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

作者:哈长辰张炼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生态语言学由此出现。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即从语言的生态环境角度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本研究从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进行对比,从标题、词汇选择和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探索中美气候变化相关报道各自立场和意识形态差异。最终提高人们语篇对比分析能力和保护语言生态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4-0111-04

DOI:10.15958/ki.jywhlt.2018.04.023

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相关媒体开始对其进行报道,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报道的同时,也在通过语言的方式构建自己的国家形象。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多维度、跨学科的方法对相关语篇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揭示出语篇中所蕴含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经笔者调查发现,新闻报道语篇已成为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日报》《新华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的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相关文本进行批评性对比分析,来探讨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语篇使用的语言策略,分析其语言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即对比中美两国构建国家形象方式的异同点和其看似客观进行新闻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培养批判性思维,指出它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提高人们对话语和语篇中的非生态因素的识别能力,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研究。Haugen (1972)表示生态语言学是研究任何特定语言和其周围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资源开发不合理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全球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让人们更加希望拥有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纷纷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来遏制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语言学家们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其将生态学相结合,形成生态语言学。

生态语言学存在着非常广泛的研究范围,但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学派,即Haugen和Halliday所创的两大研究模式。范俊军(2005)将生态语言学相关研究作出如下解读:第一,把“生态”一词作为语言在环境系统中的隐喻部分,这些研究强调能强化或弱化语言功能的相关环境因素,这个现象叫做“语言生态学”,主要探讨如语言的濒危、多样性、进化、活力等相关问题。第二,从生物学的视角去理解“生态”一词的意义,同时研究语言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现象叫做“环境语言学”,主要对特定的语言系统中与生态学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还包括绿色语法、语言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等情况的研究。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吸收了当代批评语言学的思想,也就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批评和分析语言上社会化的生态行为和意识形态,即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对语篇和话语中的生态学问题进行批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表面生态化”进行分析。“表面生态化”现象是指现在社会上的“绿色广告”,其表面称自己的产品技术是“绿色”的,但實质上存在很多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是要揭开表面生态化的问题,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话语和语篇采取批评性分析,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研究数据和方法

本研究尝试着采用自建语料库的方法进行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来将中美气候变化相关新闻报道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中美两国在报道中选择的话语策略是不同的,进而揭示出中美两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背后所蕴含的语言策略和本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对于语料的选择,本研究考虑了语料的影响力、权威性、发行量等多重因素,结合2015年11月30日全球气候峰会在巴黎开幕,使得该时间段气候类新闻报道较多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中国日报》《新华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四家新闻报道,采用wordsmith5.0语料分析工具,对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体报道中所体现出主题、标题、词汇等方面的差异。《中国日报》自1981年发行以来的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英语报纸,同时其上面的内容多反映我国政府在国内和国际重大事件上的态度。《新华日报》也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英语报纸,其中的语料选择是为了保证中美语料数量选择的一致性。《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它们的新闻报道多聚焦国际新闻和视角,是整个美国对世界各国新闻事件和世界意识形态的表现。综上所述,本研究在将所选语料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研究中美两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在主题选择、标题、词汇选择等多方面的异同点,进而对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语篇中的非生态因素进行识别与批评,最终探索出其背后对自身国家形象的意识形态构建。

本研究主要是用 Wordsmith5.0的词表功能将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语篇的标题、文本内容的词汇选择和文本主题等部分进行生态批评性话语对比分析。

(一)标题对比分析

新闻报道的最大特征就是用高度凝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并表达其文本的思想,同时引导读者依照其特定的方向对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新闻的标题毋庸置疑是一篇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信

息之一。新闻标题的目的是调动读者自身的背景知识来帮助他们理解该新闻的具体内容。此外,标题是文本的核心,它的每个字都是其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和仔细编排而选择的,在有限的字数里蕴藏新闻的意识形态和作者的态度。由此可见,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气候变化新闻标题中的词语选择,就能够从生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了解到中美气候变化文本标题的差异和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笔者首先从《中国日报》和《新华日报》中的气候类新闻标题中提取关键词“climate change”,然后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中的气候类新闻标题中提取同样的关键词。本研究将具体内容列出来,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两个国家在标题中的词语选择上有不同的策略。在《中国日报》和《新华日报》抽取的5个标题中,出现了4次“climate change”,但“global warming”在标题中未出现。但是,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抽取的5个标题中,“global warming”出现了4次,但“climate change”只出现了1次。笔者所搜集的具体语料如表1。

Whitmarsh(2009)在统计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话语分析的学术期刊标题和政策机构名字中发现,相关专家学者和政策的决策者更倾向在标题中使用“climate change”。由此可见,美国媒体在新闻标题中将“climate change”和“global warming”出现了混用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美国媒体误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或者是故意混淆这两个词语的用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读者能区分开这两个词语,他们就能准确地呼吁相关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政府的这种做法能给自身留有更多推卸有关气候变化责任的空间。例如:美国的这种做法能让公众理解为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非常严重的大事,因为它连名字都没有被统一;或者气候变化是被美国民众所接受的,因此公众不会对政府在气候变化新闻报道中的词语混用情况表示反对。

(二)词汇选择对比分析

Geis (1987)表示英语中较为常用的词汇按其感情色彩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词汇。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语料笔者发现,笔者发现从两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词汇选择中能够分析出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的不同。具体语料实例如下:

表2中的文本材料选自所选的中美四家报纸中关于2016年4月《巴黎协定》签署的描述和展望,从上表第一栏可以看出,中国气候变化新闻报道的语料表示了对该协定的肯定,同时持积极的态度表明了中国的承诺。而美国在报道中将这个全球参与合作的协定当做“中美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国家的一场秀”,语料中的单词“show”表明了美国报道者对《巴黎协定》的不重视,以消极的态度认为该协定的可有可无的。

表2中的第二栏表示的是中美气候变化新闻报道对协议签订后的展望。中国媒体表示该协定签订后,中国会加强南南合作,同时会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的合作机制,这体现出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美国表示中美两国并不清楚接下来会有哪些国家加入进来,因此接下来怎么做更是没有规划,这充分体现出了美国对该协定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消极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