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提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型以上水闸共40997座。其中大型水闸1062座(最大过闸流量1000立方米/秒及以上),占全国水闸总数的3%;中型水闸6719座(最大过闸流量100立方米/秒—1000立方米/秒),占全国水闸总数的16%;小
(1)型水闸33216座(最大过闸流量达到20立方米/秒—100立方米/秒),占全国水闸总数的81%。从水闸的主要功能看,全国水闸中承担防洪功能的占46%,灌溉功能的占39%,排涝功能的占9%,防潮功能的占5%,承担其他功能的占1%。但我国水闸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建设标准不高,且运行多年,缺乏维修养护经费,老化失修严重,在全国近4.1万座小
关于加快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提案
摘要: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23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
关于加快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办理
提案人:
黄建中
主题词:
水利,建设
提案形式:
个人提案
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水闸作为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泄(引)水等多种功能,是江河湖泊防洪调度、排涝挡潮、引水供水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情况我国水闸数量多、分布广。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水利系统管辖的小
(1)型以上水闸中,三类闸、四类闸共2.97万座,占全国水闸总数的72%,病险问题十分突出。二是除险加固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中央仅在大江大河整治工程中安排了28座骨干水闸的除险加固。近几年,各地投资约44亿元,对299座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固数量仅占大中型水闸总数的4%),全国大范围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尚未开展。三是工程管理不规范。我国部分水闸尤其是小型水闸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水闸违章运用情况和险情事故时有发生。四是管理经费不足。我国70%以上的水闸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水闸普遍存在着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的情况,在几十年运行期间,由于管理经费缺乏,检查观测、维修养护等管理工作难以到位,造成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安全隐患较多,水闸安全管理的工程基础条件薄弱。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一是历史原因及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大部分病险水闸工程修建在“大跃进”、“文革”、“学大寨”等特殊的历史时代,限于当时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都不高,致使许多水闸建成初期就存在不少问题。二是设计标准低,工程长期超标准运行。建闸时的气象、水文资料少,系列短,经过几十年的运用实践,对于同样的洪水重现期,设计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现有水闸的防洪标准不够,长期超标准运行。三是水闸工程管理投入相对不足,管理设施不完善。由于长期受“重建轻管”思想的束缚,使得工程管理投入相对不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无标准、无定额、无稳定投入的不正常状态,给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困难。影响到水闸的安全运用和兴利效益的发挥。三、建议水闸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排涝、引水(供水、灌溉、纳潮、壅水)、挡潮蓄淡、节制、分洪、退水、通航等多种用途,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目前,全国约的水闸带病运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
(1)型以上水闸中,约有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况,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总体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成为我国水利工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二、存在问题及原因目前,我国水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病险问题突出。
2008年6月,水利部组织各地在安全鉴定或安全评估基础上,开展了全国水闸安全状况普查。结果表明,全国近4.1万座小
3、加强管理,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国家对跨省的流域性工程,要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建议由国家、省、地方各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开展正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以确保流域性工程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制定水闸有关管理规定,指导地方加强水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中国政协网
1、加快启动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建议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中增列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开展除险加固工作。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国家要加大对地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补助力度,
(1)型水闸33216座(最大过闸流量达到20立方米/秒—100立方米/秒),占全国水闸总数的81%。从水闸的主要功能看,全国水闸中承担防洪功能的占46%,灌溉功能的占39%,排涝功能的占9%,防潮功能的占5%,承担其他功能的占1%。但我国水闸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70年代,限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建设标准不高,且运行多年,缺乏维修养护经费,老化失修严重,在全国近4.1万座小
关于加快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提案
摘要: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23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
关于加快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办理
提案人:
黄建中
主题词:
水利,建设
提案形式:
个人提案
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推进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水闸作为调节水位、控制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泄(引)水等多种功能,是江河湖泊防洪调度、排涝挡潮、引水供水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情况我国水闸数量多、分布广。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水利系统管辖的小
(1)型以上水闸中,三类闸、四类闸共2.97万座,占全国水闸总数的72%,病险问题十分突出。二是除险加固进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中央仅在大江大河整治工程中安排了28座骨干水闸的除险加固。近几年,各地投资约44亿元,对299座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固数量仅占大中型水闸总数的4%),全国大范围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尚未开展。三是工程管理不规范。我国部分水闸尤其是小型水闸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水闸违章运用情况和险情事故时有发生。四是管理经费不足。我国70%以上的水闸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些水闸普遍存在着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质量差的情况,在几十年运行期间,由于管理经费缺乏,检查观测、维修养护等管理工作难以到位,造成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安全隐患较多,水闸安全管理的工程基础条件薄弱。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一是历史原因及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大部分病险水闸工程修建在“大跃进”、“文革”、“学大寨”等特殊的历史时代,限于当时总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都不高,致使许多水闸建成初期就存在不少问题。二是设计标准低,工程长期超标准运行。建闸时的气象、水文资料少,系列短,经过几十年的运用实践,对于同样的洪水重现期,设计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现有水闸的防洪标准不够,长期超标准运行。三是水闸工程管理投入相对不足,管理设施不完善。由于长期受“重建轻管”思想的束缚,使得工程管理投入相对不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无标准、无定额、无稳定投入的不正常状态,给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困难。影响到水闸的安全运用和兴利效益的发挥。三、建议水闸是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排涝、引水(供水、灌溉、纳潮、壅水)、挡潮蓄淡、节制、分洪、退水、通航等多种用途,是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目前,全国约的水闸带病运行,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建议:
(1)型以上水闸中,约有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况,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总体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成为我国水利工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二、存在问题及原因目前,我国水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病险问题突出。
2008年6月,水利部组织各地在安全鉴定或安全评估基础上,开展了全国水闸安全状况普查。结果表明,全国近4.1万座小
3、加强管理,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国家对跨省的流域性工程,要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建议由国家、省、地方各落实维修养护资金,开展正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以确保流域性工程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制定水闸有关管理规定,指导地方加强水闸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中国政协网
1、加快启动病险水闸的除险加固。建议从2011年起,全面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在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中增列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开展除险加固工作。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要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国家要加大对地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补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