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课堂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一线教师及其学者也更加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研究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学有所得,使课堂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而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标规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能够明白这种理念,也都有意识的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现在的语文课堂已经很少有整堂课都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有效的课堂提问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很好方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无效的,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几乎都不主动回答,教师不得不自己回答这个问题,最终变成被动式的讲授,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的想法是好的,想要采用启发式的提问,但是却没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课堂教师提出了很多问题,但问题杂而无章,有些不用动脑就可以回答出,整节课显得很散乱,学生到最后也不知道这节课主要学了什么,哪些是要重点掌握的,这样的课堂效率很低,浪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觉得语文课没有什么用,既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对考试也没有帮助。还有很多提问方面不合适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基于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如何能更有效就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探寻有效的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扩充此研究领域的理论视野,使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不仅仅是要提问策略,提问设计等有效,这些只是形式,而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是由先进的教学理念决定的。对教学提问方面的研究,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论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标更明确。
实践意义:一堂语文课要摒弃华而不实,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好的提问能够穿针引线的贯穿整节课,使整节课流畅自然,学生思路清晰,有效掌握所学内容,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提问是更有效的,怎样的提问是更科学的,能够给一线教师一定的参考标准,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备课,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不再盲目,更好的实施启发式教学。
三、文献综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起的是引导作用,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因此语文课堂再也不能教师整节课的讲,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而课堂提问则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极为主要的方式。教师要有问题意识,也要引导学生有问题意识,教师的提问效率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更容易培养。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由知识论到素养论的转变,对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将视线投入到了对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关注较多的就是对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研究,其次还有对有效提问的涵义,有效提问的原则,有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评价有效课堂提问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为一线教师及广大学者提供许多可借鉴之处,但一些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未能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稍显遗憾。
(一)课堂教学提问的涵义
要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堂提问。王植定和王永龙给课堂提问下的定义比较相似,都认为课堂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设置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的过程。[1][2]钟华英在二者基础上提出了提问法教学的概念,也叫问答法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也主要是着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3]实际上,课堂教学提问是由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提问共同组成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冯宝钏就提出:“提问作为教与学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最有效方式,是探究式课堂的教学灵魂.”[4]在对课堂提问做研究时,大部分一线教师及其学者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如何提问,对学生提问方面研究还较少。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现状
课标中说“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判断、分析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5]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在深入了解课标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许多学者与一线教师也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中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的共同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难易不适度,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流于表面,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也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不用思考就可以作答;有的问题过难,没有顾及不同的年级,将适合高三的问题在高一提出,这样学生茫然无头绪,课堂就会沉闷,无效。
2.问题的数量不科学,提问过于频繁,没有作答和思考时间,且有些杂乱无章,整节课学生不知道该掌握哪些内容。
3.教师提问占据全部时间,没有学生的质疑讨论,起不到师生对话交流的作用。
这些是学者和教师发现的共同现象,还有一些独特的问题,也值得深入研究。如袁小芙提出有些教师的提问是与“语文”无关的提问,他举了《背影》中关于父亲是否没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的问题,阐述了这种问题不可取,失去了语文学科特有的性质和魅力。[6]这种提问脱离了文本,新课改鼓励教师引领学生多角度的阐释文本,但多角度也是有个度的,不能完全脱离文本,变成了“伪语文”。孙绍振说过“所谓多元解读,不是绝对自由的,应该是以文本主题的和读者主体的历史性结合为基础的。而这种解读的多元性,是应该以一元为基础的。”[7]陈起景还提到了有些问题完全是以高考为唯一目标而提的,无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都向高考看齐,提问都以高考试卷的题型为模板,教师上课主要也是指导答
题思路和答题技巧。[8]这样的提问过于功利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会使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兴趣。
这些问题都是现今课堂中的典型问题,但研究还仅仅限于一些经验的分析及其举出零散的教学提问的例子,还有待于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一些完整的课例,包括新手教师、有经验教师、特级教师等等,深入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探讨这样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又会有哪些影响等等,还需要更多的结合实践的研究。
(三)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研究
对于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提问一直是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研究逐步增长,课堂提问看似容易,其实学问很多,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对此方面的高度关注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地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成果最显著的是湖北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他提出了“主问题”的设计思路及其“板块式”教学模式。余映潮的“主问题”设计思路给其他语文教师和学者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启迪了无数的研究者。他不仅仅提出了设计构想,而且将自己的理论付诸于实践,去验证它的效果。所谓“主问题”,指的是课文研究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我在提问研究上的创意是: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9]“主问题”的设计策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独创性的,能够带动全国各地的老师加入到这个研究队伍中来,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很多学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做了各方面的研究,由于篇幅关系,不能一一列举,且有很多重复观点,这里笔者对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做简单梳理。崔国明以详细的课例新颖地提出应在学生与文本间的落差设置问题。他认为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文本本身所包含的内涵之间总是会存在落差的,而这个落差之处正是教师应设计问题的地方,通过一定的问题提示,指导学生通过思考质疑去解读文本,并且教师通过巧妙地提问转化落差,使之成为适合学生研讨的问题,可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杜绝华而不实的课堂。[10]崔国明的研究观点新颖,且有一定的实例验证,从落差处提问涵盖了很多的策略,深入钻研教材,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在矛盾处设疑等等,这对教师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有文本分析文本解读的能力,孙绍振说“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来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适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11]因此,教师要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课堂的提问流于肤浅,高中生的文本解读不再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是需要一些“高层次”的提问的,张晓荣就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逐渐由低层次提问向高层次提问发展,她从高层次提问的类型、特征、原则几个方面对高层次提问进行了阐述,给一线教师的优化提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通过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吉尔弗德的“三元智能结构”理论、葛勒格和艾斯纳的“问题五分法”理论作为基础,对如何进行高层次提问进行了阐述,使研究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前瞻性,如果能结合一定的案例分析,去验证理论,效果会更好。[12]其他一些学者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虽然各人的说法不同,但本质主要就是围绕以下几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