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课程大纲(含实验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606108020
学时数:56(其中:理论46 实验10)学分数:3.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路等
后续课程:硬件描述语言及FPGA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编写时间:2012年1月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

它是研究数字逻辑理论、数字逻辑器件以及数字逻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学科。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布尔代数的理论、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会使用各种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逻辑部件设计并能分析数字逻辑系统。

使学生具有分析、阅读数字电子线路的能力,并具有自己动手设计、组装和调试数字电子线路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既有综合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课程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贡献
通过数字电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调试数字电路的基本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数制和码制
教学内容:本章分3小节
1. 数字电子技术概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2. 常用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方法;
3. 二进制算术运算:二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反码和补码;
4. 常用编码:BCD码、格雷码和ASCⅡ码的编解码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BCD码、格雷码和ASCⅡ码的编解码方法;
2. 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特点和区别;
3. 熟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方法;
4. 掌握:二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反码和补码。

教学重点:
1.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转换方法;
2. 二进制算术运算规则,反码和补码。

教学难点:BCD码、格雷码和ASCⅡ码的编解码方法。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2学时。

实践环节:
作业要求
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内容:本章分6小节
1. 逻辑代数种的三种基本运算:与、或、非运算电路,真值表和符号,复合逻辑的符号和运算符号;
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3.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
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逻辑函数定义及其物理意义,逻辑函数的表示三种方法: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和波形图,各种方法之间的转换,逻辑函数的量化总标准形式:最小项和最大项;
5.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公式法包括:并项法、吸收法、消项法、消因子法和配项法,和卡诺图法;
6. 无关项的化简:约束项、任意项和逻辑函数式中的无关项。

教学要求:
1. 了解:逻辑函数定义及其物理意义,逻辑函数的表示三种方法: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和波形图,各种方法之间的转换,逻辑函数的量化总标准形式:最小项和最大项的概念;
2. 熟悉:与、或、非运算电路,真值表和符号,复合逻辑的符号和运算符号;
3. 理解: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约束项、任意项和逻辑函数式中的无关项;
4. 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公式法包括:并项法、吸收法、消项法、消因子法和配项法,和卡诺图法;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教学重点:
1.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公式法包括:并项法、吸收法、消项法、消因子法和配项法,和卡诺图法;
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教学难点:
1.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公式法包括:并项法、吸收法、消项法、消因子法和配项法,和卡诺图法;
2. 代入定理、反演定理和对偶定理。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4学时。

实践环节:
作业要求
逻辑函数的化简,逻辑代数的运算,无关项的化简。

第三章门电路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3小节
1. 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半导体的开关特性,二极管与门、或门;
2. CMOS门电路:MOS管的开关特性,CMOS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和动态特性;
3. TTL门电路:双极性三极管的开关特性,TTL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和动态特性。

教学要求:
1. 了解:三种门电路的静态输入、输出和动态特性;
2. 理解:三种门电路的开关特性;
3. 掌握:三种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三种门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三种门电路的静态输入、输出和动态特性。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6学时,安排实验2学时。

实践环节:
1. 实验要求
实验一:门电路实验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二极管、CMOS和TTL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三类门电路的电路特性。

2. 作业要求
门电路的分析。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3小节
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 常用组合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函数发生器和奇偶校验器;
3. 竞争-冒险现象: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影响,竞争-冒险现象的检查方法和消除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影响,竞争-冒险现象的检查方法和消除方法;
2.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概念、特点;
3. 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 掌握:常用组合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函数发生器和奇偶校验器。

教学重点:
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2. 常用组合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函数发生器和奇偶校验器。

教学难点: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影响,竞争-冒险现象的检查方法和消除方法。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6学时,安排实验2学时。

实践环节:
1. 实验要求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 作业要求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第五章触发器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5小节
1. SR锁存器:SR锁存器电路结构、符号及触发特性;
2. 电平触发器:电平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3. 脉冲触发器:脉冲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4. 边沿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5.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SR、T和D触发器的特性表、状态转换图。

教学要求:
1. 理解:SR锁存器电路结构、符号及触发特性;电平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2. 熟悉:脉冲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3. 掌握:SR、T和D触发器的特性表、状态转换图。

教学重点:
1. 脉冲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2. 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触发方式的动作特点;
3. SR、T和D触发器的特性表、状态转换图。

教学难点:SR、T和D触发器的特性表、状态转换图。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6学时,安排实验2学时。

实践环节:
1. 实验要求
实验三:触发器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类触发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触发器的动作特点。

2. 作业要求
各类触发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4小节
1.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步、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机流程图和时序图;
2.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和序列信号发生器;
3.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4. 竞争-冒险现象: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竞争-冒险现象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2. 理解: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和序列信号发生器;
3. 熟悉:同步、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机流程图和时序图;
4.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1. 同步、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状态机流程图和时序图;
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6学时,安排实验2学时。

实践环节:
1. 实验要求
实验四: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包括寄存器、计数器、脉冲发生器等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时序电路分析方法,了解时序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2. 作业要求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4小节
1. 只读存储器:掩模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 随机存储器: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3.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位扩展和字扩展方式;
4. 存储器实现组合逻辑:利用真值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位扩展和字扩展方式;
2. 理解:利用真值表实现组合逻辑的方法;
3. 熟悉: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4. 掌握:掩模只读存储器,静态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教学重点:
1. 利用真值表实现组合逻辑的方法;
2. 掩模只读存储器,静态和动态随机存储器。

教学难点:无。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4学时。

实践环节:
作业要求
利用真值表实现组合逻辑的方法。

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6小节
1.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LA的基本电路结构;
2.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的基本电路结构,输出电路结构和反馈形式;
3. 通用阵列逻辑:GAL的基本电路结构,输出逻辑宏单元,GAL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4. 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的基本结构和特点,EPLD的与或逻辑阵列,输出逻辑宏单元;
5. 复杂的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基本结构,通用逻辑模块,输入输出单元;
6.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的基本结构,FPGA的IOB和CLB,FPGA的互连资源,编程数据的装载。

教学要求:
1. 了解:FPLA的基本电路结构,PAL的基本电路结构,输出电路结构和反馈形式,EPLD 的基本结构和特点,EPLD的与或逻辑阵列,输出逻辑宏单元;
2. 理解:GAL的基本电路结构,输出逻辑宏单元,GAL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
3. 熟悉:CPLD的基本结构,通用逻辑模块,输入输出单元;
4. 掌握:FPGA的基本结构,FPGA的IOB和CLB,FPGA的互连资源,编程数据的装载。

教学重点:
1. CPLD的基本结构,通用逻辑模块,输入输出单元;
2. FPGA的基本结构,FPGA的IOB和CLB,FPGA的互连资源,编程数据的装载。

教学难点:
1. CPLD的基本结构,通用逻辑模块,输入输出单元;
2. FPGA的基本结构,FPGA的IOB和CLB,FPGA的互连资源,编程数据的装载。

实践环节:
作业要求
CPLD的基本结构,FPGA的基本结构。

第九章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4小节
1. 施密特触发器: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2. 单稳态触发器:门电路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集成单稳态触发器;
3. 多谐振荡器: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多谐振荡器,环形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功能,555定时器的应用。

教学要求: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和555定时器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重点:555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555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4学时。

实践环节:
作业要求
555定时器的原理分析。

第十章数-模和模-数转换
教学内容:本章共分2小节
1. 数-模转换器:各类转换器电路:权电阻网络、倒T形电阻网络、权电流型,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2. 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取样-保持电路,并联比较型和反馈比较型转换器,转换器的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教学要求:
1. 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原理和电路;
2. 熟悉:转换器的转化精度和转换速度。

教学重点:转换器的转化精度和转换速度。

教学难点: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的原理和电路。

学时分配:本章课堂讲授4学时。

实践环节:
1. 实验要求
实验五:模-数和数-模转换
通过该实验进一步掌握模-数和数-模转换得原理,进一步熟悉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了解常用模-数和数-模转换芯片。

2. 作业要求
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计算。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

其教学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可倒置。

六、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考核方式:
总成绩=平时(10%)+实验(20%)+期末考试(70%)。

其中: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讨论表现和作业情况得到,课程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情况得到闭卷成绩。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八、课程简介
《数字电路》是研究数字逻辑理论、数字逻辑器件以及数字逻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布尔代数的理论、代数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会使用各种逻辑门电路和数字逻辑部件设计并能分析数字逻辑系统。

使学生具有分析、阅读数字电子线路的能力,并具有电路设计、组装和调试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执笔人:路新华审核人:董占奇教学院长:张凌晓
院学术委员会:院长:
《数字电路》实验部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二、实验的目的
通过完成数字电路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的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理解数字信号的基本电路,熟悉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并熟悉常用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数-模和模-数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掌握数字电路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方法、手段和调试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由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绪论部分
为适应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特点,在实验教学中,着重针对几个重要的关键点(包括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模-数和数-模转换共5个实验)进行实践
验证学习。

学习内容切实体现了数字电子技术的特点,并为后续通信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作业(报告)要求
1. 实验前做好充分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 实验时要求
① 门电路实验,要求事先掌握半导体二极管门电路、CMOS和TTL门电路的原理和特性;实验过程中,掌握开关特性和输入输出特性;了解实验流程,测量各节点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三类门电路的异同点。

② 组合逻辑实验,要求事先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实验过程中,掌握各类组合逻辑电路结构;了解实验流程,测量各节点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③ 触发器实验,要求事先掌握各类触发器原理;实验过程中,掌握各类触发器电路结构,了解实验流程,测量各节点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④ 时序逻辑实验,要求事先掌握各类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实验过程中,掌握各类调制解调电路,了解实验程序,测量各节点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⑤ 模-数和数-模实验,要求事先掌握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原理;实验过程中,掌握转换电路,了解实验程序,测量各节点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转换精度和速度。

3. 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包括对测试结果数据的基本分析、处理)。

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条件、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五、实验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
1. 实验表现;
2. 实验报告。

六、成绩评定
根据第五项中规定的考核方式给出成绩。

具体比例为:
总成绩 = 实验表现(50%)+实验报告(50%)
七、必要的说明
执笔人:路新华审核人:董占奇
编写时间:2012年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