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及说明文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及说明文知识

初二语文

主讲教师:季雪娟

知识要点:

1、学习课文《苏州园林》,了解作者及对课文的分析。

2、根据《苏州园林》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3、通过欣赏说明文例文来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基本内容讲解:

苏州园林

一、导入

人与自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最佳环境,让我们善待自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题中“山、秋、暝(晚)”。“空”字极为跳眼,此字在王维的诗中运用频率甚高,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空”字写出了山中的清、静。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其对仗工整、风格灵动而千古流传,诗人将“月、松、泉、石”写活,把自然中的秋之韵味、秋之魅力观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纱女穿梭于竹林之间,小渔船行驶于“荷塘月色”之中,充满了一种“人在画中游”的艺术之感。•由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如此,“春芳”在诗人眼中其消歇也便随它去了。二.作者简介

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其早期小说有《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等,“九•一八”事变后,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他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从1942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曾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建国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三.重点字词

xuān xiâ bài bǐ qiūhâ lín xún

轩榭败笔丘壑嶙峋

lîu kōng qiáng wēi míng yàn

镂空蔷薇明艳

yīn dìzhì yí chïng luán diã zhàng

因地制宜重峦叠嶂

四.课文分析

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听老师朗读课文总起段,思考问题:

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答: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设计师和匠师们是怎样做的呢?

答: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听老师朗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

的话回答)

“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

4、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第五段:听朗读思考: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4、本文段从哪两个方面概括说明栽种树木是怎样着眼于画意的?

5、为什么苏州园林这样修剪树木?(朗读)

回答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明确:——“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本文段从哪两个方面概括说明栽种树木是怎样着眼于

画意的?

答:(1)从空间上:高树低树“俯仰生姿”

(2)从时间上: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

“相间”。

为什么苏州园林这样修剪树木?

答: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才是可取的。

第六段:听朗读,思考: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回答问题: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

和深度。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

第七段,角落的构图美

听朗读思考:

作者举了哪三个例子加以说明?(朗读)

答案:作者举了阶砌旁、墙上、窗前三个例子加以说明角落的图画美。

第八段:门窗的雕镂美、图案美(朗读)

听朗读,思考:

门和窗做工如何?

回答问题:

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

3、色彩美

听朗读,思考:

苏州园林和北京园林有什么不同?

答:极少使用彩绘。白色、灰白色与绿色配合,安静闲适,开花时节却明艳照眼。

结合《苏州园林》一文,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明文知识点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苏州园林》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和生动的说明文,如《苏州园林》《松鼠》等。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常见8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