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浅谈
德阳五中历史组唐永富
著乞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而对当前历史教学的状况曾尖锐地指出:“当前课改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的问题。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可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是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宗旨。
而要提髙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深化历史教学改革,针对当前课改的实际、学情的实际、高考改革的实际,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笔者不揣浅薄,就十余年一线历史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浅谈中学历史教学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注迂“本”与“纲”、“题”的结合教学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对“课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高考试题”作细致、深入研究,把“本”与“纲”、“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此,才能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环节,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凭借。
充分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材,巧妙运用教材,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是教学改革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钻研教材,逐步掌握教材。
教师要掌握教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懂”、“透”、“化”。
“懂”就是认真弄淸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领会编辑意图,熟悉知识范帀:明确各个单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掌握重点,分淸主次,做出课时划分。
“透”就是深刻理解、熟练掌握教材,并能运用自如,对上课充满信心:“化”就是把教师的思想感情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达到精通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让课本中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从而提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泄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
它规泄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它对教学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只有钻研教学大纲,才能了弄淸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和"三基”内容及要求:才能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才能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达到什么程度,合乎什么规格。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依然被框过在考试的范围之内,髙考仍是很重要的一种评价体系。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仍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而“考试大纲"是髙考出题的最重要依据,权威的高考研究专家不会不研读历年“考纲”,资深的一线髙三教师也不会不反复咀嚼“考纲“,优秀的应届髙三考生更不会不磨习当年“考纲“。
教师要对近三年考试大纲作一对比、总结,明确近三年考试大纲的变与不变及变化的趋势与特点:同时应将考试大纲划左的知识点如实地落实到教材中去,并在备课时将课本与考纲进行有效地结合。
高考试题是对“考试大纲"最直接最充分的诠释。
教师应对近五年高考试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明确髙考命题的题型、重点、趋势、难易度,并总结出英变与不变的规律:如有必要可以把近五年高考涉及到的考点一一落实到课本相应的位置,以利于备课、授课时有的放矢,同时也有利于授课时创设高考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髙考试题的特点,消除对高考的畏难情绪,增貝自信心。
二、注重“总I—分一总2”的教学模式
“总1——分一一总2”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仍然是知识结构的建立。
此种模式以先入为主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及英内在联系,再以此为基础学习、理解具体的知识点,最后通过学习的实践,上升为概括性的知识网络。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构建起系统、严密的、层次不同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总I一一分一一总2”的教学模式首先适用一本书的开始。
“总I”是指学习一本书,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如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以下四点:(一)时限:远古
-1840前;(二)分期及历史阶段特征:此部分可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目录及每一章的标题来进行理解: (三)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确每一章(或时期),一般需要掌握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 等五个方而的内容及特点;(四)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的变化。
“分”则指对每章、每节的具体内 容、具体讲解。
“总2”是指学习一本书结束时,教师应同学生一起对全书进行总结、梳理,英方法可按总 1的模式进行。
但在具体内容上应根拯本书的线索形成几个专题。
如《中国古代史》可就政治、经济、民 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五个方而形成五个大的专题,《中国近代史》可就屈辱史、抗争与探索史、中 国近代化等三个方面形成专题,《世界近代现代史》可就资本主义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运 动史、国际关系史等四个方而形成专题,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明晰其发展脉络、趋势及特点。
“总I 一一分一一总2”的教学模式在每一章的应用。
'‘总I”是指学习一章的内容,我们首先应明确本 章要讲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以先入为主的方式明确本章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学习重点。
以《中国古代史》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一一隋唐为例,在本章第一节课时,应对本章作一槪况,应包括以下五点:(一) 隋唐时限(包括隋和唐的具体时间);(二)隋虜时期的总体阶段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三)隋唐时期 的具体阶段特征(主要内容):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多年的大一统局而;
2、经济上,封建经济全面繁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民族关系上,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影响和管理加 强,封建化继续向周边地区推进,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4、对外关系上,唐朝是一个对外开 放的朝代,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5、文化上,全而繁荣、世界领先、兼收并蓄、 影响深远,形成"中华文化圈”。
(四)隋唐时期的外部世界。
此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以利于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
1、欧洲,欧洲正处于中世纪,国家分裂、政局混乱、工商业衰落。
文化低潮的黑暗时期:2、亚洲,当时处于先进行列,(1)阿拉伯大帝国:(2)东亚、日本、朝鲜向封建 社会过渡。
(五)考情分析。
1、本章命题的规律:(1)隋朝的历史越来越受重视,尤苴是隋统一的历史条 件和隋炀帝政绩。
(2)全方位考查唐朝历史,(3)试题的重复率明显,隋唐科举制度,几乎年年考到,苴 他如隋朝的统一和集政,唐初政策的调整,腐代的民族关系,唐朝的对外交往事例,唐朝的具体文化成就, 高考试题中频频岀现。
2、与现实热点相结合的主要考点:(1)从执政能力髙度理解隋亡唐兴的历史原因;
(2)从''三农”问题的角度,认识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革:(3)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隋唐 王朝对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4)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理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史实;(5)从经济布 局变化的角度,认识唐朝重要工商业城市的分布。
“分”则为每一节内容的具体讲解,"总2”则为每一章 学完之后,应用总1的结构进行总结、理解和复习,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I 一一分一一总2”教学模式在每一小节的应用。
“总是指学习一节的内容,我们还是应该让学 生首先明确这一节讲什么,讲几个历史事件,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本节与前后小节又有何联系。
“总 I”往往可从分析盯标题入手,再分析本节的小标题,从而引导学生明确总I 的主要内容。
以《中国古代史》 第五章第五节《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为例。
通过对肖标题的分析,我们明确本节主要讲两个问题。
少 数民族(女貞•族)政权金的建立和金政权与北宋、南宋的和战关系,通过对小标题的分析,我们明确第一 个标题讲第一个问题,第二、三、四个标题讲第二个问题,由此指导学生建立本节的知识结构如下:
■一.金的建立
金的建立与
宋金的和战[二宋金关系 “分”则指教师对本节内容的具体处理。
“总2”则指本节结朿后应用“总的结构对本节内容进行 小结。
三、注畫历史理论,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对这些发展规律的总结就形成了历史理论,对历史理论的深透理解是 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环节。
普颯髙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 进而形成历史理论。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历史理论教学,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 的金钥匙。
掌握了这些金钥匙,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能强化比较,归纳和概括的意识与能力, 就能提髙运用能
和 金与北宋]: 战
金与南宋严 和
力,解决实际问题。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本人曾就中国古代政治史、经济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及文化史上的一般规律及历史理论进行过专门的归纳与总结。
以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规律为例:
(-)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2、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加强是基本原因。
3、长期的分裂割据混战,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人民渴望统一是重要原因。
4、分裂时期局部统一的实现,为大统一提供了条件。
5、前代政权进行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统一奠龙了基础。
6、统一王朝的建立者个人的雄才大略也起了重要作用。
以上一般原因前四点可看作是统一的客观因素,后两点可看作是统一的主观因素。
同时以上一般原因也可看作是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一般因素。
(二)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统一的一般影响
1、保持了社会的安定。
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3、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促进了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抵御外来侵略,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有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主流并维持的一般原因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加强。
2、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3、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一批杰出帝王的努力与奋斗
(四)对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认识
1、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4、中国古代统一的范围不断扩大。
学生掌握这些一般规律,就能运用这些规律、方法去分析、理解所有有关统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注重思维范式的培养,教会学生阅读、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学会阅读、分析教材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之一。
但要学会学习,就需要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思维范式。
以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为例,在本节教学中,我首先教会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都应包括至少四个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的思维范式。
鸦片战争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也不例外,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鸦片战争要掌握的四个主要问题。
在学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首先教会学生分析一场战争的原因的一般思维范式。
即战争爆发的原因至少有两个因素,即战争的双方;而战争的挑起者往往是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至少可从中国和英国两个角度来分析,而英国是战争的挑起者,那么英国方而是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再如在讲授第一子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时,我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概括一左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的一般思维范式。
一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有苴显著的特征,首先教会学生概括社会特征。
然后教会学生对社会特征的分析、归纳一般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和外交等要素进行。
以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为例,通过对课本的阅读,首先教会学生总结岀,英特征是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
伏。
再归纳出特征的具体表现为(1)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2)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政治腐败,经济矛盾尖锐。
(3)思想文化上:思想禁锢,闭目塞听,科技落后。
(4)军事上:装备顏日,战斗力弱。
(5)外交上:闭关锁国,脱离世界潮流。
学生在学会之后,就可以自己归纳、总结''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这一标题了。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这一思维范式来概括当今中国的社会状况,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方法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也必然会随之增强。
五、注重材料教学,教会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一般方法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过去性。
人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字、图像等形态的资料了解历史。
运用文字、图像等材料来活跃教材版而,充实、丰富教材内容已成为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大特点,且近年来, 以文字、图像等材料创设情景的客观题、主观题已成为各类考试试题的首选。
掌握从材料中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技能是学习、认识历史的基础。
教材中引用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囤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一世的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
教学中重视史科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增强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归纳都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恐惧。
所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分析、归纳材料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急迫。
笔者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阅读、分析、理解每一种材料的一般步骤(方法)。
把这些一般步骤教给学生,学生就能学会自己阅读与分析,从而提髙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人教版髙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为例,注重教会学生如下方法: (一)阅读分析图表类材料的一般步骤
图表类包括柱形图、饼状图、扇形图、曲线图等。
其一般步骤是:第一步看图表外的"提示语”。
图表外的提示语往往说明材料的主题或中心。
第二步看图表内的"提示语”。
图表内的提示语往往说明材料的具体类别或对比项。
第三步看图表内数拯的趋势。
增加或减少,上升或下降等。
第四步把图表外的提示语和图表内的趋势相结合即是本图表所反映的现象。
以"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为例,第一步从材料外提示语“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来分析,可得出此材料的主题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的变化。
第二步从材料内的提示语“1799 —1839”和“4000多箱一40200箱”来分析,可得出随着时间的后移,数据的变化情况。
第三步从“数据” 来分析,可得出鸦片输入量的趋势是激增。
第四步得出该图表的内容是指1799年一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
(二)分析地图类材料的一般步骤
地图类材料在髙中历史教材中也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
地图类材料在各类考试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分析地图类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提髙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阅读、分析地图类材料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看地图外的提示语,明确地图的主题或中心:第二步看地图图例,明确每一种符号的含义:第三步识认地图中的典型标记,包括文字、符号、图形等,进行空间或时间建位。
第四步联系有关时代背景分析成因或影响。
以教材第4页“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为例。
第一步教会学生看地图外的提示语““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明确此图的主题是中、英鸦片战争形势,在分析中必须注意中、英两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态势、特点以及分析形成这些态势、特点的原因。
第二步教会学生看图例,让学生明确各种符号的含义。
第三步教会学生运用图例分析中、英鸦片战争的形势。
从对图例的分析中,可得出英国对中国的侵略可分为两个阶段:1840年和1841-1842年。
以及鸦片战争中英国两次入侵的路线,由此分析两次入侵路线的异同及形成的原因。
(三)分析图片类材料的一般步骤
图片类材料已经被视为活跃教材和试题的一种主要的工具,合理地运用图片类材料能使教材和试题显得更加丰富、生动,任近几年的髙考中也逐渐成为命题的一种主流和趋势。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图片类材料的兴趣和关注度也较髙。
因此,教会学生正确阅读、分析图片类材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髙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能提髙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阅读图片类材料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根据题目设问或教材正文的相关叙述把握观察的方向。
第二步把图片外的提示语与图象相结合。
第三步结合相关知识作出推断。
第四步结合时代分析其原因。
以教材第4页“琦善同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会谈”图为例。
第一步教会学生根据教材正文分析,此图
是中英鸦片战争中两国在战争第一阶段,淸政府第一次妥协时在天津白河口进行的谈判。
第二步教会学生把图片外的提示语与图象相结合,从图片外的提示语可知,会谈双方为淸政府代表和英国政府代表。
从图象可知双方在谈判时英国政府代表的趾髙气扬、嬉笑怒骂的表情和神态,而清政府代表则是底声下气、隐忍受辱的神态。
第三步教会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此图为英国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和淸政府投降派的卖国活动的真实写照。
第四步教会学生结合时代进行分析,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形,主要是由于双方的实力和战争中的态势所决泄。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淸政府的落后和腐败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四)分析文字类材料的一般步骤
文字类材料是教材和考试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类材料。
对文字类材料的阅读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
阅读、分析此类材料的一般步骤是:第一步根据材料的时间、出处、内容确立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第二步依托课本对材料重点词语进行推断,从而理解材料的主旨。
第三步提取有效信息阐释问题。
根据设问对材料划分层次提炼层意,然后根据设问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回答问题。
以教材第三页“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为例。
第一步教会学生从“林则徐”、“道光帝”等推断,
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前英国的鸦片走私。
第二步教会学生从"鸦片”和“为害甚巨”等重点词语推断,材料的主旨是讲鸦片疋私的危害。
第三步从材料"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和“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中,可得岀鸦片走私的危害主要在于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和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
六、注賣结论性语言的教学
中学历史教材的语言是两种语言,即叙述性语言和结论性语言。
叙述性语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过程的描述。
这部分内容是只要了解而不需要记忆。
如《中国古代史》(选修)第110页正数第2自然段:“岳飞率军在曙城迎击金军主力,……准备撤退。
”结论性语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总结和评价等。
这部分内容既要记忆,又要理解掌握。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结论性语言上。
如《中国古代史》(选修)第三节第一段“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但是,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
”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汉承秦制”和“有所损益” 的结论贯穿于本节教学的始终。
在讲解每一制度时要注重讲淸继承了秦朝的哪一制度,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了什么,废除了什么?从而准确理解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再如《中国古代史》(选修)第75页“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标题下"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教师在教学时,应以此结论性语言为基础,重点讲淸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原因:(1)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2)庶族地主的兴起;(3)士族门阀的衰落;(4)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加强统治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的理解,使其知识掌握得更加准确。
七、注重知识的归纳,加强专题教学
专题教学实际上对前后相关知识的总结、归纳、对比和升华。
对专题的考査已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主要模式,专题复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髙考中的发挥与得分。
在教学中注重专题教学,尤英是在髙三复习中注重对专题史进行全方位的挖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在教学中需注重政治上中国历代王朝解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专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专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专题: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四北地区(新疆)、四部地区(西藏)、四南地区、南部地区、东南地区(台湾)、东北地区的管辖专题;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版图及版图变化特点:又如农业史上注重农业商品化专题:农业工具专题:农作物的培植、推广与引进专题;中国农业经验的总结专题:农业与生态环境专题等小专题。
同时历史学科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反复的记忆以加深印象和理解的程度。
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专题,涉及战国、秦、汉、隋厲、宋、元、明、淸等朝代。
教师在讲授战国后的每一个朝代时,都应该先回顾已学内容,这样到淸朝时,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至少已经熟悉T 2-7遍,其发展脉络、特点及其主干知识也就了然于胸。
再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专题,涉及春秋时期的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两汉的编戸制度,北魏的租调制,厲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淸朝前期的地丁银,教师在讲授春秋时期以后尤其是两汉编户制度以后的赋税制度时,一是先回顾以前所学赋税制度的内容及特点;二是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注重应用对比法,找出此賦税制度与以前赋税制度的异同点及英自身的特点。
这样,在学习淸朝前期的地丁银制度后,一条淸晰的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专题线索已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