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二)敷贴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 药物能敷贴稳妥。
贴药物之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 局部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 药。也有使用助渗剂者,在敷药前,先 在穴位上涂以助渗剂或将助渗剂与药物 调和后再用。
-
15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 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定,以免 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固定,也可先 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再用胶布固定。 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的特制敷料,使用固 定都非常方便。
腧穴敷贴法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系统” 有许多相似之处,随着现代医学“透皮给药 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透皮治疗与经 络腧穴相结合,将为中医外治法开拓广阔的 前景。
-
5
一、敷贴药物
-
6
(一)药物的选择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般都可 以熬膏或为研末用作腧穴敷贴。
与内服药物相比,敷贴用药有以下特点:
水调拌均匀,制成大小不等的药饼, 敷贴局部或腧穴,外用纱布覆盖,胶 布固定。或将新鲜的植物的根茎、茎 叶等捣碎,制成药饼,烘热后敷贴腧 穴。
-
12
二、操作方法
-
13
(一)选穴处方
腧穴敷贴法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 选取敷贴的穴位。腧穴力求少而精。此外,还应 结合以下选穴特点:
1.选择病变局部的腧穴敷贴药物。 2.选用阿是穴敷贴药物。 3.选用经验穴敷贴药物,如吴茱萸敷贴涌泉穴 治疗小儿流涎,威灵仙敷贴身柱穴治疗百日咳等。 4.神阙穴和涌泉穴为常用腧穴。
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 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 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 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
4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 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本法可以弥补 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本法 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较为安全、简便, 对于衰老稚弱者、药入即吐者尤宜。
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
-
21
(二)处方示例
1、面神经麻痹
取穴:病变局部穴位,如下关、颊车等。
用法:将新鲜马钱子用清水浸泡3~5天待用。使用时 将马钱子外衣剥去,并用手术刀片将其切成0.1厘米薄片, 放在风湿膏或普通胶片上,敷贴在患侧下关、颊车等穴位 处。6~7天更换1次,一般敷贴4~5次可治愈。临床上也可 将马钱子研为细末敷贴穴位。一般取药粉0.2克(每穴用 量),撒于消炎镇痛膏或胶布中央,敷于面部患侧穴位上, 每次敷贴5天,至痊愈。
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 法或脐疗。
如:小儿脐贴
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
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 法、脚心疗法或涌泉疗法。
-
3
作用原理及特点
腧穴敷贴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 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也就是中药透皮作 用,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 用。
本法适应范围相当广泛,既可治疗某些慢性病, 又可治疗一些急性病症。
治疗病症主要有: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神经衰弱、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冠心 病心绞痛、糖尿病、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 子宫脱垂、牙痛、口疮、小儿夜啼、厌食、遗尿、 流涎等。
年。
-
Baidu Nhomakorabea
24
3、口疮
❖ 取穴:涌泉(双)。
❖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贮瓶备用。贴敷 时取药末10克,加入鸡蛋清或醋适量,调如 糊膏状,分别敷于双侧涌泉穴,包扎固定即 可。每次敷贴12~24小时,每日1次。亦可将 吴茱萸末用鸡蛋清调和为丸如蚕豆大,分贴 于双侧涌泉穴,胶布固定即可。每穴每次贴 药1丸,每2天敷贴1次
-
16
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 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地固 定,以免移动或脱落,可直接用胶布 固定,也可先将纱布或油纸覆盖其上, 再用胶布固定。目前有专供敷贴穴位 的特制敷料,使用固定都非常方便。
-
17
冬病夏治贴敷法示意图
-
18
蒜 泥 贴 图敷 法 示 意
-
19
三、临床应用
-
20
(一)适应范围
❖ 醋调敷贴药,而起解毒、化瘀、敛疮等 作用,虽用药猛,可缓其性;
❖ 酒调敷贴药,则有行气、通络、消肿、 止痛作用,虽用药缓,可激其性;
❖ 油调敷贴药,可润肤生肌。常用溶剂有 水、白酒或黄酒、醋、姜汁、蜂蜜、蛋 清、凡士林等。
❖ 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溶剂
-
9
(二)药物的制作
凡是临床上有效的汤剂、丸剂,一 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贴来 治疗相应疾病。
1、应有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现在 常用的这类药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 白芥子、姜、葱、蒜、肉桂、细辛、白芷、 皂角、穿山甲等。
-
7
2、多选气味俱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 力猛有毒的药物,如生南星、生半夏、 川乌、草乌、巴豆、斑蟊、附子、大 戟等。
-
8
3、选择适当溶剂调和敷贴药物或熬膏,以 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
注意:马钱子有毒,少数人引发过敏现象应慎用。
-
22
2、支气管哮喘
❖ 取穴:定喘,肺俞,心俞,膈俞(皆双 侧)。
❖ 药物: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 12克,细辛12克。
-
23
❖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制成散剂,装塑料
袋中备用。以上为1人3次用药量,在夏季三
伏天使用。使用时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
汁调成糊状,并加麝香少许,分别摊在8块直
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
俞、心俞、膈俞处,最后用胶布固定。一般
贴敷6~8小时,如果敷后局部有烧灼疼痛难忍
感,可提前取下。如果局部只有发痒、发热
等感觉,可多贴敷几个小时,或等药物干燥
后再取下。每隔10天贴敷1次,即初伏、中伏、
末伏各1次,1年共敷贴3次。一般连续敷贴3
1、丸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用水或蜜
或药汁等拌和均匀,制成圆形大小不 一的药丸,贮存备用。
-
10
2、散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填放脐
部进行治疗。
3、糊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酌情使
用水、醋、酒、鸡蛋清或姜汁等, 调成糊状,摊敷腧穴,外盖纱布, 胶布固定。
-
11
4、膏剂 将所选药物制成外贴膏药或
软膏。
5、饼剂 将药物研成细末,加适量的
穴位贴敷法
中医适宜技术
-
1
【概述】
腧穴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 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 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垠、 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 捣碎 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
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 “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
-
2
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