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概念和分类(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糖PPT教学课件

糖PPT教学课件
热现象
热学的研究方法:
1.宏观法. 最基本的实验规律逻辑推理(运用数学) ------称为热力学。
优点:可靠、普遍。 缺点:未揭示微观本质。 2.微观法.
物质的微观结构 + 统计方法 ------称为统计力学 其初级理论称为气体分子运动论(气体动理论) 优点:揭示了热现象的微观本质。 缺点:可靠性、普遍性差。
糖的概念
具有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结构,以及 能够水解生成它们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叫 做糖类
分类及相互转化
低聚糖
缩合
(2~10)
缩合
水解
水解
单糖
缩聚
水解
多糖
( >10)
一、葡萄糖 :CH2OH (CHOH )4CHO
分子式:
C6H12O6
结构简式:
CH2—CH—CH—CH—CH—CHO
OH OH OH OH OH
y
y′
cos2 cos2 cos2 1
结论: 自由刚体有六个自由度
C
x′
z′
三个平动自由度
x
z
三个转动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一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
氦、氩等
三个自由度
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
氢、氧、氮等
五个自由度
M M mol
Vmol
Po 1.01325 105 Pa
To 273.15 K
Vmol 22.4 103 m3
PV PoVo M PoVmol
T
To M mol To
其中: M 为气体的总质量。
M mol为气体的摩尔质量。
令: R PoVmol 8.31 (J mol 1 K 1) To
4.除需特别考虑外,不计分子所受到的重力。

糖类 课件(共54张PPT)

糖类 课件(共54张PPT)
葡萄糖五乙酸酯
4.发酵成酒精 C6H12O6 酒――化→酶2C2H5OH+2CO2
葡萄糖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物质 有:醛类、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麦芽糖。
(2013·昆明高二期末)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 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 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到2 mL的 新制Cu(OH)2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葡萄糖是五羟基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其结 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因此,葡萄糖具有醛和醇 的化学性质。
2.氧化 (1)被银氨溶液氧化。 (2)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 (3)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被O2氧化。 3.酯化反应 CH2OH(CHOH)4CHO+5CH3COOH浓H△2SO4 CH3COOCH2(CH3COOCH)4CHO+5H2O
淀粉 ―碘―水→ 变蓝、葡萄糖 银氨[或――△Cu→OH2] 银镜(或砖红
色沉淀)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解析】 葡萄糖分子中有—CHO,可发生银镜反 应;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 【答案】 D
CH2OH(CHOH)4CHO 通过单糖、低聚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 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CH2OH(CHOH)4CHO 【提示】 取患者尿液与Cu(OH)2(或银氨溶液)反应,看是否产生红色沉淀(或银镜)。 如还原成醇、氧化成酸、酯化反应发酵生成酒精。 ①如何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淀粉?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①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什么? 【提示】 取患者尿液与Cu(OH)2(或银氨溶液)反应,看是否产生红色沉淀(或银镜)。

吴梧桐生物化学第6版配套课件第1章 糖的化学

吴梧桐生物化学第6版配套课件第1章 糖的化学

第一章糖的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一)糖的概念、分布
概念:糖类是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它由碳、氢及氧
3种元素组成,其分子式是(CH2O)n。

一般
把糖类看作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
和衍生物的总称。

分布:分布极广、含量较多
•几乎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体
•生物细胞内、血液中:葡萄糖或由葡萄糖等单糖物质组成的多糖(如肝糖原、肌糖原)
(二)糖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糖是人和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通过氧化而放出大量
能量贮存:淀粉、糖原
2、糖类还具有结构功能
•纤维素
•粘多糖
3、糖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与功能•戊糖-核苷酸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心肌缺血性休克•多糖类-免疫系统
二、糖的分类
•根据糖类物质含糖单位的数目
1.单糖(monosaccharide)
凡不能被水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称为单糖。

单糖是糖类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组成糖类物质的基本
结构单位。

(1)丙糖:
•甘油醛和二羟丙酮,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单糖(教学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单糖(教学课件)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

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 没有关系,n值不同。
02
单糖
学习任务二:认识单糖 1. 葡萄糖
➢ 存在: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存在于水果、蜂蜜,以及 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和淋巴液中也含有葡萄糖。
➢ 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 熔点为146 ℃, 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
葡萄糖是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易于被人体吸收,经酶的催化发生 氧化反应放出热量,提供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人生病 不能正常饮食或低血糖时,医生一般会静脉注射葡萄糖水溶液。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02
单糖
应用2:工业上制镜。
镀银工业
应用3:制酒工业。
制酒工业
酒化酶
C6H12O6
糖类
碳水化合物
0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糖类的定义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 的脱水缩合物。
缩合一般指两个或更多 反应物生成一个主要产 物,并伴随着失去H2O
等小分子的反应。
0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深度思考
依据糖类的现代定义分析,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_②__③___(填序号)。
①CH2(OH)—CH(OH)—CH(OH)—CHO ②CH3—CH(OH)—CHO ③CH2(OH)—CH(OH)—CH(OH)—COOH ④CH2(OH)—CO—CH(OH)—CH2OH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答案】B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代谢-课件(PPT演示)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G
F-6-P PEP
G-6-P
F-1,6-2P 丙酮酸
目录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丙酮酸激酶
⑷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
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数量:2(1mol葡萄糖可生成4molATP, 在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磷酸化时消耗2mol) ⑸ 终产物乳酸的去路 释放入血,进入肝脏再进一步代谢。 分解利用 乳酸循环(糖异生)
吸湿、保水(化妆品 )生物活性 (细胞免疫的激性、
肝素代用、降胆固醇、促进创伤愈合 )
目录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目录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目录
第 二 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机体在无氧状态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 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 也称为糖的无氧氧化。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葡萄糖分解 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糖酵解共由十个酶促反应组成
目录
Glu
ATP AD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1.磷酸化阶段——活化耗能阶段
G-6-P F-6-P
目录
本节的要求
掌握糖酵解的概念、反应的亚细胞部位、 反应过程、ATP生成、限速酶及其生理意义; 熟悉糖酵解调节。 掌握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亚细胞部位、反应 过程、限速酶、特点及生理意义,了解其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课件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课件

25
• 2.脂多糖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复杂含-脂多糖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
26
三.多糖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 (一)多糖提取分离
• 第一类难溶于水的提取、第二类易溶于水的提取、
• 第三类粘多糖的提取
• (1)碱液抽提法 (2) 蛋白水解酶消化法
• (二)多糖的纯化 1.分级沉淀法 2.季铵盐络合法
• 5.人工合成多糖。
• 二多糖按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糖按其组成分类:
• 1.均一多糖 2.不均一多糖 3.粘多糖 4.结合糖
• (1)糖蛋白 1)和含羟基氨基酸以糖苷键以 O 连接

2)糖和天冬酰胺的酰胺基以 N 连接 (3) 糖脂
• (2)蛋白聚糖 1)鞘糖脂 2)甘油糖脂
• 3.离子交换层析法 4.制备性区带电泳
• 四多糖理化性质测定。
• (一)多糖的含量测定蒽酮试剂法 620 nm
• (二)多糖的纯度分析紫外扫描法 200 nm
• (三)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1.凝胶柱层析法
• 2.特性粘度法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
27
五.多糖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
物理方法: 红外光谱磁共振光谱质谱 X-射线衍射化学方法化学降解法酶降解法 免疫化学法放射化学法 (一)多糖组成成分分析 1. 酸水解 2. 乙酰解 3.甲醇解。 (二)多糖结构的甲基化分析

3)磷酸多糖的萜化学提醇取分糖离纯脂化 4)类固醇糖脂
17
二,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
• (一)淀粉 (stach)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
18
(二)糖原(肝糖)
(四) 和纤维素
(五)琼 胶(agar)
糖的化学提取分离纯化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四节 糖类和脂质(公开课)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四节 糖类和脂质(公开课)
纤维素 糖原 【例1】淀粉彻底水解后得到(C ) A.麦芽糖 B.乳糖 C.葡萄糖 D.果糖
企鹅为什么能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
细胞中的脂质
种类 功能
细胞中的脂质
种类
脂肪
① ② ③
功能
磷脂 固醇 胆固醇
维生素D 性激素
① ②
与生活联系
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 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在 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下面是第一章的概念图,有印象吗? (课本P14) 对 具有
原核 细胞 无
成形的 细胞核 无 细胞质 无 细胞膜
细胞质
小组合作
阅读课本P30-31,将下列有关的名词用线条、 或文字连接成图形,尽可能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画概念图) 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葡萄糖、 麦芽糖、蔗糖、乳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单糖、二糖、多糖
3.什么是二糖?常见的二糖有哪些?
4.什么是多糖?常见的多糖有哪些?
小组合作
阅读课本P30-31,将下列有关的名词用线条、 或文字连接成图形,尽可能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画概念图) 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葡萄糖、 麦芽糖、蔗糖、乳糖、糖原、淀粉、纤维素 单糖、二糖、多糖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1.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单体 2.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3.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体验成功】
完成《创新设计》P32 7、1
7.下图表示细胞中的糖类的形成,据图回答: 化学元素 C、H、O 缩合 单体A B
(1)A是指_____,组成核酸的是___和___; 除上述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2) (3)

天然药物化学(糖与苷)【2024版】

天然药物化学(糖与苷)【2024版】
天麻苷(酚苷)
2.硫苷:黑芥子苷、白芥子苷 3.氮苷:腺苷、鸟苷等,生化中多见。 4.碳苷:芦荟苷.
CH2
CH CH2
C N OSO3K 黑芥子苷(硫苷)
S glc
ppt课件
45
NH2
N
N
NN HOCH2 O
OH OH 腺苷(氮苷)
OH O OH
HO
H O
O
OH
CH2OH
芦荟苷 (碳苷)
OH OH
① α-环糊精:由6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 ② β-环糊精:由7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 ③ γ-环糊精:由8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
ppt课件
31
4.低聚糖结构简明表示法 ① 以单糖的缩写符号表示低聚糖的结构; ② p—代表吡喃型;f—代表呋喃型; ③ 数字代表糖与糖的连接位置。
ppt课件
32
例如:下列四糖结构
4
1位OR→4位基团为同侧 β位链接 1
O
O βO O
O
O
α
O
H,OH
α-D-Galp-(1→4)-β-D- Glcp-(1→4)-D- Glcp
6
1
β-D- Fruf
ppt课件
33
三、多聚糖类
(一)概述 1.多糖:由10个以上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 2.分类: ① 均多糖:由同种单糖组成,
例如:葡聚糖、果聚糖等。 ② 杂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组成,
3
C1式
ppt课件
5
1
O
4
3
2
1C式
17
如:葡萄糖的二种构象式的比较:
O
OH
O OH
OH
O
C1式
β-D-葡萄糖

高中生物教学课件--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高中生物教学课件--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糖 半乳糖 动物细胞 能源物质
C6H12O6
分 类
概念
还原 性糖
水解为
两分子 否 二 单糖



种类
蔗糖 C12H22O11
麦芽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分布
作用
植物细胞
(甘蔗、甜
菜等)
植物细胞 (发芽的小
麦等)
水解为单糖 被利用提供
能量
动物细胞
(乳汁)
分 类
概念
还原 性糖
脱氧核糖(C5H10O4)
1.有哪些元素?
2.含碳数量?
3.Cn(H2O)m能否 作为判断糖类的
核糖(C5H10O5) 标准?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半乳糖(C6H12O6)
活动一 认识多种多样的糖类
补充学习资料3
观察实验2,分别配制5份斐林试剂,再向斐 林试剂中分别加入2mL(约2滴管)A、B、 C、D、E5种溶液,混合均匀,置于热水中 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分析思考问题: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分 类
概念
还原 性糖
种类
分布
作用
不能 水解



五 碳 糖
核糖C5H10O5 动植物细胞
脱氧核糖 C5H10O4
组成RNA的 成分
组成DNA的 成分

葡萄糖 C6H12O6
动植物细胞
主要的 能源 物质
碳 果糖C6H12O6 植物细胞 能源物质
2、有人认为,吃糖过多或吃得过饱,即使 不吃肥肉也很容易引起肥胖,你认为对吗?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高一生物上学期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高一生物上学期同步教学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1)

按能否 水解
二糖
植物:麦芽糖(2葡萄糖),蔗糖(葡+果) 动物:乳糖(半乳糖+葡萄糖)
多糖
植物:淀粉(植物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 动物:糖原(动物储能物质)、几丁质(甲壳类和昆虫外骨骼)
1.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 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麦芽糖
C12H22O11 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葡半 萄乳 糖糖
乳糖
麦芽糖主要分布于发芽的小麦中
H2O
脱水缩合
HO
O H HO
OH
葡萄糖
葡萄糖
HO
O
OH
麦芽糖
H2O
HO
O
OH 水解
麦芽糖
HO
OH
葡萄糖
HO
OH
葡萄糖
甘蔗和甜菜里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红糖、 白糖、冰 糖等都是由蔗糖加工制成的。
亲水 头部
2.磷脂的特征与功能 ➢ 除C H O外,还含有N P ➢ 同时具有亲水头部和疏水尾部 ➢ 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疏水 尾部
3.固醇的分类与功能
➢ 分类: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 功能:
✓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 性激素促进动物生殖系统及生殖细胞的发育 ✓ 维生素D促进肠道动物对Ca、P等的吸收
脂肪: C、H、O 磷脂: C、H、O、P、N 固醇: C、H、O
1.脂肪
植物油脂
动物脂肪
脂肪的结构
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甘油三酯
①你能想到哪些脂肪含量比较高的植物,脂肪主要分布在这些植物的什 么器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课件:第一章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47张PPT)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分子式相 同,都是(C6H10O5)n,但二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 异构体。 (2)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有自己的分子式,但淀粉和 纤维素都不属于纯净物,都属于混合物。 (3)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天然高分 子化合物,二者发生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但 纤维素的水解较淀粉困难。
萄 (4)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有 甜味、 溶 于水

还原 性
(5)化学性质 ①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②能被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氧化
2.葡萄糖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 (1)部分被氧化分解,最终生成 二氧化碳 和 液态水 , 同时释放出 能量 。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 6O2(g)―→ 6CO2(g)+6H2O(l) 。 (2)部分被合成 糖原 ,储备能源。 (3)部分可以转变成 脂肪 ,参与机体构成。
新知层析突破
第 一
第 一
知能整合提升
章节
应用创新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知识归纳 规律方法 即时巩固
三年高考感悟
课时跟踪训练
1.来源
[自读教材·夯基础]
糖类是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的产物,属于最基本也是
最廉价的能量来源。
2.组成 糖类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名师解析] 方案甲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已部 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淀粉遇碘水也会使溶液变蓝色;方案 乙的设计及结论都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新制 Cu(OH)2悬浊液会先与硫酸反应而被消耗,不能再与葡萄 糖反应。方案丙的设计与结论都正确。
[答案] (1)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可能部分水解,未 水解的淀粉会与碘反应而使溶液变蓝 (2)结论不正确。因 为实验设计有错误,在酸性条件下,新制Cu(OH)2悬浊液 会先与硫酸反应而被消耗,不能再与葡萄糖反应 (3)结论 正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 生成了葡萄糖

4-2糖类 (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2糖类 (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糖类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糖类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典型性质,能够说明单体、
二糖和多糖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 2) 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葡萄糖
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典型性质,深化对多官能团有机化 合物中羟基和醛基性质的认识。
问题: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否属于还原糖?
三、二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 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 非还原性糖; ➢ 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
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 是还原性糖
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
中都产生银镜;加入
新制的Cu(OH)2的试 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 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 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分子 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水解反应: 在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反应,最终 生成葡萄糖
(C6H10O5)n+nH2O 酸或酶 nC6H12O6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四、多糖
思考: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
淀粉液 硫酸 水解液
碘水 现象A
NaOH 溶液
溶液呈 碱性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现象B
现象
现象A
现象B
溶液变蓝
无银镜生成
溶液变蓝
有银镜生成
溶液无现象
有银镜生成
结论
淀粉没有水解 淀粉部分水解 淀粉完全水解
四、多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2)酯化反应: 由于分子中葡萄糖单元醇羟基的存在(每个葡萄 糖单元有三个醇羟基),淀粉和纤维素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糖类教案高中生物

糖类教案高中生物

糖类教案高中生物
一、糖类的定义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OH)。

糖类在生物体内起着能量供应、结构支持和生物信息传递等重要作用。

二、糖类的分类
1. 单糖:由一个糖基单位构成,如葡萄糖、果糖等。

2. 双糖:由两个糖基单位构成,如蔗糖、乳糖等。

3. 多糖:由多个糖基单位构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三、糖类的结构
1. 单糖的结构:单糖主要由羟基(-OH)和羰基(-CHO)构成,以葡萄糖为例,其分子式为
C6H12O6,结构式为:
H - O - H
| |
H - C - C - C - H
| |
H - O - H
2. 双糖和多糖的结构:由多个单糖单元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双糖和多糖。

四、糖类的功能
1. 能量供应: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分解糖类分子可以释放大量的化学能。

2. 结构支持:多糖在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中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

3. 生物信息传递:糖类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黏附等重要生物过程。

五、实验案例
实验目的:通过对葡萄糖和淀粉的检测,了解糖类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块淀粉和少量葡萄糖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碘液。

2. 观察结果:淀粉溶液会变成暗蓝色,而葡萄糖溶液没有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淀粉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多糖结构,碘液可以与淀粉中的多糖结构形成复合物而出现暗蓝色。

通过以上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糖类在生物体内的结构和功能,为深入学习生物学提供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新配制的纯净α—和β—型晶体水溶液的比旋光度 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并都在比旋光度达到+52.7°恒定不 变。这种比旋光度随时间自行变化直至达到恒定值的现象 称为变旋光现象
2.单糖的环状结构
3.解释
二、单糖的物理性质
单糖在常温下大多为白色晶体,可溶于水,具吸湿性,难溶于 醇等有机溶剂,水—醇混合溶剂常用于糖的重结晶。单糖都有甜味, 但程度不同。除丙酮糖外,单糖都有旋光活性,具有环状结构的单 糖还有变旋光作用。
还原性二糖,固麦芽糖有还原性和变旋光作用 。
纤维二糖与麦芽糖虽只是苷键的构型不同,但在生理上却有较 大差别。如麦芽糖可在人体内分解消化,而纤维二糖却不能被人体 消化吸收(草食动物体内存在水解β—苷键的酶,人体内缺乏此酶。
(四)乳糖(lactose)
1. 存在:存在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人乳中约含5%-8%,牛 乳中约含4%-5%。Fra bibliotek(二)应用
环糊精包结物(cyclodxtrininclusioncomplex)被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农药及化学分析等方面。
构筑酶模型
13.4 多糖
一、概述
结构: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10个以上单糖或单糖衍生物通 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分类:均多糖(homosaccharide) 和杂多糖(heterosaccharide) 通性:分子多糖大多为无定形粉末,无甜味,不溶于水,个别 能与水形成胶体溶液。多糖没有还原性。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
(一)互变异构
差向异构化(epimerism):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互变
(二)氧化反应
1.与碱性弱氧化剂的作用
●酮糖为什么也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通常将能被碱性弱氧化剂氧化的糖称为还原性糖 (reducingsugar),不被氧化的糖称为非还原性糖(nonreducingsugar)。 ●单糖都是还原性糖 2.与酸性氧化剂的作用
(二)单糖的单糖的环状结构与变旋光现象
1.葡萄糖的性质用其开链结构式不能解释的问题 (1)葡萄糖分子若仅以链式结构存在,在无水HCl存在下其游离 醛基应与两分子甲醇作用生成缩醛,但实际上葡萄糖分子只与一分 子甲醇结合成稳定的化合物。 (2)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葡萄糖晶体,一种是从冷 乙醇中结晶得到的熔点为146℃,比旋光度为+112°,后来被称为 α—型的晶体;另一种是从热吡啶中结晶得到的熔点为150℃,比旋 光度为+18.7°,后来被称为β—型的晶体。
(+)—蔗糖 α—D—吡喃葡萄糖基—β—D—呋哺果糖苷 (或β—D—呋喃果糖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3. 性状 蔗糖为无色晶体,熔点186℃,易结晶,易溶于水,比旋光度 为+66.5°。 蔗糖无还原性和变旋光作用,为非还原性二糖
转化反应 转化糖
4. 用途 食糖 矫味剂
(二)麦芽糖(maltose)
二、重要的多糖
(一)淀粉
1. 存在:淀粉(starch)是植物体中储藏的养分,多存在于种子 和块茎中。
2. 组成:由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amylose)和支链淀粉(又称 胶淀粉,amylopectin)两部分组成
(三)多糖
水解后能生成10个以上分子单糖的糖类
13.2 单糖
一、单糖的结构
(一)单糖的开链式结构和构型
单糖的开链式结构:
单糖的构型:只需比较编号最大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编号最 大的手性碳构型与D—甘油醛相同者为D—型糖,与L—甘油醛相同 者为L—型糖
自然界 存在的 单糖多 为 D— 型糖
单糖的Fischer投影式书写
第13章 糖类
13.1 糖的概念和分类
一、糖的概念
糖类(saccharide)是多羟基醛(酮)及水解后能生成多羟基醛(酮) 的一类化合物。
二、糖的分类
单糖、寡糖和多糖
(一)单糖
1. 醛糖和酮糖
2. 三碳糖、四碳糖、五碳糖和碳糖六 ——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
3. 氨基糖和脱氧糖
(二)寡糖
水解后能生成2—10个单糖分子的糖类
1. 存在:由淀粉在α—淀粉酶催化下水解得到 2. 结构:
3. 性状 麦芽糖有一定的甜味,易溶于水,比旋光度为+136°。 还原性二糖,固麦芽糖有还原性和变旋光作用 。
4. 用途 饴糖的主要成分 ;微生物的培养基
(三)纤维二糖(cellobiose)
1. 存在:纤维素水解的中间产物
2. 结构:
3. 性状 纤维二糖无味,能溶于水,旋光度为+34.6°。
3.与高碘酸作用
(三)磷酸化反应
应用:体内单糖磷酸酯参与的反应
(四)成苷反应
单糖的环状半缩醛羟基可与另一含有活泼氢(如一OH,一SH, 一NH)的化合物进行分子间脱水,生成的产物称为糖苷(glycoside)。 这样的反应称为成苷反应。
◆各种苷键
◆糖苷的性质
◇物性:糖苷大多为白色、无臭、味苦的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与乙醇, 难溶于乙醚,有的可溶于氯仿、乙酸乙酯。糖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植物中 更多,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化合物与糖结合成苷后,水溶性增大,挥发性降低, 稳定性增强,毒性降低或消失。
◇水解反应:
◇被高碘酸氧化反应:
13.3 寡糖
一、二糖(disaccharide)
概念:二糖一般由二分子单糖缩合而成,可看作是由一分子单 糖的苷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某一羟基脱水生成。
分类: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
(一)蔗糖(sucrose)
1. 存在: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植物的果实中也含有。 2. 结构:
2. 结构:
3. 性状 甜度仅为蔗糖的70%,水解度小,没有吸湿性。
还原性二糖,固麦芽糖有还原性和变旋光作用 。
4. 用途 促进婴幼儿末鞘神经的发育,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有的人喝牛奶后腹泻、腹胀的原因 制药赋形剂
二、环糊精(cyclodextrin,CD)
(一)结构
由直链淀粉在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而 生成的一类环状低聚糖的总称。环糊精一般是由6~8个或更多个 D—吡喃葡萄糖残基通过α—1,4—苷键连结而成,其中含有6~8 个葡萄糖残基的环糊精分别称为α—、β—和γ—环糊精。环糊精的 分子形状如同一个无底的桶。桶的侧面由葡萄糖分子的C--C键、 C—O键及--H键组成,因而桶的内腔具有疏水性(冠醚的空腔具有 亲水性);桶的上边由六个葡萄糖分子的C2及C3羟基组成,下边由 羟甲基组成,上下边具有亲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