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机械类课程教案编写实用性的方法研究 (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机械类课程教案编写实用性的方法研究-职业杂志论文提高机械类课程教案编写实用性的方法研究

文/李春晓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在如何提高机械类课程教案的实用性及如何评价教案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索。

关键词:机械类课程教案实用性评价

机械类课程教案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专业性强,术语、图样和计算公式较多,同类科目之间的联系密切。这对机械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过关、知识面丰富,对“四新”有较全面的了解;双师型、懂操作、有生产实践经验;教学基本功扎实,表达能力强。

笔者一直承担机械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且长期担任机械教研组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悟出,要提高机械类课程教案编写的实用性,使其真正服务于教学和指导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写教案前做好三项准备

准备一:啃透教材。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先要通读一遍教材,牵出疑点,并设法化解这些疑点。在编写教案时,则要慢吞细嚼,不放过任何存疑之处。准备二: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教师应加深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该课程对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还应对该课程(工种)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

准备三:分配课时。教师把学校分给该课程的总课时量分摊到具体的章节上,即对每一章(节)的授课时间进行初步计划,要考虑到所教班级的专业特点及学生的文化基础等因素。

二、做到六个“体现”

1.教案应体现对教材的处理

教师不必过于依赖书本,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润饰或改进,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具体的处理方法有五种。

图1 溜板箱结构与功能

一是变笼统为具体。对教材中的某些笼统的表述,教师应将其变得更为具体,如在车工工艺学的“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溜板箱”中,教材只有寥寥几个字,未讲清它的结构及功能。修改见图1。二是变简单为翔实。教材中对一些知识点的阐述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正确掌握,应对其进行扩充,如在车工工艺学的“卧式车床的主要结构——尾座”中,应增加有关注意事项见图2。

图2 尾座装配注意事项简图

三是由不系统变为系统。教材中的某些章节在对有关知识点进行介绍时,内容欠全面,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需进行“增容”。如在车工工艺学的“圆锥的基本知识”中,教材中举了两个锥面配合的例子,却未提到它的优点,应增加如下内容。

锥面配合的优点:装拆方便,多次拆装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对中性;配合紧密,能传递较大扭矩;磨损后尺寸可以自动补偿。

四是增加例子。教师在对一些概念、原理或规律进行诠释时,如能举出例子,则更具说服力,能使学生消化得更好。如在车工工艺学中,教材在解释“主运动”时,只举了一个例子,即“车削时工件的旋转是主运动”,显然偏少,没有形成比较,未能使学生充分认识该概念。可增加下面的例子,见图3。

图3 主运动举例简图

五是概括浓缩、增设标题。如果能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浓缩并拆分成几个知识要点,再加上相应的小标题逐一讲解,就相当于帮学生理清了头绪,使其听得明白。例如在机械制图“点的投影”一节,前半部分用了较多的篇幅来论述,教师可将其概括成四个问题,并加上如下四个标题:空间点的概念及其投影标记;空间点对投影面的距离及表示方法;空间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2.教案应体现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应在写教案时就设计好,包括课前复习、准备知识、新知识讲解、知识链接、设置悬疑、课堂提问、模型(实物)演示、实例(案例)分析等。

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让学生对合金相图、钢的热处理等有直观的认识。

3.教案应体现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在讲课时要突出重点,对重点内容的各个知识点逐个攻破,并由主带次,让学生系统掌握整节内容。因此,教师应把更多的力气花在重点内容上。

例如机械基础“轴承”一节,重点是滚动轴承,教师应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其结构、特点、类型、型号及选用方法等。至于其他轴承,可作一般性介绍,并和滚动轴承作比较。

对于难点问题,则要找出一种化解方法。如机械基础“螺纹线数的判断”就是一个难点,教师单从文字或图样去讲解,收效不佳。最好采用直观教学,把两个螺纹工件(一个属于单线、一个属于双线)拿到学生面前,强调从单线螺纹工件的端面只看到一个螺旋线起始点,而双线的则有两个。这样就能使学生掌握螺纹线数的判断方法了。

4.教案应体现与相关科目或相关知识的联系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对涉及的旧知识应先作“插讲”(在教案上显示出来),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例一:讲车工工艺学“车螺纹”一节时,教师不必急着讲车螺纹的方法与步骤,而应以“插叙”形式扼要阐述车端面、车外圆、车退刀槽等旧知识,因为这些环节都属于车螺纹的准备工作。

例二:讲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时,应与机械制图之“零件图”中的“形位公差的标注”和“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联系起来,还要与车工工艺学中有关车削各种零件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内容联系起来。

5.教案应体现板书设计

教案上的内容一般不需全部板书,对需板书的部分要在教案上特别注明。教师设计板书时,应遵循方便教学、提高效率、实用美观的原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板书应尽量避免采用冗长的“写文章式”,推荐采用“精华式”“推理式”“列举式”等。

例如推理式,就是用一些关键词句加箭头、符号,对某一原理(或过程)进行表述。例如车工工艺学中关于“积屑瘤的形成”,板书见图4。

图4 积屑瘤的形成过程图

6.教案应体现专业的要求与特点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所讲内容与专业的关系,考虑专业对该内容的要求,使教案体现专业特点。

如机械基础课的“液压传动”一章,教师在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班上讲时,应重点介绍液压电梯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又如机械制图课,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班,应重点讲清装配图,还应介绍一些涉及模具的图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好基础。

三、写教案后的三项注意

注意一:课前重温或作适当补充。建议教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但上课前要进行重温,巩固备课成果,同时也可以把最新得到的一些有利于改进教学的信息补充到教案上。

注意二:讲课时不过于依赖教案。写教案其实是科任教师熟悉讲授内容的过程,目的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做到牢记在心。教师切忌在课堂上长时间手捧教案照读照抄。

注意三:教案在执行过程中可据当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变。教案是一种计划性文件,教案写好以后,并不意味着要原样执行,因为有些突发因素是写教案时难以预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