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_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评《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

刘传宝

谈到后现代主义无论在图书馆还是在书店,解析、评论方面的书籍很多。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永健先生著《现代主义艺术20讲》(以下简称《后现代20讲》)不乏为其中的一本好书之一。该书在文字方面做到了讲史严谨准确。评论合理到位,并配以大量的精美插图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各后现代流派艺术。

通过阅读此书的20章节,我们了解到后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一样,可以被视作是一个艺术史分期的概念,它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的“后”,是相对现代主义文化观点而言的。因为作为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一个历史阶级,后现代艺术在思维方式,美学取向和游戏规则等方面都与现代主义产生了明显分歧。不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代主义与传统艺术那样是一种明确的批判关系,而是由不同的文化观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包括了对现代主义的某些文化遗产的继承,同时又包括对现代主义阶段形成的一些美学的批判,背离和讥讽。

一般而言,所谓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是血脉相联的。即具备了后现代社会的环境,大众文化才能够从边缘走向前台,真正成为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二者互为表里,后现代主义为新时期大众文化提供思想内核,大众文化也是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具体呈现。因此后现代主义艺术给大众文化提供了艺术和美学支持。后现代主义艺术暨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表现为:

1.解构深度模式与平面化。由于对于以往理论形态的“深度模式”的解构,后现代主义艺术无需传统的艺术批评,因为它并不表达什么意义,意义在它那里只是一个空场,它不能解释,只能体验。

2.形象化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形象化”的。而且“形象”并不指向种意义,它仅仅是它自己而已。我们常常会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看到异于以往(现代主义、古典艺术)单一的而是多种的艺术媒介的综合运用。尤其声音、影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现,一方面这是一种全新的媒介,而这种媒介不同于传统艺术手段的时空无限的性质,它在固定时空段中展开描述的。是一种对于观者的想象力束缚,易流于内容浅薄的娱乐消费模式。

3.复制后现代艺术中作者作品的原创性、不可复制性被取消,实行了媒体信息极度膨胀的社会背景,传统艺术学术中的收藏与鉴定工作没了用武之地,人人可以通过现代资讯进行消费,成为大众的文化快餐。大艺术与小艺术的严格界限被取缔,大众时代的艺术如同家居装饰,新潮的服饰,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普及力。

那么,本书出版的意义何在呢?今日,面对于来自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其于当代中国艺术的影响该作如何的判断?或者说,在中国当今的情境下,这种西方产物也会像近代中国大力吸纳外来文化、事物一样,得到迅速的复制与艺术史重演嘛?这好像是我们逃避不开的两个问题。它们一个属于价值(或我们应持有立场)的判断(如何面对),一个属于未来的事实的预测(其发展影响)。严谨、负责的判断一定要基于客观事实的考察,即我们先需要原原本本的认清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其特定的背景下是如何生成发展的,它在衍生发展之中所以如此而不如彼,是因为哪些客观社会因素和后现代艺术家们的主观创造造成的。它形成的最终面貌是否与起初的开创者、设计者的初衷完全一致,还是有所变更甚或背道而驰。没有基于史实过程的考量,我们往往会望文生义,为一些新异的名词、概念所迷惑,为其浅表的式样、手段引入歧途,导致话语的混乱,讨论成为无的放矢,事实判断成为指鹿为马,这样的文化吸收与探讨之结果是可想而知。以至潮流之下,派生于中国本土的“后某某家”们的产物为艺

摘要:马永建先生的《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一书,史实严谨准确,叙述晓畅清晰,是一本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发展的高质量著作,同时也不失为关于此类知识面向大众的优秀普及读物。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学术写作学术普及

论坛

术或是垃圾则更加的难以保证,就更加不要谈什么去接轨世界了,在世界的“后某主义”策划中扮演角色,分一杯羹。《后现代主义20讲》的写作与出版正是应了时下的这些需要,虽然它还不是严格的学理讨论,但它的对于基本常识的普及,发展脉络、众多史实的交代、最新信息的传递,以及朴素易晓的语言等,同样不失为认识西方后现代艺术一个捷径,为让大多数人们正确地了解后现代,祛除“妖魔化”迷信,辨清时下伪后现代提供方便。

作者在书中摒弃了传统艺术史八股式的叙事,而更多是个案陈述,是很机智的一种做法。个案的描述会使事件的呈现更为客观,避免阅读中对于作者判断的逆反心理,且更易于设身处地,令每一位读者都能够产生最接近、真实的认识,感受其鲜活的血肉。它是异域文化生活经验的客观的描述,也不妨可以带给我们对于当下状态的反思,甚至提供给我们创造的灵感。这种效果,恰恰是些作者精心的、有意图的安排,使这本著作不流于,简单的流水帐簿,成为有纲领,有内核的有思想的著述。

在写作中,学术理论著作自有规范不待言,但明白晓畅,说理周密,表述通达,也应是题中之义。这就是作者的一种态度,看他在写作时是否心存读者:若心存读者,遣词造句不会闭门造车,句读清楚,段落分明,不会制造些人为的障碍来为难未来的消费者(也算是一种商业道德?);若是心无读者,或一味与读者为难,使人不堪卒读,望而畏之,相信聪明人也不会上第二次当。早在孔夫子的时代,老人家就晓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连圣人都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东西写得漂亮些(漂亮些的前提一定是明白些),何况我辈。更不必谈有些人文专业吃饭的人,似乎中学语文尚未毕业,错字连篇,标点混乱,还要以之为是风格一种,如现代新新文体学家模杨,来欺世盗名。上述后两类人定会被真正的读者所抛弃。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修辞优美不等于与义理有伤。而个人以为,道理的自圆其说应是第一位的重要,尤其学术著作。我个人常常喜欢看些早年学者们写作的书,那些大家们,举顾颉刚先生的《秦汉儒生和方士》为例吧,顾先生史学大师应无疑意,那本著作在谈汉代经学演变这样一个旁人看起来许会头痛不已的问题,但他娓娓道来,举重就轻,毫不令人有艰涩、高深之感。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道理先要自身明了,才能喻人,以自之昏昏,不可能使人之昭昭。可是看到的以生涩的文字来掩饰己之昏昏真不在少数。据说日本学者有这样一个好传统,他们写作了一本学术著作之后,常常会再写一本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同题目通俗性小书,一是普及学术,再者也是种在公众面前的检验。其实也检验了自身的道理是否圆通,不会有说不清楚的理论。这方法似乎是很应该值得今日中国学界效法的。《后现代20讲》一书,能以明白易晓的文字,以20个专题,将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枝叶骨肉明晰的呈献给读者,文字不炫奇,不离异,具备了心存读者的写作态度。同时也说明作者对于这一课题有深度的研究和思考,搜集、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图片,以使每一观点均能充分的资料支撑,事实描述多于价值褒贬,体现了严谨、求实、客观的写作精神。这样的立论和判断都会更加有说服力,使之成为一本普及后现代艺术文化的可读的好书。

由普及学术不禁联想到另一话题。也是承大众媒体的便利,时下火爆的电视节目——

—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它开名家讲座,大众热捧,书籍热销,昔日寂寞冷板凳而今名频频曝光、利双收的局面。学术知识的普及也是学术工作者的一项社会责任,尤其人文学科,一般其规范化的学理研讨多与当代现实的大众生活了不相干,而学者们感兴趣的专业话题,因其兴趣与话语规范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如天方夜谭。这样,就要有一个学术话题通俗化的过程,一方面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讲故事、进行古典、学术词汇的现代转换),一方面切近其当下生活,赋予枯燥、规范的学术话题以生活形态的面貌(如从历史课题谈人情往来、人事管理,某种程度的改写古人迎合观者)。任何事情要发展、壮大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数量上的最多认同与支持是必然的。也不但今日,自古已然。比如佛讲的东传,基于异域的文化、习俗的信仰体系欲想得到信众,首要是文化、习俗的变通与本土化,接下来是仪轨、信条、信仰方式等等都要融通。那么学术的传播也应如此,百家讲坛在此意义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旦良性的规范、制度建立,这样的活动对于提升民众知识与修养,祛除习惯积累的世俗愚昧与迷信,进而改良社会风气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现在看来,良性的规则建立实在不易,它需要摒弃时下流毒尤甚的功利主义,需要大众媒体工作者和学者们多些不求名利的心态,尽量把真知、真识议程是严谨的态度交给大众。如果屈从于现时的金钱与世俗势力,抱着一味迎合的媚俗心态,出卖学者的学术尊严、利用一些光彩的学术光环来聚敛钱财,蛊惑视听,使这种有益的形式沦为大众娱乐的消费文化,只会毁了学者自己的身与名,误了他人(大众),也成为媒体赚钱的工具。这种庸俗化的势头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在《后现代20讲》中,难能可贵的是拥有朴素的态度,没有迎合心态,没有为了媚俗而歪曲历史,肆意夸大或贬损。这与作者毕业于中国美术史学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毕业后又一直从事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专心于此,别无旁骛有重大关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任何时代,扎实的学术创造都离不了量的积累,时间的磨砺。冷板凳精神并不过时,在纷纭浮华、求急变而乏沉稳品质的时候,优秀的学术著作,当然也包括优秀的学术普及读物,都如同除却尘世烦躁的一杯香茗,清润可人,久而弥香。让我们期盼这类书籍的更多问世,它才是今日中国外表华丽可观的出版物中真正的坚实底色。真正的读者有这样的耐心,他们会在某处不期而遇,相视会心一笑。

参考文献:

[1]马永建.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2]马永建.现代艺术艺术20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