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批评理论解读_都柏林人_中的_阿拉比_
黑暗中的凝视——以《阿拉比》为例
名作欣赏 / 小说论丛 >黑暗中的凝视——以《阿拉比》为例⊙任 娜[山西大学, 太原 030006]摘 要:《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名闻遐迩的代表作《都柏林人》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它书写的是一段青春期的暗恋故事,少年在此过程中多次凝视自己心仪的女生,心路历程也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并由此获得成长。
因此,本文将用“凝视”理论,阐释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
这一关系反映出男权中心意识对女性的控制以及男性在凝视背后拥有的欲望与权力。
与此同时,文章中的男主人公通过凝视完成了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和重塑。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 《阿拉比》 凝视 欲望 权力一、引言《阿拉比》(Araby)是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代表作《都柏林人》(Dubliners)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的缘起是“我”喜欢上了“曼根的姐姐”。
女孩某次提及想去阿拉比市场看看,于是“我”心中被这一绮丽的异国景象所充斥,一心想要去那里为她买礼物,结果在抵达朝思暮想的阿拉比之后,毫无情调的市场及普通人之间平淡琐碎的谈话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之梦。
在《阿拉比》中,作者通过描写凝视的过程来展现“我”的一段青春期时的心理变化历程。
目前,学界对《阿拉比》的评论多集中在原型分析、东方形象、成长主题、叙事策略等方面,但对于文章中多次出现的“凝视”现象却鲜有涉及。
鉴于此,本文将从凝视理论切入,分析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二、凝视:区分自我与他者朱晓兰在《文化研究关键词:凝视》中阐释了“凝视”(gaze)这一概念。
她指出,凝视指长时间地观看,但是这种观看并不仅仅局限在视觉本身,而是在视觉的基础之上带有更多的隐喻特征。
凝视的背后能够反映出个人的身份特征。
因此,在此层面上凝视揭示了一定社会性的内容,“凝视是‘看’与‘被看’的辩证法,‘看’与‘被看’的行为建构了主体与对象,主体与他者。
”在《阿拉比》这篇小说中,文章标题虽与女主人公“曼根的姐姐”息息相关,但是情节总体上却是从“我”的角度切入。
理想的幻灭与成长——《阿拉比》主题研究
理想的幻灭与成长——《阿拉比》主题研究作者:宋平平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8期宋平平[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阿拉比》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
它描述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懵懂爱情的浪漫追求及其幻想破灭后个人逐渐成长的过程。
小说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讲述小男孩的经历和生存环境,反映了人们在压抑的社会环境中理想破灭的必然性事实。
通过解读小说的主题——理想的幻灭与成长,意在揭示当时爱尔兰社会精神瘫痪、社会麻痹的现实,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乔伊斯的小说作品。
关键词:乔伊斯《阿拉比》幻灭成长《阿拉比》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作品。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爱尔兰处于英国殖民统治和天主教统治双重压迫的黑暗时期。
当时的爱尔兰社会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人们挣扎于苦闷和绝望之中。
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不知名的十四五岁的小男孩,幻想着浪漫的爱情,在其一次去往爱恋女孩所向往的集市旅行之后,幻想破灭,陷入失望与绝望,也因此心智得以成长。
小男孩是每一个成长中少年的缩影。
他的希望与失望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矛盾,这是人们必须要面对的事实。
一、理想幻灭理想幻灭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
男孩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处于爱情萌芽时期。
他的爱恋纯粹不掺杂任何杂质。
在与他爱恋的女孩简短的对话之后,他想去集市——阿拉比给她带一份礼物。
由于他叔叔粗心疏忽,他错过了集市开放时间。
当到达阿拉比时,他发现摊位即将关闭,集市陷入黑暗。
男孩发现真正的集市并不是他所想象得那样美丽。
女孩提到的所谓的辉煌集市与他居住的周围环境并无差别。
它昏暗破旧、死气沉沉。
男孩的内心满是强烈的失望感,发现自己的爱恋就像集市一样不堪。
伫立在集市中凝视着无边的黑暗,男孩的自嘲意味着他理想的幻灭。
在《阿拉比》故事中,为了展示令人窒息的瘫痪氛围,预示理想注定幻灭的事实,作者描写了许多方面,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言语呈现方式等等。
梦想_现实和幻灭_阿拉比_中的隐喻赏析_吴海霞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0.09.022梦想、现实和幻灭:《阿拉比》中的隐喻赏析吴海霞(河南科技学院外语系,河南新乡453003)摘要:《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是其早期作品。
在这篇小说中,隐喻的运用无处不在。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文本中所出现的一些主要的,如“死胡同”、“教士”、“阿拉比”、和“圣杯”等隐喻的分析,看作者如何赋予这些事物以特殊的含义,以此来揭示人物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人物心理的变化。
关键词:隐喻;《阿拉比》;死胡同;牧师;圣杯;幻灭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060(2010)09-0084-03收稿日期:2010-07-15作者简介:吴海霞(1976-),女,河南濮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都柏林人》是意识流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集,其中的作品是以作者故乡都柏林为背景,共有十五个短篇故事,按照人生的“童年、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的顺序全方位展示了都柏林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在结构上就具有某种隐喻色彩。
小说集中的故事反映了都柏林人道德、精神生活中普遍的瘫痪麻木状态。
“乔伊斯对生活在困境中的都柏林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于他们身上的弱点则毫不留情地做了揭露和鞭笞”[1]。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的第三篇,属于其中的“童年篇”。
《阿拉比》讲述的是一个男孩浪漫幻想破灭的成长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男孩的初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
故事中的男孩喜欢上了同伴“曼根的姐姐”,星期六晚上专程到阿拉比市场去买礼物以示心意。
但当他终于到达梦想中的达阿拉比时,大多数商店已关门,男孩的小小的梦想在冷漠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幻灭了。
小说揭示了即使是朦胧少年也难以逃避都柏林的腐朽和麻木。
乔伊斯在描述故事时笔法细腻,使用了隐喻性的叙事语言,赋予事物以丰富的象征意义,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相当复杂的内涵[2]。
关于乔伊斯作品《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一
一
、
l5 O
21 0 0年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汉文综合版 )
J1 0 0第 2 卷 第二期 u. 1 2 9
总第 6 4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 00年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汉文综合版 )
J1 0 0第 2 u. 1 2 9卷 第二 期
总第 6 4期
关于乔伊斯作品 《 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吴满华
( 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与国际交流系 江苏苏州 250 ) 114
三篇 。作品讲述 的是一个都柏林少年追求朦胧爱情,但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故
实生活和美好的理想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当学生理清了这一思路时。 就能既受到作者所赞颂的那种给予别人很多。归之于已很少的献身 美育是以美的规律和原则去陶冶人的 精神、 净化人的灵魂的教 精神的启发陶冶,又发现作者创造诗的意境的构思技巧,进而也就 育,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审美观。语文 获得了诗意美的艺术享受。这篇散文与诗的意境紧密相联的是其诗 起、承、转、合” ,其中 “ 转”十分重 美育是美育精神灌注进语文教学中的必然结果。它以讲解语文课中 的结构。古典诗歌十分讲究 “ 存在着的美为起点,以引导、组织学生对现实中各种美的现象、美 要。所谓 “ 转”就是将一层意思推进或转化到另・层意思。转的技 的事物进行 审视、评价为中介 ,以口头的、书面的表达训练为学生 巧,即在如何转得自然而不生硬 深刻而不流于肤浅。杨朔的 《 - - 荔 揭示和创造美的手段,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强化学生的审美意 枝蜜》在 “ 转”字上是很下功夫的。当 “ 我”听了老梁的一席话, 识、纯洁学生的审美理想为指南,以实现塑造学生积极地热爱美、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赞美了蜜蜂 “ 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 追求美的健康心态和培养学生自觉地欣赏美、创造美的实践能力为 最甜蜜的生活”时笔锋一转, 写道: 透过荔枝树密林,我沉吟地望 “ 目的。语文教师就是美育工作者,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 着远远的田野,那 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 L 的美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多种美的陶冶。 他们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正在酿蜜——为 自己,为别 分析作品意境的美 人, 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由咏赞蜜蜂的美德 转到歌颂 转 ,就使全文意 境深远 ,主题升华 了.如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 劳动人 民的美德,这一 “ ” 灵,美化人的灵魂,而这一特有功能又集中表现在作品的思想意境 果没有这一 “ , 转” 作者只有就事论事地描写、赞美蜜蜂.文章只是 上。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学生带进作品的艺术境界 完成了一半。只有托物, 而无言志.全文的思想境界就会大大削弱。 里去,让作品所展示的鲜明而真实的生活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再次浮 紧接着,作者在转过之后,把宕开的笔墨又拉回到蜜蜂身上。这就 现,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如杨朔对散文的诗意美是刻意 与开头遥相呼应。这即是 “ 合”处,这一 “ 合”是卒章显志,显得 追求的,他的 《 荔枝蜜》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作,具有诗的意境、 含蓄而隽永,令人回味无穷。倘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创作内幕,便 诗的结构、诗的语言。离开了对作品思想意境的剖析,孤立地去讲 会产生美不胜收的感受。 、 字词句,势必变成枯燥的说教,乏味的条条,支离破碎的知识。如 二、分析自 然景物的美 果从作者的构思立意入手,那么学生就能发现,杨朔创造的诗的意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自然景象,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 法国雕塑家、 美学家罗丹曾说: 你不要忘了我最喜欢的一 “ 境是通过“ 托梦言志” 丰富 的 想象达到的: 这一 我做了 “ 夜, 一个奇 要方面。 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在做梦变成小蜜蜂之前, ” 作 句箴言:‘ 自然总是美的。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 《 ) 但是,作
《阿拉比》象征手法的运用例析
《阿拉比》象征手法的运用例析《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中“童年”的最后一篇,可以认为是乔伊斯本人童年情感的写照。
自小说创作以来,小说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很多读者认为该小说是单纯的对小男孩情窦初开的解读,还有部分读者认为小说内容与宗教有着很大的联系,将这种联系过分夸大。
实际上,乔伊斯想通过描述一个孩子对朦胧爱情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对现实所产生的失望,进而表明对当时黑暗、腐朽的柏林的批判,最终凸显宗教虚妄这一主题思想。
运用多种意象对比以及象征手法,对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一、《阿拉比》的相关简介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出生于1882年,逝世于1941年,是爱尔兰作家以及诗人,从小生长于柏林的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中,深受天主教文化的影响。
他的父亲对民族主义有着较为坚定的信念,母亲也是比较虔诚的天主教徒。
乔伊斯出生时的爱尔兰,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同时他有着一大群的弟弟妹妹,使得家庭条件并不富裕。
但是在众多兄弟姐妹当中,父亲似乎对乔伊斯比较偏爱,当他全家都没有足够吃的东西时,他的父亲还坚决给乔伊斯购买外国书籍,这也使得乔伊斯在小时候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然而,他的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各大城市,但对文学却矢志不渝,勤奋写作,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乔伊斯在1904年才开始创作《都柏林人》,这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整个西方最为著名的短片小说集。
该小说集主要是取材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深刻揭示了中下层人民的生活,通过将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就像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以简练的笔触,浮现出苍凉世态。
其中《阿拉比》中主要描写的是住在北理齐的男孩希望获得他朋友姐姐的芳心,围绕这个线索展开小说描写。
他承诺要给他朋友的姐姐在阿拉比集市买一些礼物,当他姑父答应给他钱后的几天,一直想着给那女孩买什么礼物。
然而,在去集市的那天,姑父回家比较晚,当把钱给这个男孩时,集市很多店都关门了,仅剩的几家店里东西又太贵,已经超过了他的购买能力,在阿拉比集市他得到的只是失望。
浅谈《阿拉比》中几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浅谈《阿拉比》中几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一、本文概述《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杰作,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乔伊斯以其精湛的笔法和独特的视角,通过描绘主人公小男孩对阿拉比集市的憧憬和失望,展现了都柏林底层人民生活的痛苦和迷茫。
本文旨在浅谈《阿拉比》中的几种意象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对小说中的关键意象进行解读,揭示乔伊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他对都柏林社会的深刻见解。
本文首先将对《阿拉比》的故事梗概进行简要概述,以便读者对小说的整体情节和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随后,将逐一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关键意象,如阿拉比集市、黄色灯笼、女人的形象等,并探讨它们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意象,本文旨在揭示乔伊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都柏林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进而传达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二、《阿拉比》中的意象分析《阿拉比》这篇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意象构建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失望。
其中,几个核心意象的描绘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也深化了主题的内涵。
“阿拉比”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它象征着主人公心中理想的世界,一个充满神秘、浪漫和异域风情的地方。
在主人公的想象中,阿拉比市场是一个可以满足他所有幻想和渴望的地方,它代表着未知和美好。
然而,当主人公真正走进阿拉比市场时,却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甚至显得有些破败和混乱。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让主人公对阿拉比市场的幻想破灭,也象征着他对于理想世界的失望。
故事中的“黄色灯笼”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黄色灯笼在夜晚发出微弱而温暖的光芒,为主人公指引方向,也象征着他心中的希望。
然而,当主人公走进阿拉比市场后,却发现黄色灯笼的光芒变得模糊而暗淡,无法再为他指明方向。
这种变化不仅暗示着主人公对阿拉比市场的失望,也象征着他心中希望的破灭。
《都柏林人》写作技巧解读——以《阿拉比》和《伊芙琳》为例
精神顿悟的运用
顿 悟 ( pp a y 往 往 发 生 在 故 事 的 高潮 ,在 结尾 的 时 e ih n ) 候 , 主 人 公 似 乎 突 然 清 醒 , 意 识 到 自 己的 窘 境 ,并 从 中 悟 出 了瘫痪 的本质 。精 神顿悟不 同于 以后的意识流 ,存 在于文章 的各个部分用 于描述主人公 的意识流动 ,它总 是随着故事 的 不断发展和 累积 ,在高潮时 突然 爆发 ,犹如细致地 描述 了一 个气球渐渐被 充气、膨胀 ,最后 碰到一根针 , “ 嘭”地就破 了 ,什 么 也没 了, 再 次 回到 原 点 ,但 己不 可 能 还 是 原 来 的 自 己 了 。 因此 , 读 者 对 这 种 “ 悟 ”往 往 不 会 觉 得 突 兀 , 读 者 顿 似 乎 是 随 着 主 人 公 的 精 神 和 意 志 发 展 一 同走 向 了这 一 刻 。 这 样的戛然而止 ,不仅恰到好 处,而且寓意深刻 ,不但会给读 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引起 读者 的强烈共鸣和反思 。
” 和 “ 海 ” 是 文 中 最 有 象 征 伊 灰 大 意 义 的 两 个 词 汇 。 “ 满 了灰 尘 的 窗 帘布 ” , “ 竟 哪 儿 来 沾 究 的这么多灰尘 ”,灰尘似乎充满 了伊 芙琳的生活 ,她讨 厌灰 尘 , 就 像 她 讨 厌 自 己的 家 庭 。最 爱 自 己的 母 亲 和 自己 最 爱 的 弟 弟都 已经去 世 ,剩 下的是暴 虐 的父 亲和 无穷 无尽 的家 务 活 , 让 她 疲 倦 和 厌 烦 , 想 逃 离 。从 深 层 次 来 看 ,灰 尘 又 象 征 了整个社会 ,麻木 、毫无生机 、布满 灰尘 。而在生 活的另一 端 , “ 海 ” 象征 着 希 望 、 爱 情 和 幸 福 的 生 活 ,但 “ 海 ” 大 大 又 充满 了未知 、漂 泊和惊涛骇浪 。伊 芙琳代表 了都柏林 的年 轻 人 ,尤 其 是 女性 。在 这 个 “ 痪 ” 的 社 会 中 ,他 们 社 会 地 瘫 位 低下,承受着沉 重的家庭和社会压 力,他们渴望幸福 ,渴 望爱情 ,却又无法 逃脱现实 的枷锁 ,这就形成 了一个 悲哀的 现实 。文 章的最后 ,伊芙琳还是 选择 了留下 ,她脸 色惨 白、 目光 茫然 ,像 一 只走投 无路 的动 物 。这正 象征 了她 的 “ 麻 痹 ”和 “ 痪 ” , 也 象征 了她 的无 助 和 无 奈 。 瘫
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
118鉴 赏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蔡 奂 燕梦蝶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詹姆斯·乔伊斯对现代文学贡献巨大。
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阿拉比》。
《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故事构成的故事集,初版发行于1914年。
这些短篇故事描绘了20世纪初都柏林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卷。
这个时期,爱尔兰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与天主教的双重压迫之下,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众麻木而彷徨。
整个都柏林都笼罩在压抑与瘫痪的氛围之中。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的第三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去一个叫做阿拉比的集市给喜欢的女孩买礼物却无功而返的故事。
乔伊斯用他巧妙的叙事技巧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里展现了一个懵懂却又不乏热情的小男孩从幻想走进现实的心路历程。
雅克·拉康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精神分析与哲学领域建树颇丰,被称作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对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有着深远影响。
拉康的研究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自我、认同等理论展开的,他认为人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会经历三个过程,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换句话说,拉康的主体三界论认为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他提出人格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或者秩序大致对应了人们所经历的需求、需要和欲望。
这三种秩序存在于三个不同的阶段,但同时互相缠绕、互相交叉,共存于主体。
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阿拉比》中的小男孩从痴迷于自己幻想中的女孩到对现实顿悟119鉴 赏的过程,发现主人公在这次东方集市之旅中所经历的幻想、欲望与现实同样相互交织,交替出现,主人公从幻想到顿悟的心理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一、想象的碎片《阿拉比》的故事发生在一条阴森压抑的名叫北里奇蒙德的死胡同中,这条死巷的尽头矗立着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与其他有人居住却同样寂静的棕色房子沉默地凝视着彼此。
小男孩就住在其中某栋房子里,他家里的空气又闷又潮,园子荒芜杂乱,无人打理,灌木丛生。
阿拉比选段赏析
阿拉比选段赏析阿拉比(Araby)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之一,收录于《都柏林人》(Dubliners)中。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一个少年经历的故事。
故事中的“阿拉比”是一个集市,少年为了心仪的女孩,决定去阿拉比买礼物。
这个故事以其简洁的叙述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下面我们将对其中的几个选段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故事的开头。
故事一开始,作者通过对家庭、邻居和教堂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平凡而又贫穷的环境。
这种环境的描绘,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埋下了伏笔。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让读者对主人公的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为后面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主人公对邻居女孩的情感描写。
在故事中,主人公对邻居女孩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把她看作是自己生活中的一束光,是他心中的神圣存在。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邻居女孩的痴迷和迷恋。
这种情感的描写,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主人公对阿拉比的向往和失望。
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决定去阿拉比买礼物,以取悦邻居女孩。
然而,在到达阿拉比后,他发现这里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神秘和美丽,而是一片普通的市场。
这种对阿拉比的失望,也成为了整个故事的转折点。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他对阿拉比的向往和失望,也让读者对故事的情节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这几个选段的赏析,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通过对环境、情感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对故事的情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因此,可以说《阿拉比》是一部值得深入阅读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阿拉比》的象征主义解析[权威资料]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阿拉比》的象征主义解析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都柏林人》是他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在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每一个故事里,作家匠心独具地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文章无不具有象征,力图把象征或隐喻的意义紧密相连。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的第三个故事。
许多人已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暗含深意的作品进行了极为丰富的解读。
本文从象征主义文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中的象征主义特征予以解析。
关键词:乔伊斯;象征主义文学;阿拉比一、象征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象征主义文学在法国兴起,20世纪初期波及到欧美各国,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象征主义文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西方主流学术界看作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其对当代文学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象征主义的先锋人物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他们在19世纪中叶的创作中就涉及到了一些象征主义的理念。
1886年9月15号《费加罗报》上诗人莫雷阿斯首次象征主义在法国正式打出旗号,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被认为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象征主义者主张发掘隐藏于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依靠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去创造超越自然的艺术。
象征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用象征来暗示作品的思想和事物的发展。
在取材方面,象征主义者主张取材于平庸的日常生活,通过对平庸事物的描绘来侧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对社会题材较少涉及;在艺术方法上,象征主义者反对使用空洞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使用幻象、暗示、对比、联想等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提倡“要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引向人的内部精神世界去探求内心的最该真实,赋予抽象思想以具体形式”。
[1]同时,象征主义文学与音乐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使得读者在作品中体会到美妙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二、乔伊斯与《阿拉比》詹姆斯乔・伊斯是伟大爱尔兰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第一部及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就是《都柏林人》,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形形色色的真实生活,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瘫痪状态。
《都柏林人》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
《都柏林人》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作者:潘欢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通过对《都柏林人》中的一篇——《阿拉比》的两个不同中文译本的比较与分析,探讨翻译与写作中的直译、意译、省略、重构句式等手法在不同译本中,尤其是在细节处理上面的不同运用。
关键词:《都柏林人》英译汉《都柏林人》(Dubiners)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书里有十五篇短篇小说,讲的都是生活在都柏林的中下层市民们的故事。
我想以书中第三篇《阿拉比》(Araby)为蓝本,从小说英译汉的细节处理的角度出发,对它的两个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个是上海译本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译本,译者为王逢振(以下称译本1),另一个是译林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译本,译者为徐晓雯(以下称译本2)。
原文语段一NORTH RICHMOND STREET being blind was a quiet street except at the hour when the Christian Brothers’ School set the boys free.译本1北里奇蒙街的一头是死的,除了基督教兄弟会学校放学的时候,这条街一向非常寂静。
译本2里士满北街是条死胡同,很寂静,只有基督教兄弟学校的男生们放学的时候除外。
原文语段一的“blind”是关键词,在这个语境里面应该理解成街道的一头是走不通的。
两个译本对此作了不同的处理,译本1为“死的”,译本2为“死胡同”。
显然,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译本2比译本1读起来更加通顺,也更符合中文的习惯表达。
英文中用的是一个形容词,翻译成中文时,译本1也用了一个直译过来的形容词。
但译本2在保留这个形容词的意思的基础上,意译了一个名词。
这句话是全文的开头第一句话,译本1说“街的一头是死的”相比较而言不太容易让读者理解清楚,而译本2在这里的用词更加灵活易懂。
另外原文中表述放学用了“set the boys free”,而译本1中只翻为“放学”,省去了“the boys”。
《阿拉比》的瘫痪意象-2019年精选文档
《阿拉比》的瘫痪意象《阿拉比》(Araby)是爱尔兰意识流小说巨匠乔伊斯(James Joyce)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中第三个故事。
作品描写了“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孩子‘我’,出于对朦胧爱情和对理想本能的追求,渴望在‘阿拉比’市场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Mangan’s sister)’买件礼物”。
当“我”急冲冲赶到集市时,一切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嘲弄”,“我”陷于深深的痛苦与愤怒之中。
《都柏林人》的主题是孤独、瘫痪和死亡。
乔伊斯曾说:“我的初衷,就是要书写我的祖国精神史的一个章节,我选择都柏林作为场景,乃是因为在我看来,这里是瘫痪的中心。
我竭力将其呈现于那些漠然的公众面前,从四个方面去展示:童年、青少年、成年,还有公共生活。
”《阿拉比》描写的是童年时期的都柏林人的生活。
小说主人公“我”虽是个孩子,但丝毫没有孩童该有的生机和活力。
整篇小说处处充斥着瘫痪的意象。
这些意象通过“我”在寻找自我的成长之旅中逐渐深入展开。
一、懵懵懂懂时瘫痪的暗示。
文章开头是一幅死气沉沉的画面。
处处暗含着瘫痪意象:“我”居住的“北瑞奇蒙德街是个死胡同”且一向“寂静”。
街道尽头是一栋“无人居住”的二层文章开头是一幅死气沉沉的画面。
处处暗含着瘫痪意象:“我”居住的“北瑞奇蒙德街是个死胡同”且一向“寂静”。
街道尽头是一栋“无人居住”的二层楼房。
街坊们的脸色都是无生命的“褐色。
“我们以前的房客,一个教士,死在屋子后面的客厅里。
”寂静的死胡同了无生气,满目所见尽是荒凉。
乔伊斯借助对景物的描写很好地展示了小说的主题,令读者对瘫痪意象有了初步了解。
“我”和伙伴们在街上玩耍,但“白昼极短的冬日,晚饭还没结束,夜幕就降临了。
当我们在街上相见时一栋栋房屋变得阴森森”,就连空气亦“寒冷逼人”。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悄悄喜欢上了“曼根的姐姐”。
在我的脑海中“曼根的姐姐”的形象是模糊的,“我”总是“在暗中瞧着她”,“灯光从半掩的门里射出来,映现出她的身影”。
空间批评视角下的《阿拉比》
空间批评视角下的《阿拉比》摘要:詹姆斯•乔伊斯是20世纪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都柏林是其作品永恒的主题。
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蕴含多维意义的指涉系统。
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分别从景观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方面分析《阿拉比》中瘫痪的都柏林。
景观空间反映出都柏林社会的沉闷压抑、毫无生气、令人窒息;精神空间折射出主人公压抑的心情;社会空间则反映了整个都柏林的社会现状。
纵然当时的都柏林城市衰败,人们精神萎靡,但从文中小男孩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都柏林重建的渺茫希望。
关键词:空间叙事理论;景观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阿拉比》一、引言詹姆斯·奥古斯丁·阿洛伊修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后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识流”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
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的苏醒》(1939)。
尽管乔伊斯一生大部分时光都远离故土爱尔兰,但早年在祖国的生活经历却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爱尔兰为背景和主题。
他所创作的小说大多根植于他早年在都柏林的生活,包括他的家庭、朋友、敌人、中学和大学的岁月。
乔伊斯是用英文写作的现代主义作家中将国际化因素和乡土化情节结合最好的人。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早年的代表作品。
该书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的横截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
相比于乔伊斯的其他作品,1914年,《都柏林人》出版之后,并没有引起学术界强烈的反响。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自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这部小说才开始真正吸引学者们研究的目光。
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
拉康三界论视角下的《阿拉比》分析作者:蔡奂燕梦蝶来源:《牡丹》2019年第20期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詹姆斯·乔伊斯对现代文学贡献巨大。
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阿拉比》。
《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故事构成的故事集,初版发行于1914年。
这些短篇故事描绘了20世纪初都柏林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卷。
这个时期,爱尔兰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与天主教的双重压迫之下,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众麻木而彷徨。
整个都柏林都笼罩在压抑与瘫痪的氛围之中。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的第三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去一个叫做阿拉比的集市给喜欢的女孩买礼物却无功而返的故事。
乔伊斯用他巧妙的叙事技巧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里展现了一个懵懂却又不乏热情的小男孩从幻想走进现实的心路历程。
雅克·拉康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在精神分析与哲学领域建树颇丰,被称作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对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有着深远影响。
拉康的研究是基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自我、认同等理论展开的,他认为人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会经历三个过程,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换句话说,拉康的主体三界论认为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他提出人格发展的这三个阶段或者秩序大致对应了人们所经历的需求、需要和欲望。
这三种秩序存在于三个不同的阶段,但同时互相缠绕、互相交叉,共存于主体。
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了《阿拉比》中的小男孩从痴迷于自己幻想中的女孩到对现实顿悟的过程,发现主人公在这次东方集市之旅中所经历的幻想、欲望与现实同样相互交织,交替出现,主人公从幻想到顿悟的心理发展同样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一、想象的碎片《阿拉比》的故事发生在一条阴森压抑的名叫北里奇蒙德的死胡同中,这条死巷的尽头矗立着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与其他有人居住却同样寂静的棕色房子沉默地凝视着彼此。
小男孩就住在其中某栋房子里,他家里的空气又闷又潮,园子荒芜杂乱,无人打理,灌木丛生。
从《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精神顿悟”-精品文档
从《阿拉比》赏析乔伊斯笔下的“精神顿悟”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于1904年开始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Dubliners)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作之一。
在乔伊斯眼中,当时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重压制下的爱尔兰是一个社会腐朽、道德沦丧、不可救药的国家,而都柏林则是它“瘫痪的中心”。
《都柏林人》一书通过十五个故事描绘了不同人物由于受到都柏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对生活乐观的展望,缺乏自由的精神意志,终日浑浑噩噩,只能靠“白日梦”来聊以自慰,抒解心中的怅然。
而某个特定的事件触动了他们麻痹的意志,激发了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实现瞬间的“精神顿悟”。
其中《阿拉比》一文就是充分展现作者新颖独特的“精神顿悟”创作特色的佳作之一。
《阿拉比》是《都柏林人》作品集中的第三篇小说,故事短小,情节简单。
小说开始就描绘了一派萎靡黯淡的景象,故事所发生的“北里奇蒙街的一头是死的……,街的尽头有一座无人居住的两层楼房,”“街上的其他房屋,以棕色庄严的面孔相互凝视。
”“我们在街上碰头时,房子都变得黑乎乎的。
”小说开头几段的环境描写中,无处不在地充斥这这样一种沉寂黑暗,无聊难耐的气息。
作者使用了大量表达这样一种生活氛围的词汇如“霉味”、“光线微弱”、“荒芜”、“昏暗潮湿”、“阴暗难闻”、“寂静”等,充分渲染了主人公出场的社会背景,也暗示着主人公不成熟思想和情感的客观必然性。
主人公“我”,一个单纯无聊、麻木不仁的少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压抑环境中。
这也为后来少年情窦初开,短暂地陷入一场无果的暗恋埋下了伏笔。
曼根姐姐的出现无疑成了“我”对美好爱情憧憬的精神寄托,而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少年饱受相思之苦。
每天的生活开始围绕女孩,“她出门走到台阶上时,我的心便急促地跳动。
”就算不能大胆当面表白,“她的名字总使愚蠢的我热血沸腾。
”“天天早晨都是如此”的少年一贯平静的心里开始频起涟漪。
《阿拉比》作品分析
在我 身上 。”男孩 梦想 在 阿拉 比集 市上 给 自 己心 爱 的女 孩 买 一样 美 丽 的 礼物 。“阿 拉 比” 隐喻 男 孩 的追 求 和 梦想 。 对 于 19世 纪 欧洲 人来 说 ,北非 、近 东 和 中东 的伊 斯兰 地 区 象征着 堕 落 、异 国情调 、逃 避现 实和 穷 奢极 欲 的生活 。 男孩对 女孩 的情 爱欲望 与对能 带来奇 迹的 东方集 市的幻 想 糅合 在 一起 。“阿 拉 比 ”象征着 男 孩对 梦想 和美 好 爱情 的 向往 ,然而 美好 的梦想和 残酷 的现 实是不堪 一击 的 。叔 叔 答 应带 小 男 孩去 集 市 ,但 是 叔叔 却 忘记 了承 诺很 晚 才 回 家 ,男孩等 得焦躁 不安 。虽然 时 间很 晚 ,但 是男孩 踏上 了 迫求 梦想 的旅途 。来 到了阿拉 比集 市 ,呈 现在他 面前 的是 黑压 压 的大厅 ,很 多关 闭 的店 铺 ,到处充满 着静寂 ,这 样 的静 寂跟 开头 的静 寂相对 应 。杂乱 的摆设 , 以及 附和 的询 问暗示阿 拉 比集 市是 爱尔兰社 会 的一个缩影 ,是 现实残 酷 和冷 漠 的存 在 ,并非 男孩 所梦 想 的浪漫之地 。还 有一个 英 国的商贩 与一个 女人之 间 的打 情 骂俏 也反 映 了当时阿拉 比 集 市同样被 英 国帝 国主 义所控 制 。眼前 的浪漫与脑 海 的浪 漫相 差千 里 。那 原本是 爱情神 圣和浪 漫之地 却成 为 了亵 渎 爱情 的地 方 。男孩 所 向往 的爱 情却变 成 了市场 中男女之 间 的打 情骂 俏,这 时候他 迷茫 了,不 明 白现 实生活 中的爱 情 为什 么和 理想 中的爱情 不一样 ,觉得 自己心 中的爱情受 到 了亵 渎 。恰 好 男孩 瞬 间 “精神 顿悟 ” 了,他 意识 到理想 的 渺茫 与虚 妄,看 到 了生 活 的本 来面 目,这 是梦想 幻灭之 后 的 失落 ,孩 子梦 中 的 “阿拉 比 ”不 复存在 ,文章 中的 “阿 拉 比”隐 喻现实生 活 中的爱尔 兰社会 的意 思 。
擦亮镜子召唤洞见——以《阿拉比》为例看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存在主义主题
擦亮镜子召唤洞见——以《阿拉比》为例看乔伊斯的《都柏
林人》存在主义主题
张秀清
【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被刻画成与瘫痪的社会抗争的人,但无论他们怎么挣扎,最终都是败.孤独和幻灭是小说的普遍主题,而顿悟被用来进一步揭示主题.<阿拉比>描写了一个都柏林小男孩的心灵之旅和他追求朦胧爱情的故事.最终幻想和现实的反差凸显了他的迷茫无助和难以言状的痛苦.乔伊斯通过<都柏林人>的写作,目的在于使爱尔兰人认识到摆脱幻象,洞见荒谬境遇,获得精神解放,才是走向自由独立的第一步.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张秀清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从《都柏林人》中"童年篇"看乔伊斯之"灵光顿悟" [J], 李洁
2.难以逃离的瘫痪--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 [J], 强月霞
3.情感瘫痪——评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主题 [J], 韩立娟;张健稳;毕淑媛
4.从《都柏林人》中的圣经意象看乔伊斯对都柏林的认识 [J], 王振平;郭娟
5.伊阿努斯之神──试论乔伊斯《都柏林人》的文化动因和麻痹主题 [J], 刘文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难以逃离的瘫痪——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阿拉比》
难以逃离的瘫痪——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阿拉比》琚磊
【期刊名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6)003
【摘要】空间批评关注空间的社会文化等属性,文本中的空间是一种蕴含多维意义
的指涉系统.乔伊斯在其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分别从景观空间、社会空间和个体空
间三个角度呈现精神瘫痪的都柏林.景观空间反映出都柏林社会的沉闷压抑、毫无
生气、令人窒息;社会空间为情节提供了发展的广度;个人空间则折射出主人公压抑
的心情.这三种空间成为小说中的一种指涉系统,成功地展现了都柏林这座瘫痪中心
的全景.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琚磊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河南,洛阳,471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死者》 [J], 屈荣英
2.难以逃离的瘫痪--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 [J], 强月霞
3.酒精与宗教:爱尔兰人难以逃离的瘫痪——读《都柏林人》中的圣恩 [J], 郭莹;
徐敏
4.从空间批评视角解读乔伊斯的《小云朵》 [J], 屈荣英
5.精神分析批评视角下《逃离》中朱丽叶的选择原因解读 [J], 唐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141一、空间批评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揭示物对人统治的空间观念占据了决定地位。
现代主义小说,奉行空间观念,主要的不是突出故事的承接,而是尽量把材料组织在同一时间范围内。
现代主义小说家尽可能地的将多样性质的东西集中于一瞬间,力图把一切理解为并表现为同时和并列的,一切似乎只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不在时间之中。
20世纪作家表现出了对时间和顺序的弃绝、对空间结构的偏爱。
空间形式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一种人造物。
现代主义小说家把自己的作品都当做一个整体来表现,然而作品的同一性不在时间关系中存在,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正是这种统一的空间关系导致了空间形式的发生。
现代主义小说获得空间形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并置、反映参照使一切似乎都处于同一平面,对话、情感、视像全部同时并存。
在意识流小说中,空间对时间的征服在西方意识流的小说中主要表现为电影蒙太奇的特征,时间序列中的物体、事件被切割重组后变成了空间中的排列与配置。
意识流小说的各部分凭着象征和形象的不断交接、照应连接起来的,通常是由意象和言语相互交织构成小说的形式,相互间只在空间上产生联系。
现代主义小说家,为迫近生活的本真状态,对时序进行大量颠倒和变化的安排,企图充分地掌握时序的结构功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瑟夫·弗兰克1945年发表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文,首次提出了空间形式理论。
弗兰克认为空间形式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改变传统线性静态叙述模式,采用扭曲时间的方法来改变情节发展的自然时间流程,突出和强调以线形时间叙述所难以达到的共时性的空间效果。
空间形式不仅包括客观的创作手法也包含了主观的审美过程。
阅读空间形式的小说,读者不再被禁锢于叙述的先后时序之中,而是要面对一系列开放的、非逻辑呈献而主题上密切相关的各种意象和事件,并依靠想象把相关的场景拼接起来,形成空间意识图景,建构起新的故事框架。
因此,有着空间结构特点的小说不仅由文本的语言形式决定,而且也由读者的阐释所决定。
二、空间批评理论分析“阿拉比”“恐怕我不懂詹姆斯·乔伊斯”,这是读者带着微笑所常有的抱怨。
其实,凡是不能理解《尤利西斯》或不能从《室内乐》读起的人,应从他的第一部书《都柏林人》读起,因为它比其他两本书的语言更简洁、凝练和生动。
《都柏林人》是由十五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虽然这十五个故事是在乔伊斯22至25岁之间写成的,却充分显示了乔伊斯出色的写作才华。
这时的乔伊斯还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写作为主,但他已经开始将他的创作视线投向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在这部小说集中,他尚未采用意识流技巧来描绘人物飘忽不定的思绪和奔腾不息的意识,但他的一些写作技巧已经表现出了意识流的前兆。
这部小说集从头到尾表现出出众的连续性,其主旨和象征意义甚至《都柏林人》中的一些人物,都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出现。
小说集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本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的生活经历与种种心态,并深刻地揭示了弥漫于社会中的一种麻木不仁,死气沉沉的状态。
作者以对事物的细微观察,按四个方面来创作了这部小说集:童年期、青春期、壮年期和社会生活。
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阿拉比”是小说《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作品,是乔伊斯童年的经历和情绪的写照。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天真无邪,正在成熟的孩子,住在一条名叫“北理奇蒙得”的“死胡同”里。
出于对朦胧爱情和对理想本能的追求,他渴望在“阿拉比”市场为自己心目中的姑娘“曼根的姐姐”买件礼物。
当他左思右盼的星期六终于来到时,早先答应给他钱的姑父却迟迟不归。
随后又因火车耽误了时间……最后,他好不容易进了集市,此刻,大厅里已是黑灯瞎火,一片昏暗丑陋,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他的美好理想受到了无情的嘲弄,他感到了深深的痛苦。
这篇小说是乔伊斯早期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篇,但却充分显示出乔伊斯对景观空间描写的大胆尝试以及他在写作技巧方面的非凡才华。
传统小说的作者对所描写的人文景观和叙述事件的态度鲜明,爱憎之情溢于言表。
作品的思想倾向十分明显。
而现代作家反对这种作法,他们反对作家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反对作家对作品所描写地人文景观和事件加以任何评论。
他们主张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思想和行动。
作家对作品中的人物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作家在描写故事中的人物时,应让人物自己去思想和行动,而作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客观的呈现出来,不由作家说明,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同作者一起参与创作活动。
乔伊斯的“阿拉比”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处对所描写的人文景观和事件的评论,但作者依然告诉了读者他想要读者知道的。
这些都是通过看似平淡的对微小事物的客观描写空间批评理论解读《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赵震红 李凤兰 张 伟完成的,例如,在小说的开头,乔伊斯没有给我们直接定义出主人公的性格。
然而,我们却从字里行间对景观的描写中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儿。
他喜欢翻一些没有人要的旧纸堆,并在里面找到了一些书页已经发黄的旧书。
而事实上,他喜欢这些书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这些发黄了的书页。
可见,主人公是一个有怀旧情绪的男孩。
虽然我们从文章的第一段已经感觉到了他生活在一个丝毫没有浪漫气氛的环境里,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冷酷,仍然对生活怀有浪漫的理想,并希望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找到他的理想。
乔伊斯通过男孩的叙述,十分自然地只交待了主人公的一部分个性,而这部分个性也正是对文章起决定性作用的个性。
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作为一个善于实验的现代作家,乔伊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
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对环境和场景的描写都包含着深刻的象征含义。
让我们回到《阿拉比》的开头。
小说的第一段便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北理奇蒙德街”的“死胡同”象征着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出路可以选择。
而街上一幢幢阴森可怕虎视眈眈的房屋和一个个幽暗潮湿,散发着难闻气味的花园则象征了都柏林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同时也暗示了“我”的浪漫追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必然失败。
文章的标题“阿拉比”更加体现了乔伊斯对象征手法的运用。
这个集市的名称具有阿拉伯的异域风情和东方世界的无限魅力。
象征了主人公探索与追求的目标,也是他为自己构筑的一个理想境界。
乔伊斯着力地渲染主人公对“阿拉比”的渴望,并让他最后终于来到了这个市场。
当主人公发现自己梦想渴望的“阿拉比”只不过是一个昏暗简陋的集市时,实际上是说明他的浪漫理想被冷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三、空间批评展现“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在《都柏林人》中虽然乔伊斯尚未用意识流技巧来描绘人物流动的意识,但他运用了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精神顿悟”来展示人物错综复杂的感情——每每在小说的结尾处,文中的主人公不禁豁然开朗,顿时看清了自己的窘境,并从中悟出了人生的本质。
这一人物觉醒的时刻被乔伊斯称为“精神顿悟”。
它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而且往往构成小说的高潮。
而这种“精神顿悟”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得到最充分的证实。
当主人公历经许多困难来到了他渴望已久的“阿拉比”,来到一个即将打烊的摊子前,刚巧听到一个轻浮女郎正在与两个青年男子打情骂俏。
这和主人公在文章前部兴冲冲地赶赴“阿拉比”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他缓慢的动作,任凭硬币在口袋里叮当作响也不理会等一系列表现,乔伊斯再一次通过对主人公动作及周围景观的客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男孩儿的心理是十分沮丧失望的,而这一切的表现则是因为主人公在刹那间看清了自己的困境。
在这之前,他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缺乏认识,一心只想追求浪漫理想。
正是这一刻,主人公对“阿拉比”抱有的幻想彻底破灭。
他所听到的这段无聊的对话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使其产生一种猝然的心领神会。
他突然感到自己渴望的“阿拉比”只不过是个昏暗简陋的集市,而这个庸俗的女郎仿佛是对他浪漫主义理想的无情的嘲弄。
致使他开始重新认识他所生存的世界,从而产生了“精神顿悟”——这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他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理想。
主人公对浪漫爱情的追求,实际上使他经历了一次达到自我认识的心灵旅程。
乔伊斯采用“精神顿悟”的手法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而且也表明在死气沉沉的都柏林社会中,甚至连天真无邪的孩子也无法摆脱瘫痪的阴影。
在这篇小说中,主人公的“精神顿悟”并不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感悟,而是人物本身逐渐经历逐渐引发的,“阿拉比”的主人公正是从一开始听到“阿拉比”这个名字,就对它抱有许多美好设想,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主人公的叔叔又忘记了给他钱,接着他搭错了火车,最后又因为寻找一个六便士的入口而耽搁了时间,而这一切却并没有动摇男孩儿的决心。
直到最后,当他发现“阿拉比”不过是个简陋的集市时,他的心情一下从兴奋的顶峰跌落至失望的谷底,因失望而受到十分沉重的打击,使他突然领悟到了自己的处境。
另外,乔伊斯将主人公的精神顿悟精心安排在小说的最后一段,也是小说的高潮时刻。
在主人公感受到人生的道理时,作品在这里戛然而止,不仅恰到好处,而且寓意深刻,使主人公的“精神顿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主人公在发现他生存世界的本来面目后将怎样继续生活,他将变得和他周围的人一样,还是继续寻找他心中的理想……这一切都要读者自己思考,使人回味再三。
最后,“精神顿悟”往往需要客观场景的刺激与配合,即通过某种情境或某些事件来唤起人物的感情。
在这里“阿拉比”正是所说的客观对应物,想象中的“阿拉比”是“我”的理想境地,而现实的“阿拉比”却刺激了主人公心灵。
使他不仅对“阿拉比”而且是对整个他所生活的世界有了一个不同的认识。
《阿拉比》中的“我”原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觉十分麻木,正因为他经过了“阿拉比”事件,客观的刺激把他从自己构筑的理想境地里猛地拉了出来。
在这个他一心以为神秘浪漫的地方却听到了庸俗的对话,使其茅塞顿开——这里没有他心中的浪漫,这里和他住的地方一样麻木不仁,死气沉沉。
[参考文献][1] 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 Joyce J. Dubliners[M].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79:189.[3] 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作者简介]赵震红(1976— ),女,华北煤炭医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
外国文学研究 THE GREAT WALL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