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好处及弊端

浅谈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好处及弊端

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的家庭教育方法,它关注并赞扬孩子积极的行为,以激发孩子的动力和兴趣,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赏识教育的确有很多好处,但同时也有一些弊端。

好处:

1. 激发自信心和积极性

赞扬与鼓励是激发孩子内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当孩子获得成就感和感受到赞扬时,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更愿意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东西,变得更加有耐心和乐观。

2. 提高学习和表现成果

赏识教育能够鼓励学生变得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这种教育方式帮助他们明确他们在学习中所做的好事,并鼓励他们坚持并改进错误。这将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3. 建立积极的家庭和学校关系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与父母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和教师的赞美和关注将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沟通,让孩子在一个温暖和尊重他们的环境中成长。

4.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地表现对孩子的支持和认可,这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鼓励孩子对行为做出正确的伦理判

断,有助于他们更好的成长为有道德和责任心的社会成员。

弊端:

1. 过度赞扬有损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过度赞扬会让孩子产生虚伪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出现固执、依赖于认可以及缺乏自我反省思考的问题。这种行为也容易使孩子感到过于自豪,甚至出现自负的情况,而无法接受需要改进的方面。

2. 无法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

总之,赏识教育对孩子的害处大于好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适当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赏识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一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 1. 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进行了一个有名的教育实验。有一次他到一个班级,当场点了一些孩子的名,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说他们是天才,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从此,被罗森塔尔教授肯定的孩子不仅自己认为将来一定有出息,连老师都另眼相看。果然不出教授所料,20 年后被点名的孩子确实比较出色。人们以为罗森塔尔教授有什么特殊的识别“千里马”的本领,于是纷纷向他请教。不料教授说,当年他完全是随意地点了一些孩子的名。至于后来他们比别的孩子出色,完全是一种心理效应。之后,人们就将这个与心理教育有关的事例及其中的规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际上就是爱的效应、鼓励的效应,这些效应在某种意义上被人称为“赏识”。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鼓励、尊重一个人,可以增强其信心,对其潜能与成就寄予期望,他就会不负所望。它是通过期望来激发孩子自信与兴趣的最有效途径,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会使孩子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并能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运用赏识教育能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和自信。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

“谁拥有了自信心谁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使孩子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求知欲,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2.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实现人生进步 托马斯?艾瓦尔?爱迪生(1847?1931),美国伟大的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一生的发明超过1000项。成年之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就申报一项发明专利,被称为“发明天才”。 爱迪生上小学三个月就退学了,而且是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如何成长为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的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母亲南希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南希没有高深的文化背景,在当时也没有什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做指导,但是南希用发自内心的母爱对爱迪生进行教育。以下是母亲南希的话:“(1)爱迪生刚出生时脑袋很大,很拙笨,但在我的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尽管孩子满是缺点,爱淘气,但我从心底里爱着这个孩子。(2)他还是一个孩子,好奇心极强,常常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来,但我从来没有觉得爱迪生的那些提问很愚蠢。我想,孩子们一定是带着好奇心出生的。(3)我不强制他,我要和儿子一起享受思考的乐趣。默记教科书,长大以后起不了任何作用。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吗?(4)我从来没有假设过如果他是个好孩子、如果他听话等诸如此类的条件。我爱的是真实的爱迪生。(5)我也从来没有将他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当然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与其斥责爱迪生的缺点,我更

赏识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赏识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是指欣赏赞美;识,是指给予肯定和认可。赏识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通过对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和优点给予表扬或赞扬,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幼儿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儿童取得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同时当儿童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不是去责备而是给予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包容。但是,赏识教育并不等同于溺爱、宠爱和一味的鼓励与表扬,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态度。 二、幼儿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赏识教育充盈于社会、学校、家庭。专家们也再三强调不要只看到幼儿的缺点,要关注幼儿的优点,幼儿有错误不要正面批评。要学会赏识幼儿,这样才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但有些家长、老师不知道正确的赏识教育方法,导致他们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和做法,走入了一些误区。 (一)赏识教育过于泛滥 目前园内、家庭中、社会上一片赞扬之声,到处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的表扬话语。长此以往幼儿们听表扬听习惯了,一次不表扬就不高兴。幼儿不是没有自信而是自信有余,甚至是盲目自信,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都行。在这些幼儿的“字典”里已经没有了谦虚。 (二)赏识教育的艺术性不足 有些老师、家长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赏识教育的语言艺术性严重缺乏,语言单调,没有自己的创造。只重视幼儿的个人特质和行为结果,或把幼儿与其他人比较。比如:“你真棒!”“你真行!”“你真聪明!”或“你比他能干多了!”……充斥于幼儿周围,幼儿对这些已经不“感冒”了。 (三)赏识教育不等于娇纵 赏识幼儿自然要对幼儿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称赞、鼓励、表扬,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有的教师也许认为,现在的幼儿自尊心和敏感性强,动不动就“逆反”,因此要尽量少批评,或是不批评。幼儿如此发展下去,对其今后发展未必是好事。 三、赏识教育的误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赏识激励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与作用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而在每一对父母教育孩子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父母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因为父母总是用最得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步。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该有多大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都应掌握更多的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而茁壮地成长。 1.小学生需要赏识激励,犹如禾苗需要阳光雨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教师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起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表现不错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责罚是一种严肃的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缺点的方式,那么赏识激励则是一种善意和温和地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和发扬优点的更好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敏锐地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抚、鼓励,或者嘲笑、讽刺,甚至轻视。他们也常常以甜笑、发怒、任性、固执,甚至采取逆反心理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觉。孩子首先需要的是自尊,这一点与成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得不到周围人的肯定,就会被迫在一种“屈辱”的心态里学习与生活,其结果可想而知。 2.赏识激励能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我们老师能否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不断培养、开发。 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孩子无穷的想象:蓝天白云,像神奇的魔术师,变幻无常;绿茵茵的草地好似墨绿色的地毯,任人随意翻滚……在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同时,老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想像、比拟,这些事物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无数美好的奇异的童话。 总之,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用鼓励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学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 赏识教育的好处和意义如下: 01、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指的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 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02、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总结的“花苞心态”调整了无数家庭教育中的“功利心态”,总结的“生命像一条河”、“全纳思维”、“先骄傲、后成功”等思维方式使许多家庭走向了和谐、幸福、美满。赏识教育是人 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03、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太唯心)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 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 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04、赏识教育,从诞生来源方面看,是生命的体验;从教育角度看,是思想的继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态的回归;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是心灵的解放;从思维方式看,是观念的更新;从表达方式看,是语言的突破。 05、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每一位孩子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

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孩子生命和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日日赞叹的教育!

赏识教育的好处

赏识教育的好处 赏识教育的作用作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手段,是促动学生掌握技能和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1、赏识教育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潜力、人尽其才。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如:有的孩子对美的感悟力极强,有的孩子好奇心强、凡事想探个明白,一些物品常被其弄坏……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要因材施教。 2、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赏识教育能给学生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习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 4、赏识教育会引起学生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 5. 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克服孩子自卑和怯懦,增强其自信心。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

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即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 6. 通过赏识教育,能够维护自尊,学会自爱,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是在受到指责和冷遇后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仅仅有些父母比较明智。他们第一相信孩子是好的,第二相信孩子是聪明的,第三永远鼓励孩子,从不挖苦孩子。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让其感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既给孩子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及问题,懂得自爱,让孩子知道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就要与人友好相处,减少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知识的态度、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在逐渐调整。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关注小学生的赏识教育。然而,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赏识教育的定义及意义 小学生赏识教育是指让孩子学会欣赏、鉴赏各种艺术作品和文化现象的教育。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增加对美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其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并且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生硬而枯燥 在传统教育中,许多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审美兴趣的培养。即使是在教授文艺作品时,也只是让孩子死记硬背,背诵作品内容,而不是真正教授孩子如何欣赏、感受和鉴赏艺术品。 2.教材配置不当,缺乏可读性 目前,许多小学生赏识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甚至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调动学生对赏识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家长对赏识教育缺乏支持

很多家长由于自身对文化艺术的认知欠缺,往往无法掌握好孩子的赏识教育,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专注于学习,而忽略了孩子在审美方面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就很难真正实现家校合作,帮助孩子培养赏识教育意识。 三、对策探讨 1.教育理念更新,多元化教学内容 学校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赏识教育活动,包括画画、音乐、文学、戏剧等形式,让孩子能够深入了解各种文化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2.教材设计精巧,充满趣味 赏识教育的教材不再仅仅是枯燥无味的内容,而应该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内容要丰富多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是教育者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 3.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赏识教育 在家庭中,家长要积极支持孩子的赏识教育,引导孩子走向文化艺术之路,关注孩子的审美需求,引导孩子接触并深入了解各种艺术文化。教育者则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合作,使家校之间形成综合育人的良好合作机制。 小学生赏识教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教育,需要教育者注重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关注孩子的发展需求,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合作,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生赏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赏识教育是一种注重表扬、肯定和鼓励的教育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赏识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育两个角度,浅析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赞赏。一些家长往往认为赞美可以 激励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他们过分地歌颂孩子的优点,忽视了孩子的不足之处。这种过度 赞赏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失去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识,从而导致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 承受能力较弱。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家长要正确引导和评价孩子的表现。家长应该客观地看待孩子 的能力,不仅仅关注他们的优点,还要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努力。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 子去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评价体系的单一化。当前,很多学校仍然以成绩为核心,将学生的优劣划分为高低,评判标准的单一化容易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被忽视,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学校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品德、才艺、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肯 定和鼓励。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同时将这些能力 纳入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 第一,赏识教育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过分强调赞赏和肯定,可能使学生产生满 足感,降低他们的进取心和自我要求,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二,赏识教育可能导致不合理的竞争。过度强调对优秀学生的赏识,可能使其他学 生感到自卑和压力,从而导致不健康的竞争氛围的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提倡平衡发展的赏识教育。赏识并不只是对优秀表现的 肯定,还可以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表现,给予不同 程度的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鼓励和认可。要在赏识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努力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培养持久的学习动力。 赏识教育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正确引导和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推行平衡发展的赏识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辩论稿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辩论稿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在培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赏识教育注重的是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而挫折教育则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坚韧和逆境应对能力。在我看来,两种教育方式都是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性来灵活运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赏识教育的优势。赏识教育注重的是给予孩子的正向反馈,肯定他们的优点和努力。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赞赏和鼓励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并且会更容易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然而,单纯的赏识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我们给予孩子过多的赞扬和奖励,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依赖心理,过于自满和自负。当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可能会因缺乏坚韧和逆境应对能力而感到难以承受。因此,我们也需要引入挫折教育的理念,教导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挫折教育强调的是让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学习和成长。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父母和老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让他们面对失败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困难和痛苦后获得成功时,他们会更加珍惜这个成果,并且从中学到坚持不懈和努力奋斗的精神。挫折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格和逆境应对能力,让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更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过度的挫折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和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孩子从挫折中学习,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因此,在实施挫折教育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度的掌握,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适度安排挫折的程度和频率。 总结而言,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是有益的教育方式,但需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我们应当通过赏识教育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自尊,给予他们正向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在适当的情境下引入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坚韧性格和逆境应对能力。只有综合运用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才能全面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作文

“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0066—01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事例,有一位家长从女儿出生之日起,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偶露微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女儿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她:“芳芳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芳芳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这位家长渐渐发现赏识教育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挫折。 在教育过程中,赏识只是充当着“必要条件”的角色,决不能是“充分条件”,一旦过度强调或者使用“赏识”手段,将导致孩子内心的脆弱和人格的不健全,等孩子长大后,将不能适应这个社会。社会的运转规律决定了将来孩子要步入的社会不可能提供一种“赏识”机制来与其成长时的“赏识”环境对接。 一、“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滋长骄傲情绪,丧失上进心,不能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过度地使用赏识教育,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一叶障目,而不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向前的动力。 2.失去认清真假美丑,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即使是优等生犯错

误也是在所难免。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 二、对策 1.赏识教育中要把握好“度”。 “赏识教育”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那种不分年龄段、不讲实际情况、一味夸大“赏识”的作用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做法,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及时妥贴的赞美和鼓励,可以促进孩子自信、自强和更上一层楼。然而,如果教育者滥用表扬、排斥惩罚,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形成自以为是、盲目骄傲的不良人格品质。 经常性的、过滥的赞美的最大坏处,在于容易造成孩子行为自觉性差的人格品质。过度的赞美容易使孩子为了得到赞美而做出教育者所期盼的表现,这种表现并非自觉自发的,而是为了某种目的,具有了一定功利性。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自觉性差,看他人眼色行事的习惯,做事都要外力推动。这些孩子成人后个性表现倾向于别人的取向,自己的言行易受制于他人,没有任何奖励措施时,就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糖太甜了也会腻”,赏识、赞美孩子应有度。 2.教育也应有适度的惩罚。

赏识教育用不好,只会培养出一个坏孩子

赏识教育用不好,只会培养出一个坏孩子 进化妈:怎么现在孩子越赏识的教育,心里越脆弱呢,是我们的方式出现问题了吗?还是方式不对呢?孩子,爸爸妈妈只想你能快乐,健康一步一步地长大,请记住,你们的身后还有爸爸妈妈。 作者:花朵之蓝(爸妈进化论主笔) 01 进化妈 周末,我带着女儿小牛去朋友家玩。朋友的儿子正在画画,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很有天赋,我忍不住夸奖了几句。 小家伙面露喜色:“谢谢阿姨的夸奖。” 倒是女儿不高兴了:“丑死了,还没有我画的好呢?妈妈你不是说我画的是最好看的吗?” 当着朋友的面,我十分难堪,好不容易才压住心中的怒火。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小牛,当妈妈在夸奖别人的时候,你不应该说别人的不好,这很不礼貌。没想到,小牛竟然大闹起来。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牛出生后,我就动员全家和我一起进行“赏识教育”。 第一次学会走路:夸! 第一次帮助妈妈做家务:夸! 第一次得了一百分:夸! 第一次独自睡觉:夸! …… “你真棒!”、“你好聪明!”“你真厉害!”…… 小牛从小就是在这样的话语中长大的。 有专家说:赏识教育能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一旦缺乏赏识就会动力不足。充分去肯定孩子,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能够使他们不仅拥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拥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赏识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塑造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但却事与愿违,我培养出了一颗玻璃心。 小牛变得骄傲自大,目无他人,甚至承受不起别人的一点点批评。 这不,学校的老师刚刚打电话给我,说她不过是指出了小牛写得不好的几个字,小牛就当场哭起来。这样的一个女儿让我忧心忡忡! 02 进化妈 我发现不少用“赏识教育”的家长都获得了背道而驰的结果。 同小区的圆圆,大家都夸她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孩子。时间长了以后,圆圆对所有的批评都显示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有一次老师批评她的时候,圆圆竟然说:“我长得那么漂亮可爱,大家都喜欢我,你为什么要骂我啊。” 表姐家的孩子木木性格内向,在和小朋友打交道的时候常常比较怯懦。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表姐常常肯定和鼓励木木,称赞他是最棒的。 木木果然变得外向开朗。但是在一次幼儿园的跑步比赛中,木木跑了第二名,比赛结束后他竟然把第一名推到在地,自己也大哭起来。 难道被众多教育专家推颂的赏识教育是错的。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我研究了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书籍,发现大部分家长包括我自己简单地把“赏识教育”理解成“表扬+肯定”。 赏识教育是一种理念,而表扬只是实现这种教育理念的一种手段而已。 手段的践行必须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旦我们在理解“赏识教育”上出现了偏差,就很容易得到相反的结果,培养出一个坏孩子。 赏识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赏识,赏识,既有“赏”、还有“识”,在全面认识孩子的优缺点、承认个体差异,允许失败存在的前提下,去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自我评价,让孩子学会找到完成这件事的原因,能够让孩子关注能力的发展以及完成事情的过程。

“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赏识教育”对于现代父母来说并不陌生,越来越多的父母尝试着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然而,有些父母并没有理解赏识的真正内涵,盲目赏识不仅不能让孩子从中获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误区1:不切实际地夸赞 典型状态描述: 看到宁宁的画,妈妈脱口而出:“宁宁画得真好!我家宁宁最棒了!”听了妈妈的夸奖,5岁的宁宁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不屑地说:“你就会说‘最棒’了,还有没有新鲜点的。” 宁宁妈非常认可赏识教育的观念,所以,时常把“你真棒!”挂在嘴边。在儿子3岁前,自己的“赏识”似乎还能激发起儿子的热情,可是,随着儿子年龄不断增长,他对妈妈的夸奖越来越不屑了。 心灵点击: 很多父母认为,赏识孩子就是告诉他们“你真棒!”。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 孩子比较轻松地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如果给予不切实际且大张旗鼓的夸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他会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在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之后,他会发现,父母的夸赞有很多水分,渐渐地,父母口中的“你真棒!”就不值钱了。 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它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不容小觑—— 1.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没有父母夸奖的那么好,他就会开始怀疑别人对他的评价,觉得大家都在骗他,他的自我价值感反而会因此降低,进而变得很自卑。到了那时,不管父母怎么鼓励他,他都很难自信地面对外面的世界。 3.孩子变得自大、自负。有些孩子可能会把父母的“夸赞”当作自己的保护层,他们宁肯相信这些有利于自己的评价而在无意识中屏蔽外界信息,从而变得目空一切。 特别提醒: 父母对孩子的夸奖应该是经过认真品味后的真正欣赏。因此,不要泛泛地夸孩子画得好,而应用心欣赏孩子的画,你可以夸奖孩子主动完成绘画,态度非常认真;也可以夸奖孩子的画中有某些细节处理有进步……记住:夸奖孩子的动机与态度要比夸奖结果更重要哦。 误区2:“你比他们都强!” 典型状态描述: 小区里,小美正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比赛唱歌。小美活泼可爱,能唱会跳,不时得到一旁叔叔阿姨的赞美。小美妈妈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她美滋滋地把小美拉到自己身边,悄悄地说:“乖女儿,太棒了!你比她们都强!”听了妈妈的话,小美“翘起了小尾巴”,开始对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指指点点。 小美聪明活泼,善于表现。小美妈妈也从不吝惜对女儿的赞赏:“你比别的孩子都做得好!真给妈妈争脸。”然而,小美不但没有因妈妈的赏识而更优秀,反而变得非常爱和别人比较,嫉妒心强。一旦发现其他小朋友比自己做得好就会气得鼓鼓的。 心灵点击: “你比他们都强!”“你真给我争脸!”表面上是在赏识孩子,实际上却与赏识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赏识是对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与欣赏,而这种接纳与欣赏是建立在“不与别人比较,尊重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独特的”基础上的。 如果父母常以“你比他们都棒!”等语言对孩子进行夸赞,那么孩子会—— 1.认为只有我比其他孩子做得好,父母才会关注我、承认我、喜欢我。 2.认为父母对我的关注与爱是有条件的,无法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3.将自我的评价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上,嫉妒心强,较难发展健康和谐的同伴关系。

浅谈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赏识教育中存有的问题与对策卡耐基以前说过:“使人发挥最大水平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科学家通过研究则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水平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水平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有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持续的激励。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持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持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不过在很多时候,学生家长和老师没有或不会这样做,究其原因主要存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总是热情较高,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就开始失望、怀疑孩子的水平,甚至对孩子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降低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并对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让我想到了农民种庄稼。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却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孩子,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二、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有人曾做过一次调查,90%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希望

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能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他们对子女的要求特别高,希望自己的孩子个个能上名牌大学,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睿智的庄子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拿黄金作赌注时,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而内拙”。很多人都熟悉心理学上关于“目的颤抖”的实验:在给小小绣花针引线时,你越是全神贯注地努力,你的手抖动得越厉害,线越不容易穿入。它告诉我们因为期望值过高而导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于集中,反而把平常能够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砸了,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这些事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很多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容易出现偏差,这和我们的目的性太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分不开的。绝大部分家长和老师一直认为高分数=好孩子;高分数=班干部;高分数=将来有出息。这就出现了有时孩子考90分,家长和老师还不满意的现象。有的孩子一次没考好,就会被打骂、被惩罚。上海一项调查显示,九成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不听话”、“考试成绩不好”。这是父母常在孩子耳边唠叨的语言,也是家长对老师说得最多的话,这些话已成为孩子自认为不是好孩子的主要理由。调查表明,孩子进入小学后,绝大部分父母对他们的表扬越来越少。家长赏识孩子的标准只有一个——高分数。 三、家长心理失衡 我们家长往往爱把自己的孩子同左邻右舍的孩子比较,如比学习、比考试分数等。“你看某某同学那么聪明,你呢?”“你看某某

新课改背景下“赏识教育”的问题与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赏识教育”的问题与反思 一、正确理性认识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南京周弘老师对自己聋哑女儿周婷婷,通过激励、表扬手段开发她的潜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她不断成功,最终创造特殊教育的奇迹:16 岁的周婷婷被辽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破格录取,21岁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到心理咨询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周弘老师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懈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在教育上历经了五次开窍。从一个“爱”字发展到“行”字,然后归纳为赏识,并把这种方法归纳为“赏识教育”。最后得出结论: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什么是赏识?赏识是指意识到了人的才能或物的价值而加以重视或予以赞扬。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家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孩子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孩子健康主动的发展。简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它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为手段,是将教育对孩子的外在要求内化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通过激励赞扬来激发和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其内心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唤醒孩子内心的上进意识,进而由进步动机付诸于进步行动。这就真正体现了孩子是学习的主体的教育思想。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得重新思考: 1、我们赏识的是什么?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相貌、气力、智商等,许多的家长和亲戚朋友总喜欢夸奖孩子聪明、漂亮,这样的表扬、赏识对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多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发展自己的。 2、我们是怎样赏识的? 有的教师喜欢对学生讲“你比某某好”、“某某不如你”,采取这种与别人比较的表扬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自以为是、自满、瞧不起别人等心理,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也有的老师在学生每做好一件事情后,都要“真乖”、“真好”、“真聪明”的赞扬个不停,其实这种无节制的廉价的表扬,也容易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 正确的赏识,应该做到两点:(1)要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说出孩子的表现与成就,把孩子的良苦用心和艰难努力都看在眼里,然后再夸奖孩子。比如,孩子在写完作文之后,你通过认真阅读把孩子在作文选材、立意、表达、结构上所做的努力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2)赏识表扬要及时。家长、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二、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赏识教育对孩子有多重要

导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而赏识一旦被家长正确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会成为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 赏识教育的误区 很多家长都明白赏识对孩子的重要性,也确实身体力行了,但是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这都源于家长对“赏识”的认识偏差。 没有耐心急于求成 案例:小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打人,经常是一个不合心思,小手就伸出来了。妈妈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很有耐心地给小颖讲道理,在她伸出手的时候轻轻地握住她的手并冲着她摇头,心想小颖应该很快就能改掉这个坏习惯。谁知一天家里来个朋友,不知道怎么让小颖生气了,小颖又习惯性地伸出了手,这下妈妈生气了,大声说:“说了多少次了不许打人,你没长耳朵啊。”说完狠狠打了小颖的手心两下,小颖看起来更生气了。 有的家长一开始很有热情,会鼓励和赞扬孩子,但没过多久,发现孩子并不像自己期望的那样得到了明显的进步,或是并没有对自己的热情赏识给予回报,就开始产生失望的情绪,并对孩子的能力产生怀疑,不仅不能把赏识坚持下去,反而开始挖苦、嘲笑、批评孩子。不仅没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反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所以请父母对孩子多点耐心,对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都感到由衷的开心。 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案例:团团很喜欢绘画,于是暑期妈妈就给他报名参加了绘画班,暑期结束了,老师邀请家长们去参观孩子们的“画展”。妈妈兴致冲冲地去了,认为凭团团的天赋和努力,那还不是出类拔萃,谁知到了现场一看,团团画得并不怎么出色,而有几个小朋友画得很不错的,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赞扬。这时,团团妈有点不开心了,原来准备的一大堆赞扬团团的话都咽了回去。 庄子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拿黄金作赌注时,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的定义是“外重而内拙”。很多家长正是这样,由于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标准太严、期望值太高,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带着包袱上路,反而更加难以达到父母的要求。上海一项调查显示,九成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不听话”、“考试成绩不好”,这是父母常在孩子耳边唠叨的语言,成了孩子甩不掉的标签。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父母一定要记住,“严师”未必出高徒,轻松愉快的环境反而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比较中心理失去平衡 案例:一个孩子在提到爸爸的时候这样说:“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你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瞧人家孩子多懂事,你多调皮……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吗给我当爸爸!” 孩子在刚学会说话、走路时,家长由于惊喜,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于孩子鼓励、赞扬,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家长的心态也慢慢地变了,和别的孩子比学习、比特长,一比较就会有差距,更可怕的是在比较的时候,家长总是看到别

赏识教育改变孩子的一生

赏识教育改变孩子一生 ——班主作工作经验交流 ——海口七中蒲佳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一起交流有关问题学生的教育,一谈起问题学生,那么,问题就来了!班级中,总有些让你劳神伤脑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有作业不能完成的,有喜欢打打“小架”的,有喜欢搞搞破坏的,有不爱动脑缺乏积极主动性的,有经常受到批评产生逆反心理的……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便成了班级中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千千结”。为了打开这一个又一个的结,我们班主任常用两招:跟学生来一场暴风雨般的战斗,要么来一场地老天荒的谈话。可是在一次次的硬碰硬的恶战中,在一次次春风化雨把自己感动得泪流满面的谈话中,学生的表情却一次比一次满不在乎,一次比一次无所谓,我们最后只好把学生送到政教处,学生温良恭俭让一两个星期后,不也是马照跑,舞照跳?我们请来专家,期待一场讲座后能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学生听得痛哭流涕后,第二天不也该吃吃该喝喝?所以问题学生的教育绝非这么简单,不能简单地以为一场谈心,一次惩罚,一个讲座就可以让他痛改前非,班主任问题学生的最大特点在于——“反复”,不断地在“犯错—改错—再犯—再改”中循环,所以,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智慧、爱心、耐心去化解这一难题。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交流在问题学生转化教育中有

益尝试。 平时我喜欢阅读,也常读些有关教育的书籍,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的爱心教育启迪我一些教育的思考,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曾让我有“怦然心动,相见恨晚”之感,镇西老师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赏识教育让孩子充满自信,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抱怨教育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状态中沉沦。 我因此树立了今后的教育理念:赏识每一个孩子。 有的老师说:“其实我也没少表扬学生,可为什么一表扬他就翘尾巴,表扬还起了反作用呢?”我认为老师在利用表扬这个利器的时候,可是是表扬的方法,技巧出现了点问题。 譬如,大家都想得到领导的认可表扬,听听这两种表扬,看看你喜欢哪一类表扬:第一种,校长表扬老师说,你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第二种,校长说,周老师,你常常留学生下来补课6:30分才离开学校,您辛苦了。请问老师们喜欢哪一种表扬?对,我们喜欢听第二种表扬,因为第一种表扬是空洞、宽泛的评价式表扬,无法让被表扬者产生情感共鸣,而第二种表扬是具体指出感人的细节,被表扬者就明白这样的行为是得到认可的,得到赞美的,下一次她会继续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这位老师就会在心里想,校长这么关注我,认可我,下次我9:30才出七中校门好了!这样的表扬是有益的,可以激励人的上进的内动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