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我市民营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加快,为我市经济保持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一)民营经济增速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增速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比全市GDP增速高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 %。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民营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增长 %;第二、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分别为亿元、亿元,增长 %、 %,比全市GDP第二、三产业增速高个、个百分点。2013年,我市民营经济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为 %、 %,比上年同期下降个、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比上年同期上升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民营单位数增速加快,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我市民营单位87833户,比2012年增长7%,民营单位数增速保持加快的趋势。其中,私营企业1102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个体工商户76811户,增长6%。从注册资本金情况看,2013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为278.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6%;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28.7亿元,比
上年增长47%,民营单位规模不断扩大。民营单位就业人数4
8.1万人,比上年增长15.5%。
(三)民营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呈现良好势头
2013年,民营资本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民营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2013年市工商联工作成绩突出:
过去一年里,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当好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的统一部署,从2013年5月开始全国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我市工商联通过举办学习会、报告会、征文摄影比赛,以及赴革命老区学习考察,使我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企业与时俱进发展的信心,激发了加快发展的动力。二是商会协会、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市工
商联认真抓好会员发展和商会协会组建工作,新发展会员223名,抓好了河源市安徽商会、河源市茶业行业协会的组建工作,其中河源市安徽商会已挂牌成立,河源市茶业行业协会已向市民政局报批。三是桥梁纽带和交流合作平台作用发挥明显。市工商联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民间经济交往中的作用,组织民营企业家深圳、北京、梅州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了佛山河源商会、佛山顺德乐从家具行业协会、广东省客家商会等到河源考察,加强交流,以商引商,其中广东省客家商会下属公司——广东客家汇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有限公司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总额300亿元。四是促进和服务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实效凸显。进一步加强与中行河源分行、工行河源分行、广发行河源分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争取银行对会员企业的融资支持。积极争取广东省客商会支持,由市工商联副主席的企业——广东城冠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作广东省客家商会小额贷款公司,为我市民营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积极推动开展互保金业务,源城区工商联已争取区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微企业互保贷款业务的意见》。五是教育培训和维权工作成效明显。举办了中山大学MBA培训班等一系列的培训、讲座,进一步提高我市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积极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共受理投诉、咨询、求助事项4宗,涉及金额3365元,挽回经济损失340万元。六是光彩事业
和社会公益事业亮点彰显。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各项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3000多万元,筹集200多万元支持教育创强工作,帮扶一大批贫困大学生上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