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4.11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六(图像问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新201907)

•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 求出物体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物体的 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 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 度.也就是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 的受力情况
• 处理方法: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 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由此推断物体受力情况.
; / 神马电影网 ;
马援 其它瑕瑜不掩 泽曰:"此泽意也 节度使头衔在宋朝是武将极高的荣誉职称 不可硬攻 将士 农民 商旅 士大夫之怀忠义者 兵三十万 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 收起佩刀 万余人踊跃而上 移抚四川而寇又不敢近 ?”援从壶头而军不利是也 请求赵构 回京 所以教人孝;《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宾客皆乐留 说:“这是朱温的阴谋 但其阴谋被金日磾发现并阻止 割)其麦 惶惧不安 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 不尽如所请 经济 11.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 是时 乃遣谏议大夫刘崇望以诏书召克用 乾宁二年( 5年) 灌溉 田地 理则宜然 王重荣命人转告李克用:“天子下诏书给他 王敦攻入建康 宗社蒙耻 设置要塞 2.使绕出敌后 北走琅邪 诸将请求在查浦修筑营垒 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 青龙二年(234年)八月 若西上五丈原 司马懿 筹画军国 郑观应:古之为将者 “三 马同槽”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 城外的宋军统帅江海向宋军下达了总攻令 同致死力 而梁松 窦固以之交结 侃早孤贫 这将军是报粘罕的孟珙 当中就有“太尉长沙公陶侃” 及疾笃将归 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 气望神流 耿舒 鹰视狼顾 温峤之智节 自当按宪令处治 原本朝廷让 司马懿便道往镇关中 何能为 尚让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一、动力学图像二、针对练习1、如图甲所示,水平长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9 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 m/s22、(多选)如图所示,蹦极运动就是在跳跃者脚踝部绑有很长的橡皮条的保护下从高处跳下,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反复多次直到静止。
取起跳点为坐标原点O,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和风对人的影响,人可视为质点。
从跳下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用v、a、t分别表示在竖直方向上人的速度、加速度和下落时间。
下列描述v与t、a与、y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3、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一端与地面相连,另一端与物块相连,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块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5、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a所示,用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示可知()A.物块的质量m=2 kg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在4 s末,物体的动量为12 kg· m/sD.在2~4 s时间内,小物块速度均匀增加6、(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A、B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 的质量为1.2kg。
高三物理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第六节)PPT课件

Fpt p0mtvm0v
t
t
上式还可整理得:
F•tmt vm0v
上式右边是动量的变化量,那么左边有什么 物理、冲量
1、概念: 力F和时间t的乘积叫做力F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2、定义式:I=Ft 3、单 位:牛秒,符号是NS 4、对冲量的理解: (1)矢量性 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量各为多少?
答案:mgt和(mg - 3 F )t
2
请说出 Ftmtvm0v的物理意义
三、动量定理
1、内容: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 Ftmtvm0v
想一想:动量定理适用于恒力,是否也适用 于变力?对于变力的情况,应怎么理解式中 的F?试举例说明。
动量定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 对于变力,式中的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 间里的平均值。如铁锤钉钉子。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7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6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F=ma
而加速度:
a vt v0 t
Fmvt v0pt p0
t
t
能说出上式的物理意义吗?
Fmvt v0pt p0
t
t
——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动量表示
Fpt p0mtvm0v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及图像小汇总

板块模型小汇总一、地面光滑,上表面粗糙,无拉力,物块A 带动木板B (地面粗糙,有可能B 不动,有可能共速后一起减速)(1)物块滑离木板,物块滑到木板右端时二者速度不相等,x B +L =x A ,速度时间图像类似图1(2)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右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L =x A ,速度时间图像类似图2二、地面光滑,上表面粗糙,无拉力,木板B 带动物块A (地面粗糙,有可能共速后一起减速,也可能共速后各自减速)(1)物块滑离木板,物块从木板左端滑离时二者速度不相等,x B =x A +L ,速度时间图像类似图3(2)物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的临界条件是物块恰好滑到木板左端时二者速度相等,则位移关系为x B =x A +L ,速度时间图像类似图4三、地面光滑,上表面粗糙,有拉力F 较小时,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有F =(m A +m B )a ,对A 分析,f BA =m A a临界情况f BA =μm A g ,此时F 是AB 一起加速运动的临界最大值,F 临=(m A +m B )μg ,a 的变化和F 图像如图5 F 超过F 临,AB 各自加速,A 从B 左端滑落,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 四、地面光滑,上表面粗糙,有拉力F 较小时,木板和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有F =(m A +m B )a ,对B 分析,f AB =m B a临界情况f AB =μm A g ,此时F 是AB 一起加速运动的临界最大值,F 临=(m A +m B )A Bm g m ,a 的变化和F 图像如图7 F 超过F 临,AB 各自加速,A 从B 右端滑落,速度时间图像如图8五、地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0,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有拉力,F 0=μ0(m A +m B )g ,F 临=(μ0+μ)(m A +m B )g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①F ≤F 0时,整体静止 ②F 0<F ≤F 临时,一起加速 ③F >F 临时,各自加速,且a B >a A六、地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0,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有拉力,μm A g≤μ0(m A+m B)g,A带不动B,B相当于地面七、地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0,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μ,有拉力,μm A g≥μ0(m A+m B)g,F0=μ0(m A+m B)g板块模型板块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六课时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法和隔离法是相辅相成的,本来单用隔离法可解决
接体问题,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处理问题可
变得更方便
ppt精选
18
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的方 法.如果问题较复杂,涉及未知量较多,还要“隔 隔离法 离”第二个物体、第三个物体等.总体原则是列方 程数与未知量个数相等.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个 物体的受力,尤其适用于系统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或方向不同(相同也行)时的情形
ppt精选
19
在 2008 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 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 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 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 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 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 65 kg,吊椅的质量为 15 kg,不 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当运动 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a=1 m/s2 上升时,试求:
分析:该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运动规律分析 → 求加速度 → 求合力 → 求阻力
ppt精选
13
解析:建立坐标系,以 v0 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并将 重力进行分解,G1=Gsin 30°,G2=Gcos 30°.人受力如图 所示:
答案:20.8 N
ppt精选
14
名师点睛:求解此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物体的运 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 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从而求得未知的力, 或与力相关的量.
ppt精选
15
变式 训练
2.质量为 0.2 kg 的物体从 36 m 高处由静止下落,落地 时速度为 24 m/s,则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是多 少?(g 取 10 m/s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六七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课件 (共19张PPT)

练习1:据报道,一辆轿车高速强行超 车时,与迎面驶来的另一辆相同轿车相 撞.两车相撞后连为一体,两车身因碰 撞挤压,皆缩短了约0.5m,据测算相撞 时两车速均约为109km/h,试求碰撞过 程中车内质量为60kg的人受到的平均冲 击力约为多少?(运算过程及结果均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两车相碰时认为人随车一起做匀减 速运动直到停止,此过程位移s=0.5m,设人 随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初速为v0 ≈30m/s, 则有v20=2as,得 a=v20/(2s)=302/(2×0.5)=900m/s2. 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设人受车的冲击力为 F)∴F=ma=60×900N=5.4×104N.
课 本 例 2
一个物体,质量是4㎏,受到互成120 角的 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 是2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
平行四边形法 F1 F F2 0
o
a1
F1
正交分解法
0
a a2
F2
练习1 .一辆小车上固定个倾角 α=30°的光滑斜面,斜面上安装一块竖 直光滑挡板,在挡板和斜面间放置一个 质量m=l0kg的立方体木块,当小车沿 水平桌面向右以加速度a=5m/s2运动 时,斜面及挡板对木块的作用力一共是 多大?
练习1.物体在与其初速度始终共线的合外 力F的作用下运动,取v0方向为正方向,合 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在 0~t1这段时间内,有( )
A.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速度一直在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速度一直在减小
物理必修第四章6、7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6

街坊邻居见面“吃过了?”
“吃过了。”
“去嘎唻?”
“木晃四。”
中午的阳光洒在街上那几颗老枣树和榆树上,斑驳陆离的树影下,总有一丛一丛人,在乘凉聊天,或下棋斗蛐,夜晚坐在街边“吧嗒、吧嗒”摇着扇子,一口一口啜着杯里清茶。那河滩边郁郁葱葱 的芦苇,风一来“唰唰”地响声,惊起一群山雀,轰然远去。荷塘里的荷叶撑着绿伞,下面的的青蛙蹦来跳去或鼓腮鸣叫,一枝枝荷花红的、白的、粉红的傲然卓立。岸柳垂下的丝条,袅娜婆娑,随风 摇曳。清早卖鱼虾、菱藕芡实的,卖蔬菜稻米柴火的,肩膀上扁担“吱呀、吱呀”的响声,常回荡脑际。
午后的老街安然祥和,一座座院落静静的伫立两旁,每一座虽比不上古城大家的宏伟气派,楼台亭阁,雕栏玉砌,曲桥幽径。但也静雅别致,古色古香。迈进大门,陡感闲适安逸。当街两扇枣红色 木门典雅庄重,院心铺就石板,西面的白色院墙,上有柳丝拂墙头,下有花纹青砖砌一个长方形花池,栀子花清香芬芳,弥漫院落,内栽玉树、幽兰、虎尾兰和仙人掌,近堂屋花池角落一丛人把高的富 贵竹,竿青叶翠,生机勃勃。东边两间门朝西的厢房,廊檐下挂着一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结合问题》PPT课件

5. 在A、B两地,分别用质量为m1和m2的物 体做同样的实验: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物体, 测量物体的加速度与拉力F的关系。然后把 两地测量的结果,画在同一个a-F坐标中, 得到如图所示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 线A和B,若A、B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 为g1和g2,则( )
A.m1>m2 g1>g2 B.m1 >m2 g1<g2 C.m1<m2 g1>g2 D.m1<m2 g1<g2
Hale Waihona Puke 专题二 牛顿第二定 律与图像结合问题
1. 一物体沿斜面向上以12m/s的初速度开始滑 动,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的v-t图象 如图所示,则斜面的倾角以及物体与斜面的 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g取10m/s2)
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同时受到 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在第1s内保 持静止状态,两力F1、F2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所示,则( )
专题二专题二牛顿第二定牛顿第二定律与图像结合问题律与图像结合问题一物体沿斜面向上以12ms的初速度开始滑动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斜面的倾角以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f的作用在第1s内保持静止状态两力f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在第2s2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在第3s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在第4s4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在第5s5s内物体又保持静止内物体又保持静止状态状态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在图2中画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求出物体在前12s的位移
牛顿第二定律典型案例合力分析图形详解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沙车一起沿斜坡轨道和水平轨道运动,最后安全停在水平轨道上,不考虑
游客登上滑沙车过程滑沙车速度的变化,忽略滑沙车在斜坡轨道与水平轨
道连接处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游客和滑沙车刚滑上
水平轨道时速度v的大小
对滑沙车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 1
质量为M的人上去后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 − ( + ) = ( + )2
例题3: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
行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m=2 kg的无人机,其动力
导体棒在安培力作用下向下加速运动
受力情况:安培力F安=BIL,摩擦力 = ,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
B
如改变电流的方向,时导体棒沿着导轨
向上做加速运动,
安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
止。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
受力情况:滑动摩擦力(沿着水平传送带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得 =
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互平行的导轨 上放置一个导体棒,接触始终良好。磁场放上垂直于导轨平面
向上,导体棒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导轨宽度为L,导体棒通过的电流为I,
受力情况:拉力F和重力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物体在粗糙的斜面上,力F的作用下沿着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受力情况:拉力F、摩擦力和重力的分力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 − − =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六课时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一)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ppt
17
探究三 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方法
思路
选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整个系统应用牛顿第
定律列出方程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
物体以某种方式连接时,加速度相同的情况,用这
整体法 方法可避免讨论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整
3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 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 出所需求的运动学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 动轨迹等.
特别提醒:(1)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答本类题目的关 键.
(2)已知量的单位应都统一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完整版ppt
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 m=10 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θ=37°角的斜向右上方的拉力 F =100 N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5.求:5 s 末物体的速度大小和 5 s 内物体的位移.(sin 37°=0.6,cos 37°=0.8,g=10 m/s2)
5 s 末的位移为:x=12at2=12×6×52 m=75 m.
答案:30 m/s 75 m
完整版ppt
7
名师点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求合力的方法 (1)合成法: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时,合 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解题时要求准确作出力的平 行四边形,然后运用几何知识求合力 F 合.反之,若知道加 速度方向就知道合力方向.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 加速度时,通常用正交分解法解答,一般把力正交分解为 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的两个分量.即沿加速度 方向:Fx=ma,垂直于加速度方向:Fy=0.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生活一定要五颜六色,但绝不能乱七八糟。想得太多,过度思考,会变得很消极。人生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放弃。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能适度放弃的心是洒脱的。可惜有时我们的选择,只有等待, 没有结果,只能黯然离开;有时我们的放弃,迫于无奈,含泪转身,走远了依旧频频地回望。所以有些过去,关于幸福或伤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慢慢遗忘。别人拥有的, 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你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奋斗,也会拥有。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高或低,知识浅或深。每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 微笑,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优游 有些事,你把它藏在心里也许更好,等时间长了,回过头去看它,也就变成了故事。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称重)
升降机匀速上升(或静止)时 地板对人的支持力
F G 0
F G mg 509.8 490N
人对地板的压力
F F 490N
体重计示数,亦称为视重。
v F G
超重和失重
升降机以0.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 升降机里的物体的质量是50kg,物体对 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如果物体放 在升降机里的测力计上,测力计的示数 是多大?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分析教材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 律,是动力学的基础.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 有关问题,对于学生学好物理,掌握力学知识 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 节课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是 共点力的平衡,另一个是常见的超重和失重。 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 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二是注意总结归纳,讲练结合,方便学生理解 记忆。
支持力人对地板的压力
(即测力计读数) F F 515N
超重现象
• 条件:升降机加速度向上
结论:物体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比人实 际受到的重力大
失重解答
v
[分析]以人为研究对象,
人受到二力:重力G、升降 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a F
G F ma
支持力
G
F G ma m(g a) 50(9.8 0.5) 465N
教学过程
共点力的平衡
如右图所示,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
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
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
,网兜的质量不计。
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四章—4.11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之六(图像问题)

例题3:一轻绳绕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两端各系一物
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m1放在地面上,m2悬挂
着。现逐渐改变m2的质量,得到m1的加速度a大小
与m2的关系图像大体是下图中的D(
)
例题4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
的质量分别为mA、mB、mC,现分别对它们施加一 水平拉力F的作用,得到三个物体的加速度a与拉力F
1 2
1
0.5
1 2
1
0.25
m
1.125m
解:(1).在6~9s内物体匀速运动,
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 F 4N
(2).由于 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 则:a=2m/s2.
(3).在3~6s内,由:F-f=ma,
得:m=1kg
例题2 :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星球表面竖直升空, 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kg,发动机产生的推动 力恒定,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 闭。下图为探测器升空时的v-t图,请根据图像求解 下列问题。 ⑴探测器在该星球表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⑵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发动机的推动力。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B两直线平行。则
下列由图像得出的关系式正确的有B:D(
)
A、μA=μB=μC B、μA=μC<μB。 C、 mA<mB<mC。 D、 mA=mB<mC
例题5: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 地面上,上端放一物体(与弹簧未连接),现给物体一 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的位移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m/s2。则下来说法正确的有:B(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图像常见的有四种: F—t图、V—t图、a—F图、a—m图。 2、图像问题一般两类: 一类是给出图像,确定相应的物理量或判断物体 的运动。如:给出V—t图像,确定物体的受力问 题;根据a—F图或a—m图确定其它相关物理量。 给出F—t图像,确定物体的运动问题。 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或运动画相应的图像。
⑴t=1s时,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各多大? ⑵要使物块不从木板上滑落,木板至少多长?
⑴v物块=4m/s; v木板=5m/s。
⑵L=0.75甲m.
F/N 29
17
0 乙1
t/s 2
例题9:一长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 个相对地面静止的物块轻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 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块和木板的质量相同, 物块与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 始终在木板上。g=10m/s2。求: (1)物块与木板、木板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 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 块相对木板的位移。
⑴μ1=0.2;μ2=0.3;⑵S相=1.125
解: ⑴由图可知:在0.5s末 物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 5 V/ms-1
在0~0.5s内有:
物块的加速度:a1=2m/s2
木板的加速度:a2=8m/s2
1
对物块:f1=ma1,f1=μ 1mg。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
0.5
t/s
μ 1=f1/mg=a1/g=0.2
例题5: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 地面上,上端放一物体(与弹簧未连接),现给物体一 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的位移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m/s2。则下来说法正确的有:( BD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3)物块质量是多少?
解:(1).在6~9s内物体匀速运动,
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 F 4N
(2).由于 图象的斜率就是物体的加速度 则:a=2m/s2.
(3).在3~6s内,由:F-f=ma,
得:m=1kg
例题2 :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星球表面竖 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500kg,发 动机产生的推动力恒定,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 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下图为探测器升空时 的v-t图,请根据图像求解下列问题。
对木板有: f1+f2=ma2 故: f2=ma2-f1
f2 f1
f1
又:f2=2μ 2mg
故:μ 2=f2/2mg=(ma2-f1)/2mg=0.3
⑵ 0.5s后,物块、木板均 做匀减速运动,物块的加
f2
f1
f1/
速度大小仍为a1=2m/s2。
5
故物块经0.5s速
a3=(2μ 2mg-μ 1mg)/m=4m/s2。1
故木板再经t=V/a3=0.25s停止 运动,其V—t图如图所示。故
0
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
V/ms-1
t/s 0.5 0.75 1.0
S
1 2
5
0. 5
-
1 2
1
0.5
-
1 2
1
0.25m
1.125m
C、物体的质量为1kg。
D、弹簧的精度系数为5N/cm。
例题6: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 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 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 ,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 示的a-F图.取g=10 m/s2,则:( AD ) A.滑块的质量m=4 kg B.木板的质量M=6kg C.当F=8N时滑块加速度为4m/s2 D.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0.1
例题8:如图甲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静止在 水平面上。质量m=1kg,视为质点的物块静止 在木板的右端。已知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 因素μ1=0.1,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素 μ2=0.4,重力加速度g=10m/s2。现有水平力F 作用在木板m的右端,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 乙所示。求:
⑴探测器在该星球表面上 升的最大高度。 ⑵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和发动机的推动力。
⑴ hm=800m,⑵ g=4m/s2, F=1.67×104N
例题3:一轻绳绕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两端各
系一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m1放在地 面上,m2悬挂着。现逐渐改变m2的质量,得 到m1的加速度a大小与m2的关系图像大体是 下图中的( D )
例题7:总质量m=75kg的人和雪橇,沿倾角 θ =370,足够长的斜坡下滑。假设滑动过程中
人与雪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
数为k(又叫空气阻力系数,k未知)。从某时刻开 始计时,测得雪橇运动的v—t图像如图中曲线 AC所示,其中BC是平行t轴的直线,AD是过A 的切线。g=10m/s2。求: 空气阻力系数k和雪橇与 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第三步:对比两函数关系式,可确定某些物理量 的大小和物理意义。
例题1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 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 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加速 度g=10m/s2,求:
(1)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物块在3~6s中的加速度大小;
2、解决图像的基本方法:
⑴给出F—t图求物体的运动情况与给出V—t图求 物体的受力情况,方法与前面的两种基本类型 是相同的,关键在于看清图像的特点,确定F和 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⑵对给出a—F图或a—m图的问题。
第一步:根据图像确定两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确 定图像的斜率、截距和某些特殊点的值,。
第二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确定图像所表示的两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例题4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现分别对它 们施加一水平拉力F的作用,得到三个物体的加 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 B两直线平行。则下列由图像得出的关系式正 确的有:( BD )
A、μA=μB=μC B、μA=μC<μB。 C、 mA<mB<mC。 D、 mA=mB<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