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甾体化合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δ

母核是蟾蜍甾或海葱甾
12
1 2 3
CHO
11
绿海葱苷元
OH
4 6
HO
(3β,14β-二羟基-19醛基海葱甾- 4,20,22-三烯)
2.糖部分结构
(1)α-羟基糖:D-glc、L-rha a. 6-去氧糖: L-fucose、L-rha、 D-鸡纳糖; b. 6-去氧糖甲醚: D-洋地黄糖、L-黄花夹竹桃糖 (2)α-去氧糖:(强心苷特有的糖)
R
12 11 1 2 9 10 5 17 13 14 16
C
8
D
15
A
3 4
B
6
环戊烷骈多氢菲
1.2 分类
C17按侧链不同
天然甾体化合物的分类
C17侧链
C21甾类 羟甲基衍生物
A/B

B/C

C/D

强心苷类
不饱和内酯环
顺,反
顺,反




甾体皂苷类 含氧螺杂环
植物甾醇
蜕皮激素
脂肪烃
脂肪烃
顺,反

O O
12 11 1 2 CH3 3 4 10 5 9 8 13 14 17 16 15
OH
6
o O
CH3
o O
CH3
OH
紫花洋地黄苷A
oO
OH
glc
O
OH
三、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强心作用主要取决于苷元部分,糖部分本身不具 有强心作用,但影响作用强度. 1.甾体母核 1) C/D环 顺式 (C14-OH为β-构型)有活性, 反式(C14-OH为α-构型),无活性。 2) 甲型强心苷元 A/B环 顺式 C3-β-OH,有活性; 反式 C3-β-OH、C3-α-OH, 皆有活性。
乙型强心苷元及苷毒性规律: 苷元>单糖苷>二糖苷 乙型强心苷元>甲型强心苷元
四、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性状 溶解性 脱水反应 酸水解 水解反应 酶水解 碱水解
(一)性状


强心苷元:无色结晶 强心苷为无定形粉末或无色结晶 具有旋光性 C17侧链β 构型者味苦,有活性;α 构型者味不 苦,亦无活性 对粘膜具有刺激性。




胆酸类
戊酸



2.生物合成途径
甾体化合物是由甲戊二羟酸(MVA) 途径转化而来,可以衍生成甾醇类、 C21甾类、强心苷元类、甾体皂苷元类 等。
3.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Liebermann-Burchard(乙酸酐-浓硫酸)
红 紫 蓝 绿 污绿 褪色
Salkowski反应(氯仿-浓硫酸)
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Δ α β -γ -内酯(甲型) Δ α β ,γ δ -δ -内酯(乙型)
按C17…侧链
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甲型强心苷元
O
23 22 α 20 β 17 21 13
O
其母核为强心甾烯
洋地黄毒苷元
10
OH
(3β,14β-二羟基强心甾-20(22)-烯)
HO
乙型强心苷元
O
α β γ 17 13 9 10 5 8 14 16 15
植物来源
夹竹桃科 夹竹桃科 玄参科 玄参科 百合科 康吡毒毛旋花子 黄花夹竹桃 毛花洋地黄 毛花洋地黄 铃兰
强心苷类化合物
K-毒毛旋花子苷 黄夹苷(强心灵)
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丙(西地兰)
异羟基毛花洋地黄毒苷(狄戈辛) 铃兰毒苷
二、结构与分类

1.苷元部分
O O
12 11 1 9 10 5 8 13 14 17 16 15
例:
O
O
O
OH HCl
第九章
甾体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生物合成途径

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1结构特征 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 的甾核,甾核的四个环 的稠合方式为: A/B顺/反,B/C 反(少 数例外),C/D顺/反; C10、C13、C17侧链为β型; C3位有-OH取代 ,多为β型; C17位有侧链

a. 2,6-二去氧糖
CH3
b. 2,6-二去氧糖甲醚
CH3
o
H OH
OH
o
H OH
OH
D-洋地黄毒糖
OH
D-加拿大麻糖
OCH3
3.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



Ⅰ型: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紫花洋地黄苷A; Ⅱ型: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黄荚苷甲;P268 Ⅲ型:苷元-(D-葡萄糖)Y 绿海葱苷;P268
(二)溶解性



强心苷元易溶于CHCl3、EtOAc等有机溶剂; 强心苷能溶于CH3OH、EtOH、H2O等极性溶剂, 微溶于EtOAc , 几乎不溶于乙醚、石油醚 等低极性溶剂。 苷的溶解度与糖基的数目、糖的种类、苷元 中羟基数目、位置有关,羟基越多,亲水性 越强 。
(三)脱水反应
强酸(3%~5%HCl)进行酸水解时苷元往往发生 脱水反应。 (1) C14、C5位β-OH为叔醇,易发生脱水; (2) C4有双键时,C3-OH能脱水,脱水后形成共轭体 系。 O
2.不饱和内酯环
(1)α、β-不饱和内酯环 β-构型,有活性, α-构型,活性降低; (2)α、β- 不饱和键转为饱和键,活性大为降低 , 毒 性也降低 ;
(3)内酯环开裂,活性降低或消失。
3.糖部分
甲型强心苷元及苷的毒性规律: 苷元<单糖苷>二糖苷>三糖苷
甲型强心苷中,同一苷元的单糖苷: 葡萄糖苷>甲氧基糖苷>6-去氧糖苷>2,6-去氧糖苷
2 3 4 1 10 5 11 9 8 12 13 14 17 16 15
O
O
2 3 4
6
6
强心甾烯 (甲型强心苷)
蟾蜍甾二烯或海葱甾二烯 (乙型强心苷)
苷元部分特征:

均有甾核; B/C环反式,C/D环顺式,A/B环以顺式为主 3-OH多为β-构型,多与糖缩合成苷 C10、C13、C17取代基为β-构型,C10 -CH3、-CHO、 -CH2OH、 -COOH等,C13为-CH3;
硫酸层呈血红色/蓝色,氯仿层显绿色荧光。
Tschugaer反应)(ຫໍສະໝຸດ 醋酸-乙酰氯)紫红 蓝 绿
Rosen-Heimer反应(三氯乙酸)
60℃红色至紫色
Kahlenberg反应(五氯化锑)
灰蓝、蓝、灰紫
第二节


强心苷类化合物
概述 结构与分类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强心苷
理化性质 颜色反应 检识 结构研究


一、概述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存在植物 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能 加强心肌收缩性,减慢窦性频率,影响心 肌电生理特性)
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节 律障碍等心脏疾患,是治疗心力衰竭不可 缺少的重要药物。如:西地兰、地高辛、 毛地黄毒苷等。
分布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