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分析水环境系统数学模型(课堂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s,E水平方向为10 ~ 105 m2/s;在
-5
-2 2 6
弥散作用 在用时平均的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的运
动时,应考虑弥散作用。它是由空间各点湍流 流速(或其它状态变量)的时平均值与流速时 平均值的空间平均值的系统差所产生的分散现 象。
亦可仿照Fick第一定律来描述:
7
弥散作用特性:
各向异性
非守恒物质:改变位置,降低浓度 且自身衰减加速浓度的下降,其有 两种衰减方式:
9
另一种是在环境因素的作用 下,由于化学的或生物的反应而不 断衰减。如: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 在大气或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下的 氧化分解过程。试验和实际观测数 据都证明,该衰减符合一级反应动 力学规律,即:
10
2、环境质量基本模型(现象模型中扩散方
20
(二)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解析 解
1、稳态模型:
(C为对时间对断面的平均值) 若边界条件为:
C |x=0=C0
C |x =∞=C0
21
则解为: 一般来说,非潮汐河流其弥散
作用影响很小,即Dx=0,则控制方 程为:
22
2、瞬时源一维方程解析解:(非稳 态)
对于瞬时突然排放污染物的情 况,方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
环境系统分析
第5 讲
1
第三章 水环境系统数学模型
一、环境质量基本模型 1、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大气、水 等)的运动特征。
指随介质的迁移,在介质中 的分散,污染物的衰减转化。 (1)推流迁移
只改变污染物所处位置,不能 降低污染物浓度。
2
迁移通量:
(3f-x1=)uxc
fy=uyc
fz=uzc
分量,其C中为u污x、染u物y、在u环z 为境介介质质的中流的浓速 度。
梯度。
在均匀流体中,Ux和Dx不随x 变化,则
14
(3)二维和三维基本模型。
二维:两个方向存在浓度梯度(x、 y、z中的任两个)
三维:x、y、z三个方向存在浓度 梯度。
二
维
:
(3-10)
在 此 c 和 u 用 时 平 均 值 的 断 面 平15
D 比 Ex 、 Ey 大 得 多 , 比 Em 更 大 得 多 , 故 Ex 、 Ey 、 Em 均 略 去 。 较 多 应用于大型河流,河口、海湾、 浅湖中,也用于线源大气污染计 算中。 三维模型:
16
注意:在三维模型中,因为不采 用断面平均值,所以不出现弥散 系数。
三维模型大量应用在大气 质量的模拟和预测中,在深海排 放污水也可用三维模型进行水质 预测。
二、环境质量基本模型的解:
17
式中 :
I= QC0/V——污染物负荷函数, 即单位水体污染物输入速率。
θ= V/(Q+KV) ——水力停留时间 稳定情况,即: dC/dt =0 其解为: C= QC0 /(Q+KV) (3-
程的进一步简化)
假定:污染物能与环境介质互相融合, 污染物质点与环境介质质点具有相 同的流体力学特性。(即能均匀地 分散开,不产生凝聚,沉淀和挥发, 从而可把污染物质点当作流体质点 进行分析。)
11
(1)零维模型(无浓度梯度,故扩散 ) 问题不存在 将所研究的环境单元视作一个
完全混合的反应器,不存在环境质 量的空间差异,进入反应器的污染 物能在瞬间内分散到反应器的空间 各部位。(考虑衰减,转化)
由x1i,y1i值作一元线性回归得直线的 斜率即为1/ Dx,从而求得Dx. 。
27
3、连续源一维方程解浓度的空间平均值(断 面)
一般河流中D为101~104 m2/s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可分为 两大类:守恒物质和非守恒物质。
8
守恒物质:改变其空间所处位置和 降低其初始浓度,但总量不改变, 如重金属、很多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环境对它们没有净化能力)需严 格控制。(要求零排放)
(2)分散作用
包含三个内容:分子扩散,湍流扩散 和弥散。
假定污染物质点的动力学特性 3
分子扩散(由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 服从Fick第一定律,即分子扩
散的质量通量与扩散物质的浓度梯度 成正比。
单位为g/ m2s。分子扩散是各向 同性的,(Em相同),负号表示质 点的迁移方向(负梯度方向),Em
4-
24
解:O点处投放示踪剂浓度Co为: C0=W/Q=10×1000/0.5×20=1000mg
/l (瞬时投放假设以1s时间计)。
在x=500m处河水示踪剂浓度为:
25
当t=14min时,河水中示踪剂浓度 最高,约为0.663mg/l。
此瞬时源的解还常用来估计弥散系 数,即:
在均匀流场中,向河流瞬时 投放示踪物,在初始断面处搅拌均 匀,在下游某断面处测得一组浓度26
利 用 δ 函 数 的 特 性 和 Laplace 变换得方程在该边界条件下的解析 解为:
23
对于难降解污染物,则k=0:
其中,A为断面的平均面积。 例:在河流O点投放10kg若丹明示 踪剂,河流流速u=0.5m/s,弥数 系数Dx=50 m2/s,断面积A=20 m2, 求投放示踪剂下游500m处河水中 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湍流扩散
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 (流速、压力、浓度等)的瞬时值 相对于其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 致的分散现象。
亦 可 用 Fick 第 一 定 律 表 述 : (瞬时脉动速度稳定时)
5
可知湍流扩散中:
•各向异性
•时间平均的污染物浓度
•若直接用瞬时值计算就不会出现湍 流扩散项
•在 大 气 中 E 垂 直 方 向 为 2×10-1~10-2
在湖泊和箱式大气模型中广 为采用。
12
其中:V是反应器的容积、Q 为出浓流度量(、即C0反为应初器始中浓的度浓、度C)为、输S 为源与汇(水体中污染物的其他 来源)、r为反应速度。
若r=-KC 且无源与汇,则:
VdC/dt=Q(C0 (3-7)
–C)-KCV
13
(2)一维基本模型。 微元仅在一个方向上存在浓度
18
对于由N个完全混合状态河段 组成的河流,则第i河段出水浓度为:
ΔX——河段长度 流速
u——河段
若在第i河段处有旁侧入流 (支流、污水排入等),则该段的
19
其中qi, Ci’分别第i段旁侧入流的流量和 污染物浓度。
此时第i段出水可写成:
下游的水质,仍按式(3-14) 计算,注意一下Co为Coi,i按(ji),j为从最初段(i=0)起算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