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学染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鼓楼医院 病理科 王益华
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Rudolf virchow) 提出细胞病理学理论,于1858年出版了著名的 《细胞病理学》。
自从细胞病理学(cellularpathology)创建以 来,人们得以在常规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疾 病的组织病变,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细胞 病理学成为现代医学理解疾病病因、过程和结局 的基础,引起了医学的生物学基础的一次革命。
一百多年来,人们尝试各种染料去染切片,希望能更好地 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逐渐发展成一面独立的学 科——组织化学染色。
所有染色方法中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最理想,能清楚显示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以及细 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
HE染色——“常规染色”——但不能显示所有的组织成分。
方法步骤: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黄色或 黄褐色,细胞核呈灰褐色或灰黑色。
3、Foot染色法 原理同Gomori染色法,用Foot碳酸银溶液着
色。
较复杂,所需时间长,易脱片,但染色结果较 稳定。
方法步骤: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或黑褐色,其他组织 呈复染颜色。
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
其他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 ”
定义: 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
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剂,显示确定的组 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 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一般 称特殊染色(Special staining)。
特殊染色是在形态学基础上研究细胞或组织 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定量和代谢状 态的科学,是组织学与生物化学等的边缘科 学。
水溶性伊红Y含一个醌型苯环的发色团和两个形成钠盐的酸性助 色团(R-COONa、R-ONa)。这种盐类酸性染料在水中溶解时, 离解为带负电荷的有色部分(R-COO-、R-O-)和钠离子 (Na+)。
染色时,伊红Y带负电荷的色酸部分与组织内正电荷的物质以离 子键的形式结合而显色。
二、常用特染方法及应用
1、鉴别肿瘤性质、来源:
①鉴别癌和肉瘤: . 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仅癌巢周围
有网状纤维包绕,巢内癌细胞之间则没有网状纤 维分布; . 起源于中胚叶的恶性肿瘤(肉瘤),瘤细胞之间 可见有较多的网状纤维存在。
染色机制:
切片经酸化高锰酸钾氧化后,网状纤维内糖蛋白中已糖 毗邻的羟基转化成醛基。浸银后,银氨液中的二氨合银离 子Ag(NH3)2+与醛基结合,此时在镜下并不能看到,还需 在经过甲醛液作用将水洗后剩余的银离子还原为黑色的金 属银。在光镜下就可以见到呈黑色的网状纤维。
具体步骤:
氧化——漂泊——媒染或感应——浸银——还原
2、苏木红对组织的亲 和力较小,加入媒 染剂铝盐后,形成 蓝色的铝-苏木红色 淀,带正电荷,相 当于碱性染料。
3、带正电荷的蓝色色 淀和带负电荷的细 胞核脱氧核糖核酸 结合而完成染色。
伊红属人工合成染料,为桃红色或粉红色的粉末,是由荧光素衍 生而来,有多种。
临床病理诊断技术中,常规HE染色常用水溶性伊红Y和醇溶性伊 红Y。Y是带黄色之意,其分子内含溴愈多,颜色愈红。
还原剂
银盐溶液附着于嗜银颗粒
金属银
例如:类癌的嗜银反应。
(4)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底物释放离子 而产生显色反应。
例如: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显色 反应。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苏木素(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两种 染料联合染色是病理学和组织学最常用的一种染 色方法。
苏木素将细胞核染成蓝色,伊红将细胞质、胶原 纤维、肌纤维和红细胞染成深浅不同的红色。
例如:H.E染色
(2)醛类与显色剂( Schiff试剂或环六亚 甲基 四胺银)反应产生颜色:
用过碘酸氧化1,2-二醇基物质,使之转化成为能与 Schiff试剂反应(显色)的二醛类物。 例如:AB/PAS染色,HID染色等
(3)芳香族重氮盐与细胞蛋白及激素中 富于电子的芳香族残基中心对结合而显 色。
(一)、网状纤维染色
网状纤维是由网状细胞产生,纤细而有分支,穿 行于细胞体和突之间,共同构成组织的网状支架。广 泛分布于实质器官内,其中最丰富的区域是肝脏、脾 脏、淋巴结、骨髓、基膜、血管等。
网状纤维纤细,直径约0.2-1um,没有 弹性,而有韧性,能抵抗胃液等弱酸的腐蚀。
H.E染色时着色很浅,光镜下不易观察。 若用银氨溶液浸染能使纤维变成黑色,故又 称为嗜银纤维。
染色剂 (溶解或吸收) 组织、细胞
例如脂肪染色:
苏丹类染色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酒精 百度文库的溶解度
溶解于酒精的苏丹类染色剂与组织中 的脂质接触时,染色剂就从溶液中“转 移”到脂质中,从而使脂质着色。
2 、化学机制(Chemical mechanism):
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的化学结合
(1)
染料 ﹤ 阳性离子 ﹥ 组织 阴性离子
网状纤维染色方法
1 、氢氧化银氨染色法Ⅰ(改良GordonSweets)
原理:胺银液被组织吸附,与组织的蛋白质结合,经甲
醛作用后还原成黑色或棕黑色的金属。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细胞核呈红色,胶原纤 维呈黄色至棕黄色,胞质呈淡黄色。
2、氢氧化银氨染色法Ⅱ(改良Gomori) 原理:
此法简单可靠,染色时间短,常用于活检病理 组织检查。
苏木素是一种天然染料,是由中、南美洲等地产 的一种称为“洋苏木树”的树芯木抽提出来。
苏木素本身无染色能力,只有经过氧化,使其分 子结构失去两个氢原子,将一个苯环转化成具有 醌型结构的苯环而成为苏木红(hematein)。
苏木素的化学结 构已为大家熟悉, 但其染色机制还 不很明确。
1、苏木素经过氧化转 化成苏木红染料
目的:了解细胞及组织的形态、化学成分、 功能和代谢变化。
特殊染色是在H.E染色的基础上,应用各种染料,显 示特殊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存在,对疾病的诊断起重要 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特殊染色显示化学物质的范围有限,且技术较复杂。
一、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
1、物理机制(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aining):
鼓楼医院 病理科 王益华
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Rudolf virchow) 提出细胞病理学理论,于1858年出版了著名的 《细胞病理学》。
自从细胞病理学(cellularpathology)创建以 来,人们得以在常规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疾 病的组织病变,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细胞 病理学成为现代医学理解疾病病因、过程和结局 的基础,引起了医学的生物学基础的一次革命。
一百多年来,人们尝试各种染料去染切片,希望能更好地 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逐渐发展成一面独立的学 科——组织化学染色。
所有染色方法中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 H.E)染色最理想,能清楚显示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以及细 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
HE染色——“常规染色”——但不能显示所有的组织成分。
方法步骤: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黄色或 黄褐色,细胞核呈灰褐色或灰黑色。
3、Foot染色法 原理同Gomori染色法,用Foot碳酸银溶液着
色。
较复杂,所需时间长,易脱片,但染色结果较 稳定。
方法步骤: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或黑褐色,其他组织 呈复染颜色。
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
其他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 ”
定义: 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
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剂,显示确定的组 织或细胞中的正常结构或病理过程中出 现的异常物质、病变及病原体等,一般 称特殊染色(Special staining)。
特殊染色是在形态学基础上研究细胞或组织 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定量和代谢状 态的科学,是组织学与生物化学等的边缘科 学。
水溶性伊红Y含一个醌型苯环的发色团和两个形成钠盐的酸性助 色团(R-COONa、R-ONa)。这种盐类酸性染料在水中溶解时, 离解为带负电荷的有色部分(R-COO-、R-O-)和钠离子 (Na+)。
染色时,伊红Y带负电荷的色酸部分与组织内正电荷的物质以离 子键的形式结合而显色。
二、常用特染方法及应用
1、鉴别肿瘤性质、来源:
①鉴别癌和肉瘤: . 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仅癌巢周围
有网状纤维包绕,巢内癌细胞之间则没有网状纤 维分布; . 起源于中胚叶的恶性肿瘤(肉瘤),瘤细胞之间 可见有较多的网状纤维存在。
染色机制:
切片经酸化高锰酸钾氧化后,网状纤维内糖蛋白中已糖 毗邻的羟基转化成醛基。浸银后,银氨液中的二氨合银离 子Ag(NH3)2+与醛基结合,此时在镜下并不能看到,还需 在经过甲醛液作用将水洗后剩余的银离子还原为黑色的金 属银。在光镜下就可以见到呈黑色的网状纤维。
具体步骤:
氧化——漂泊——媒染或感应——浸银——还原
2、苏木红对组织的亲 和力较小,加入媒 染剂铝盐后,形成 蓝色的铝-苏木红色 淀,带正电荷,相 当于碱性染料。
3、带正电荷的蓝色色 淀和带负电荷的细 胞核脱氧核糖核酸 结合而完成染色。
伊红属人工合成染料,为桃红色或粉红色的粉末,是由荧光素衍 生而来,有多种。
临床病理诊断技术中,常规HE染色常用水溶性伊红Y和醇溶性伊 红Y。Y是带黄色之意,其分子内含溴愈多,颜色愈红。
还原剂
银盐溶液附着于嗜银颗粒
金属银
例如:类癌的嗜银反应。
(4)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底物释放离子 而产生显色反应。
例如: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显色 反应。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苏木素(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两种 染料联合染色是病理学和组织学最常用的一种染 色方法。
苏木素将细胞核染成蓝色,伊红将细胞质、胶原 纤维、肌纤维和红细胞染成深浅不同的红色。
例如:H.E染色
(2)醛类与显色剂( Schiff试剂或环六亚 甲基 四胺银)反应产生颜色:
用过碘酸氧化1,2-二醇基物质,使之转化成为能与 Schiff试剂反应(显色)的二醛类物。 例如:AB/PAS染色,HID染色等
(3)芳香族重氮盐与细胞蛋白及激素中 富于电子的芳香族残基中心对结合而显 色。
(一)、网状纤维染色
网状纤维是由网状细胞产生,纤细而有分支,穿 行于细胞体和突之间,共同构成组织的网状支架。广 泛分布于实质器官内,其中最丰富的区域是肝脏、脾 脏、淋巴结、骨髓、基膜、血管等。
网状纤维纤细,直径约0.2-1um,没有 弹性,而有韧性,能抵抗胃液等弱酸的腐蚀。
H.E染色时着色很浅,光镜下不易观察。 若用银氨溶液浸染能使纤维变成黑色,故又 称为嗜银纤维。
染色剂 (溶解或吸收) 组织、细胞
例如脂肪染色:
苏丹类染色剂在脂质中的溶解度>酒精 百度文库的溶解度
溶解于酒精的苏丹类染色剂与组织中 的脂质接触时,染色剂就从溶液中“转 移”到脂质中,从而使脂质着色。
2 、化学机制(Chemical mechanism):
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的化学结合
(1)
染料 ﹤ 阳性离子 ﹥ 组织 阴性离子
网状纤维染色方法
1 、氢氧化银氨染色法Ⅰ(改良GordonSweets)
原理:胺银液被组织吸附,与组织的蛋白质结合,经甲
醛作用后还原成黑色或棕黑色的金属。
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细胞核呈红色,胶原纤 维呈黄色至棕黄色,胞质呈淡黄色。
2、氢氧化银氨染色法Ⅱ(改良Gomori) 原理:
此法简单可靠,染色时间短,常用于活检病理 组织检查。
苏木素是一种天然染料,是由中、南美洲等地产 的一种称为“洋苏木树”的树芯木抽提出来。
苏木素本身无染色能力,只有经过氧化,使其分 子结构失去两个氢原子,将一个苯环转化成具有 醌型结构的苯环而成为苏木红(hematein)。
苏木素的化学结 构已为大家熟悉, 但其染色机制还 不很明确。
1、苏木素经过氧化转 化成苏木红染料
目的:了解细胞及组织的形态、化学成分、 功能和代谢变化。
特殊染色是在H.E染色的基础上,应用各种染料,显 示特殊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的存在,对疾病的诊断起重要 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特殊染色显示化学物质的范围有限,且技术较复杂。
一、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
1、物理机制(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