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带下发黄中药治疗验方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https://img.taocdn.com/s3/m/1f6fca2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c.png)
草药偏方治百病-妇科部分-带下方 1〔组成〕酸浆草全草 60g。
〔用法〕水煎,日服 3 次。
同时用酸浆草 30g,煎沸 3~5 分钟,过滤去渣,温洗患部,每日 1~2 次。
方 2〔组成〕二叶红薯 30g,苡米根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3〔组成〕丁香寥 30g,白鸡冠花 15g,苡米根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
方 4〔组成〕鲜三白草根茎 60g,猪瘦肉 60g。
〔用法〕水煎服。
方 5〔组成〕土丁桂 30g,椿根皮 10g,白果 10g,白鸡冠花 18g。
〔用法〕水煎服。
方 6〔组成〕山莓恨 30~60g,白马骨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小果蔷薇根 18g,金樱子 15g,椿根皮 12g。
〔用法〕水煎服。
方 8〔组成〕鲜火炭母 60~909,白鸡冠花 3~5 朵。
〔用法〕水煎服。
方 9〔组成〕井栏边草 9g,车前草 9g,萹蓄15g,白鸡冠花 9g,薏米根 15g,贯众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0〔组成〕白木槿花 15g,败酱草 15g,白鸡冠花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1〔组成〕鲜少花龙葵根 30g。
〔用法〕水煎,饭前服。
方 12〔组成〕中华秋海棠 30g,苡米 30g,紫万年青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3〔组成〕鲜毛花杨桃根 60g,鲜苎麻恨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亦用于淋浊。
方 14〔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半枝莲 30g,鸡血藤 30g,野菊花 15g,爵床 15g,自马骨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白马骨 30g,金樱子 15g,吊竹梅 15g,白果 10g。
〔用法〕水煎服。
方 17〔组成〕木槿花 15g,白英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18〔组成〕白扁豆根 20g,白绒草 30g,银杏 15g。
〔用法〕水煎服。
方 19〔组成〕白蔹 6g,苍术 6g。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白带黄带赤白带下秘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白带黄带赤白带下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e50195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0.png)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白带黄带赤白带下秘方国医大师秘方验方整理挖掘国医大师治疗养生方法和民间各种各样的民间方法,包括验方、师承、针灸、推拿刺血、刮痧艾灸、拔罐拨筋、伸筋、拍打拉筋、康复、运动损伤、各种针刀刃针、松解针、古九针、脐针腹针、四维立体针等。
公众号白带——祛带汤(白仲英方)(组成)茯苓10g,白术10g,萆薢10g,石韦10g,柴胡6g,枳实6g,香附6g,椿根皮10g,海螵蛸10g。
(功效主治)白带色白质稀薄,属脾虚湿盛者。
(方解)脾胃同居中洲,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温燥,胃主柔润,今脾气虚弱,健运失司,清阳不升,水液下注则成带,且量多色白,如涕如唾,无臭气,伴面黄肌瘦、下肢浮肿等症,舌淡苔白,脉缓弱,故用上方健脾利湿,调气祛带。
方中以苓术健脾为君,萆薢、椿根皮分利湿浊为臣,柴、枳、香附疏肝调气为佐,海螵蛸固精止带为使,俾脾气健运则水湿自化,带下亦止。
(方源)《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第四辑)》黄带——清热固带汤(白仲英方)(组成)贯众30g,茅术10g,黄柏6g,生地黄10g,白芍10g,苦参10g,槐米10g,枳壳6g,椿根皮10g。
阴痒外洗方:功能解毒杀虫止痒。
蛇床子18g,藜芦18g,贯众30g,苦参18g。
(功效主治)黄带属湿热者。
(方解)河间先生被后人称为主火派,他认为六气皆可化火、生热,不仅认为“积湿成热”,而且还认为“湿为土气,火热能生土湿”,今湿热交蒸,伤损任带二脉,以致秽浊下流,带下色黄、气臭,阴痒,头痛口苦,舌红苔黄,小便短赤,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兼以解毒;方中重用贯众及二妙,苦(参)、槐(米)清热利湿,兼以解毒;生地黄、白芍、地榆清热凉血;枳实、椿根皮理气祛带。
(方源)《医林荟萃——浙江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第四辑)》赤白带——滋阴降火汤(白仲英方)(组成)龟甲18g,生地黄18g,知母10g,黄柏6g,黄芩6g,川黄连3g,川楝子10g,生地榆10g,墨旱莲12g。
?治疗白带增多症的中药秘方
![?治疗白带增多症的中药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4efa954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4.png)
治疗白带增多症的中药秘方治疗白带增多症的中药秘方白带是指妇女在青春期、月经前期或妊娠期,从阴道中排泄出的少量无臭异气味的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
如果妇女在经前期或妊娠期、青春期带下量多,颜色深黄或淡黄,或混有血液,质粘稠如脓或清稀如水,气味腥臭,称为白带增多症,是妇女生殖器官炎症或肿瘤疾病的先导。
1.黄荆子治白带增多[配方] 黄荆子35克。
[制用法] 炒焦为末,空腹酒服6克。
[功效] 治白带增多。
2.白胡椒治白带增多[配方] 白胡椒30粒,银杏25粒,母丁香25粒,雄黄3克,白牡丹1个,石榴皮 5.4克,麝香1.8克,海螵蛸5.4克。
[制用法] 上药混合成细末,与万应膏300克搅匀,分摊10张。
[功效] 治妇女白带增多。
3.荞麦蛋清汤治疗白带过多[配方] 荞麦米50克,炒焦。
鸡蛋清2个。
[制用法] 注入清水200毫升,烧开后,打人鸡蛋清2只,煮熟。
乘热服,每日服2次。
[功效] 适用于妇女带下,白带黄浊。
4.白毛藤治白带增多[配方] 白毛藤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白带增多。
5.冬瓜仁败酱草治湿热带下[配方] 冬瓜仁(捣)30克,麦冬15克,败酱草30克。
[制用法] 水800毫升,煎取300毫升,每日1剂,以7天为1疗程。
[功效] 清利湿热,止带。
用治妇女湿热带下。
6.葵茎白瓤治白带增多[配方] 葵茎白瓤1把,白鸡冠花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1 5克,白山药12克,红枣10枚,赤小豆30克,党参9克,土白术12克,薏苡仁12克,乌贼骨12克,蒸苍术9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 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用治白带增多。
7.荆芥地肤子治白带增多[配方] 荆芥(后下)25克,防风15克,蒲公英30克,黄柏 30克,枯矾(冲)15克,百部20克,地肤子30克。
[制用法] 煎水作外阴熏洗,俟药液温和时坐盆约30分钟,每日2次。
[功效] 祛风清湿热止痒。
用治带下量多,外阴瘙痒。
8.土茯苓治白黄带下[配方] 土茯苓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苡仁米15 克,莲须10克,橹豆衣10克,樗白衣10克。
带下病的偏验方1
![带下病的偏验方1](https://img.taocdn.com/s3/m/1977c4b371fe910ef12df854.png)
带下病的偏验方
*导读:验方组成:向日葵茎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附注:此症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有白带青带、黄……
验方组成:向日葵茎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附注:此症指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性液体,连绵不断,其状如带,有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赤白带下五色带下等,而白色粘液,绵绵如带。
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量可能较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过多有味并伴有腰酸腹痛乾,则属病态,多因脾虚、肾虚、湿注于下引起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血失所藏,挟湿下注于带脉,症见阴道流出色红似血非血的粘液、淋漓不断;赤白带下;多因肝郁犯脾,湿热下注冲任带脉所致,症见阴中流出赤白夹杂的粘液,连绵不断。
第1 页。
白带黄带赤带黑带古今治法及食疗方
![白带黄带赤带黑带古今治法及食疗方](https://img.taocdn.com/s3/m/8aa099f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5.png)
白带黄带赤带黑带古今治法及食疗方《傅青主女科》 > 女科上卷带下白带下(一)夫带下俱是湿症。
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
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
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
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
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青带下(二)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
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
肝属木,木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
但肝木最喜水润,湿亦水之积,似湿非肝木之所恶,何以竟成青带之症?不知水为肝木之所喜,而湿实肝木之所恶,以湿为土之气故也。
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者矣。
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
气欲上升,而湿下带青欲下降,两相牵掣,以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
中医治疗白带稀薄发黄的方法【医学养生常识】
![中医治疗白带稀薄发黄的方法【医学养生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a9692590c69ec3d5bb7530.png)
中医治疗白带稀薄发黄的方法
文章导读
白带稀薄而且发黄,对于治疗问题当然应该注意讲究方法,中医治疗是比较合
适的,因为中医治疗的话可以避免副作用问题的发生,而中医治疗也包括针灸按摩的方式。
1、艾灸或按摩:合谷穴,就是平时的虎口,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内庭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可以平肝清火;太冲穴在脚背上,肝经的原穴,肝火比较旺盛可
以多多按揉。
2、菊杞茶:10克枸杞,一小把的样子,2-3朵菊花,用沸水冲泡,散风热、平肝明目。
或者每天坚持用一小把的的枸杞泡水喝,亦可养肝阴。
3、海带绿豆汤:绿豆30克,海带30克,鱼腥草 15克,薏米 30克,冰糖适量。
海带切丝,鱼腥草布包,与绿豆、薏米同放锅中煎煮,至海带烂、绿豆开花时取出鱼腥草,加冰糖调味。
消炎清火,改善白带发黄。
4、\u3000冰糖雪梨糖水:梨1个,适量冰糖。
雪梨切小块,锅中做水放入冰糖煮化,再放梨,大火炖15分左右。
降火、生津、补阴。
5、乌龟黑豆汤:乌龟1只,黑豆30克。
处理好食材后,用锅炖烂,添入冰糖,吃肉
及黑豆,喝汤,一天食完,每周服2次。
滋补肾阴,可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6、\u3000芪枣羊骨粥:羊骨1000克,黄芪 30克,大枣 10枚,粳米100克。
羊
骨打碎,黄芪、大枣入砂锅,加水煎汤,然后取汁,再用来煮粥,快熟时加入生姜、葱白,盐。
温阳补血,适用于肾阳虚者。
白带发黄的中医疗法
![白带发黄的中医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e95f1a866fb84ae45c8daf.png)
妇科炎症白带发黄,中医
可以精细算计,可我太懒,太笨,学识太少……相比之下,我真是个倒霉蛋
带下之病皆属于湿谓之带者,以带脉而名 也,所以约束胞胎之繁其脉通于任督,任督病则 带脉无力难以提繁,必致胞胎不固,故带弱者胎 易堕焉,至於气不化经侵成带病,则凡脾气之虚
肝气之郁结,湿热之侵皆能致之,故有终年累月 下流白物,如涕如唾甚则气移者,所谓白带也。 此盖由於肝气之郁结乘虚南昌入于脾,脾精不 守,既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则湿土之气既下陷 而为病耳。治法:宜大补肝气而稍佐以舒肝之品, 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气
可以精细算计,可我太懒,太笨,学识太少……相比之下,我真是个倒霉蛋
相关阅读:白带与白带拉丝的联系女性白带 异常的食疗方有哪些
1c00f4ca http://281a1n.pw 我看见
的作用。
可以精细算计,可我太懒,太笨,学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相比之下,我真是个倒霉蛋
肾虚型:患者白带清冷,腰膝酸软,乏力, 少腹冷坠,溲清便溏,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可温灸灸带脉、三 阴交、关元、肾俞、次髎等穴。带脉、三阴交补
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伍可强肾培元, 固涩止带;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 诸穴合用以达到滋阴补肾,培元固涩之功。在时, 将艾灸罐点燃后,固定在相应的腧穴上每天灸一 次,组穴每穴施灸 30 分钟,连续 7 天为一疗程。
可以精细算计,可我太懒,太笨,学识太少……相比之下,我真是个倒霉蛋
健湿除自无带患矣;治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 之炎。
脾虚型:患者带下色白,淋漓不断,面色萎 黄少华,神疲肢冷,食欲不振,小腹发凉,腹胀 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归然艾
罐灸可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 穴。温灸灸带脉能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两脉;三 阴交平肝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调理脾胃, 利于气血化生,增强体质,促进康复;脾俞振奋 中阳,健脾以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隐白补脾、 益气摄血。诸穴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白带发黄量少如何治疗
![白带发黄量少如何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7b3f3db58f5f61fb736667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带发黄量少如何治疗
导语:白带发黄就是一种白带异常的现象。
比如常见的阴道炎,或者是子宫内膜炎等问题。
都可能会引起白带发黄,所以在生活中有些女性面对这种问题的
白带发黄就是一种白带异常的现象。
比如常见的阴道炎,或者是子宫内膜炎等问题。
都可能会引起白带发黄,所以在生活中有些女性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带发黄,但是量少可以通过哪些重要的方式进行调理。
考虑是阴道炎所致,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山药、玉竹、虫草、桂圆肉、丁香、广东紫珠、坤草、鸡血藤、千金拔、麦冬、阿胶、乌蛇、制首乌、太子参、青阳参、铁胆粉、紫河车、白鱼膘、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各、红花、桃仁、紫云英、鲜罗勒、石楠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红藤、熟地、三棱、片姜黄、生甘草治疗,许多患者治愈后不复发。
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彻底清除湿热邪气,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平补阴阳,从而达到气血双盛,快速清除子宫及阴道长期堆积的老旧脱落细胞和淤血,清除子宫内膜及阴道残留的有毒物质,清除真菌病毒感染源,消炎灭菌,清利湿热,除异味,快速止痒,彻底使女性生殖器官内全面清洁环保,从而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上面就是白带发黄的中药调理方法。
女性要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
如果你也发现自己存在这种现象。
那么一定不可忽视必须注意积极的接受治疗和调理,如果自己是不明原因的话,那也可以及时的到医院去做全面检查。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带下症各家辨治验方集萃
![带下症各家辨治验方集萃](https://img.taocdn.com/s3/m/37cefb2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5.png)
带下症各家辨治验方集萃一、黄带从寒湿辨治1.黄带痼疾从寒湿论治辨刘长修治某患者,女,36岁。
患带下症8年余,带下色黄质稀,气臭量多,时时下注而不能自禁,苦不堪言,兼见失眠,头痛,胃痛,腰酸痛,全身疼痛。
带下愈多则失眠愈甚,其甚时曾一日去三处医院诊治,以求解脱其苦,8年来历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不效。
初诊:患者带下量多,其色、质、气味均如前述,仍兼头痛、胃痛、腰酸痛及全身疼痛,小便清长,舌胖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思其脉症,带下黄而气臭当属湿热,然其脉沉迟无力乃属虚寒之象,两者何所取舍?再细审兼证,其带虽黄臭,但质不稠反稀,尿不赤涩而反清长,舌胖质淡,苔白滑,提示非但无热,且为火衰之象。
由于脾精不能化为荣血而变成带,故致营血不足,神失血养而失眠。
带下愈多则阴精耗伤愈甚,致血愈亏而失眠愈甚。
脾虚中寒则胃痛,血不荣上则头痛,血不养筋则身痛。
总之,本症由脾肾虚衰,寒湿内盛,下注任带,束摄无权所致。
治宜健脾升阳温化寒湿。
处方:黄芪20g,党参20g,炒白术16g,茯苓16g,山药16g,芡实20g,乌贼骨13g,当归身13g,川断16g,炮干姜16g,白鸡冠花16g,车前子16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
服上方5剂后(并未配合其他疗法和药物),不仅带下痼疾得止,且多年之胃痛、头痛、失眠均随之而愈。
唯仍腰痛,四肢关节酸楚,脾湿渐化,寒邪亦去,但肾虚未复,治予脾肾兼顾。
处方:原方去车前、乌贼、鸡冠花,加炒杜仲16g,桑寄生16g,鸡血藤20g。
续服5剂,诸症均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本例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多为其带黄气臭所感,疑为湿热而误用寒凉所致。
在临床上辨别带下的色泽和性状诚属重要,但只能做为辨证用药的参考,必须结合全身症状,四诊合参方不致误。
〔来源:中医杂志1983;(11):20〕2.阳和汤治黄带辨谢升彩治某患者,女,35岁。
患者素体阳虚,带下2年多,色黄质稀,气臭量多,终日淋漓不断,每日需换内裤2~3次,甚则需放置卫生巾。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https://img.taocdn.com/s3/m/5724b16e804d2b160b4ec038.png)
妇女“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导读:俗话说:十女九带,当妇女阴道内,常有分泌物绵绵不断地流下来,称为白带……
俗话说:十女九带,当妇女阴道内,常有分泌物绵绵不断地流下来,称为白带或带下。
有带下病者常感觉到下体不舒适或瘙痒难耐,严重者常伴随身体疲倦感,进而影响生活作息。
古人将带下分为青、赤、黄、白、黑5种,临床上,并不能只凭色泽而定其寒热属性,仍应结合分泌物的质地清稀或浊黏、病程多久、有无腥臭味而定。
带下病常见分型如下:
1.脾虚型:多见带下色白质薄、多无臭味、胃口消化呆滞、大便多不成型,身体浮肿样,舌苔水滑或厚腻,脉缓弱。
常用完带汤、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可配合山药、赤小豆、薏仁等食疗。
2.肾阴虚型:多见带下色黄或兼白,有时伴随阴部瘙痒或灼热感,口干、心烦、失眠、腰部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常用知柏地黄丸;可配合黑豆、莲子、山药等食疗。
3.肾阳虚型:多见带下稀白、量多、质稀薄,伴随腰痛、频尿、精神痿靡,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
常用八味地黄汤;可配合核桃、覆盆子、白果等食疗。
4.肝经湿热型:多见带下黄绿、或黄白相兼而稠黏臭秽,甚为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常
用龙胆泻肝汤、白头翁汤、八味带下方;可配合绿豆、薏仁、蒲公英、败酱草等食疗。
带下病多兼湿气,健脾除湿是一般性治则,寒甚者需合热药;热甚者需合凉药;虚甚者需合补药;病久者需合升提药;量多、久者不止者需合收涩止带药;时发时止者需合理气疏肝药。
一般多能治愈。
如果配合生活作息正常、情绪起伏不要太大、饮食节制,就可远离扰人的白带。
一首清代名方解决女性“难言之隐”(文末有彩蛋)
![一首清代名方解决女性“难言之隐”(文末有彩蛋)](https://img.taocdn.com/s3/m/124c8bc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b.png)
一首清代名方解决女性“难言之隐”(文末有彩蛋)小编导读带下病是困扰诸多女性的问题,很多患者因为羞于启齿不愿就医,而选择自己尝试各种偏方。
但是,此类疾病如果不进行正规诊治,很容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清代妇科名医傅青主在其撰写的《傅青主女科》中特别为带下病创制了多首专方。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随李成卫老师学习下其中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易黄汤。
原文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
任脉本不能容水,湿气安得再入而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
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
夫湿者,土之气,实水之侵;热者,火之气,实木之生。
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与热合,欲化红而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变为黄色矣。
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也。
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为脾之湿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黅色也,单治脾何能痊乎!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易黄汤。
山药(一两,炒),芡实(一两,炒),黄柏(二钱,盐水炒),车前子(一钱,酒炒),白果(十枚,碎)。
水煎。
连服四剂,无不全愈。
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
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
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眉批:凡带症多系脾湿。
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之气,其病自愈。
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
方用黄柏、车前子妙!山药、芡实尤能清热生津。
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拟易以真水、真火为湿热之气所侵,绕于任脉云云,较无语病,然原书究不可轻改,姑仍之。
提要任脉湿热导致黄带下证治。
释义01观其脉证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
中医治疗白带发黄 方法要知道
![中医治疗白带发黄 方法要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bd67c968f01dc281e53af0fd.png)
中医治疗白带发黄方法要知道
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因为白带增多和白带发黄等情况。
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女性朋友都会选择西医和中医来进行治疗。
那么中医治疗白带发黄的方法有哪些呢?该用哪些方法来治疗白带发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治疗白带发黄
1、附桂鸡蛋汤
首先,准备好十克的附子和五克的肉桂以及一颗鸡蛋。
然后将附子和肉桂用水进行煎之后,将残余的药渣去除。
接着把鸡蛋打烂,放进锅里面,等到鸡蛋熟了之后,女性患者就可以一边吃蛋一边喝汤,每天服用两次,连续服用一个星期,就能够起到治疗作用。
2、扁豆止带
准备好30克的白扁豆和淮上以及适量的红糖。
接着将白扁豆用淘米之后水将它浸泡并且去掉外壳的皮,然后加上适量的淮山放进锅里面一同煮,等到熟了为止,之后再加上一些红糖,女性一天需要服用两次,若是坚持服用,就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3、中草药
另外,大家也可以使用具有杀虫止痒和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煎水并且进行外阴的清洗,这样不但能够减轻女性白带发黄的情况,还能够起到消灭念珠菌的功效。
而且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急性霉菌性阴道炎的女性,可以适当的减轻女性的痛苦。
以上这些便是中医治疗白带发黄的方法。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在平常的生活中还要注意自己私处的卫生情况,勤换内衣内裤,内裤绝对不能够。
育儿知识-女性带下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育儿知识-女性带下病如何选用中成药](https://img.taocdn.com/s3/m/3b05d691011ca300a7c39034.png)
女性带下病如何选用中成药妇女阴道流出白色或黄色赤白色的分泌物,量多淋漓,绵绵不断,称带下病。
带下病是牙医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中医一般分为湿热下注、脾虚、肾虚三种类型,所用中成药各不相同。
如带下色黄质稠,有气味,口干尿黄、舌苔薄黄,则属于湿热下注。
宜所用清利湿热的中成药,如止带丸、愈带丸、四妙丸、猪肚丸等。
若出现阴部灼热肿大,小便痛而不畅,苔黄腻等症,选用龙胆泻肝丸更为适合。
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当归、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木通、柴胡、甘草制成,对患阴道炎、外阴炎、泌尿道感染、高血压及中耳炎、急性病毒性肝炎等伴有上述症状者,均有很大治疗作用。
如带下色陈杨或色绿如泡沫状,量多味臭,外阴及阴道搔痒或麻木,多系滴虫性阴道炎。
化疗除服用上述成药外,所用灭敌刚片塞阴道,每晚1片,连用10天为一疗程。
如带下以乳白色如豆渣状,外阴极痒或有灼热,可能将为霉菌性阴道炎。
治疗除内服药材外,整夜可用冰硼散胶囊(可自己将冰硼散装于空胶囊中)1粒,塞入阴道内,连用10天为一疗程,有一定疗效。
如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稀无气味,同时面色无华,头昏乏力,食少足肿,舌淡苔薄,则属脾虚,宜用健脾利湿中药饮片。
可选用威喜丸、水陆二味丹、健脾丸、参苓白术丸、补中益气丸、六君子丸、妇科止带片等治疗。
如带下量多,质清稀,腰痠痛明显,小腹或有冷感、舌淡苔白,则为肾阳虚。
可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水陆二仙丹等中成药治疗。
如带下夹红,头晕目眩,口干舌红,则为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尤为适用,其它如白带丸(片)、千金止带丸、乌鸡白凤丸等多用于带下病,可参照,其使用说明对症下药,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忠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素问·五藏别论》。
治疗妇女湿热入侵任脉带下色黄的中草药[发明专利]
![治疗妇女湿热入侵任脉带下色黄的中草药[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5b9e240c172ded630a1cb644.png)
专利名称:治疗妇女湿热入侵任脉带下色黄的中草药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号:CN201110320208.8
申请日:20111020
公开号:CN102366520A
公开日:
201203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妇女因湿热入侵任脉带下色黄的中草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山药30-60份;苋实30-60份;车前子6-12份;白果仁12-18份;白术24-30份;茯苓24-30份;黄柏18-24份;鸡冠花18-24份;白花蛇舌草18-24份;土荆芥18-24份;水埔银24-30份;鸡骨草6-12份。
本配以山药为君;以苋实、黄柏为臣;以车前子、白果仁、白术、茯苓为佐;以鸡冠花、白花蛇舌草、土荆芥、水埔银、鸡骨草为使。
该中草药制剂,具有炮制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药物资源丰富易取,病人服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申请人:邓华伦
地址:408400 重庆市东胜街道办事处大铺子居委4组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自制中药《百龙妇康丸》治疗“黄带”
![自制中药《百龙妇康丸》治疗“黄带”](https://img.taocdn.com/s3/m/a731df1476a20029bc642d72.png)
自制中药《百龙妇康丸》治疗“黄带”摘要】“黄带”是妇科多发病,西医多以消炎为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将中药制成丸剂,名《百龙妇康丸》用于治疗“黄带”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
深受患者欢迎。
【关键词】中药治疗“黄带”【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76-021、李某某,女,28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7月6日。
患者诉:白带色黄量多3月,经来时,浑身乏力,胸烦闷,有时阴痒不适,脉沉弱,舌红,苔薄,症属湿热下注,肝郁火旺。
方:“百龙妇康丸”,经净后,2粒阴道填塞,12个小时后冲洗。
(含百部、龙胆草、苦参、蛇床子、紫草、黄柏等)。
连用二个月经周期,三月后,患告之白带已正常。
2、李某某,女,22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99年10月21日。
患者诉:“黄带”伴外阴痒一年,月经时有血块,纳差,心慌,脉弱,舌红,苔薄,症属湿热下注,侵淫下焦所致。
方、《百龙妇康丸》,用法同前。
经净后连用七天,用2个月经周期。
三月后患者告之愈。
3、胡某某,女,25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元月21日。
患者诉:黄带伴阴痒6个月,经来色暗,10多天方去,饮食二便正常,脉弱,舌红,苔薄,症属湿热下注,侵淫下焦。
方、《百龙妇康丸》(法同上),经净后日一次,连用一周,二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三月后患者告之愈。
4、李某某,女,30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元月21日。
患者诉:黄色白带伴阴痒一年,有脓性分泌物,化验检查霉菌(+),纳差,月经先期。
脉细弱,舌红,苔薄,症属湿热下注,侵淫下焦。
方《百龙妇康丸》(法同前),两个月经周期。
嘱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
上方连用三个月经周期愈。
5、朱某某,女,29岁,宿豫县人。
初诊时间:2000年3月21日。
患者诉:稀水样白带二年,有时色黄,恶臭,曾诊为阴道炎和子宫糜烂,月经前后不定,色暗,伴腹痛,阴痒,白带化验,脓细胞(+),纳差,消瘦,面色萎黄,脉细弱,舌淡胖,苔薄,症属湿热下注,侵淫下焦,致使气血亏虚。
中医治疗黄带
![中医治疗黄带](https://img.taocdn.com/s3/m/2f45841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0.png)
中医治疗黄带
方一:
药物组成:枳壳12克,桔梗12克,赤芍12克,黄柏15克,贯众12克,当归12克,甘草9克,白鲜皮15克,鬼箭羽12克。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利湿,排脓止带的功能。
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带下病中之黄带。
症见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有臭气,外阴瘙痒,或有刺痛感,每逢经期症状加重,或带下黏稠如脓,有秽臭,小腹坠痛,小便觉热,舌质红或正常,苔薄黄,脉濡数。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外阴痒甚者可兼用蛇床子30克,大风子肉30克,松香30克,枯矾30克,大黄15克,黄丹15克,轻粉9克煎水外洗阴部。
方二:
药物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当归9克,陈皮3克,升麻3克,甘草5克,柴胡3克,山茱萸12克。
功能主治:具有补脾益气,升阳止带的功能。
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带下病中之黄带。
症见黄带久日不止,量多而稀薄,色浅黄无臭气,月经周期不准,经期多延长,腰酸腿软,食欲不振,面部及下肢或见浮肿,舌苔薄白,脉虚缓。
用法用量: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治疗寒湿白带、湿热黄带、赤带肝木克土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寒湿白带、湿热黄带、赤带肝木克土验方秘方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951d61f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d.png)
治疗寒湿白带、湿热黄带、赤带肝木克土验方秘方绝招
治疗寒湿白带、湿热黄带、赤带肝木克土验方秘方绝招,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治带下病系列方
寒湿白带: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苍术9g、白芍9g、车前子9g、生山药15g、柴胡5g、芥穗5g、陈皮6g、黄芩9g、白果(打)9g、椿皮9g。
水煎服。
湿热黄带:瞿麦9g、扁蓄9g、木通9g、车前子9g、芥穗5g、柴胡5g、牛夕6g、萆薛9g、苍术12g、黄柏9g、黄芩9g、连翘12g、银花25g、樁皮9g、首乌藤 bg 。
水煎服。
赤带:柴胡5g、芥穗5、焦白术9g、椿皮9g、牛夕12g、川断12g、炒山药15g、蒿本9g、莲肉10g。
水煎服。
肝木克土:白芍12g、当归9g、生地12g、阿胶15g、丹皮9g、黄柏9g、牛タ5g、香附9g、红枣10枚、黑小豆20g。
水煎服。
肝木克脾土临床常见胸胁胀满,易怒,口苦咽干,大便稀溏,脘腹胀痛,嗳腐吞酸,脉弦等症状,肝木克脾土,指平素易怒爱发火的人,肝火旺盛,根据五行相克,木克土,因此肝木克伐脾土,导致脾胃病,症见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稀溏,嗳腐吞酸等症状,。
妇女带下疾病分证论治方集
![妇女带下疾病分证论治方集](https://img.taocdn.com/s3/m/fdbf6acf04a1b0717fd5dd81.png)
妇女带下疾病分证论治方集*导读:白带过多?????????【方名】白带过多处方(一)【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名】岗稔止带汤。
【组成】菟丝……???????* 白带过多*?????????【方名】白带过多处方(一)【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名】岗稔止带汤。
【组成】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岗稔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3次。
【出处】罗元恺方。
????????【方名】白带过多处方(二)【辨证】湿热蕴结下焦。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名】银甲汤。
【组成】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陈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渭川方。
????????【方名】白带过多处方(三)【辨证】湿蕴化热,阻滞气机,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
【方名】止带汤。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枣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方名】白带过多处方(四)【辨证】肾气虚弱,固摄无权。
【治法】补肾固气养血。
【方名】白果汤。
【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施今墨方。
????????【方名】白带过多处方(五)【辨证】痰湿下注。
【治法】疏风祛湿。
【方名】升阳胜湿汤。
【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苍术6克,黄芪6克,防风4.5克,升麻4.5克,独活4.5克,当归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女带下发黄中药治疗验方
*导读:中药处方(一)【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
*中药处方(一)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
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黄带方剂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
【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
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
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
亦可
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妇女带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
症见黄、白带下,质稠粘有臭气,或痔漏肿痛,肠风下血,或热盛风生,肌肤干燥作痒,或湿热毒邪,淫伤血络,发为疹块、衄血等【出处】中药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