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解读(xiugaigao)PPT课件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的临床处理ppt参考课件
2020/4/27
14
临床处理路径
• 直径<8 mm实性肺结节:
2020/4/27
15
• 亚实性肺结节的处理路径如下:(I)对于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肺 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对于直径5~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 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对于直径>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 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 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2)对于直径≤8 mm 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查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 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1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 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查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 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 对于直径>15 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
2020/4/27
7
• 对于具有高度恶性(>65%)概率的肺结节,推荐处理策略就是外科
手术,除非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外科手术治 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
开胸以及纵隔镜。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 选方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下肺段或肺叶切除的 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35%)。
2020/4/27
4
影像学评估
• 在胸部x线检查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0%,而CT则能 高达40%一60%。
• 胸部CT检查是判断肺结节特征(包括结节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 的主要依据。
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及治疗完整版ppt可修改文字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1.3.1 肺癌的强化表(Biao)现
3.3.1.1 肺癌的强化形式 均匀性强化、不均匀性强化和环状强化。
环状强化有两种表现:①肿瘤中央不强 化,仅周边强化,中央不强化代表肿瘤 坏死;②肿瘤中央和周边都强化,但周 边强化非常显著,呈环状强化,周边显 著环状强化部分(Fen)为肺不张,中央部强 化为肿瘤本身强化 。
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2.1.1.10 肺癌的钙化 原因可能是肿瘤内血供障碍,管养不良,
细胞坏死而发生钙化;也可能是肿瘤自 身的内分泌功能(如粘(Zhan)液腺癌)使肿 瘤内钙质沉着;亦可能是肿瘤间质化生 为成骨细胞而发性骨化;多呈散在沙粒 状钙化 。结节状钙化可能是肿瘤在生长 过程中将肺内原有的钙化包裹在瘤体内。
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2.1.1.4 血管集中征 血管集中征 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其
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Zhou)围的血管束向病 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 向病灶移位,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 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 对周(Zhou)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 管的包绕。
分叶状边缘多表明为恶(E)性结节 ,肺癌常 见深分叶状边缘,错构瘤可见浅分叶 ,毛 刺的边缘提示恶性结节,约90%有毛刺的 结节为恶性结节。边缘光滑锐利提示良 性结节,如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和结核 球等。
第六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1.1.3 结节 的密度 (Jie)
3.1.3.1 磨玻璃密度 局灶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可见于肺癌,尤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三十四页。
中国肺结节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 极心态。
有症状患者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症状、结节大小、肺功能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 疗方案。
药物选择
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需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 性进行选择。
并发症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气胸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03 肺结节病鉴别诊断与风险评估
常见肺部疾病鉴别诊断
肺癌
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与肺结节病在影像学上有时难以 区分。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影 像学特征、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
段进行鉴别。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 慢性传染病,其影像学表现与肺 结节病有相似之处。需要结合临 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影像学特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详细阐述了肺结节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诊 断、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诊断等,制定了相应的 诊断标准,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创新点
本次专家共识首次明确了肺结节病的定义和分类 ,制定了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强调了多学 科协作和患者参与的重要性,为肺结节病的临床 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心血管并发症
针对心血管并发症,应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 心功能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途径探讨
开展健康讲座和培训课程
通过定期组织肺结节病相关的健康讲座和培训课程,向患 者普及疾病知识,提高他们对肺结节病的认知程度。
肺结节病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 感染可能加重病情,影响预后。
呼吸衰竭
严重肺结节病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危及生命。
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专家共识
(最全版)
一、导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最全面
的专家共识。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
二、背景
肺部亚实性结节是指直径小于3厘米且X光或CT显示为高密
度灶的肺脏结节。
它们通常是无症状的,但有一定风险与肺癌相关。
放射治疗是一种常用的处理亚实性结节的方法。
三、专家意见
1. 放射治疗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
- 已排除恶性病变的亚实性结节
- 结节直径较大或形态异常
- 伴有症状或明确的恶性潜能
2. 放射治疗的原则:
- 确定治疗目标和照射计划
- 基于结节特征确定适当的剂量和分数
- 监测患者反应和治疗效果
3. 放射治疗的风险:
- 放射剂量过高可能引起肺部损伤
- 患者可能经历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4. 治疗后随访:
- 对于放射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 进行定期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结节的变化
- 注意并记录任何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四、结论
本文档总结了关于2023放射治疗肺部亚实性结节的专家共识,以指导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些共识将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和指导,并不取代医生的临床判断和
决策。
以上是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专家意见编写的文档,但仍需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
肺结节PPT课件
• (2)孤立的、直径>5 mm的pGGN,发现病变后3个月进 行CT复查以确定病变是否持续存在;如果病变持续存在 且没有变化,则每年CT随访复查,至少持续3年,之后 仍应长期随访,间隔期可以适当放宽,有变化则调整随 访周期。对于直径在10 mm以上,平均CT值超过–600 HU,外形有分叶、内部可见空泡征的pGGN,恶性可能 较大,应建议手术切除。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或进行PETCT检查。
第27页/共35页
• 3.对于难以定性的肺结节,可以推荐其进行随访观察,具体的随访原则根据Fleischner学会推荐意见,结 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荐意见如下。
• 1)孤立的、直径≤5 mm的pGGN,2年后低剂量CT随访,没有变化则4年后随访。如患者情绪过于焦虑, 可适当缩短随访周期(首次6~12个月后复查,以后每2年随访1次,病灶变大、变浓则缩短随访周期或手 术切除,变小、吸收则保持2年随访或终止随访)。
第8页/共35页
肺内的淋巴结逐渐被认为是良性结节。它的特征性CT表现有:
• 1、3~6mm大小,呈咖啡豆状 • 2、分布于胸膜下15mm以内 • 3、单发或串珠状分布 • 4、线样阴影连接于胸膜(增厚的小叶间隔) • 5、常发生于肺内位置较低处
第9页/共35页
第10页/共35页
结节边缘
• 光滑边缘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约有三分之一的恶性结节或肺转移瘤的边界也较光滑,某些感染性病灶周 围轮廓也会呈现为放射状和毛刺状改变。边缘模糊、触须状或多角状边缘通常是炎症损害。
第22页/共35页
• 有以下变化提示恶性GGN: • (1)GGN增大; • (2)稳定并密度增高; • (3)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 (4)缩小但病灶内实性成分增大; • (5)结节具备其他形态学的恶性征象。
肺结节中西医结合全程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PPT课件
诊断方法
综合运用影像学、病理学、分子 生物学等手段,提高肺结节诊断
的准确性。
风险评估
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形态、生长 速度等特征,结合患者年龄、吸 烟史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为
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1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中西医结合的个 体化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药、西药、手术、放 疗等手段。
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与原则
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中的优势
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脏 腑功能等,改善肺结节患 者的全身症状。
副作用小
相比西医治疗,中医药副 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良 好,可长期使用。
预防复发
中医药在肺结节治疗中具 有预防复发的作用,通过 调理体质、增强免疫力等 方式,降低复发风险。
06
总结与建议
本次解读成果总结回顾
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显著优 势,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通过专家共识的解读,进一步推动了 肺结节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 意度。
本次解读对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 全面阐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益的 参考。
如血府逐瘀汤、二陈汤、小柴胡 汤等,具有活血化瘀、化痰散结
等功效。
针灸疗法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 运行,达到治疗肺结节的目的。
其他非药物疗法
如拔罐、刮痧等,可辅助中药治疗 ,提高疗效。
04
全程管理策略实施与效果评 价
早期筛查、诊断及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早期筛查
通过低剂量CT等影像技术进行肺 结节的早期筛查,提高早期发现
临床表现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课件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2015年首部"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1]发表以后,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对肺结节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这些指南与共识的更新完善了肺结节的诊治与管理策略。
在此背景下,为了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在总结我国首部肺结节诊治共识[1]的经验和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参考了"肺结节评估:亚洲临床实践指南"[2]及其他学科共识或指南[3,4,5,6,7]后,对原有共识进行了修订。
更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细化了肺结节的分类,对肺结节、微小结节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定义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推荐进行低剂量CT筛查;强调了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注重准时随访并观察肺结节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特征等,旨在提高我国各级医院医生对肺结节的诊治水平。
一、肺结节的定义和分类(一)肺结节的定义[1,2,3,4,5]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
多发性肺结节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或良性病变(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所致;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不在本共识讨论的范围内。
(二)分类[1,2,3,4,5]1.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2.病灶大小分类:为便于更好地指导分级诊疗工作,对肺结节患者进行精准管理,特别将肺结节中直径<5 mm 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 mm者定义为小结节。
微小结节可在基层医院管理;小结节可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10~30 mm的肺结节则应尽早请有经验的专家诊治。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PPT课件
7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8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9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0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1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2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3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4
>8㎜的实性结节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1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2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3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5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6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7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8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9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0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1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2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3
2019年 肺部结节诊治 中国专家共识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3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4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5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6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15
2019年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全文)
(2)扫描方法:FOV 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各自机型调整。靶扫描的 FOV 可缩小至 180mm×180mm。无论厂家的扫描准直层厚多少,建议 1mm 薄层重建。扫描层厚<1mm 者,可以无间断连续重建;如扫描层厚> 1mm,重建间隔选择准直层厚的 50%~80%。滤过函数采用肺算法和标 准算法分别进行重建,图像矩阵 512×512,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 1024 ×1024。连续薄层 CT(1mm 层厚)扫描以确认病灶是否为真实的 GGN, 尽可能避免仅在厚层图像(通常是 5mm 以上)上读片,以免漏诊较小的 GGN,或将实性结节误判为亚实性结节。
一、定义 磨玻璃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指 CT 上边界清楚或不清
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密度又不足以掩盖其中行走的血管和气管 影。如果病变局限,则称为局灶性磨玻璃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 fGGO);如果病灶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表现为结节状,则称为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GGO 根据内部密度分为两 类,如果病灶内不含有实性成分,称为纯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如果含有实性成分,则称为混杂性磨玻璃影(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相应的 GGN 根据有无实性成分也分 为纯 GGN(pure ground-glassnodule,pGGN)和混杂性 GGN(mixed ground-glass nodule,mGGN),后者又被称为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pGGN、mGGN)都称为亚实 性肺结节(subsolid nodule)。
肺部结节的CT诊断及处理方案 ppt课件
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 近10年增长最快,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 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患者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 肺癌大国。
早 期 肺 癌
五年 生存率 >90%
III.IV期 肺 癌
五年 生存率 5%-13%
不同分期肺癌治疗效果差别巨大!!!
5
早期肺癌诊断现状
2014/01/15
肉芽肿性炎症
中国专家推荐方案(实性结节)
基线LDCT检查
气管内病变 痰细胞学/纤支镜 阴性 <5mm 抗炎治疗1 个月后复查 阳性 完全 吸收 非钙化结节 ≥15mm 5~15mm
PET-CT 检查
无变 化 高度 疑癌 不能 确定 3个月 后复查 不变/增大 缩小 活检 临床干预
抗炎治疗3 个月后复查 不变 年度 增大
中国专家推荐方案(实性结节)
年度复查LDCT
新发支气管内结节
新出现非钙化结节 上年度结节增大/ 实性成分增多 阴性/上年度 结节无变化
纤支镜
>3mm结节
3个月后复查, 必要时抗炎治疗
≤3mm结节 6个月 后复查 增大 无变 化 高年资医师判断是否临床干预 临床 干预
临床干预
完全 吸收
部分 吸收 6个月后复查 无变化
临床干预
下一年度复查
中国专家推荐方案(非实性结节)
孤立直径≤5 mm pGGN 孤立直径>5mm pGGN 6-12个月后复查,以后每2年随访一次,病灶变大变浓则缩短随访周 期,变小、吸收则保持2年随访或终止随访 3个月后复查,如无变化,年度复查,至少持续3年。>10mm的 pGGN,平均CT值超过-600HU,具有恶性征象者建议手术 3个月后复查,如无变化或实性成分<5mm,则年度复查3年;如结 节增大或实性成分>5mm,则活检或手术切除,实性成分>5mm的 直径8mm以上部分实性结节可行PET-CT检查 3个月后复查,如无变化,则1年后复查;如增多、增大、增浓,则 缩短随访周期,如减少、变淡或吸收,则延长随访周期或终止随访 3个月后复查,如无变化,则年度复查,至少3年;如增多、增大、 增浓则缩短随访周期,如减少、变淡或吸收则延长随访周期或终止 随访 3个月后复查,如无变化,建议积极处理较大的突出病灶,尤其是实 性成分>5 mm的mGGN、>10 mm的pGGN及具有恶性征象的部分 实性结节,建议手术切除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 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249-255.
肺结节定义
• 肺结节:最大径≤3.0cm的、局灶性、类圆形、影 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 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分类
LDCT肺癌筛查的争议
• 3.过度治疗:如果严格按照随诊方案、根据结节形态及生 长速度进行随诊,进行活检的结节中仅16%为良性结节。 筛查中的良性结节的手术切除率在2.0%左右,在筛查研究 项目中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4.辐射剂量:放射线的风险依然是LDCT 肺癌筛查时需要重 点关注的内容之一。LDCT平均辐射剂为0.61~1.50 mSv, 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认为如果影像学检查的单次剂量在50 mSv以下、短期内多次累积剂量在100 mSv以下时被认为 可能是安全的。
3、6、12和24个月各随访1次,以后每年随访1次。
201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原发性肺癌 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3):172-177
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专家共识的制定有助于促进不同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动肺结节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
指导临床实践和决策
高质量的肺结节数据标注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 息,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决策的制定。
05 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数据标注准确性
目前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不同医生或标注者对同一病例的标注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影 响后续分析和诊断的准确性。
高质量的数据标注是模型训练的基础,通过质量 控制可以减少标注错误对模型训练的影响,提高 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提升医学影像诊断水平
准确的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有助于医生更好地 理解和分析影像数据,提升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流程
制定标注规范
制定详细的标注规范,明确标注的对象、边 界、标注工具的使用等,确保标注人员能够 准确理解并执行标注任务。
培训标注人员
对标注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标注技能和医学 知识水平,确保标注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并标注肺结 节。
定期检查与反馈
定期对标注结果进行抽查和评估,发现问题 及时反馈给标注人员并进行纠正,确保标注 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的评价指标
准确率
评价标注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一致性,准确率 越高,说明标注质量越好。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 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与质量控制 领域的发展。
06 结论
研究结论和成果
肺结节数据标注的准确性显著提升
通过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实施,胸部CT肺结节数据标注的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校的Fleischner学会“肺非(亚)实性结节(subsolid nodule)诊断处理指南”。
• 注:根据2015年《中华放射学杂志》第4期“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及第5 期“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肺非实性结节(指pGGN)不等于肺亚实性结节 (指pGGN与Mggn).
• 英国著名肿瘤学家Peto教授预言:如果中国不及 时控制吸烟和治理空气污染,到2025年每年新发 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中
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249-255.
3
概述
• 我国约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 存率约为15.6%,这一现状不但与缺乏筛查有关, 更与缺乏科学鉴别肺结节的方法有关。
6
背景
• 2015:《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年第4期发表了“肺 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2015:“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 在《中 华肿瘤杂志》2015年第1期发表。
• 2016:“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要点(2016年 版)”在《中国肺癌杂志》2016年第1期发表。
• 要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存活率,需要制定切实可 行的肺结节诊治共识,并且广泛推广才能产生事 半功倍的效果。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部结节诊治中
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5,38(4):249-255.
4
背景
• 国际多组织2011年联合推出了肺腺癌的多学科新分类。 • 2012年底Fleischner学会推出了肺内亚实性结节的推荐处
• 结节分析:结节按照密度分为实性、部分实性及纯磨玻璃 密度。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
志,2015,49(5):328-335
13
LDCT图像的分析与记录
• 要求标注结节所在图层编号;完整报告肺结节部位、密度、 大小、形态等,并给出随诊建议。有随诊CT 时需要比较 结节变化,同时记录其它异常,如肺气肿、肺纤维化等肺 部其他疾病、冠状动脉钙化,扫描范围内其他异常发现。
月内进行LDCT复查。
11
CT扫描方案
• 扫描范围: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患者仰卧,双手上举, 采取吸气末单次屏气扫描;螺旋扫描模式,螺距≤1,机 架旋转时间≤1.0s,扫描矩阵不低于512X512,并采用大 视野(FOV=L);没有迭代重建技术的可使用120kVp、 30~50mAs的扫描参数,有新一代迭代重建技术的可使用 100~120kVp、低于30mAs作为扫描参数;若重建层厚 ≤0.625mm可以无间隔重建,若重建层厚介于0.625~ 1.250mm之间,则重建间隔≤层厚的80%;采用标准算法, 或者肺算法和标准算法同时进行重建。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
志,2015,49(5):328-335
12
LDCT图像的分析与记录
• 阅片:(1)建议在工作站或PACS进行阅片,最好能使用 专业显示器;(2)采用纵隔窗(窗宽350-380HU、窗位 25-40HU)及肺窗(窗宽1500~1600HU,窗位-650~- 600HU)分别进行阅片;(3)建议采用多平面重组(MPR) 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阅片,MPR多方位显示肺结节的形 态学特征。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概述
•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 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达140万,占所有 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
5
背景
• 2014:《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年第3期发表了“原 发性肺癌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 2015:《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年第4期刊载了中华医学 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起草的“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 家共识”。
• 2015:《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年第5期刊载了中华医学 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编写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 家共识”。
7
肺癌危险因素
• 吸烟: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癌中吸烟所致的达80%以上。 • 环境污染:室内氡污染是诱发肺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而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 • 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砷、铬、石棉、镍、镉、铍、二氧
化硅、柴油和汽油废气及煤焦油等,或大量吸人或接触放 射性物质如铀和镭等。
201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原发性肺癌 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3):172-177 8
肺癌危险因素
• 恶性肿瘤既往史: • 肺癌家族史: • 慢性肺部疾病: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肺纤维
化:弥漫性肺纤维化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 8.25倍;③肺结核:肺内存在陈旧性结核病灶的 患者肺癌发生风险增大。
201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原发性肺癌 早期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3):172-177 9
推荐筛查人群
• 年龄50-75岁; • 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①吸烟≥20包/年,
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②被动吸烟者;③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 氡等接触者);④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⑤有COP射学分会心胸学组.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华放射学杂
志,2015,49(5):328-335
10
CT扫描方案
• 基线LDCT(baseline LDCT):第1次行LDCT筛查肺癌。 • 年度复查(年度筛查)LDCT(annual repeat LDCT):
基线CT扫描以后,每年1次的LDCT肺癌筛查。 • 随诊LDCT(follow-up LDCT):检出的肺内结节需在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