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批评理论解读_都柏林人_中的_阿拉比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
141
一、空间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揭示物对人统治的
空间观念占据了决定地位。现代主义小说,奉行空间观念,主要的不是突出故事的承接,而是尽量把材料组织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现代主义小说家尽可能地的将多样性质的东西集中于一瞬间,力图把一切理解为并表现为同时和并列的,一切似乎只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不在时间之中。20世纪作家表现出了对时间和顺序的弃绝、对空间结构的偏爱。空间形式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一种人造物。现代主义小说家把自己的作品都当做一个整体来表现,然而作品的同一性不在时间关系中存在,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正是这种统一的空间关系导致了空间形式的发生。
现代主义小说获得空间形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置、反映参照使一切似乎都处于同一平面,对话、情感、视像全部同时并存。在意识流小说中,空间对时间的征服在西方意识流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电影蒙太奇的特征,时间序列中的物体、事件被切割重组后变成了空间中的排列与配置。意识流小说的各部分凭着象征和形象的不断交接、照应连接起来的,通常是由意象和言语相互交织构成小说的形式,相互间只在空间上产生联系。现代主义小说家,为迫近生活的本真状态,对时序进行大量颠倒和变化的安排,企图充分地掌握时序的结构功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瑟夫·弗兰克1945年发表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文,首次提出了空间形式理论。弗兰克认为空间形式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改变传统线性静态叙述模式,采用扭曲时间的方法来改变情节发展的自然时间流程,突出和强调以线形时间叙述所难以达到的共时性的空间效果。空间形式不仅包括客观的创作手法也包含了主观的审美过程。阅读空间形式的小说,读者不再被禁锢于叙述的先后时序之中,而是要面对一系列开放的、非逻辑呈献而主题上密切相关的各种意象和事件,并依靠想象把相关的场景拼接起来,形成空间意识图景,建构起新的故事框架。因此,有着空间结构特点的小说不仅由文本的语言形式决定,而且也由读者的阐释所决定。
二、空间批评理论分析“阿拉比”
“恐怕我不懂詹姆斯·乔伊斯”,这是读者带着微笑所常有的抱怨。其实,凡是不能理解《尤利西斯》或不能
从《室内乐》读起的人,应从他的第一部书《都柏林人》读起,因为它比其他两本书的语言更简洁、凝练和生动。《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虽然这十五个故事是在乔伊斯22至25岁之间写成的,却充分显示了乔伊斯出色的写作才华。这时的乔伊斯还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作为主,但他已经开始将他的创作视线投向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在这部小说集中,他尚未采用意识流技巧来描绘人物飘忽不定的思绪和奔腾不息的意识,但他的一些写作技巧已经表现出了意识流的前兆。这部小说集从头到尾表现出出众的连续性,其主旨和象征意义甚至《都柏林人》中的一些人物,都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出现。小说集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状态。作者以对事物的细微观察,按四个方面来创作了这部小说集: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阿拉比”是小说《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作品,是乔伊斯童年的经历和情绪的写照。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孩子,住在一条名叫“北理奇蒙得”的“死胡同”里。出于对朦胧爱情和对理想本能的追求,他渴望在“阿拉比”市场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买件礼物。当他左思右盼的星期六终于来到时,早先答应给他钱的姑父却迟迟不归。随后又因火车耽误了时间……最后,他好不容易进了集市,此刻,大厅里已是黑灯瞎火,一片昏暗丑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的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他感到了深深的痛苦。这篇小说是乔伊斯早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篇,但却充分显示出乔伊斯对景观空间描写的大胆尝试以及他在写作技巧方面的非凡才华。
传统小说的作者对所描写的人文景观和叙述事件的态度鲜明,爱憎之情溢于言表。作品的思想倾向十分明显。而现代作家反对这种作法,他们反对作家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反对作家对作品所描写地人文景观和事件加以任何评论。他们主张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作家对作品中的人物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作家在描写故事中的人物时,应让人物自己去思想和行动,而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客观的呈现出来,不由作家说明,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同作者一起参与创作活动。
乔伊斯的“阿拉比”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处对所描写的人文景观和事件的评论,但作者依然告诉了读者他想要读者知道的。这些都是通过看似平淡的对微小事物的客观描写
空间批评理论
解读《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
赵震红 李凤兰 张 伟
完成的,例如,在小说的开头,乔伊斯没有给我们直接定义出主人公的性格。然而,我们却从字里行间对景观的描写中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儿。他喜欢翻一些没有人要的旧纸堆,并在里面找到了一些书页已经发黄的旧书。而事实上,他喜欢这些书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发黄了的书页。可见,主人公是一个有怀旧情绪的男孩。虽然我们从文章的第一段已经感觉到了他生活在一个丝毫没有浪漫气氛的环境里,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冷酷,仍然对生活怀有浪漫的理想,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找到他的理想。乔伊斯通过男孩的叙述,十分自然地只交待了主人公的一部分个性,而这部分个性也正是对文章起决定性作用的个性。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作为一个善于实验的现代作家,乔伊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对环境和场景的描写都包含着深刻的象征含义。让我们回到《阿拉比》的开头。小说的第一段便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北理奇蒙德街”的“死胡同”象征着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出路可以选择。而街上一幢幢阴森可怕虎视眈眈的房屋和一个个幽暗潮湿,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花园则象征了都柏林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同时也暗示了“我”的浪漫追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必然失败。
文章的标题“阿拉比”更加体现了乔伊斯对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个集市的名称具有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和东方世界的无限魅力。象征了主人公探索与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为自己构筑的一个理想境界。乔伊斯着力地渲染主人公对“阿拉比”的渴望,并让他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个市场。当主人公发现自己梦想渴望的“阿拉比”只不过是一个昏暗简陋的集市时,实际上是说明他的浪漫理想被冷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三、空间批评展现“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都柏林人》中虽然乔伊斯尚未用意识流技巧来描绘人物流动的意识,但他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每每在小说的结尾处,文中的主人公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这一人物觉醒的时刻被乔伊斯称为“精神顿悟”。它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往往构成小说的高潮。而这种“精神顿悟”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得到最充分的证实。当主人公历经许多困难来到了他渴望已久的“阿拉比”,来到一个即将打烊的摊子前,刚巧听到一个轻浮女郎正在与两个青年男子打情骂俏。这和主人公在文章前部兴冲冲地赶赴“阿拉比”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他缓慢的动作,任凭硬币在口袋里叮当作响也不理会等一系列表现,乔伊斯再一次通过对主人公动作及周围景观的客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男孩儿的心理是十分沮丧失望的,而这一切的表现则是因为主人公在刹那间看清了自己的困境。在这之前,他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认识,一心只想追求浪漫理想。正是这一刻,主人公对“阿拉比”抱有的幻想彻底破灭。他所听到的这段无聊的对话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使其产生一种猝然的心领神会。他突然感到自己渴望的“阿拉比”只不过是个昏暗简陋的集市,而这个庸俗的女郎仿佛是对他浪漫主义理想的无情的嘲弄。致使他开始重新认识他所生存的世界,从而产生了“精神顿悟”——这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他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理想。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实际上使他经历了一次达到自我认识的心灵旅程。乔伊斯采用“精神顿悟”的手法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而且也表明在死气沉沉的都柏林社会中,甚至连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无法摆脱瘫痪的阴影。
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的“精神顿悟”并不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感悟,而是人物本身逐渐经历逐渐引发的,“阿拉比”的主人公正是从一开始听到“阿拉比”这个名字,就对它抱有许多美好设想,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主人公的叔叔又忘记了给他钱,接着他搭错了火车,最后又因为寻找一个六便士的入口而耽搁了时间,而这一切却并没有动摇男孩儿的决心。直到最后,当他发现“阿拉比”不过是个简陋的集市时,他的心情一下从兴奋的顶峰跌落至失望的谷底,因失望而受到十分沉重的打击,使他突然领悟到了自己的处境。
另外,乔伊斯将主人公的精神顿悟精心安排在小说的最后一段,也是小说的高潮时刻。在主人公感受到人生的道理时,作品在这里戛然而止,不仅恰到好处,而且寓意深刻,使主人公的“精神顿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主人公在发现他生存世界的本来面目后将怎样继续生活,他将变得和他周围的人一样,还是继续寻找他心中的理想……这一切都要读者自己思考,使人回味再三。
最后,“精神顿悟”往往需要客观场景的刺激与配合,即通过某种情境或某些事件来唤起人物的感情。在这里“阿拉比”正是所说的客观对应物,想象中的“阿拉比”是“我”的理想境地,而现实的“阿拉比”却刺激了主人公心灵。使他不仅对“阿拉比”而且是对整个他所生活的世界有了一个不同的认识。《阿拉比》中的“我”原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觉十分麻木,正因为他经过了“阿拉比”事件,客观的刺激把他从自己构筑的理想境地里猛地拉了出来。在这个他一心以为神秘浪漫的地方却听到了庸俗的对话,使其茅塞顿开——这里没有他心中的浪漫,这里和他住的地方一样麻木不仁,死气沉沉。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 Joyce J. Dubliners[M].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9:189.
[3] 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赵震红(1976— ),女,华北煤炭医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
外国文学研究 THE GREAT WALL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