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是人生的分水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认同是人生的分水岭

以我的经验,在名校里面依然排名在前的学生,都早早形成了自学思想和自学方法。一个孩子要真有出息,必须有自己的思想,而且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自己给自己指明出路,这才是最大的高明。有思想的孩子,都认真琢磨过,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身份的人。认同更高的身份,是进取人生更高等级的信号。

有妈妈说,孩子在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改起来很困难。确实如此,不过也不用跟行为较劲。一个人只盯着行为改变,这是低层次的改变。高层次的改变,是改变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关乎你的世界观、你对自我的定位与评价。改变身份认同,就是改变看待自己的方式。想象两个抽烟的白领,他们都觉得抽烟有害健康,想戒烟。假如别人递来一根香烟,第一个白领拒绝道:“不要不要,我正在戒烟。”这话听起来,似乎合理,他确实在戒烟。但是他依然认为自己是一个吸烟者,只是在努力戒烟。第二个白领则拒绝道:“谢谢,我不吸烟。”两句话差别虽小,但第二句话传递出身份认同的转变。第二个白领已经不把自己视为吸烟者的身份。真正有效的行为改变,来自身份认同的转变。你只有相信自己是某种人,才会做那种人应该做的事。

我一直对自己学生说,不管你现在是不是在读名校,不管你现在班里成绩如何,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是一名佼佼者,可以考进重点大学,以后可以为

社会做出大贡献,实现你的个人成就感。人和人最终差距颇大,影响因素虽然很多,但有没有热烈积极的人生态度,尤为关键。有的人心怀向上热情,有的人冷淡无所谓,不同的心态,让两个人最终差距极大。热情是翅膀,冷淡是龟壳。人生最低的几个台阶,可以龟速爬上去,但最高的台阶一定是飞上去的。梦想的翅膀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第一推动力。

成为一个佼佼者,这应该是小朋友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英语“身份”一词的拼写identity源自拉丁文“重复的存在”。这告诉我们,不断重复去做符合身份的事情,我们就能实现更高的身份。不断重复的行为,就是身份认同的具体化。比如,每周打一次网球不足以让你产生“运动者”的身份认同,但是每周打七次网球,就会让你有“运动者”的自我形象。人越是重复一个行为,就越强化与那个行为相关的身份认同。这是渐进式的演化。一天一天、一周一周持续行动,每个行动都像是一个暗示:“嘿!我是这样的人。”

在本文第二章,我给同学设计了一张“精准努力积分表”。在积分表里面,我们采取的每个行动都像是一张选票,投给你想要成为的那一种人。随着选票数据积累,新身份就浮出水面,行为习惯就是通往新身份的道路。每积一分,就踏出一个小步伐,实现你渴望的身份。

当孩子认同自己是未来的佼佼者,孩子遇到事情,就会想“牛人是怎么做的?”一切以牛人为对标,孩子就是牛人。牛人看问题,是看到更深的层面。普通人看问题,往往看表面。以足球为例,中国足球在国际赛事表现不佳,

表面的分析,都是从生活态度或者体制层面找原因,比如说足球过度市场化,球员拿天价薪水,只关心买豪宅,贪图生活享受,这些也不能说不是原因,但就算给国足队员减薪,国足就可以踢进世界前十强吗?欧洲教练,是把足球比赛抽象成数学算法,把球场看成一个由11个点构成的传球网络,通过训练与实战,确定最高效的足球进攻方式是基于三角形传球的网络结构,这正是世界最强的欧洲球队打法。如果中国球员在训练上做不到这一点,意味着比赛没开始,我们在算法上就已经输了。

同样地,孩子作为佼佼者,也应该在更深的层面认识自己,情绪不要被表面现象左右。比如孩子英语发音不好,不必紧张。佼佼者要把目标放在大事情上。关于发音,只要外国人能轻松听懂我们讲的话,就够用了。你看印度佼佼者讲的英语,浓浓的印度腔调,但是印度佼佼者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极高。中国孩子跟其他国际学生在一起,尤其是和英语母语学生在一起,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的优势,应该是我们思考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谈话本身有价值,才能让西方人佩服你。空洞的英语,说的再流畅,也没人搭理。把话往远了说,佼佼者在任何时候都是抓大目标,不管小缺点。你的缺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也没有让别人不可接受。就像有初中生为脸上的青春痘而郁闷,其实对别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事。专注大目标,把难事做成功,比天天盯着自己的小缺陷更有意义。一个人不可能解决掉所有杂七杂八的毛病,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一个人只要解决掉一个大问题就足够成功。

孩子从小要知道,习题集是做不完的,培训班是上不完的,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而人的注意力是容易走神的。因此,作为佼佼者,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专注聚焦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只有专注更少的东西,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我给小朋友画了一张“四象限图”:

在象限图里,灰色区域代表意义不大的行动。红色区域代表最应该重视的行动。在灰色区域里面,最有迷惑性的部分,就是机械作业,比如“和尚念经”似的朗读,做简单的抄写作业,看没营养的课外书。这种事情的迷惑性在于,孩子表面上忙碌没闲着,但所做的事情不能带来远期价值。尤其在智能手机时代,各种APP把机械作业设计的颇有乐趣,比如每天完成简单的任务,然后打卡发个微信朋友圈,替APP做宣传。我们不需要宣传APP,我们需要问自己:是不是花了很多时间,却从来没有做成一件在未来有竞争力的事情。相比于我在第三章提到的“回译训练”或者“长难句拆解”,孩子

更喜欢“鹦鹉学舌”练英语,不知不觉大量宝贵时间就这么流逝。我想请小朋友注意,无论什么学科,有意义的任务都是在烧脑。佼佼者也许每天就学习20分钟英语,但是这20分钟一定是在烧脑,而不是嘻哈。

在红色区域里面,人们也容易忽略睡眠的重要性。几十年前,我看过一部电视剧,两家人住面对面的楼,住这楼的孩子,看见对面楼小朋友没关灯,就也不睡觉,比谁更用功。看谁学习能熬夜,这是最没意义的较劲。熬夜学习,孩子在无精打采的情况下,不可能专注,学习效率低。另外,今天熬夜,第二天上课精力不济,课堂内容掌握不熟,导致回家作业做的慢,于是又不得不熬夜,这就陷入恶性循环。很多孩子其实就是精力不济,导致听课没印象,没掌握基本概念,回家作业做的慢,考试错的多。家长于是又慌了神,送孩子去课外补习班,导致孩子负担更重了,更没时间睡觉了,陷入恶性循环的坑。

时间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每个人在单位时间的专注度。很多人学习,纯粹是耗时间,动辄说自己每天晚上学到夜里十二点,自己还挺感动,觉得自己在努力,但是这些学生在高考也没什么名校竞争力。想干成事情,不能靠熬夜挤时间,而是提高时间使用效能。我举个例子,业余玩乒乓球10分钟,和专业练乒乓球10分钟有什么区别?业余打乒乓球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捡球,但是专业练乒乓球,是一盆子乒乓球,一个动作强化练习几百次。同样10分钟,专业选手实打实练了600秒,打光几脸盆乒乓球,而业余人士总是在捡球,两个人的时间使用效能有天壤之别。要想考进名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