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用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副词,表期望。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副词,表选择。
02.12.2020
13
• 吾其还也。
• 副词,表商量,“还是”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代词
•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
其一富。
的”
•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 副词,表反问,“难道”
•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
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 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
马生序》表假设。)
02.12.2020
12
“其”练习(名师第5点)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 指示代词,表远指。 “那”“那些”。
02.12.2020
5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 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 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 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 志。不译。
•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 志。不译。
• 结构助词。 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 音节助词,无义。 • 动词,译作“到达”。
02.12.2020
7
简能而任之
聚之咸阳
持其踵为之泣
1.代词,他,她,它{们}
遽扑之,入石穴中
阿母得闻之
代百司之职役哉 2.结构助词,的 今日之事何如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 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02.12.2020
4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 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 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 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 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 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 •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
夫游之乐也。
• 指示代词,表远指。 “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则或咎其欲出者。
个”“那些”。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
• 其皆出于此乎?
• 副词,表测度。
• 其孰能讥之乎?
• 副词,表反问。
• 汝其勿悲!
• 副词,表婉商。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4.代词,这(样、 类、些等)
5.助词,作宾语 前置的标志
6.代词,我
02.12.2020
9
二、其 (名师第5点)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 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 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
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 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 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0师2.12说.2020》"其闻道"作主语。)
10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 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 禅山记》)
18个常见文言 虚词用法
02.12.2020
1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考点说明
1.常见的文言虚词即《大纲》规定的十八 个虚词(7个红色的字为重点)
之、其、而、则、乃、以、于、若、为、 所、焉、因、何、乎、且、也、与、者
2.要求: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教学设想:虚词用法规律,以名师导学P108-114的 18个虚词用法为主。相应练习以本课件为主。
02.12.2020
2
一、之(名师第18点)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 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 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于0乱2.12.2石020 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11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 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 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 是”“可要”“一定”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02.12.2020
6
解释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名师第18点)
1、作《师说》以贻之。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 国抗衡。
4、宋何罪之有?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 皆是也。
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 人之无惑也难矣!
7、顷之,烟炎张天。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代人,作宾语 • 代物,作宾语 •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佯狂不知所之者
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3.动词,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到……去
02.12.2020
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郯子之徒,其贤及孔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均之二策 之二虫又何知 何陋之有? 夫晋,何罪之有? 句读之不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而公子亲数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