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纤维纺纱工艺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奶蛋白纤维纺纱工艺参考
前言:
牛奶蛋白纤维是从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质分子与某种大分子化合物反应接枝而成的一种有别与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新型纤维。

牛奶蛋白纤维含有17种氨基酸,正因为本纤维之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氨基酸,所以牛奶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在其制作过程是采用接枝共聚、湿纺工艺等高新技术,所以纤维的性能和品种可以按需调整。

正家牛奶蛋白纤维的外观细而柔软,平滑且富有弹性,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光泽。

用其纺纱作成的内衣,商业上称“牛奶内衣”人称“第二层皮肤”,具有极佳的服用性,现已风靡市场。

用牛奶纤维与羊绒、羊毛、蚕丝及其他纤维混纺合制成的纱线,不但保持各种纤维原有特性,更具独特风格和手感,是服饰、内衣、家纺等行业中的高科技纺织原料。

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纺织原料,各纺厂对其性能特点不一定熟悉,为此特提供《牛奶蛋白纤维纺纱工艺参考》,抛砖引玉,以作交流。

一、牛奶蛋白纤维的纺纱工艺流程
1.纯纺流程
抓棉—混棉—梳针开棉—成卷—梳棉—开条(三道)—粗纱—细纱—络筒
2.混纺流程
(1)与棉混纺
牛奶蛋白纤维:开清棉(同纯纺)—梳棉—
棉纤维:开清棉—梳棉—并条—条并卷—精梳—混并条(三道)—粗纱—细纱—络筒
(2)与其他纤维混纺
方式一:牛奶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合装箱—开清棉—梳棉—并条(三道)—粗纱—细纱—络筒
方式二:牛奶蛋白纤维:开清棉(同纯纺)—梳棉—预并
其他纤维:开清棉—梳棉—预并—混并(三道)—粗纱—细纱—络筒
二、各工序纺纱要点和工艺参考:
1.纤维预处理:
由于牛奶蛋白纤维表面光滑、抱合力略差,纺纱过程中可出现静电现象。

为改善其可纺性,必须在纺纱前对牛奶蛋白纤维进行充分预松、加湿、加抗静电等预处理,具体操作和要求如下:
(1)操作要求:人工将牛奶蛋白纤维抖到很松的状态,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将“温水”或“温水加抗静电剂混合液”以雾状均匀喷洒于纤维表面。

完毕后用塑料布包裹进行推仓,闷放24小时左右即可使用;(该操作应根据纺厂实际生产环境来确定是加水或抗静电剂,当酪素蛋白纤维与纤维素类纤维以箱混形式混纺时,可以不加抗静电剂。


(2)处理后要求达到:纤维回潮率14%—16%,抗静电剂4%—8%。

2、各工序纺纱要点:
(1)开清工序
由于牛奶蛋白纤维抱合力略差,比电阻较高,成卷过程中易产生静电,棉卷易粘附蓬松,为使棉卷正卷率高,纵向不均匀,采取了以下措施:①严格控制车间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减少静电的影响;②对棉卷喷洒适当的防静电剂,但一定要注意最要适当,否则在以后的梳棉工序中将会引起卷绕罗拉现象;③严格控制棉卷定量,否则也将对以下工序带来不量影响。

建议采用“两箱两刀”短工艺流程,执行“小束抓取,多梳少打、多收少落、轻定量、低速度、防粘卷”的工艺原则,降低打手速度,加强分梳与开松效果、减少纤维损伤。

棉卷用塑料薄膜包盖,并存放4—8小时,运转操作严格执行先进先用。

下附主要工艺参数表:
开清工艺指标控制
(2)梳棉工序
牛奶蛋白纤维在纺纱过程中生产难点主要集中在本工序,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在剥棉转移彻造成的棉网下坠或棉网漂头、烂边;抱合力差造成的机前断棉条。

所以,梳棉机的主要工艺原则是:“柔和梳理、顺利转移、轻定量、低速度、中隔距”。

适当抬高给棉板,降低刺辊、锡林和盖板速度。

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

适当放大盖板与锡林的隔距,充塞盖板,提高棉网的质量和清晰度。

适当降低道夫速度。

可采用新型化纤专纺针布,减少纤维沉淀,有利于纤维转移。

非专纺车可考虑暂时封闭三吸装置,减少纤维损失。

同时建议加装皮圈导棉装置。

在总落棉的控制方面,宜小为好。

主要工艺参数及品质控制指标参考见下表:
(3)并条工序
由于牛奶蛋白纤维弹性好、整齐度好、但立体卷曲少、抱合力略差。

所以并条工艺以提高纤维伸直度、降低重量不匀为重点,缩小台间的差异波动,以保证成纱后色差差异稳定,采用顺牵伸工艺配置,头并后牵伸倍数和罗拉隔距偏大掌握。

有利于纤维的平行伸直和改善条干均匀度,车速可适当降低,可减少缠绕罗拉和胶辊。

喇叭口口径适当偏小,能约束条子,提高熟条条干。

张力牵伸倍数适当放大,能使棉条卷放紧密。

表面光滑,降低重量不匀,加压适当放大,并对胶辊表面树脂涂层处理或酸处理。

(4)粗纱工序
粗纱工序时,因为条子中纤维抱合力差,条干不够均匀,为减少断头,采用增大捻度,降低粗纱机车速,增加罗拉钳口隔距块的方法。

应掌握“重加压、大隔距、小张力牵伸、偏大捻度、低速度、轻定量”的工艺原则。

罗拉加压比纺棉时加重10%-20%,粗纱捻度在细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宜偏大掌握,以减小细纱后区意外牵伸,增大细纱牵伸区的紧密度,缩小牵伸波动。

粗纱张力控制在正常开车的前提下偏小掌握,粗纱定量应偏轻掌握,以减小细纱牵伸,能有利于成纱毛羽减少。

由于熟条抱合力不够易分叉,生产上应采取措施加强巡回,严防条子起毛。

在卷装方面易采取小卷装,并结合较大轴向卷绕密度,可减少细纱退绕时的意外张力和断头。

(5)细纱工序
由于原料本身抱合力较小,蓬松性较高,加上又经过了三次开条,所以细纱工序车速宜低,捻系数偏高掌握以改善纱线条干适应织造要求。

在生产中掌握“低速度、中加压、小后牵伸、小钳口隔距、中硬度胶辊”的工艺原则。

为提高成纱质量,还要采取以下措施:1、细纱前胶辊位置适当前
移,最大限度的减少纺纱三角区的面积。

2、胶辊的硬度适中,表面进行抗静电处理,有利于减少毛羽的产生。

3、胶圈采用内内花纹胶圈,减少滑溜,有利于纤维的控制,有效的防止纤维的扩散,减少纤维头端伸出须条的几率,减少毛羽。

4、钢领选用PGL4镀氟钢领,钢丝圈偏重1-2号宜。

5、细纱念系数适当偏大掌握,使纤维头端不易从纱体中滑出,减少毛羽数量。

6、增大罗拉压力和后区隔距。

7、适当降低车速和锭速,从而降低离心力作用和静电积聚现象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8、保证导纱钩、钢领和锭子三者的同心度,减少毛羽。

(6)络筒工序
本工序是毛羽增长的工序,为进一步减少毛羽产生,提高成纱质量,实际生产中应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好电子清纱器,清纱参数控制适中。

2、合理控制空气拈结强力。

3、可采用江苏句容五金厂特制的特种金属槽筒。

4、选择合适的络纱张力,优选张力圈,达到即不出现纱体与机体“碰撞
点头”也不出现纱线跳动的现象。

5、络纱速度以偏小为好,最好控制在500-700m/min。

6、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之间。

结束语:
牛奶蛋白纤维具有非常良好的服用亲肤性能,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且在纺纱生产中也有其固定的特性,所以将该纤维加工成纱线提供后道加工成风格独特的全新高档系列产品,是一个纺织工程技术开发人员面对的课题与美好愿景。

就纺纱系统而言,虽然其可纺性已有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纺纱品种和成纱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上介绍的工艺数,还有待于各纺纱企业结合各厂实际情况进行工艺优选,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车间环境的温湿度控制;2、严把工艺上车关;3、确保设备运转状态,保持棉条通道的光洁;4、加强运转管理,提高挡车工的操作水平;5、加强成本意识,减少纤维的损失。

同时对该纤维的合理开发运用更应该成为纺织品开发人员认真思考于实践的方向,毕竟,其自身具备的良好性能顺应了这个时代对纺织产品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华贵质地还使其符合时尚的要求。

本文作者单位:上海第十七棉纺厂总厂
支持单位:上海正家牛奶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