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ppt课件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讲解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d1b801c453610661ed9f469.png)
③超滤法
超滤是一种新兴的膜处理技术,此法具
有操作方便、节能、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注意: 在生产中,第一步要严格控制反应 过程的pH为8.0~8.5,避免葡萄糖的C-2位差 向异构物被还原成甘露醇。整个发菌期间, 要保持葡萄糖酸杆菌数量的一定,小菌将L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而大菌本身 不产酸,是搭配菌,其作用仅是通过刺激小 菌的生长而促进小菌产酸。2-酮基-L-古龙酸 首先在甲酯中用浓硫酸催化酯化成2-酮基-L古龙酸甲酯,再加入碳酸氢钠转化成维生素C 盐,经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在50~55℃下减 压烘干即得粗品。
②碱转化法 我国 VC生产厂家均采用碱法转化2-酮基-
l-古龙酸生产VC。东北制药总厂等生产单位将 2-酮基-L-古龙酸与甲醇在浓硫酸催化下生成2酮基- L-古龙酸甲酯,该酯在NaHCO3作用下发 生内酯化反应生成VC钠盐。该法避免了酸催化 的上述缺点,且操作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适合于规模化生产,但是在生产中的反应周期 过长,甲醇单耗高。有些单位尝试用CH3ONa代 替NaHCO3进行碱转化,转化率可高达92.6%,但 产品质量较差,且甲醇钠价格贵,造成生产成 本较高。
H C OH
H2C
OH
H2C
OH
H2C OH
H2C OH
L-抗坏血酸
D-抗坏血酸
L-异 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维生素C的性质
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 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它是一种还原 剂,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尤其在碱 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 快,但干燥结晶较稳定。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ppt课件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7f4bf8ce2f0066f5332298.png)
转化工艺 无论是莱氏法还是二步发酵法制得的2-酮基-L古龙酸,目前在生产上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转 化为VC。根据所选试剂的不同,二步发酵法可分 为酸转化法和碱转化法。 ①酸转化法 VC化学转化生产,自莱氏法建立以来就采用浓盐 酸催化2-酮基-L-古龙酸,一步制得 VC。国外有 关学者对此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印度 Ahmedbad Textile工业研究协会研究表明,在以饱和氯代烃 (如CHCl3 )、芳烃(如苯、甲苯)为溶剂, 由 2-酮 基-L-古龙酸与浓盐酸在 60-75℃下反应 4-6h, 可制得纯度为90 % 的粗VC。美国学者YOD ICE 等 于1985年报道了2-酮基-L-古龙酸与浓盐酸在表面 活性剂 Me(CH2)5N +Me3Cl的甲苯溶液中反应,可 制得纯度超过99%的VC。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
目录
• • • • • 背景 维生素C的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C的生产方法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进展 参考文献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国际上同类工作先进水平比较,微生物 所等单位所发明的用于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 酵法具有4大优势: 1. 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省掉了酮化反 应; 2. 节约了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原料 ,大大减少了“三废”处理,改善了劳动条 件,利于安全生产; 3. 减少工业用粮、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缩 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原料成本; 4. 与国外二步发酵法比较,其发酵规模和产 酸量均居领先地位。
②化学凝聚法 化学凝聚法是通过加入化学絮凝剂来除 去蛋白质、菌体、色素等杂质,避免了加热沉 淀时有效成分的损失。季光辉等采用化学凝聚法 对VC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使2-酮基-L-古龙酸的滤 液质量提高,提取前步收率提高5.2%,VC总收率 提高2.5%以上。以壳聚糖为主凝剂,聚丙烯酰胺 为助凝剂,通过化学凝聚法除蛋白工艺。提取收 率由原来的76%提高到82%,古龙酸优级品率由原 来的35%提高到60%, 成本比原来降低20%。 但是化学凝聚法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处理 后的发酵液离心后所得的上清液中任然存在一定 量的蛋白,如果发酵液染菌则处理效果更不明显 ,上清液浑浊,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和收率。 此外,化学凝聚法在操作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 污染。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PPT课件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8e605065ce0508773213db.png)
可建在高压机房的屋顶上。吸入口前,前置过滤器。作用是截留空
气中较大的灰尘,保护压缩机,减轻总过滤器的负担,也能起到一定的
制 除菌作用。介质为泡沫塑料(平板式)或无纺布(折叠式),流速0.1-
0.5m/s。要求是阻力小,灰容量大。
备
(3)空气压缩机 作用是提供空气流动的动力。常用往复式、螺杆式、
第11页/共23页
(2)、第二步发酵法
1、菌种:第二步发酵采用的菌种为由大、小两株细菌组成的混合菌种。小 菌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大菌可采用巨大芽孢杆菌,称2980菌;或蜡状芽孢杆 菌,称152菌,或浸麻芽孢杆菌,称169菌。也可采用其他一些杆菌与小菌混合 培养。但工业上使用最多的是2980及152菌混合菌。
第1页/共23页
获得维生素的方法
提取法:从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物和药用 植物中浓缩、 提 取。目前只有极少数维生素采用提取法,例如维生素A、E。 生物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微藻类的生物转化法,目前发 展很快。 化学合成法:目前生产维生素的主要方法。
第2页/共23页
二、目前合成方法
第3页/共23页
1、莱氏法
双丙酮-2-酮基 -L-古龙酸钠
第4页/共23页
优点:该法生产的维生素C产品质量好、收率高,达60%, 而且生产原料易获得,中间产物化学性质稳定,一直是国外 生产维生素C的重要方法
缺点:生产工序繁多、劳动强度大、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易 造成环境污染等
第5页/共23页
2、微生物发酵合成法
• D-山梨醇途径 • L-山梨糖途径 • L-艾杜糖酸途径 • 2-酮-D-葡糖糖酸途径 • 2,5-二酮-D-葡糖糖酸途径 • 2-酮-L-古龙酸途径
合成维生素C:更方便更快捷的补充VC。
维生素C发酵PPT课件
![维生素C发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1c7b7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5.png)
c.二次交换 将酸性上清液打入二次交换柱进行离子交换,至流出液的时,开始收集交换液,控制流出液,交换完毕,洗柱至流出液古龙酸含量在1mg/ml以下为止。若时,需更换交换柱。 d.减压浓缩结晶 先将二次交换液进行一级真空浓缩,温度45℃,至浓缩液的相对密度达左右,即可出料。接着,又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级浓缩,然后加入少量乙醇,冷却结晶,甩滤并用冰乙醇洗涤,得2-酮基-L-古龙酸。 如果以后工序使用碱转化,则需将2-酮基-L-古龙酸进行真空干燥,以除去部分水分。
3、发酵罐发酵
供发酵罐用的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加入至山梨糖的发酵液内,接入第二步发酵菌种的二级种子培养液,在温度30℃,通入无菌空气下进行发酵,为保证产酸正常进行,往往定期滴加灭菌的碳酸钠溶液调pH值,使保持左右。当温度略高(31~33℃),pH 在左右、二次检测酸量不再增加,残糖量以下,即为发酵终点,得含古龙酸钠的发酵液。此时游离芽孢及残存芽孢杆菌菌体已逐步自溶成碎片,用显微镜观察已无法区分两种细菌的差别,整个产酸反应到此也就结束了。所以,根据芽孢的形成时间来控制发酵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在整个发酵期间,保持一定数量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菌)是发酵的关键。
《维生素C生产工艺》PPT课件
![《维生素C生产工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79fdd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2.png)
CH2OH
HO C H
HO C H
O2
Acetobacter H C OH
HO C H
CH2OH D-山梨醇
O
CH2OH
COOH C
CO HO C H
CO
内酯化 HO C
HO C H 烯醇化
O
Pseudomonas H C OH
H C OH
OH C
HC
HO C H
HO C H
HO C H
CH2OH L-山梨醇
CH2OH 2-酮基-L-古龙酸
H2C OH 维生素-C
18.02.2022
13
生物制药工艺学——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
3、两步发酵工艺
[氧化] 醋酸杆菌 D-山梨醇
[生物转化] 假单孢菌 L-山梨糖
2-酮-L-古龙酸
[内酯化,烯醇化]
维生素C(L-抗坏血酸)
18.02.2022
14
生物制药工艺学——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
概述
基本概念
维生素是生物体内一类量微、化学结构各异,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 物,它们大多需从外界摄取。维生素有以下特点: (1)维生素是天然食物中的一种成分,是一种活性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和 整合作用。 (2)维生素需求量很小。 (3)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要从外界摄取。 (4)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 (5)人体内维生素缺乏时,会发生一类特殊的疾病,称“维生素缺乏症”。维 生素并不是补品,人体每日需要量是一定的,多摄入并不一定好,使用不当, 反而会导致疾病。
HC O
CH3
CH
CH3
CH3
C H 2O
双 丙 酮 -L -古 龙 酸
维生素发酵生产ppt课件
![维生素发酵生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8cda46bcd126fff7050b62.png)
再经酸化得二丙酮-2-酮-L-古龙酸; d. 二丙酮-2-酮-L-古龙酸经转化得维生素C。
·
8
(1)莱氏化学合成法
a. D-山梨醇经黑醋菌(Gluconobacter melagenus)发酵得L-山梨糖;
(2) 第二步发酵 B. 培养基
种子培养基
酵母膏 0.3% 牛肉胶 0.3% 玉米浆 0.3% 蛋白胨 1.0% 尿素 0.1% 山梨糖 2.0% 另加某些无机盐
发酵培养基
玉米浆 0.5% 尿素 0.1% 无机盐 山梨糖
·
25
(3) 第二步发酵 C. 发酵过程特征
第二步发酵为混合菌种发酵。由于大、小菌两者的最适培养条件是不同的, 所以其操作适宜条件是兼顾大、小菌两者的条件。通常操作温度为30℃; 初始pH控制在6.8左右。该反应虽属氧化反应,但对氧的消耗并不很大。 气升式发酵罐非常适合该发酵过程。溶氧浓度控制在20%即可。 山梨糖的初始浓度对产物的生成影响较大。间歇发酵时初始山梨糖浓度超 过80 g/L,会对产物生成产生抑制。所以要取得高浓度2KGA,需采用高浓 度山梨糖流加发酵方式。若采用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的流加控制策略, 可获得高浓度的2KGA,二步收率可达83%。
化学合成法 提取法
生物合成法
细菌 真菌 藻类
+
+
+
+
+
(+)
+
+
+
(+)
+
+
+
+
+
世界产量 /(吨/年)
2000 2000 8500
1600 3
300 10 100 70000
两步发酵法制维c
![两步发酵法制维c](https://img.taocdn.com/s3/m/4f1be361700abb68a982fbb2.png)
维生素C的制备--浅析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技术㈠维生素C简介中文名称:维生素C英文名称:vitamin C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定义:显示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称,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缺乏它可引起坏血病。
结构式: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比旋度:+20.5°至+21.5°化学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3IUPAC名:2,3,4,5,6-五羟基-2-己烯酸-4-内酯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1]㈡两步发酵法制备维生素C:历史:我国从1969年开始在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法的基础上进行维生素C二步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在1974年取得很大成功,是目前唯一成功应用于维生素C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转化法。
意义: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实质上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代替莱氏法中的化学合成阶段,避免了丙酮,酸,碱或苯等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
其工艺是D-葡萄糖以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得D-山梨醇,然后经两步发酵(微生物氧化)得2-酮基-古龙酸,再经转化得葡萄糖。
目前在我国已应用于生产,因其简化和缩短了莱氏法,加快了维生素C的生产速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2]制备流程:(1)D-山梨醇的制备原理:D-山梨醇是己六醇化合物,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具有D-葡萄糖的构型,故将D-葡萄糖C-1上的醛基还原成醇基而制得[3][4]工艺过程:将水加热至70-75℃,在不断搅拌下,逐渐加入葡萄糖至全溶,制成50%葡萄糖水溶液,再加入活性炭75,搅拌10min,滤去碳渣,然后用石灰乳液调节PH 至8.4。
料液压到氢化釜!,加入骨架镍催化剂(葡萄糖量的20%),通入氢气,于3.43MPa ,140反应至不吸收氢气为反应终点,料液先静置沉降,除去催化剂,再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处理后,减压浓缩至浓度60%-70%的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的黏稠液体。
《维生素C生产工艺》幻灯片
![《维生素C生产工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02b2e204028915f804dc2f1.png)
②发酵条件 温度为26-30℃,最适pH为4.46.8。pH4.0以下菌的活性受影响。
用0.5%酵母浸膏为主要营养源,山梨醇 浓度为19.8%,通气量1800ml/min,30℃培养 33h,山梨糖收率可达97.6%。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后的维生素C 工艺开展过程中,要以两步发酵法为根底,不断优化工艺, 同时借鉴国外的新技术、新信息,防止低水平重复,提高Vc 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注重Vc 系列产品的开 发和应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2021/5/21
19
生物制药工艺学——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
思考题
1、简述维生素的特点及区分脂溶性维生 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2、简述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2021/5/21
20
生物制药工艺学——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
总复习思考题
1、生物制药工艺学研究的内容或对象。 2、生物药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 3、简述生物制药的一般过程。 4、比照生化药物的各种沉析(浓缩)方法的异同。 5、详细阐述超滤、离子交换法、凝胶层析和亲合层析的异
CH 2OH D -山 梨 醇
CH 2OH L-山 梨 醇
2021/5/21
H 3C
(C H 3)2C O O H 2SO 4
H 3C
H
CH 2OH C CH CO
CH
CH 2O 双 丙 酮 -L-山 梨 糖
COOH
H 3C
C
O2
K M nO 4 O H 3C
CH
CH 3 N aO H
HC O
CH3
C HO
C OH C HO
HC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ppt
![发酵工程——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509c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a.png)
分离提纯设备的改进
分离提纯是发酵工程中重要的一环,改进分离提纯设备可以 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例如,采用超滤技术可以更高效地 进行分离提纯。
节能减排措施
能耗优化
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能源的使用,优化能源结构,可以降低能源消 耗。例如,采用先进的发酵技术可以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通过选择适合的微生物,优化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提高微生物产生维生素c 的能力。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手段,改良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提高其产生维生素c的能力 。
02
维生素c的发酵生产工艺
菌种的选育和改良
1 2
自然选育
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自 发突变,选择出优良的菌种。
维生素c的物理性质
维生素c具有晶体和溶液两种形式,呈无色或淡黄色,具有很 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
维生素c的生产方法
通过化学合成法生产维生素c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
通过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通过微生物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
发酵工程在维生素c生产中的应用
选择适合的微生物
如磷酸盐、硫酸盐、铁、锌等对于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是必不可少的 。
生长因子
某些微生物还需要生长因子才能正 常生长,如生物素、泛酸等。
发酵条件的控制
温度
pH值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非常大,过高或过低都会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生成。
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着直接的影 响,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pH值下生长和 繁殖。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的生产方法
莱氏法:是维生素C生产的经典方法,是由 Reichstein和Grussner研究开发的。系以葡 萄糖作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制成D-山梨 醇,再经醋杆菌深层发酵氧化制得收率很高 的L-山梨糖,L-山梨糖经丙酮和硫酸处理( 生产上俗称丙酸化)生成双丙酮-L-山梨糖 (简称双酮糖),再用苯或甲苯提取,提取 液经水法除去单酮山梨糖后蒸去溶剂而后分 离出来,用高锰酸钠氧化、水解、酯化、转 化、中和便得VC。
(1) 工艺路线
第一步:
H2 /催 D-葡萄糖 化
D-山梨醇
黑醋酸菌
L-山梨糖
第二步:
L-山梨糖
大菌、小菌 混合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内酯化
烯醇化
维生素C
O C H O H 2 H O C H C H O H 2 H O C H C H O H 2 C O C O O H C C O
内 酯 化H O C H O 2 2 醇 化 H O C H 烯 H O C H H O C H H O C H O O H C 氢 化 A c e to b a c te r P s e u d o m o n a s H C O H H C O H C O H H H C O H H C H O C H H O C H H O C H H O C H H O C H C H O H C H O H C H O H 2 C H O 2 2 H CO H 2 D 葡 萄 糖 D 山 梨 醇 L 山 梨 醇 2 酮 基 L 古 龙 酸 维 生 素 C
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是细胞氧化 -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它释放两个氢原子后变 成氧化型维生素C,有供氢体存在时,脱氢抗坏 血酸可以接受两个氢原子变成抗坏血酸,参与
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用
于防止坏血酸和抵抗传染性疾病,促进创伤和 骨折愈合,以及用作辅助药物治疗
C H 2O H C C C C H H O H H O 2 H O H H O
C H 2O H C C C C O H O H H
C H 2O H D -山 梨 醇
C H 2O H L -山 梨 醇 C O O H H 3C C C H C C H O H C H 2O 双 丙 酮 -L -古 龙 酸 O C H 3 C H 3
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 副本
目录
• • • • • 背景 维生素C的结构和性质 维生素C的生产方法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进展 参考文献
显著的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益和社会效益
与国际上同类工作先进水平比较,微生物 所等单位所发明的用于维生素C生产的二步发 酵法具有4大优势: 1. 以生物氧化代替化学氧化,省掉了酮化反 应; 2. 节约了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工原料 ,大大减少了“三废”处理,改善了劳动条 件,利于安全生产; 3. 减少工业用粮、生产工序和生产设备,缩 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原料成本; 4. 与国外二步发酵法比较,其发酵规模和产 酸量均居领先地位。
H C O H 2 L -异 抗 坏 血 酸
H C O H 2 D -异 抗 坏 血 酸
L -抗 坏 血 酸
D -抗 坏 血 酸
维生素C的性质
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 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它是一种还原 剂,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尤其在碱 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 快,但干燥结晶较稳定。
O 2 C C C H O H C H 2O 双 丙 酮 -L -山 梨 糖 C O O H C C H 2O H O H H O C C C O H O H H H H O C H 2O H H 2C 2 -酮 基 -L -古 龙 酸 维 生 素 -C O H C H C 内 酯 化 烯 醇 化 H O O H C C O C H 3 C H 3 K M n O 4 N aO H O H 3C
2·二步发酵法
二步发酵法是相对莱氏法而言的,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于 1975年合作发明的,此法进一步发展了维 生素C的生产,是目前唯一成功应用于维生 素C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转化法。 过程为山梨醇发酵生成山梨糖后,山 梨糖又经第二步细菌氧化,直接生成2-酮 基-L-古龙酸,而废除了丙酮化和化学氧化 两个步骤。
(2)工艺过程
a 第一步发酵 以D-葡萄糖为原料,加 氢催化生成D-山梨醇,再加入假单孢杆菌 氧化获得L-山梨糖。 b 第二步发酵 L-山梨糖通过小菌氧化 葡萄糖酸杆菌和大菌巨大芽孢杆菌、蜡状 芽孢杆菌等伴生菌混合发酵得维生素C前体 2-酮基-L-古龙酸。
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
维生素C(多羟基不饱和内酯衍生物)分子 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故有4种光学异构体 ,其中L(+)抗坏血酸效果最好,其他三 种临床效果很低或无效。
O C C C H H O C C H C 2 H O H O H H O O H H O C C C C C H C 2 O H O H O H O H H O O O C C C C C O O H H O H H H O C C C C C O O H H O H O H
以当年北京制药厂年产150吨维生素C车间 为例,采用二步发酵法新工艺后,每年可 节约丙酮297吨(相当于237.8万斤粮食) ;节省其他化工原料2600多吨和主要设备 58台;降低了原料成本10%。据报,目前国 内已有年产3万多吨维生素C的生产能力, 若全部开动生产,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工艺路线
[加氢] H2
D-葡萄糖
D-山梨醇
[酶菌氧化] O2
L-山梨糖
[酮化] H2SO4丙酮
双丙酮-L-山梨 糖 [酸化] HCl
[氧化] NaOH, O2, KMnO4
双丙酮-L-古龙酸
2-酮-L-古龙酸
[转化]
维生素C
C H 2O H H O H O H H O C C C C C H O D -葡 萄 糖 C H 2O H H 3C (C H 3)2C O H 2S O 4 O H 3C H C H H O H H H 2 H O H O H 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