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本题中,由于斜坡不是足够长,用10s的时间就到达坡 顶,自行车不可能倒着下坡,从此以后自行车不再遵循前面 的运动规律,所以15s是不合题意的。
答案:10s
1Biblioteka Baidu2 点评:由位移公式x=v0t+ at ,求时间t,由于解的是一 2 个一元二次方程,因此会有两个解,这两个解不一定都有意 义,解出后一定要进行讨论。
三、位移在v-t图象中的表示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在v-t图象中,当表示 位移“面积”在t轴上方时,位移取正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当表示位移的“面积”在t轴下方时, 位移取负值,这表示物体的位移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在时间0~t1内的位移x1取正值;在t1~t2内的 位移x2取负值,物体在0~t2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x1和x2的代数 和。
答案:AB
解析:由图象知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 小,其最大速度约为0.8m/s,A、B正确,D错误,根据图线 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判知C错误。
考点题型设计
1 2 对位移公式x=v0t+ at 的应用 2
骑自行车的人以5m/s的初速度匀减速地上一个斜坡 (如图所示),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斜坡长30m,骑自行 车的人通过斜坡需要多少时间?
1 2 2.匀变速直线运动:当v0=0时,x= at ,其位移-时 2 间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中②所示。图象是曲线,反
2 t 映物体的位移x与时间t不成正比,而是x∝

重点难点突破
1 2 一、对位移公式x=v0t+ at 的进一步理解 2 1.公式的物理意义: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公式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因为v0、a、x均为矢量, 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2.逐差相等 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差是一个常 量,即Δx=xⅡ-xⅠ=aT2 1 2 推导:时间T内的位移x1=v0T+ aT ① 2 1 在时间2T内的位移x2=v02T+ a(2T)2② 2 则xⅠ=x1,xⅡ=x2-x1③ 由①②③得Δx=xⅡ-xⅠ=aT2 此推论常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用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二是用以求加速度。
1 2 特别提醒: 1x=v0t+ at 是矢量式,应用时 x、v0、a 2 都要根据选定的正方向带上“+”“-”号。 2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对非匀变速直线运 动不适用。
如图所示,一艘快艇以2m/s2的加速度在海面上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快艇的初速度是6m/s。求这艘快艇在8s末的速度 和8s内经过的位移。
(江苏扬大附 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一辆汽车在平 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 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 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为多 少?
答案:1m/s2
6.5m/s
解析:汽车经过树A时的速度为vA,加速度为a。 1 2 1 对AB段运动,由x=v0t+ at 有:15=vA×3+ a×32 2 2 1 同理,对AC段运动,有30=vA×5+ a×52 2 两式联立解得:vA=3.5m/s,a=1m/s2 再由vt=v0+at 得:vB=3.5m/s+1×3m/s=6.5m/s
特别提醒: 图线和t轴所围成的面积的绝对值的和等于物体的路程。
(泰安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 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 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
A.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D.小车做曲线运动
※※
课堂情景切入
猎豹在起跑之后三秒就能达到一百公里的时速,但它的 耐力不行,最高速度只能维持100米左右。而健壮的羚羊同样 风驰电掣般逃避,只要在这个距离内不被抓住,就能成功摆 脱厄运。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猎豹在这短短的三秒内的运 动规律也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可以把它 们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 动模型。那么这种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知识自主梳理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t 。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x=___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的直线,其位移在数值上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 ______ 面积 。如图所示。 轴所包围的矩形的_____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在v-t图象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
xBC-xAB Δx 解析:(1)由a= 2 知小球的加速度为:a= = T t2 20-15 2 2 2 2 cm/s =500cm/s =5m/s 0.1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为: xAC 15+20 vB= = cm/s=1.75m/s 2t 2×0.1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即xCD-xBC=xBC- xAB,所以xCD=2xBC-xAB=40cm-15cm=25cm=0.25m (4)设A点小球的速度为vA,因为vB=vA+at,vA=vB-at =1.75m/s-5×0.1m/s=1.25m/s,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为:tA vA 1.25 =a= s=0.25s,故A球的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个。 5
时间轴 包围的面积, 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象中的图线和_______ 梯形 的面积。 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______
1 2 v0t+ at 2 2.位移公式x=_____________ 。
用图象表示位移
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用纵轴表示位移x,用横轴表示 时间t。
1.匀速直线运动:由x=vt可知,其位移-时间图象是 一条 过原点的直线 。如图中①所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推论的应用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 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 4s,求物体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及加速度。
解析:解法一:基本公式法。 如图所示:由位移公式得,
1 2 x1=vAT+ aT 2 1 1 2 2 x2=vA· 2T+ a(2T) -(vAT+ aT ) 2 2
解法三:用逐差法。由Δx=aT2可得 Δx 64-24 2 a= 2 = m/s =2.5m/s2① 2 T 4 1 2 又x1=vAT+ aT ② 2 vC=vA+a· 2T③ 由①②③解得:vA=1m/s,vC=21m/s。
答案:1m/s 21m/s 2.5m/s2
小结:运动学问题的求解方法较多,解题时可通过一题 多解练习运动学公式及推论的应用。
答案:22m/s
112m
解析:vt=v0+at=(6+2×8)m/s=22m/s 1 2 1 x=v0t+ at =(6×8+ ×2×82)m 2 2 =112m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1.平均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对于某一段时间t,其中间时刻的 1 1 瞬时速度v =v0+a× t=v0+ at,该段时间的末速度v=v0+ 2 2
若a与v0同向,则a取正值; 若a与v0反向,则a取负值; 若位移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 正; 若位移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 负。
3.因为位移公式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函数,故x-t图象是 一条抛物线(一部分)。但它不表明质点运动的轨迹为曲线。 4.对于初速度为零(v0=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1 1 2 为x= vt= at ,即位移x与时间t的二次方成正比。 2 2
开放· 探究
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 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 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 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启动加速度a1 制动加速度a2 直道最大速度v1 弯道最大速度v2 直道长度s
4m/s2 8m/s2 40m/s 20m/s 218m
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 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AB= 15cm,xBC=20cm。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 (3)拍摄时xCD;
(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答案:(1)5m/s2
(2)1.75m/s
(3)0.25m (4)2个
A.1m/s2 C.3m/s2
B.2m/s2 D.4m/s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看图分析能力和熟练应用推论解题的能 力。从图中可看出,车身占标尺上3个小格,总长4.5m,故每 小格是1.5m。每小格又有5分格,每分格应是0.3m。因此第 1、第2张照片相距s1=12m,第2、第3张照片相距约s2= 20m。由Δs=s2-s1=aT2,得: Δs 20-12 2 a= 2 = m/s =2m/s2。 2 T 2
t 2
at,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整理加 1 2 v0t+ at 2v0+at v0+v0+at 2 x 1 - 工可得 v = t = =v0+ at= = = t 2 2 2 v0+v =v 2
t 2
即有- v=
v0+v =v 2
t 2
故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又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 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vC=vA+a· 2T,将x1=24m,x2=64m,T=4s代入以上三 式,解得a=2.5m/s2,vA=1m/s,vC=21m/s。 解法二:用平均速度公式法。
x1 24 连续两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1= T = m/s= 4 vA+vB x2 64 6m/s, v 2= T = m/s=16m/s。且 v 1= , v 2= 4 2 vB+vC vA+vC v 1+ v 2 ,由于B是A、C的中间时刻,则vB= = 2 2 2 6+16 = m/s=11m/s。解得vA=1m/s,vC=21m/s。其加速度 2 vC-vA 21-1 2 为:a= = m/s =2.5m/s2。 2T 2×4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 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t1 v1-v2 v1 = =„„;t2= =„„;t=t1+t2。 a1 a2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 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 果。
特别提醒: 1以上推论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他性质的运动不 能套用推论式来处理问题。 2推论式xⅡ-xⅠ=aT2常在实验中根据打出的纸带求物体 的加速度。
(烟台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 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 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 (如下图),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 4.5m,那么这辆车的加速度约为( )
1 2 解析:由位移公式x=v0t+ at ,代入数据得: 2 1 30=5t- ×0.4t2,解之得:t1=10s,t2=15s。 2
为什么通过30m的斜坡用了两个不同的时间?将t1=10s 和t2=15s分别代入速度公式v=v0+at计算两个对应的末速 度,v1=1m/s和v2=-1m/s。后一个速度v2=-1m/s与上坡的 速度方向相反,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应该舍去。实际上, 15s是自行车按0.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又反向 加速到1m/s所用的时间,而这15s内的位移恰好也是30m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二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
课堂情景切入
考点题型设计 方法警示探究
知识自主梳理
易错案例剖析
重点难点突破
课后强化作业
学习目标定位
※ 了解“微元”法的基本思想 ※ 理解由“v-t”图象中,用“面 积”法求位移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会用公式分析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