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高三期末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汇编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故宫六百年》自序
祝勇
①面对紫禁城,我总会涌起一种言说的冲动。

宏伟的事物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无论自然的,还是人工的。

但紫禁城又太庞大,一个人的生命丢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我必须穿越层层叠叠的史料,才有可能把它找回来。

②在紫禁城,生命的参照系太大,一个人置身其中,就像宫殿里的一粒沙,不值一提。

即使乾隆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坐拥中国历史上第二大帝国(版图仅次于元朝),在这深宫,依然会感到茫然无措。

一个人,对空间的需求不是无限的。

巨大的空间,给人的生活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困难。

清朝皇帝乾隆,在紫禁城里一再大兴土木,是紫禁城建筑史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他最爱的,还是八平方米的三希堂。

他为自己退休建造了宏伟的宁寿宫,但他退休后还是住在养心殿,挨着他的三希堂。

③所以说,紫禁城不只是用来住的,更是用来吓唬人的,如汉代丞相萧何所说:“非壮丽无以重威”,以至于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后,每当我面对她,依然会感到心惊胆战。

这些建筑气势壮阔、复杂深邃。

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看来,对复杂与宏大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回避的阶段,以至于“现存的人类文化遗产都是复杂的”,而不是简约、低调的。

因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阶段,只有复杂宏大的工程,才能显示出统治者的能力与力量,也才能有效地整合族群与国家。

④伟大的建筑都有实用性,但它们在本质上是超越实用的。

就像埃菲尔铁塔,几乎没有什么实用性,建造它的时候,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但几十年后,剧情却发生了神奇的反转,埃菲尔铁塔不仅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且成了巴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它每年的游客量比卢浮宫还多。

与卢浮宫比起来,埃菲尔铁塔无疑是一座空洞的纪念碑,里面什么都没有,但它有高度,有其他建筑无法企及的体量,仅凭这些,就使它成为一个符号,罩在巴黎的头上,挥之不去。

就像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实现的。

⑤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

这让我的心底生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

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

我们常说,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讲起。

其实“二十四史”有头,也有尾,但紫禁城没有。

紫禁城里收藏的古物远达新石器时代,甚至比新石器时代还要早,像《红楼梦》里写的,“不知过了几世几劫”。

紫禁城里藏过一部“二十四史”,那是《四库全书》中史部的一部分,而三万多卷的《四库全书》,又只是紫禁城的一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⑥站在紫禁城巨大的广场上,望着飞檐上面青蓝的天空,我总是在想,紫禁城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紫禁城是那么神奇的一个场域,是现实空间,却又带有神异色彩。

它更像是一只魔盒、一座迷宫,或者命运交叉的城堡。

因为它的内部,人影幢幢,魑魅交叠,有多少故事,在这个空间里发酵、交织、转向。

紫禁城是不可测的——它的建筑空间是可测的,建筑学家早已完成了对它的测绘,它的神秘性却是不可测的,用深不可测、风云莫测来形容它,在我眼中都比用具体的数字描述它更贴切。

它用一个可测的空间,容纳了太多不可测的事物,或许,这才是对紫禁城的真正定义。

⑦从建筑形态来说,这座城里,宫殿楼台、亭阁轩馆、庭院街道一应俱全,因此它具有着一座城应有的物质形态。

在这个物质空间里,也容纳着各色人等,包括皇帝、后妃、太监、文臣、武士、医生、老师(皇帝及皇子的讲官)、厨师、匠人等等,他们在各种建筑中生存和相遇,合纵连横,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

故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是物质的城,也是人群的城。

它是一个社会,是世界的模型,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⑧在我看来,紫禁城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是一个生命体,犹如一株老树,自种子落地那一刻起,它就没有停止过生长。

帝制终结了,但紫禁城没有死,而且永远不会死。

2018年初秋时节拍摄《上新了·故宫》,我在早上六点到达太和殿,若“穿越”回几百年前,这正是大朝会的时间,但此时的太和殿前,不见排列成行的品级山(供官员们在广场列队的标志物),也不见铜龟、铜鹤在腹中升起的袅袅的线香,只
有摄像机、轨道和摇臂在无声地运动,只有我们几人的谈话声,在空阔的广场上回荡。

七点半,太和殿广场上的几扇大门打开,先是各宫殿的值班员排着进来,紧接着是上班的故宫员工纷纷骑自行车从广场前经过,有的还在太和殿台基下停下来,看看拍摄的现场。

故宫博物院新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紫禁城有自己的“生物钟”,它的声与色,在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着变化,让我这个“老员工”,也感到兴奋和惊奇。

⑨时间无声地流过紫禁城,却在紫禁城中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紫禁城不是一个固体,永恒不变,而是一刻不停地在变,尽管那变化,可能极为细小,就像一个人的额头生出的皱纹,只有敏感的人才能发现。

这些具体的、细小的变化,带动这座城,处于永不止息的生命律动中。

这是紫禁城这件“古物”与其他古物最根本的不同。

(取材于祝勇《故宫六百年》)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势壮阔、复杂深邃深邃:深沉宏大。

B.每次都铩羽而归铩羽:比喻失意,受挫折。

C.人影幢幢,魑魅交叠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D.在这个空间里发酵发酵: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埃菲尔铁塔为例说明伟大的建筑象征性常超过实用性。

B.参加《上新了·故宫》的拍摄使作者增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C.作者用“一个人的额头生出的皱纹”比喻紫禁城细小的变化。

D.作者用冷静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紫禁城历史的追思和感悟。

3.作者在第②⑦⑧段中提及“乾隆”“各色人等”“故宫员工”,其用意分别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说“紫禁城的象征性,是通过她不近人情的宏大来实现的”?请结合上下文分析。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失败的寻访
①去看那条千年古道。

②村子临河而居,碎石沿着河岸垒出齐整的层次感。

胡同仅容一人走过,像一抹被遗弃的瘦长的影子。

出了村,是一片浩荡的水。

堤岸有两棵柿子树,隔了很远依然可以看到它的苍老;一头无所事事的驴,静默在水边,比眼前的这片水还要安详;几辆小车停在不远处,有人正在钓鱼。

山野中的这片水,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车子就一晃而过了。

路的尽头,竹林茂密。

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

很多人从远方蜂拥而来,则是近年的事情了。

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凹凸不平,向险而去。

为方便更多人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当地人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一条水泥路。

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古道下方,即使是旅游旺季,也没人留意这条古道。

人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原生态景点。

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

路边有溪水流过,不知名字的鸟,在水流声中穿过。

一块并不规则的金黄麦地,镶嵌在山坡上,让人格外空落和孤单。

③这个守着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

多年来,我游走乡间,在找寻农具的同时,隐隐盼望着哪天遇到一个铁匠。

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

我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
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

它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但看上去并没有彻底被遗弃。

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位76岁的老铁匠。

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

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

他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比如火候如何掌控,比如落锤时的角度和力度。

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

他打了一辈子的铁。

每逢镇上赶集,他就去摆摊收农具,直到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才开炉打铁,过上一把瘾。

其实他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他的手艺已经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村里用上了机器设备,播种和收获都很少使用传统农具,铁匠成为一个多余的角色。

他说他舍不得丢下这门手艺。

那些打铁的岁月,没有仅仅成为苦难记忆。

乡村铁匠赤膊抡动手中铁锤的童年记忆犹在眼前,那些火焰中纷纷落下的铁屑藏有我们最奇幻的想象和最简单的快乐。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的孩童不需要任何解释,就理解了眼前这个打铁老人的热情。

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

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

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

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④走出铁匠铺,我看到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

这是农村的一个普通场景,可是我仍然忍不住把它解读成了所谓的“守望”。

我羞于将自己的解读告诉眼前这个老农,我知道他心里装的,与我心里想的,截然不同。

听到我要找寻农具,他兴奋地起身,领我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来到一座老宅前。

⑤院子里长满齐腰的荒草,有浓烈的植物气息。

我是陌生的闯入者,闯入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

屋里从来不曾通过电,我擎着火机,在微光中逐一察看那些农具,心里有些激动。

也许,这是三十年中唯一降临的光。

置身这个昏暗的记忆库,我仿佛听到了时光流淌的声音。

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脸上满是欢喜。

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指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简直是神采飞扬。

粗糙的驴具,原来凝结着这么多民间智慧。

他的讲解让我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让我想起了那些久远的日子,坑坑洼洼的山野,想起农人们的劳作,想起他们充实、自信的表情。

也让我想起近年来在乡村游走的日子里常见到的农家圈养的驴,它们不是用来劳作的,养大了直接卖给城里的驴肉馆。

⑥暮色中,下起了小雨。

院落里齐腰的荒草经过雨丝的清洗,新鲜了许多。

邻家的烟囱冒出一缕炊烟,在细雨中若有若无,像是一丝乡愁。

⑦时光就这样打磨着村庄和村庄里的人。

我以审美眼光从取景框里截取了乡村中那些将被遗忘的事物。

它是真实的,但我所留存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乡村,更多的艰辛被所谓的美遮蔽了。

我的这种寻访,在滚滚向前的潮流中是否真的有意义?
⑧我从来就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些农具。

对农具的理解,只有在经年累月的劳作中才可以真正抵达。

我只是浮光掠影的寻访者,我的寻访注定是失败的,无能为力的失败。

我在乡村奔走与找寻,不过是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梦想”。

我所拍摄和记录的,仅仅是村庄的一个截面。

⑨截面承载的,是一段完整的隐秘记忆。

(取材于王月鹏同名散文)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悬置的景观悬置:供人仰望
B.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灼烫:印象深刻,感受热烈
C.他几乎符合我关于铁匠的所有想象,苍老,敦厚敦厚:身体结实
D.他似乎等待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孤独:独自生活,寂寞无聊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通过写水泥路的热闹来突出千年古道的冷清,表达了作者的遗憾。

B.作者能够轻易理解眼前打铁老人的热情,与童年记忆里的打铁情景有关。

C.76岁的老人能完成打铁的全过程,体魄强健,作者为此投去敬重的目光。

D.“我”把老农蹲在地头抽烟的普通场景理解成守望,有一厢情愿的意味。

7.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8.作者认为自己的寻访是“失败的寻访”,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每一寸墙每一朵花
上海的马路纵横交错,总共5000多条,每年还会新辟出来一些路。

每到年初,我会摊开新的上海地图,下棋一样看上半天。

每一次,最早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熟悉的马路。

我有点路盲,找到它们,犹如找到坐标,这才能厘请陌生的新马路有多远、处在什么方位、如何能到达。

其实,我从不主动探访那些陌生的路,只是怀有一些好奇而已。

说来惭愧,在上海居住超出60年,我熟悉的马路极有限。

也许躲在书斋里,深陷写作的时间过多;也许我的居住、办公几乎集中在内环里,和母亲、兄弟的距离,按现在的说法,都是“一碗汤”的距离。

个别亲友住得远,我每年邀请他们来这边聚餐一次,或改视频联系了。

熟悉的路,特别是有讲头,往深里看有缘的路有几处。

想想每个人的人生也就一条路,生活中能有几条可恋的路,不觉得贫瘠。

饱含深情的路未必和个人成长、情感轨迹、生命记忆相交织。

爱上一条路,有时像爱上一个人,起源于某种相遇、相投,有时只是冥冥之中的偶然。

新华路,我从没在那儿居住过,但喜欢去。

次数多了,那里的每一寸墙、每一朵花我几乎都认得。

1982年5月的一个中午,我第一次去新华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国宾道”,重要的外国宾客来往虹桥机场,车子从这里经过。

当时我匆匆而去,不为马路风情、外国弄堂的建筑风格,直奔新华路邮局。

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文学新人,星星点点发表了一些作品,于是报社、杂志社、出版社陆续寄来样书和稿费,需要本人去邮局领取。

从未去过的陌生马路,我心存好奇,从定西路左拐进入新华路,前行几十步,内心涌出一阵疑惑,太熟稔了,有前世今生一般的亲切感。

我找到一个常规的解释,这一截马路不宽,不是车流呼啸的干道,很少直通通对开的十字路口,马路带有微微的弯势,颇为好看,这气质和我从小居住的南昌路相像,于是好感呼之欲出。

但是新华路朝气,清丽,不拘于老派;沉稳,不停留在古朴。

那里鲜有提鸟笼的、在弄堂口孵太阳的闲人,或什么摩登青年。

沿街的洋房把明媚的花园敞开来,单纯清丽的初夏扑入我的怀中,耳朵清新了,仿佛能听得花朵和树叶沙沙地对话,偶然一抬头,园里一棵高瘦的杉树煞是清俊。

也有篱笆,篱笆缝隙中探出一支可爱的小花。

洁白花瓣,橘黄色的花蕊,嫩绿色的花茎上一抹星星似的亮光,花朵的形状如一个小风车,妩媚中带一点调皮和任性。

迎着微风,仿佛能飒飒地飞转起来,它仿佛在对我微笑,让我回到童年南昌路老宅内绿意盎然的小花园,内心浮动久违的安谧。

多好啊,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找回失去的童年心境。

我略带痴迷地在微笑灿烂的风车茉莉附近兜兜转转,听民族乐团隐隐的琴声,欣赏法国梧桐合抱而起的“梧桐隧道”、一些有浮雕的漂亮老别墅、欧式的半圆形阳台。

也在那一年底,我结识了我家先生,他是我中学好友的大学同窗,婆家恰巧住在新华路老别墅群的后面。

婚后,我俩周末去看婆婆,晚餐后回自己的小家,会特意绕过老别墅区,在新华路上走一段夜路。

那里夜间灯光朦胧,无比静谧,仿佛一座小镇。

又过了几年,我们特地把家也安置在新华路附近。

我喜欢清晨天光闪烁的新华路,在葱郁的梧桐树冠覆盖下,它像一条秀丽的河,有光泽,有荡漾感。

在那样的早晨散步,我会有脑子放空的状态,将路人按
不一样的走姿和步态,想成鱼类、虾类,和我一起在晨光中自在地游走。

缓缓而过的小车,被想成轻舟,颠簸着,逐渐流逝。

偶尔路过的轧得马路发颤的货车,成了伸着脖子的大鳖,笨拙,气昂昂的。

我把新华路看成“自己的地方”,有事没事来走走、停停,沉浸在静谧的心境中。

我笔下的很多作品,灵感都是在放空的散步中形成的。

新华路上坐落着百余套异国建筑风格的别墅、洋房、高级花园住宅,聚集地被称为“外国弄堂”。

外国弄堂离路边不远,恰好听不见外面的车声,像有意隔绝尘嚣。

别墅群里有英国乡村式花园住宅,白色的粉墙露出黑色的木框架,古典大方。

有带有法式风情风格的建筑,布局上轴线的对称,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屋顶上有精致的老虎窗,贵气典雅。

也有气势恢宏的中式建筑以及意大利式、荷兰式的老建筑。

有一幢双层圆形,形似奶油蛋糕的“蛋糕房子”,拥有蓝色的屋顶,曾是西班牙公使馆。

很多老洋房有庭院,偶然穿过,只见绿色连绵,植物茂密,老洋房只成了绿树中的美丽点缀。

新华路160号上海影城,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很多美妙的时光。

尤其每年电影节期间,我换上宽松的服装,带着大号瓶装水,赶场子似的看很多场电影。

有时夜场电影落幕后,顶着一头的星光回家。

秋天的新华路有落叶景观。

飘落的金色树叶满地,非常有味道。

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萦袅一路谈笑,在新华路上沙沙、沙沙地踩着落叶,忽然,我们默不作声了,被秋天的壮丽和伤感深深触及。

若干年后,我写《小香咕全传》,里面有一条名叫“沙沙”的小路,孤独的香咕常会去和“沙沙”倾诉心事,每次小路轻柔地回复她:沙沙,沙沙。

新华路不宽阔,不显赫,不张扬,全长不过2公里多一点,始建于1925年,将近百年。

最初因这一带有个小寺庙,慢慢地聚集人气,成了一条路。

曾叫作安和寺路,1965年改名为新华路。

这条路今天的魅力绽放,来自人文和景观,更来自历经近百年的岁月酿就独有的格调和积淀。

上海越来越大,车流滚滚,不喧哗、有风采、静美的马路如今已不太多。

上海有64条“永不拓宽”的景观路,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武康路、新华路都在列,原则上说,50年、100年后,这些马路仍会保留基本的风貌。

但保持一条马路原有的风骨和风情太难,它们在被岁月销蚀。

就在前不久,多少年静静开在新华路上的老牌面包房马可孛罗悄悄关门了。

新华路上的每一寸墙、每一朵花也被改变,我熟悉的篱笆也找不到了,但每年5月,我还会小心寻找曾对我微笑的风车茉莉,期盼那枝风车茉莉躲在隐秘的花丛中。

可惜,始终没找到。

多少年了,一枝也没有寻到。

也许我曾经邂逅的一株白色风车茉莉只是内心偶然闪过的幻影?有这幻影,不奇怪,人总想在时间长河的洗涤中,做回真正的自己。

(取材于秦文君的同名散⽂)9.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中能有几条可恋的路,就不觉得贫瘠贫瘠:乏味无聊
B.太熟稔了,又有前世今生一般的亲切感熟稔:熟悉
C.但是新华路朝气,清丽,不拘于老派老派:老旧破败
D.它们在被岁月销蚀销蚀:磨损,损耗
10.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我喜欢清晨天光闪烁的新华路,在葱郁的梧桐树冠覆盖下,它像一条秀丽的河,有光泽,有荡漾感;在那样的早晨散步,我会有脑子放空的状态,将路人按不一样的走姿和步态,想成鱼类、虾类,和我一起在晨光中自在地游走;缓缓而过的小车,被想成轻舟,颠簸着,逐渐流逝;偶尔路过的轧得马路发颤的货车,成了伸着脖子的大鳖,笨拙,气昂昂的。

11.作者饱含深情地记述了她所喜爱的新华路。

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新华路。

12.文章最后两段作者再次提到风车茉莉,有何用意?请简要回答。

(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敦煌艳阳下
①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

但是,只在敦煌展出。

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

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②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

地面一片苍黄,都是戈壁。

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

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③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

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

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这是文明的交汇点。

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④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

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

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还在枯水期。

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乎疯狂的行为。

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⑤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

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

即使如此,还能够实地再看10个窟。

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

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

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

这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

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

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

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在何处。

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⑥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

这位上世纪40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

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

床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1982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

许多代学人和艺术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

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年代北大毕业后即来到敦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

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合。

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⑦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

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境。

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

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私人收藏。

一个6-8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格的连珠立鸟纹。

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

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

季羡林说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

的确,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⑧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

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20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

如此,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⑨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

⑩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

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与虔诚信众的心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

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

这里既是陈寅恪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

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