆刀分2一千来
纳端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
汉明
楼 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益西域想府斯
89年,窦宪破 北匈奴之战窦宪出击北匈奴, 取胜后刻铭燕然 山。
东汉初,匈奴分裂匈奴分为南北两 部,南匈奴内迁, 逐渐汉化。
北匈奴西迁北匈奴数败之 后,西迁远方。
:三魏额
规断(
6,2e
玉原器中
均量
实定
( 2 ) 西 北 :政策: 设管理机构与屯田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 , 分别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②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军政机构;③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设屯田官,分民屯和军屯。(3)东北: 汉武帝设“护乌桓校尉”(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戊校 尉、南蛮校尉等。)
▲西晋来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间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CONTENTS募
梁中国舌代的对外交往
目录
嘉峪关
长安
敦煌
凉州
金城
若
张
汉族:秦统一六国之后,华夏族因朝代得名,被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汉朝国 人都称为“汉人”。到了五胡十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称这些汉人仍为“汉人”。唐 朝改称“唐人”。元朝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后 来又把“南人”并入“汉人”, “汉”就慢慢成为汉民族的族称了
(二)汉朝:【思考】结合史料指出汉朝在边疆的屯戍政策的影响?
①有利于抵御匈奴的侵扰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③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④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减增图 例排 飘体细一干国☆刀分2一千来
纳端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军事屯田
汉明
楼 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色益西域想府斯
89年,窦宪破 北匈奴之战窦宪出击北匈奴, 取胜后刻铭燕然 山。
东汉初,匈奴分裂匈奴分为南北两 部,南匈奴内迁, 逐渐汉化。
北匈奴西迁北匈奴数败之 后,西迁远方。
:三魏额
规断(
6,2e
玉原器中
均量
实定
( 2 ) 西 北 :政策: 设管理机构与屯田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 “河西四郡” , 分别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②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西域的军政机构;③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设屯田官,分民屯和军屯。(3)东北: 汉武帝设“护乌桓校尉”(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戊校 尉、南蛮校尉等。)
▲西晋来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间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壹
中 国 古 代 民 族 关 系 与 边 疆 治 理
壹 中国古代 民族关系 与边疆治理
传统 夷 夏 观
传统夷夏观 “华夷之辨”的由来与基本内涵
难点
突破
夏,大也。——《尔雅》
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尚华书》夷之辨的主要内涵包括:
公元前
··游农牧耕文文明明::再生不较机稳稳制定定强的劲社的会小生农活经济①以中与四夏地农方;域业之之人文为分化蛮。夷以,中东原夷地南区蛮为西诸狄夏北,戎 游牧经济与游牧文化
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则是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包括与
国家关系 近邻——东亚的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中亚、西亚、欧洲、非洲各
国之间的交往,到16世纪逐渐扩展到与美洲之间的交往。
华夷观 念
▲ 唐朝《礼宾图》壁画
叁
近
代 民 族 观 与 国 家 观 的
中 国 古 代 对 外 交 往
贰 转
型
传统夷夏观
“华夷之辨”的实践与演化
三代以上:华夷观念首次实践与“五服”制度
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
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于
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
服。
从中原王朝向边缘—扩—散《的国差语序·秩周语序上》
公元前 221年
春秋战国: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文化打压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
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
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战国策·赵策》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共21页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 发展和民族关系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840年
外 丝绸之路、甘英出 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
泉州成为重
交
使大秦(罗马帝 务;常骏出航到达赤土国。 国);光武帝赐倭 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
要的对外贸 易港口。元
往 国国王金印
海路交流活跃、日本派遣唐使
朝马可·波罗
来华
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 清朝签订《尼布楚条 约》、马戛尔尼使团来 华、闭关自守
魏 晋
民族交融(原因:少数民族内迁、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的开发)
隋 礼部、鸿 1、北:突厥、吐谷浑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朝 胪寺
2、南:册封冼夫人;加强对岭南各族统治
—
1.在边疆推行郡县制,任用边疆民族的豪酋大 姓任郡守、县令。 2.加强与流求联系
唐 礼部 朝 鸿胪寺
1.西北:东突厥归附,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西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3.南:加封南诏王,南诏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在边疆推行郡县制,往往任用边疆 民族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加强与流求的联系。
唐朝
⑴唐朝政府与边疆各族保持着 密切联系
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 渤海等地方政权。
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⑵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民族关系
秦汉
时空坐标
礼部和鸿胪寺;隋朝 与流求交流、册封百 越冼夫人;唐朝和亲、 羁縻州
宋朝和少数民族 政权时战时和; 元朝设宣政院管 辖西藏事务
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 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 流、设驻藏大臣、册封 宗教首领、联姻等
隋唐
宋元
明清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课件--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
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
【命题趋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 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 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先秦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及影响
P47
少数民族内迁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东 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蒙古人的南下;清朝女真人南下。
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
北方人民南迁 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
迁
南。
移 内地人口 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
路线
陆路为主转 向海路为主
秦汉陆上丝绸之路→隋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 时期(海路为主)。
内容
对外贸易与 文化交流同 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 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 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 大量农作物。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象征。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长城成为各 类抗战救亡宣传的重要标志,如《我们的长城——四万万七千万》 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海外 华侨支援抗战,四万万七千万人民凝聚成抵御外侮的血肉长城 角度三: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深厚的文化内涵,许多著名战役、朝代更替、历史名人、文学艺术作品均与之相关 角度四:综合类,如长城价值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历史上,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也有利于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和平稳定与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抗战期间,长城不仅成为抵御日军人侵的重要屏障,更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精神象征和中华民族团结的新象征 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民族关系、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
【命题趋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边疆治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概念,最早由梁启超在1902年提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 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 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先秦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内迁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初步形成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及影响
P47
少数民族内迁
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东 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蒙古人的南下;清朝女真人南下。
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
北方人民南迁 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
迁
南。
移 内地人口 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
路线
陆路为主转 向海路为主
秦汉陆上丝绸之路→隋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 时期(海路为主)。
内容
对外贸易与 文化交流同 步进行
汉朝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 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 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 大量农作物。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象征。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长城成为各 类抗战救亡宣传的重要标志,如《我们的长城——四万万七千万》 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海外 华侨支援抗战,四万万七千万人民凝聚成抵御外侮的血肉长城 角度三: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保存完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深厚的文化内涵,许多著名战役、朝代更替、历史名人、文学艺术作品均与之相关 角度四:综合类,如长城价值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历史上,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也有利于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和平稳定与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抗战期间,长城不仅成为抵御日军人侵的重要屏障,更成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精神象征和中华民族团结的新象征 长城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成为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边疆治理嬗变
古代中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主要措施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 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 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5.清朝的边疆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 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 务的机构——理藩院;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 统治。
命题点:辩证看待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
(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 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
大
解析: 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
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
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关键点拨: 依据表格信息,东南九省给中央缴纳赋税,中原和边疆也有少量上供,只
有河朔地区完全不上供。而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富庶江南地区是国家赋税的主
四、新时期边疆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谈到我国边疆地区 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应该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边 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理解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这是党和政府提高治理边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和要求; 第四,这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务以及自身事务的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第五,这是党和政府治理边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和体 现,不断提高有效治理边疆的能力。简而言之,实现我国边疆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 政水平和能力在我国边疆地区的检验和标志。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一、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二、边疆治理
边疆处于我国疆域的边缘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空间、政治环境、 历史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使得边疆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 性要素,边疆治理与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边疆治理的成效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对于整个国家的 安全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边疆治理真题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
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
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
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命题点:西汉时期郡级行政区的变动
(2017·全国卷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要来源地区,朝廷还是控制了国家最主要的经济命脉。
解析: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
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
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
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
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
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
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六、边疆治理模拟题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年级3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云南的管理,并且在与云南地区各族群众长久的交流、 交往、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先秦时期,楚将庄蹻入滇,带去内地文 化,并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变换服饰融入当地。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 往西南夷的道路,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州县,延续了以当地酋长 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后来,南诏崛起,威胁到唐朝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 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 省管理。忽必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在云南“创建孔子庙、明伦堂, 购(经1)史特,点授:学传田播”内,地后文“化阅,中促庆进版民籍,族得交隐融户;万中余央,政以府四设千置户地即方其行地政屯机田构”管,辖编和定利赋用役少, 发清数展 ,民农已族业渐首经同领济内管。地辖元了相初。结在合云—;南—加实摘强施编人的自口这吕管些文理创利,新等发性《展政论农策中业,国经使古济得代。云边(南疆答与治对内理3地点中的得的一6“分体云)化南加模剧式,”至》明等 ((12))根作据用材:料加并强结了合中所央学对知云识南,的概管括辖古和代控边制疆;治促理进中了“云云南南地模方式经”济的的主发要展内;容传。播(和6分推) (广2了)传根统据文材化料并巩结固合了所统学一知的识多,民简族析元国朝家治;理缩云小南了新云措南施与的内作地用的。差(距9,分促)进了云南与内
古代中国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主要措施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与管理。 2.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 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3.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4.明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5.清朝的边疆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 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 务的机构——理藩院;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 统治。
命题点:辩证看待唐朝藩镇割据的影响
(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 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
大
解析: 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
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
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关键点拨: 依据表格信息,东南九省给中央缴纳赋税,中原和边疆也有少量上供,只
有河朔地区完全不上供。而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富庶江南地区是国家赋税的主
四、新时期边疆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谈到我国边疆地区 全面深化改革,其总目标应该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边 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理解我国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二,实现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基本要求; 第三,这是党和政府提高治理边疆水平和能力的体现和要求; 第四,这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边疆地区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事务以及自身事务的能力的要求和体现; 第五,这是党和政府治理边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和体 现,不断提高有效治理边疆的能力。简而言之,实现我国边疆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 政水平和能力在我国边疆地区的检验和标志。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
一、2017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二、边疆治理
边疆处于我国疆域的边缘地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空间、政治环境、 历史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等因素,使得边疆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 性要素,边疆治理与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边疆治理的成效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对于整个国家的 安全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边疆治理真题
(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
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
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
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命题点:西汉时期郡级行政区的变动
(2017·全国卷Ⅰ·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要来源地区,朝廷还是控制了国家最主要的经济命脉。
解析: 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
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
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
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
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
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
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
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六、边疆治理模拟题
湖北省宜昌市2020届高三年级3月线上统一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云南的管理,并且在与云南地区各族群众长久的交流、 交往、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先秦时期,楚将庄蹻入滇,带去内地文 化,并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变换服饰融入当地。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 往西南夷的道路,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州县,延续了以当地酋长 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后来,南诏崛起,威胁到唐朝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 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 省管理。忽必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在云南“创建孔子庙、明伦堂, 购(经1)史特,点授:学传田播”内,地后文“化阅,中促庆进版民籍,族得交隐融户;万中余央,政以府四设千置户地即方其行地政屯机田构”管,辖编和定利赋用役少, 发清数展 ,民农已族业渐首经同领济内管。地辖元了相初。结在合云—;南—加实摘强施编人的自口这吕管些文理创利,新等发性《展政论农策中业,国经使古济得代。云边(南疆答与治对内理3地点中的得的一6“分体云)化南加模剧式,”至》明等 ((12))根作据用材:料加并强结了合中所央学对知云识南,的概管括辖古和代控边制疆;治促理进中了“云云南南地模方式经”济的的主发要展内;容传。播(和6分推) (广2了)传根统据文材化料并巩结固合了所统学一知的识多,民简族析元国朝家治;理缩云小南了新云措南施与的内作地用的。差(距9,分促)进了云南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