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都_丹寨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潜力预测_陈恨水

合集下载

贵州三都交梨汞_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贵州三都交梨汞_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2009年26卷第3期(总第100期)  贵 州 地 质G U I Z HOU GE OLOGY Vol 126No 13(Tol 1100)2009[收稿日期]2009-04-27[作者简介]李雪青(1965-),女,1988年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地质找矿与勘探专业,主要从事地质调查及找矿工作。

贵州三都交梨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李雪青,陈卫东(贵州省地矿局104地质大队,贵州 都匀 558000)[摘 要]交梨汞、金矿床位于三丹成矿带上,汞矿体呈透镜状、扁豆状、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上,含矿围岩为下奥陶统锅塘组一套斜坡相的粒屑灰岩。

其中产于F 1断层及其上盘的①、②号汞矿体中有金矿伴生,构成工业矿体。

矿石矿物除辰砂外,还有黄铁矿、毒砂、闪锌矿、雄黄及自然金,偶见自然汞;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石英等,金以自然金属态及类质同位素形式分别含于玉髓和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

矿体围蚀变强烈,与汞矿有关的蚀变有雄黄矿化、中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及玉髓化(硅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汞、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汞、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三都交梨;贵州[中图分类号]P618151;P61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09)03-0185-041 区域地质背景交梨汞、金矿床位于交梨汞矿田的核心部位,是三(都)—丹(寨)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杨子陆块与江南造山带的接壤地带,被近南北向一级断裂杨勇关-烂土断层和甲倒断层所夹持。

矿床范围所出露地层主要有奥陶系下统同高组(O 1tn )下部和锅塘组(O 1g ),寒武系上统三都组(3s )上部,除同高组和三都组的部分岩层为砂页岩外,其他均为碳酸盐岩石。

伴随着两大构造单元边界断层的活动和演化,形成了一系列南北向褶皱和断层,以及与之配套的近东西向断层,为汞、金、锑等多金属矿的迁移、富集创造了条件。

贵州省三都县火烧寨锑一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

贵州省三都县火烧寨锑一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
5 2 4
维普资讯
灰 色厚层 及 中厚 层 白云岩 , 少量泥 质 白云岩及 白云 夹
砂岩 。其异常地球化学 特征见表 1 。
质 页岩 , 部 为灰 色 薄 层 及 中厚 层灰 岩 , 三 都交 梨 下 在 等, 地该层 有汞 矿产 出 。泥盆 系发育较好 , 分布 面积较 大, 下统 帮寨组 主要为 陆相及滨海 相浅灰 、 白色 中至 灰 厚 层细粒石 英砂 岩及 少量 浅灰 绿色 、 色薄层 粘土 质 紫
角区富集成矿 。 且这些构 造空间的形态 、 大小直接控制
类 型。各矿体特征及 取样分析结果如下 : 号矿体总长 ① 度为 8 5 平均厚 度为 0 6 锑平均 品位为 4 9 % , 0m, . m, . 4 金 平均 品位为 5 8 / ②号矿体总长度为 7 m, . g T; 3 平均 厚度 为0 4m, . 9 锑平 均品位 为75 , . 4 金平均品位为2 3 / . g T;
要的含矿层位 。
区域 内岩浆 活动 不强 烈 , 仅局 部有 云煌 斑岩 体 出 露。 矿区 内未见 岩浆 岩体 出露 , 但据《 州省 1 5 贵 :O万重
磁资料研 究报告 》 推测 , 内下部 3 7m 处 可能 有 隐 区 ~ k 伏 花岗岩体存在 。 矿 区内构造 以断裂为主 , 褶皱不发育。主要 断裂有
量较高 , 并可综合利用 。 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物 化探 贵
总队在该 区曾投入过大 量的地 质工 作 , 近 , 最 又利 用 1 : 5万水 系沉积 物地 球化 学普查 成 果 , 选 找矿 远景 优 区段 , 然后 , 采用 I: . 万次生 晕扫 面测量 , 小靶 区 25 缩 并进行地质 填图 , 一步 圈定矿 ( ) , 施以浅部工 进 化 体 再 程控 制 , 基本 查 明了该区主 要 的地 质 、 构造 骨架 、 矿体 形 态、 状 及富集特 征 , 产 从而 总结 出该 地 区的成 矿 、 控 矿规律 。 者参与 了该 项工作 , 笔 现对该工 作的主 要方面

贵州三都金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贵州三都金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64贵州三都金锑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万 将,顾业平,周恩泽,赵龙桥,龙泉安(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六总队,贵州 凯里 556000)摘 要:采用综合勘查方法对三都地区金锑矿工作研究表明,容矿地层为寒武系都柳江组和三都组,赋矿岩性为泥灰岩、泥岩等岩性组合。

圈定6个综合异常区,地表工程和深部工程有金锑矿化,其中金最高品位为13.7×10-6,锑最高品位5.91%。

区内构造发育,具备导矿和容矿空间,金锑矿化与构造线配合亦较好。

笔者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

关键词:金锑矿;成矿条件;找矿远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4-0064-2收稿日期:2020-02基金项目:贵州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项目“贵州省三都地区金锑矿找矿突破战略选区”(项目编号:2016-13号,黔财建[2016]299号)资助。

作者简介:万将,男,生于1986年,苗族,贵州镇远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研究。

研究区位于三都--丹寨汞、金、锑成矿带内,是贵州省重要的Pb-Zn-Hg-Au-Sb 多金属成矿带(顾业平,2017),地理坐标:东经107°49′03″~107°56′03″,北纬 25°50′00″~26°07′07″。

对该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诸多发表(张燕,2012;谭华,2019),以往的地质、科研工作成果颇丰,为本次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以往工作和研究或程度较低,或立足于单个矿种的点上评价。

因此,对该区进行整体工作和研究,分析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具有重要意义[1]。

1 成矿地质背景1.1 地层、构造图1 研究区构造地质简图研究内出露的地层有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及泥盆系地层。

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有苗龙、水龙向斜,断层主要由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构成,以杨勇关--烂土断层和野记--地祥断裂带为主干构造,始于雪峰期,经历漫长的构造演化在燕山期定型。

黔东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黔东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黔东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张传昱;邢程;陈曹军
【期刊名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15(51)4
【摘要】提出大型扇形复式背斜——"黔东南复背斜"为黔东南地区金矿床的Ⅰ级控矿构造,其次级褶皱和断裂为Ⅱ级控矿构造,在复式背斜轴部张性环境易于形成石英脉型矿体,翼部压剪性环境易于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黔东南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区内金矿床成矿物质及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层围岩,但其中锦屏地区的平秋、八克、同古等金矿床成矿物质及流体具有深源特征,反映了锦屏地区平秋-八克-同古一带有岩浆活动参与到成矿系统中,深部可能存在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大型金矿床,极具找矿前景。

【总页数】9页(P690-698)
【关键词】成矿模式;找矿远景;金矿;黔东南
【作者】张传昱;邢程;陈曹军
【作者单位】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
【相关文献】
1.胶东金成矿域胶莱盆地中超大型金矿床找矿远景 [J], 王京涛
2.武夷山成矿带会仙峰地区钽铌、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J], 曾晓建;陈
正钱;唐正辉
3.湖南锡田成矿远景区锡矿找矿突破与找矿标志的建立——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远景调查成果 [J], 伍式崇;余阳春;曾桂华;朱浩锋
4.湖南锡田成矿远景区锡矿找矿突破与找矿标志的建立——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远景调查成果 [J], 伍式崇;余阳春;曾桂华;朱浩锋;
5.胶东金成矿域胶莱盆地中超大型金矿床找矿远景 [J], 王京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贵州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贵州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罗朝坤;朱尤青;达伟【摘要】排庭金矿为贵州三都-丹寨Hg-Au-Sb成矿带内近期新发现,产于中、下寒武统细碎屑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及其旁侧构造裂隙中,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在时空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该区构造作用贯穿于整个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5页(P345-349)【关键词】构造控矿;浸染型金矿床;贵州丹寨县排庭【作者】罗朝坤;朱尤青;达伟【作者单位】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清镇,551400;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贵州清镇,551400;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贵州清镇,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三都-丹寨地区作为贵州优势矿种之一汞矿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区也是我国著名的三都-丹寨Hg-Au-Sb成矿带。

近年来,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并探明了四相厂、宏发厂为代表的汞-金矿床以及排庭、排和为代表的金矿床。

以及苗龙为代表的锑-金矿床。

众多地质科研人员对三-丹地区金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王尚彦等(2006)认为,中上寒武统都柳江组、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的细碎屑岩-不纯碳酸盐岩建造构成了该区金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5];李红阳等(2002)认为,丹寨地区金矿床成矿溶液具有热卤水特征,成矿物质表现为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的特点,金矿床的富集成矿期可能主要在燕山晚期[3]。

本文探讨的排庭金矿床是首次发现产于中下寒武统,浅海相细碎屑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在赋矿层位和容矿岩性上较之前发现的金矿床(点)具有明显差别。

笔者根据排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深入研究该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构造环境,揭示构造成矿控制作用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期为三都-丹寨Hg-Au-Sb成矿带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某些启示。

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5 4 0
矿 产 与 地 质
破碎 带 宽逾 百米 , 断 距逾百 米 , 为逆 冲性 质 。 巫 湾断 层及 雄期 断层 分别 位 于排庭 金矿 的东 、 西 部 边缘 , 均 属 于 区域 性 构 造 , 长逾 百公里 , 断 距 逾 百
米, 近S N走向, 两 者 均 向东 倾 , 倾角 5 0 。 ~7 0 。 , 为 逆
称为 三一丹 金汞成 矿 带 , 是 较 好 的找 金 远景 区带 。丹 寨 向斜 经过丹寨 县西侧 , 走 向近 S N, 长约 4 5 k n, i 宽 5 ~ 1 0 k n; i 野记 断裂带 位 于排庭 金矿东 部 , 由3 ~5条较规 模较大的断层组成 ( 包括排庭金 矿东部 的巫湾断层及 西 部的雄期 断层 ) , 走向S N, 总体 向东倾 , 倾角 6 0 。 ~8 O 基 础 上 , 分 析 贵 州省 丹 寨 县 排 庭 金 矿 床 的 地 质 特 征 和 成 矿 条 件 。结 果表 明 , 该 矿 床受岩相 、 地层和构造的控制 , 地 层 岩 性 + 构 造 +蚀 变组 合 的 条件 , 是 该 矿 床 较 为有 利 的成 矿 条 件 , 该 矿
山期 形成 E : - z : 。 在老 冬 寨 、 老屋基、 乌湾、 野记、 排金 沟 和乌 龙 沟
一 一


团 1 团 2
毂单元
3 囝 4 园 5 园 6 圆 7 园 8 囝 9
三级单元 四教单元
[ 1 l A x 串节北 东由构造变形医
线 以东 主要 出露 前 震 旦 系 , 以西 主 要 出露 寒 武 系 、
贵 州省丹寨 县排庭金 矿是 近年来 新发 现的 一个 中
型金 矿床 , 本 文在室 内外工作基 础上 , 分析该 矿床 地质 特 征和成矿 条件 , 旨为 矿床 的深边 部找矿 提供依据 。

贵州某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技术分析

贵州某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技术分析

43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贵州某金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技术分析蓝康华,耿 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地质队,广西 南宁 530033)摘 要:金矿作为贵金属资源,一直以来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金矿被不断开采,金矿资源逐渐稀缺,而我国也针对境内可存在的金矿展开了大范围的勘查,以获得更加充足的金矿资源。

基于此,本文以贵州某金矿为例,对勘查区内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展开研究,同时从该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展开分析,结合了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工程验证以及综合资料研究等找矿技术办法,对金矿成矿模式加以总结,为今后金矿找矿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成矿模式;找矿技术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23-0043-3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Model and Prospecting Technology for a Gold Deposit in GuizhouLAN Kang-hua, GENG Fei(The Fourth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33,China)Abstract: As a precious metal resource, gold mines have alway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With the continuous exploitation of gold mines, gold resourc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scarce. China has also carried out large-scale exploration of gold mines that can exist within its borders to obtain more abundant gold resourc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a gold deposit in Guizhou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curren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tatus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exploration area.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and combines prospecting techniques such as topographic measurement, geological measuremen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data research to summarize the gold deposit mineralization model,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ture gold deposit exploration.Keywords: gold mine; Metallogenic model; Prospecting Technology收稿日期:2023-10作者简介:蓝康华,男,生于1984年,壮族,广西南宁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黔西南金矿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黔西南金矿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黔西南金矿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TAO Ping;CHEN Qi-fei;QI Lian-su【摘要】本文对黔西南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系统认识.黔西南金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其中卡林型金矿的主成矿期为燕山期,土型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在第四纪表生环境中改造而成.多级区域构造对多级成矿单元有逐级控制规律.卡林型金矿床分布具丛聚性、方向性、等距性,并与古构造有关.矿体在多层次滑脱构造系统及拆离断层中呈有序分布,也在褶皱-断裂构造中呈有序分布.成矿元素组合及共伴生矿产也具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黔西南金矿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有两个,亚系列有四个.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为其建立了统一的区域成矿模式.【期刊名称】《贵州地质》【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10页(P110-119)【关键词】金矿;成矿规律;成矿模式;黔西南【作者】TAO Ping;CHEN Qi-fei;QI Lian-s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黔西南主要为卡林型金矿床(又称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据容矿岩石不同分为三类,即:产于陆源碳酸盐岩中的金矿床(水银洞式、紫木凼式金矿)、产于陆源硅质碎屑岩中的金矿床(烂泥沟式、板其式金矿),以及产于火山碎屑岩中的金矿床(泥堡式金矿)。

卡林型金矿床经风化成壤过程、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成矿即形成土型金矿床(老万场式金矿)。

关于黔西南金矿成矿规律,早期何立贤(1993)、王砚耕(1995、1997)等不同程度地进行过初步分析。

冯学仕等(2004)在贵州省区域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规律研究课题中,首次对与贵州金矿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进行了研究。

郝家栩(2007)在研究黔西南金矿构造控矿的基础上做过成矿规律分析总结。

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金矿课题组(2009—2011年)开展了黔西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宏观研究。

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中国矿产地质与成矿规律综合集成和服务项目(2014—2020年)的《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金矿》研编工作为支撑,开展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的深入、系统研究。

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分析

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分析

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分析钱富斌【摘要】通过对贵州省丹寨县排庭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构造等进行详细分析,寻找金矿矿床成因,并总结了找矿标志.【期刊名称】《有色金属设计》【年(卷),期】2018(045)001【总页数】3页(P25-27)【关键词】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作者】钱富斌【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一总队,贵州清镇 55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0 引言排庭金矿的位置在华南褶皱带西缘,构造位置在丹寨向斜东翼中段,被东面的巫湾断层与西面的雄期断层夹持(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据相关研究显示,排庭金矿属燕山时期形成。

1 矿床地质特征1.1 地层出露地层包含:上元古界隆里组,古生界陡山沱组和留茶坡组,寒武系下统乌训组、九门冲组、变马冲组,中统都柳江组以及第四系等。

地层依次从东至西、由老及新分布,第四系多数分布在沟谷与山间盆地。

1.2 构造1.2.1 褶皱工作区为单斜地层出露区。

从东向西,各地层由老到新展布,总体向西倾斜,倾角15~50°,一般 25~40°。

1.2.2 断层工作区的断层根据实际走向来划分,可以分为北北东、北东和北东东3组。

北北东断层含有巫湾断层与雄期断层,并且都属于区域性断裂;北东断层包含F2、F5、F7、F8、F12、F17、F22等;北东东断层包含F1、F3、F16等,这些分布情况共同体现了该区域内的断裂发育特征。

1.3 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在工作区内无火成岩体出露,没有发现侵入岩体;在工作区的东部边缘区域,有上元古界的下江群隆里组出露,岩性为灰至灰白色、灰绿色中至厚层细至中粒变余砂岩,夹灰黑色、灰绿色薄层粉砂质粉砂岩,厚度不小于100m,未曾见底,属于浅变质岩,没有发现与金矿相关的证据。

1.4 围岩蚀变工作区域内的围岩、断裂和劈理化带都发育着不同程度的蚀变。

主要类型包含: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辉锑矿化、有机炭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硅化等,金矿化的位置经常存在多种蚀变叠加的现象,并且出现水平分带,蚀变可以分为内带和外带,而且内外带的界线不是非常明显。

贵州省丹寨县四相厂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浅析

贵州省丹寨县四相厂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规律浅析
2 . 3矿床 特征
三 一丹 汞金矿 位 床于 华 南 褶皱 带 与 杨 子 准地 台两
大构造单元衔 接部的东侧 , 轴缘断裂松桃 一 独 山深 大 断裂 带上 , 中晚寒 武世 的 台地 边 缘 斜 坡相 内 , 近 南 北 向 三都复向斜北段东翼转折处 , 该复 向斜长数十公里 , 被 次 级褶皱 及 断裂 破坏 而复 杂 化 。 三 江一 黔 阳深断 裂沿 广 西 融 安 , 三江 到湖 南通 道 、 黔阳、 溆浦一带。断裂带 由一系列走 向北北东向断层 组成 , 宽2 0 k m一 3 0 k m 。带 内地层受到 强烈挤压 , 沿断 层 带有 很 多 基 性 , 超 基性 的云英岩 、 橄 榄 岩 等 幔 源 物 质, 表 明该 断裂 带 已切 穿 莫 霍 面 , 它对湘 西、 黔 东 矿 产 展 布有 极 其密切 的关 系 J 。 2矿 床地 质特 征 水 银 厂矿 田 包 括 两 个 矿 床 , 即 北 端 的 朱 砂 厂 矿 床 及 以南 的 四相厂 矿床 , 后 者是 所论 述 的对象 。
中图分 类号 : P 6 1 8 . 6 8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5 ) 0 5— 0 2 0 7— 0 2
贵 州三 ( 都) 一丹 ( 寨) 汞金 矿 带 , 汞 是 省 内四 大 汞
矿之一 , 它以矿体规模大 , 矿石富 , 矿体形态复杂 , 开采 历史悠久而驰 名, 曾是我国主要产汞基地 。近几十年 的工作 揭 示 , 三 一丹 是 一 个 汞 、 金、 锑多金 属成矿 带。 汞、 金、 锑矿床位于华南褶皱带与杨子准地 台两大构造 单元衔接部即轴缘断裂带的东侧 , 产于中 、 上寒武 系与 下奥陶系地层中 ] , 成 因上属层控的沉积改造型汞金 矿床。但是在矿床成因分析中发现总与幔源深断裂的 喷液蒸发遇水 冷凝 沉淀的矿 质有关 , 在不 同深度形 成 不同的矿床 , 诸多矿床的形成总与构造类型有关。

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
莫齐发
【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
【年(卷),期】2024()4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工业产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金属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以此保证社会正常发展建设,因此需要不断强化金属矿开采。

但是,从当前金属矿开采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整体金属矿开采率比较低,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利于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针对此情况,在实际进行开采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金属矿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明确金属矿成矿规律,并明确找矿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金属矿开采,可以有效提升金属矿开采率。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莫齐发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一〇核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江西银坑W-Ag-Au多金属矿田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兼论华南两个成矿系列叠加问题
2.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r规律、找矿模型及其找矿方向
3.内蒙古狼山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外围找矿方向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丹寨、三都、都匀地区低温成矿系列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分异条件

贵州丹寨、三都、都匀地区低温成矿系列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分异条件

贵州丹寨、三都、都匀地区低温成矿系列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分
异条件
王华云;施继锡
【期刊名称】《矿物学报》
【年(卷),期】1997(17)4
【摘要】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丹寨、三都、都匀地区有两个主要的矿源层-容矿层-屏闭层组合,它们分别是汞、金和铅锌的生储层序,它们排放的含硫油气则可
能是低温热液矿化中硫的来源或主要来源。

由于矿源层-容矿层-屏闭层组合的不同,古地热场的水平和垂直梯度,成矿时期和构造环境,成矿溶液的成分和性质的差异使该区出现低温热液矿化的分界现象。

【总页数】10页(P491-500)
【关键词】热液矿床;成矿系列;矿源;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
【作者】王华云;施继锡
【作者单位】地质矿产部贵州地勘局科研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205;P611.1
【相关文献】
1.西天山成矿带热液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物质来源对比 [J], 杨鑫朋;余心起;王宗秀;肖伟峰;周翔
2.贵州铜仁塘边铅锌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来自Rb-Sr同位素测年和S-Pb同位素的证据 [J], 于玉帅;刘阿睢;戴平云;赵武强;陶明;刘重芃
3.三论贵州之铝土矿——贵州北部铝土矿成矿时代、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 [J], 刘平
4.贵州三都——丹寨成矿带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J], 彭扬奇
5.贵州省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J], 谢卓君;夏勇;闫宝文;王泽鹏;谭亲平;伍守荣;范二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丹寨排庭金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丹寨排庭金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 地质背景
贵州三都—丹寨汞、金、锑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 处于扬子克拉通黔南台陷和华南褶皱带西缘接合部 位,与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 相毗邻。区域构造形成于燕山期 ( 严钧平等,1989; 李红阳等,2002) ,该区位于一级单元构造带,断裂 深大、构造 发 育,在 构 造 形 成 之 后 的 历 次 构 造 运 动
注: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U1812402,41802107)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 黔科合基础[2019]1315 号) 和贵州大 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 编号: 贵大人基合字[2017]36 号) 的成果。 收稿日期: 2019-04-04; 改回日期: 2019-08-08; 责任编辑: 章雨旭。Doi: 10.16509 / j.georeview.2019.05.007 作者简介: 李德鹏,女,1988 年生,硕士研究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Email: dpligzuy@ 163.com。通讯作者: 杨瑞东,男,1963 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床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Email: rdyang@ gzu.edu.cn。
1154
地质论评
2019 年
中,除发生 继 承 性 活 动 外,还 会 派 生 及 形 成 新 的 构 造。成矿带北起丹寨汞矿,南至三都县拉峨,其中矿 床的分布主要受北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 制; 北西向、北西西与北北东向断裂形成交叉与复合 的断裂构造带,控制了区内北西向矿田或矿集区的 展布( 图 1) 。区内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 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其中寒武系发育最完 全,缺失中、上奥陶统和上志留统。区内未见火成岩 出露。金、汞锑矿主要分布在寒武系,成矿带中可划 分出交梨汞矿田和水银厂金汞矿田,后者包括排庭、 宏发厂、四相厂等,其中排庭金汞矿为中型矿床。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申请的通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申请的通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申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16.11•【字号】黔国土资地勘函[2016]517号•【施行日期】201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申请的通知黔国土资地勘函[2016]517号你单位报来的“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探矿权延续的申请”收悉。

经审查,符合《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0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的有关规定》(国土资发[2009]200号)的规定,现批准该探矿权延续。

一、同意延续后的勘查许可证内容:1、探矿权人: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探矿权人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路219号;3、勘查项目名称:贵州省三都县排正金矿详查;4、地理位置:贵州省三都县;5、勘查面积:19.4平方公里;6、图幅号:G48E012024;7、有效期: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8、勘查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9、勘查单位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南路564号。

10、勘查登记拐点坐标:1,107.5257,26.03152,107.5257,26.0233,107.5327,26.0234,107.5327,26.0135,107.5521,26.0136,107.5657,26.04157,107.5457,26.04158,107.5457,26.03150,0二、请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0日内到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省国土资源厅“窗口”缴纳下列费用,领取勘查许可证:需缴纳第十四勘查年度探矿权使用费9700元(500元/平方公里/年),第十五勘查年度探矿权使用费9700元(500元/平方公里/年),合计19400元。

丹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丹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丹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3~2015年)(审定稿)丹寨县国土资源局贵州省丹寨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3~2015年)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常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副组长:潘希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李玉泓(县财政局局长)、王登良(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王云松、龙青松、龙仁武、王兴光、肖高永、何明忠、罗文盛、杨通凯、樊毅、陆忠奎、黄立群、姜勇、李彪、莫通银规划文本编制人员:杨通凯(丹寨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陈少华(104地质大队大队长、高级政工师)陈国勇(104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地质高级工程师)黎代科、王文化(104地质大队工程师)规划图件编制人员:范玉梅、李红亚、李雪清审核人:杨兴玉、杨通凯提交单位:丹寨县国土资源局提交时间:2005年12月目录一、总则 (1)(一)目的及依据 (1)(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三)适用范围 (2)(四)适用期及基准年 (3)二、经济社会发展及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3)(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3)(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4)(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和开发利用、保护现状 (6)(四)供需形势与可行性分析 (9)三、规划目标 (11)(一)总体目标 (11)(二)遵循原则 (11)(三)2010年规划目标 (12)(四)2015年远景目标 (14)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 (15)(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15)(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15)(三)规划矿种及重点地区 (16)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18)(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控 (18)(二)开发与保护规划布局 (19)(三)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 (23)(四)矿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26)(五)新建矿山企业的准入条件 (27)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8)(一)总的要求 (28)(二)新建矿山的环境要求 (29)(三)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31)七、保证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32)(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33)(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 (33)(三)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矿业经济 (34)(四)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 (34)(五)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督,依法管理矿产资源 (34)(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 (35)(七)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35)八、附则 (35)一、总则(一)目的及依据为了加强丹寨县矿产资源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对矿产资源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依法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制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全县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申娴达;王琼【摘要】贵州三都—丹寨地区位于黔中—湘西北成矿远景带的丹寨—三都—独山碳硅泥岩型、煤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上,大地构造位置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与华南褶皱带西缘的结合部位,著名的三(都)—丹(寨)汞金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也位于其中,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潜力.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典型铀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内铀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岩相古地理等多重因素控制;②U 异常浓集中心及高异常带、伽马高异常带、黄铁矿化围岩蚀变、富含有机质(碳质)的夹层或断层破碎带等为有利的找矿标志;③在黑色岩系地层中富含有机质(碳质)和黄铁矿的夹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富含有机质(碳质)的断层角砾岩等部位进行找矿,特别是在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叠加部位,有望实现找矿突破.【期刊名称】《现代矿业》【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8页(P52-59)【关键词】铀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作者】申娴达;王琼【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七总队;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核资源地质调查院【正文语种】中文贵州省属滨太平洋成矿域(Ⅰ-3)之扬子陆块成矿省(Ⅱ-9)[1],境内三都—丹寨地区处于黔中—湘西北成矿远景带(Ⅲ-36)的丹寨—三都—独山碳硅泥岩型、煤岩型铀成矿远景带(Ⅳ-8)上[2],大地构造位置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与华南褶皱带西缘的结合部位[3-4]。

三都—丹寨地区已发现各类矿床100多处,包括铀、钒、汞、金、锑、铅、锌、铜、铁、砷等十余种。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区内汞、金、锑、铅锌矿的矿床地质特征[5-6]、成矿规律[7-9]、控矿因素[10]、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7,11-13]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针对铀矿找矿研究的成果较少,铀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不明确。

本研究通过对区内典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进行系统总结,为该区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贵州三都地区金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贵州三都地区金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贵州三都地区金锑矿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万将,周恩泽,席瑶伟(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六总队,贵州凯里556000)摘要:三都地区金锑矿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地块江南台隆南缘—右江裂谷北缘,是贵州省重要成矿带三都--丹寨Pb-Zn-Hg-Au-Sb 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三都地区金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认为该区成矿时期为燕山期,成矿物质来源于寒武系都柳江组、三都组和奥陶系锅塘组地层岩性本身,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

关键词:三都地区;金锑矿;地质特征;成因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基金项目:贵州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项目“贵州省三都地区金锑矿找矿突破战略选区”(项目编号:2016-13号,黔财建[2016]299号)资助。

作者简介:万将(1986-),男,贵州镇远人,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研究工作。

研究区大地构造隶属扬子地块江南台隆南缘—右江裂谷北缘,是三都-丹寨重要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内已发现以苗龙金锑矿、坝桥金矿为代表的典型矿床。

为落实2016年度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战略选区工作,在苗龙金锑矿及其外围开展地质工作。

通过勘查工作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该区金锑矿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区后续的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有益启示。

1区域地质特征1.1地层区域内分布地层有青白口系下江群、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

赋存汞、金、锑、铅锌等金属矿产的主要为寒武系都柳江组(∈2d )、三都组(∈3s )及奥陶系锅塘组(O 1g )。

1.2构造区域内构造发育,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构造线总体呈南北向展布。

主要褶皱构造有麻夜向斜(方村向斜北段)、平寨向斜和胡家仓背斜等,区域断裂按其走向可分为近南北向组、北东向组合和北西向组,其中以近南北向组最为发育,构成了以凯里—三都断裂、平寨--牛场断裂为代表的宽大断裂带,控制了区内汞、金、锑、铅锌等矿产的产出。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多金属成矿系列特征及成矿作用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多金属成矿系列特征及成矿作用

贵州三都—丹寨地区多金属成矿系列特征及成矿作用
徐磊;卢贸达;李坤;孟庆田;肖凯
【期刊名称】《现代矿业》
【年(卷),期】2022(38)5
【摘要】三都—丹寨地区是贵州省境内著名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带内发育金、锑、铅、锌等多种金属矿产,其成矿作用颇具特色。

为进一步把握三都—丹寨地区多金属成矿作用,对该地区金矿、锑矿、铅锌矿等典型矿产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①矿床严格受SN向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构造直接容矿,表明SN向构造是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②矿床中矿石矿物δ^(34)S值为+5.6‰~+30.8‰,均值为+17.5‰,接近于赋矿地层海相碳酸盐岩,表明海相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可能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提供了S源;③区内矿床赋矿围岩δ^(13)C值为-0.2‰~-
4.68‰,δ^(18)O值为+1
5.49‰~+22.69‰,表明碳酸盐溶解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金属成矿与岩性—构造—流体耦合作用有关。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徐磊;卢贸达;李坤;孟庆田;肖凯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〇四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贵州三都—丹寨地区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2.贵州三都——丹寨成矿带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
3.贵州三都—丹寨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4.贵州丹寨、三都、都匀地区低温成矿系列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分异条件
5.贵州省三都-丹寨成矿带中卡林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池成矿带六寨地区找矿前景预测

丹池成矿带六寨地区找矿前景预测

丹池成矿带六寨地区找矿前景预测
黄福玲
【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
【年(卷),期】2004(000)012
【摘要】六寨地区位于丹池成矿带麻阳矿床与芒场矿田之间,丹池NW向断裂与独山-六寨NE向走滑断裂的交汇部位,具有泥岩夹泥灰岩、硅质岩和扁豆状灰岩组合,以及圈闭性较好的蛮松、六景短轴背斜,地表矿化普遍,物化探异常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黄福玲
【作者单位】河池市地质勘查设计院,广西,河池,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
【相关文献】
1.丹池成矿带稀散元素镉的富集规律研究 [J], 魏宏炼;皮桥辉;杨寿仁
2.三江成矿带藏东段斑岩铜矿找矿前景预测 [J], 张金树;多吉;何政伟;唐菊兴;钟康惠;杨海锐
3.广西丹池成矿带芒场矿田岩浆岩源区特征及锆石U-Pb年龄分析 [J], 伍静;苑宏伟;甘能俭;韦绍成;廖娟;张健;梁华英
4.桂北丹池成矿带南段五圩矿田构造变形、控矿特征和找矿预测 [J], 曾广乾;梁恩云;刘庚寅;邹光均;黄远能
5.桂西北丹池成矿带He、Ar同位素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指示 [J], 蔡明海;李晔;彭振安;胡志戍;胡鹏飞;肖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4期矿物学报Vol. 34, No.42014年12月ACTA MIERALOGICA SINICA Dec.,2014 文章编号:1000-4734(2014)04-0521-07贵州省三都—丹寨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潜力预测陈恨水1,赵生龙2,熊伟2( 1. 贵州省地质矿产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4;2.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贵州贵阳 550018)摘要:三都—丹寨地区是贵州省一个重要的金-锑-汞成矿带,其中苗龙金矿是该地区工作程度相对较高的一个金矿。

本文详细介绍了苗龙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对金矿赋矿地层、构造、蚀变以及地球化学异常等有利信息进行提取。

利用GIS技术对所提取的金矿成矿要素进行数字化和定量化研究,通过最小预测区圈定和优选,共圈出2个具有较大成矿潜力的地区,4个中等潜力地区以及7个一定成矿潜力地区。

关键词:苗龙金矿;成矿要素;预测要素;潜力预测;三都—丹寨地区中图分类号:P612;P618.5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陈恨水,男,1971年生,地质工程师,从事固体矿产勘查项目技术管理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E-mail:1559522103@三都—丹寨地区是贵州省一个重要的铅、锌、汞、金、锑(Pb-Zn-Hg-Au-Sb)多金属成矿带[1]。

目前,在该地区已探明大型汞矿床2个,中型黄铁矿床1个,中型金矿床1个,小型金矿床2个,小型锑矿床2个,以及若干铅锌、锑及金矿(化)点。

截止目前该地区金矿找矿工作还停留在近地表500 m以浅范围,甚至许多金矿点只开展过简单的地表找矿工作。

在金矿勘查普遍进入“攻深找盲”寻找隐伏矿的时期,一方面需要加大找矿资本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理论和技术投入,即运用最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

因此,及时、系统的总结已知矿区典型矿床的有利成矿因素,研究其成矿规律,为未来在该区深部及外围寻找相同类型金矿提供理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目的是以苗龙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和提取该金矿以及区内其他类似矿床的成矿要素,再利用GIS技术数字化和定量化成矿要素,并对三都—丹寨地区金矿成矿潜力进行预测。

1 区域地质背景三都—丹寨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三级构造单元)之都匀南北向褶皱区(四级构造单元);东部位于雪峰山基底逆推带(三级构造单元)[2,3]。

研究区是多期构造活动带,断裂十分发育。

区内构造方向以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两组为主,北西及近东西向次之。

区内断裂以杨勇关—烂土断裂和野记—地祥断裂为骨干构造,限制了区内构造的发展,不同区段构造线方向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其中杨勇关—烂土断裂不仅对成矿带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并且影响着区内地层的分布(图1)。

南北向断层一般规模较大,是区域内主要导矿构造,起着控制矿带展布的作用,如烂土断层、牛场断层、地祥断层、三都断层等,延长多在30~60 km之间,垂直断距100~1000 m,地貌特征较明显。

由于多期次的活动,断层性质较为复杂,对矿产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如烂土断层,旁侧剪切裂隙中含铅锌矿,此段控制了丹寨汞矿田,牛场断裂旁侧次级断裂中有汞矿化和铅锌矿化,而排庭金矿主要受地祥断层控制。

北东向断层相对规模较小,为主要的赋矿构造。

更次一级的小断层和X型配套剪切断层也是区内主要的赋矿构造。

北北东向主干断裂与北西向断裂的交叉与复合控制了矿床和矿体分布,矿体形态为透镜状和似层状。

研究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板溪群隆里组、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及泥盆系。

隆里组地层主要发育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震旦系为冰碛砾岩及砂页岩、白云岩;寒武系为碎屑岩夹灰岩、白云岩;泥盆系以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

区内已知矿床/矿化点的分布形式与地层有一定相关收稿日期:2014-06-20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2007]038- 01-23号)522 矿物学报 2014年性[4]:如锑矿主要产于板溪群浅变质碎屑岩系和泥盆系石英砂岩中,汞矿、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中上寒武和奥陶系碳酸盐岩中,金矿则赋存在寒武系中统一奥陶系下统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中,具体包括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和奥陶系下统锅塘组、同高组。

C-石炭系;D-泥盆系;S-志留系;Є-寒武系;Z-震旦系;1-断层;2-背斜轴;3-向斜轴;4-地层界线;5-汞金矿床;6-汞金矿点;7-汞金矿化点;8-锑金矿床;9-锑金矿点;10-矿田界线及编号图1 三都—丹寨汞金矿带地质图Fig. 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Sandu-DanzhaiHg-Au metallogenic belt.2 苗龙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提取2.1 构造与矿体分布特征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区的主要构造格架由4个近南北向的褶皱和4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成(图2)。

褶皱呈自西向东排列,包括排降向斜、苗龙复背斜、苗龙背斜和瓦寨向斜。

断裂包括近南北向F2、F5、Fm5、Fm7,东西向Fm1、Fm14,北西向Fm2、Fm68,北东向Fm6、Fm4断裂[5]。

其中矿体的分布主要受近东西向的Fm1和Fm14控制,部分受近北东向的Fm4和Fm6控制(图2)。

苗龙金矿由数10个大小不等的金矿体组成,多呈透镜状、豆荚状、囊状和脉状等形态产出。

金矿体呈高角度陡立状产出在规模不等、产状各异、性质不同的断裂破碎带中;或赋存于不同方向断裂或断裂与褶皱的交汇处;在主断裂旁侧的分枝断裂亦有小矿体分布。

此外,强烈变形的线状褶皱轴向逆冲断层及其派生断层系,以及缓倾斜的层间破碎带也是金矿产出的有利部位。

2.2 含矿围岩苗龙金矿含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三都组(Є3s)中上部4—7段以及下奥陶统锅塘组(O1g)。

三都组4―7段岩石为薄层条带状灰岩,夹角砾状灰岩、钙质页岩,总厚612~642 m。

锅塘组岩石为薄层条带状灰岩、黄铁矿结核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厚度在425~498 m[6]。

2.3 围岩蚀变苗龙金矿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碳酸盐岩化和萤石化等,其中硅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而其余与矿化关系不大。

蚀变常局限于含矿断裂破碎带中,是良好的找矿标志之一。

一般而言,多种蚀变叠加的构造破碎带的金矿化较强,相反,蚀变类型单一的矿化较差。

2.4 矿石特征矿石构造主要呈微细浸染状、脉状、条带状、同心环带状及角砾状;以他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及溶蚀交代结构为主。

矿石矿物主要是黄铁矿、砷黄铁矿、毒砂、辉锑矿,以及伴生微量的辰砂、闪锌矿,以及极少量的自然金。

脉石矿物包括玉髓、石英、白云石、方解石、水云母及微量萤石和重晶石等。

2.5 矿床成因探讨目前尚未见苗龙金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报道。

张峰等[7]通过石英裂变径迹法测得黔西南百地金矿石英脉形成于87.6±6.1 Ma,而烂泥沟金矿为82.9±6.3 Ma。

考虑到石英脉具有多期次特点,该年龄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金矿成矿相关的热液活动时间。

陈懋弘等[8]通过热液充填脉第4期陈恨水,等. 贵州省三都—丹寨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潜力预测 5231-下奥陶统高组页岩;2-下奥陶统锅塘组下段薄层灰岩;3-下奥陶统锅塘组上段条带灰岩;4-上寒武统三都组五段层纹状灰岩;5-上寒武统三都组六段灰岩;6-上寒武统三都组七段层纹状泥灰岩‘7-地层界限;8-背斜、向斜;9-断层及编号;10-金(锑)矿体图2 苗龙金矿床地质简图(据文献[5]修改)Fig. 2.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Miaolong Gold deposit.状绢云母Ar-Ar法得到的烂泥沟金矿成矿时代上限为194.6±2 Ma。

Su等[9]通过对水银洞金矿方解石的Sm-Nd等时线法研究得到成矿时代为134~136 Ma。

另外,贵州地区的构造格架主体形成时间在印支-燕山期,一般认为其境内金矿亦为同时期构造运动的产物,而后在喜山期有部分叠加改造作用。

比如,伍守荣[10]认为三都―丹寨Hg-Sb-Au成矿带中的排庭中型金矿形成时代为燕山期。

同理,苗龙金矿主成矿时期亦可大致认为是燕山期。

现有资料表明,苗龙金矿成矿过程可能包括Au-Sb-Hg等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期和矿床最终形成与定位的富集成矿期。

而该区近南北向大型“贯通性”断裂构造的活动所形成的构造-热液循环体系,可能是由Au-Sb-Hg等成矿元素由初始富集到Au-Sb-Hg矿床最终形成与定位的关键所在。

其中初始富集期可包括“矿源岩(层)”的形成,富集成矿期也可表现为“改造”成矿作用。

张燕等[11]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将苗龙金矿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

其中热液期代表性矿物组合是石英-黄铁矿-毒砂-方解石等。

砷黄铁矿和毒砂是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最主要的载金矿物[11-12]。

Au主要呈2种赋存状态:纳米级自然金颗粒(Au0)出现在环带状砷黄铁矿的内核和外环,而不可见金固溶体(Au3+)则只出现在砷黄铁矿的外环和毒砂中。

自然金颗粒在水银洞超大型卡林型金矿中也有报道[13]值得注意的是,砷黄铁矿内核的Au、As含量较低,主成矿期应是外环砷黄铁矿形成之时。

另外,Au 的赋存状态也说明成矿流体在形成砷黄铁矿时是相对氧化的,同时也是Au0不饱和的[14]。

2.6苗龙金矿成矿要素特征经分析研究并结合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新近研究和划分[15-16],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属复合内生热液型金矿。

根据上述对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典型矿床研究,归纳总结出该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如下表1。

3 区域预测要素根据总结归纳的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再结合本地区区域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特征[17-21],以及其他典型金矿如交梨汞-金矿床和排庭金矿的控矿特征[10,22-23],提取如下区域成矿预测要素(表2):4 最小预测区圈定及优选4.1预测区的圈定方法采用网格单元法,单元网格大小设置为10(1∶20万精度2 km),使得每个单元网格的面524 矿物学报 2014年表1 苗龙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典型矿床成矿要素Table 1. Typical ore-forming essential factors for Miaolong fine-grain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地质环境成矿时代印支—燕山期成矿构造印支-燕山期褶皱断裂构造成矿单元雪峰山基底逆推带及都匀滑脱褶皱带构造背景都匀滑脱褶皱带地球化学 Au、As、Sb、Hg成矿环境低、中温矿床特征赋矿地层上寒武统三都组为主,其次为下奥陶统锅塘组容矿构造矿体赋存于断裂带之中,严格受南北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断层控制容矿岩石层纹状薄层泥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泥灰岩和泥岩容矿构造与岩性组合特征容矿构造破碎带穿过赋矿地层中薄至中厚层条带状灰岩、角砾状白云岩、泥灰岩与页岩组合地段,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体产出的可能性较大;容矿构造破碎带穿过单一的灰岩及白云岩性组合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不利,多为低品位或矿化现象;容矿构造破碎带穿过单一的泥灰岩或页岩组合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成矿不利,多为小规模矿体产出矿体产出形态严格受控于成矿断裂破碎带,呈透镜状、藕节状、囊状及脉状等围岩蚀变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